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觀點|用文藝提升國家軟實力

由 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 發表于 人文2022-12-02
簡介文藝評論逐漸成為世界各民族國家的人們廣泛接受的特殊文字,有關各國文藝歷史與作品的解讀和敘述,逐漸成為這個資訊冗餘時代人們選擇文藝欣賞物件時最主要的引導,因此,在文藝的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創作和評論均不可或缺

如何構建國家軟實力

在人類歷史上,民族和國家之間存在多種多樣的交流與溝通手段,其中經濟貿易和征戰殺伐當然是對人們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方式,但是真正觸及各民族國家的民眾心靈的,卻是文學藝術的交流與傳播。文藝的跨文化傳播對人類精神世界產生巨大影響,這是由於優秀的文藝作品具有超越特定人群的情感價值,它們雖然不無各民族國家的文化特性,卻更能激起人類共同的精神感受。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近一個多世紀以來,文藝評論也日益成為各不同民族國家之間精神生活的重要交流與溝通的渠道。不得不承認,在此前的一兩百年裡,歐美文藝作品在全世界都產生了覆蓋性的影響,從荷馬史詩到好萊塢電影,都成為全球共享的精神食糧。更值得玩味的是,在世界各地,人們不僅透過欣賞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達芬奇、貝多芬、斯皮爾伯格的作品本身獲得巨大的精神享受和震撼,並且還會透過各國學者、尤其是文藝評論家對這些作品大量深入的研究和精彩的評論,得以更深切地知悉和感悟其內在的精神內涵。人們都不同程度地沿用歐美學者和文藝評論家的話語和評價,欣賞和感受這些作品,就像當年我們曾經用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方式理解和欣賞托爾斯泰、普希金,後殖民主義和女性主義批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觀眾和讀者對當下歐美文藝作品的欣賞、閱讀。文藝評論逐漸成為世界各民族國家的人們廣泛接受的特殊文字,有關各國文藝歷史與作品的解讀和敘述,逐漸成為這個資訊冗餘時代人們選擇文藝欣賞物件時最主要的引導,因此,在文藝的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創作和評論均不可或缺。

這是在世界範圍內交通和通訊急劇發達的背景下,文化藝術所面臨的新語境。在這一特殊背景下,我們有關文藝的思維必須有新的適應,有新的變化,尤其是要對文藝創作與評論在跨文化傳播中既相異又相關的意義和作用有新的認識,從整體上思考如何讓文藝作品和評論走向世界。

當今世界,國家之間人員和資訊快速流動,為文學藝術的跨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這樣的傳播從來都不是對等均衡的,其失衡程度甚至比經濟更甚。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談論中國文化“走出去”,就是由於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中國的文藝工作者,都不滿意於現有的文學藝術在跨文化傳播中幾乎“一邊倒”的格局,尤其是我們這樣一個有悠久歷史積澱且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面對我國優秀的文學藝術經典在世界範圍內遠未獲得歐美文藝作品那樣廣泛接受的現實,理應有所作為,使之發生有意義的改變,但是改變這一格局的方式與路徑卻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確實,我們有李白、杜甫,有關漢卿、湯顯祖,也有齊白石和梅蘭芳,但文藝跨文化傳播仍然嚴重失衡。這一現象既是國家間軟實力差異的結果,同時也是導致其差異的原因。因此,努力促進中華優秀文藝作品和評論的全球化共享,是提升我國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值得高度重視。如果我們要進一步推進文藝的全球化共享,努力創作更多能為世界人民接受和喜愛的文藝佳作,透過優秀的文藝評論更好地向世界推介、為世界闡釋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的經典作品,就需要創作者和評論家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出發,摒棄冷戰思維,形成和擁有全球視野,用世界聽得懂、願意聽的方式言說表達。

透過文藝創作和評論提升國家的軟實力,是文藝工作者應有的時代擔當。在這個時代,我們比任何時代的前輩都擁有更豐富的資源和便捷的手段,更有利於達成這一目標,所以,只要明確方向,端正立場,文藝就能為提升中華民族的軟實力,做出新的歷史性貢獻。

終審:吉豔敏

複審:王佐政

初審:王猛

編輯:陳喬新月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釋出

|網址:wlt。nmg。gov。cn

|聯絡我們:mail@nmgwlt。cn

觀點|用文藝提升國家軟實力

覺得好看,隨手“在看”

觀點|用文藝提升國家軟實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