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能順利發生?唐高祖讓位為何也只能讓位?

由 阿權滴生活 發表于 人文2022-12-01
簡介唐高祖沒有保持中立“玄武門之變”前夕,李建成、李元吉加緊了對李世民的鬥爭,他們聯絡宮中妃嬪,竭力向唐高祖講李世民的壞話

三人告母雖投杼什麼意思

唐朝建立後,李淵改朝換代基本上成功了。隨著改朝換代的勝利,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逐步明朗化了。

在封建社會里,任何一個統治集團,如果說在奪取權力的過程中還能夠步調一致的話,那麼,在取得奪權勝利以後,其內部必然為爭權奪利而產生矛盾。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地主階級的任何成員,都不會意識到他們本階級的共同利益,在主觀上都只能為自己的私利而奮鬥。

所以,在取得一定勝利以後,各個成員之間,必然要為分享勝利成果而有所衝突。臣僚們邀功求賞,互比高低多皇帝以此抑彼,甚至殺功臣,樹親信,以示至高無上。在這些錯綜複雜的矛盾中,他們結黨組派,各自拉攏勢力,排斥異己,形成各種各樣的鬥爭。唐高祖時的“玄武門之變”,就是這樣的問題。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能順利發生?唐高祖讓位為何也只能讓位?

“玄武門之變”實質

所謂“玄武門之變”,就是唐高祖的兒子們為爭奪太子地位而進行的互相殘殺。

從太原起兵到唐朝的建立,以至在唐初的統一戰爭中,李世民確實是功績顯著,超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按照封建制度的習慣,李建成因年長做了太子,位居李世民之上。這樣一來,必然產生李世民恃功不甘居人下,李建成感到李世民對他是嚴重威脅的矛盾。李元吉既無什麼功績可言,而且又驕奢淫逸,不孚眾望,當然只有靠皇子的身份去分享勝利成果。

因而他和李建成的情況有類同之處。另外,李元吉也並非甘居人下者,他也是野心勃勃,夢寐求皇帝的寶座。但他又清楚地看到,如果和李世民一道除掉李建成,太子的地位還輪不到他,因為就功績和威望而言,和李世民相比,他都望塵莫及。如果他追隨李建成先除掉李世民,然後再與李建成交鋒,為了擺脫危險的處境,太子中允王畦、洗馬魏徵向李建成建議道:

“殿下但以地居嫡長,愛踐元良,功績既無可稱,仁聲又未遐布。而秦王勳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今黑闥率破亡之餘,眾不盈萬,加以糧運限絕,瘡痍未瘳,若大軍一臨,可不戰而擒也。願請討之,且以立功,深自封梢,因結山東英俊”(《舊唐書》卷六十四《隱太子建成傳》)。李建成接受這個建議,親自去鎮壓劉黑起義軍,正說明李建成認為王畦、魏徵對當時形勢的分析是正確的。

李建成一面抬高自己的威望,一面又聯絡宮中諸妃,使她們在唐高祖面前誹謗李世民,美化自己。同時,還“擅募長安及四方驍勇二千餘人為東宮衛士,分屯左、右長林,號長林兵”作為自己的私人武裝。另外,還陰結慶州都督楊文幹以為外援,準備以武力除掉李世民。事未成功,被人揭發。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能順利發生?唐高祖讓位為何也只能讓位?

唐高祖怒斥李建成、楊文千舉兵造反。唐高祖一面派李世民平定楊文乾的叛亂,一面準備廢掉李建成,封他為蜀王。由於“元吉及四妃更為建成內請,封倫又外為遊說”,才使唐高祖改變主意,“復令建成還京居守”。

李建成與李世民的鬥爭,愈演愈烈,無機不乘。在對待突厥的問題上,李世民主張抵抗,李建成等則認為是“秦王外託禦寇之名,內欲總兵權,成其篡奪之謀耳1”武德七年,唐高祖“校獵城南”“命三子馳射再勝”。李建成故意以“喜蹶”的胡馬“以授世民”,“世民乘以逐鹿,馬蹶,世民躍立於數步之外,馬起,復乘之,如是者三。

李世民遂對宇文士及說:“彼欲以此見殺,死生有命,庸何傷乎!”李建成對此話加以歪曲,透過妃嬪向唐高祖說“秦王自言,我有天命,方為天下主,豈有浪死!”這樣一來,唐高祖當然要遷怒於李世民了。這時,適逢突厥進攻內地,唐高祖又命李世民出征,才使李世民免遭追究。

李世民採取了措施

在戰爭過程中,他千方百計,結成了一個集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等,都是這個集團的主要成員。玄武門之變將爆發時,他又“以洛陽形勢之地,恐一朝有變,欲出保之,乃以行臺工部尚書溫大雅鎮洛陽,遣秦府車騎將軍滎陽張亮將左右王保等千餘人之洛陽,陰結納山東豪傑以俟變。

李建成針鋒相對,欲先下手,就在這時,“夜召世民,飲酒而醯之”,未得成功。當矛盾發展到如此尖銳的程度時,唐高祖採用了調和矛盾的手段,打算讓李世民離開京師。他勸李世民說:“首建大謀,削平海內,皆汝之功。吾欲立汝為嗣,汝固辭,且建成年長,為嗣日久,吾不忍奪也。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能順利發生?唐高祖讓位為何也只能讓位?

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當遣汝還行臺,居洛陽,自陝以東皆主之。”這項措施,又遭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反對。他們認為“秦王若至洛陽,有土地甲兵,不可複製多不如留之長安,則一匹夫耳,取之易矣。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九人,伏兵於玄武門(宮城北門),李建成、李元吉雖然於事前已風聞此事,但還想親去“自問訊息”。當二人行至臨湖殿,發覺將有事變發生,欲掉轉馬頭奔回東宮時,李世民已將在弦之箭發出,李建成應聲而倒,立即斃命。接著,李元吉也被駙遲敬德所殺。李建成、李元吉部下聞訊趕來,雙方展開了激戰。

當雙方激戰的時候,唐高祖在“泛舟海池”,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向他報告了訊息。當他詢問應如何處理此事時,肖、陳叔達說“建成、兒佔本不預義謀,又無功於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太子)委之國事,無復事矣!”唐高祖道“善,此吾之夙心也。”這時,“宿衛及秦府兵與二宮左右戰猶未已,敬德請降手敕,令諸軍並受秦王處分,上從之。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自東上閣門去宣敕,眾然後定。”雙方鬥爭的結果,就這樣把事實合法化了。

接著,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同時下詔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資治通鑑》卷一九一,武德九年)。透過這道詔令,高祖把皇帝的實際大權也交給李世民了。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能順利發生?唐高祖讓位為何也只能讓位?

“玄武門之變”,是李建成、李世民等爭奪太子地位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唐高祖的態度是直得注意的。表面看來,他時而傾向於李建成,時而傾向於李世民,搖擺不定。但實際上他的基本態度是始終如一的。他的基本態度,是想以李世民代替李建成。不過,他又不願讓李世民借他之手去殺害李建成,而是放手地讓雙方互爭高低,致使自己不失任何一方的支援和擁護,以免像隋文帝那樣,輕信楊廣的表面現象,廢掉楊勇,結果斷送自己,悔之莫及。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六月,李建成乘唐高祖將幸仁智宮(在陝西宜君縣境內)之機,聯絡慶州(甘肅慶陽)都督楊文幹,想殺死李世民。事未成而被人告發後,唐高祖囚禁了李建成,同時召李世民商討對策。李世民主張派一大將討伐楊文幹。唐高祖說:“不然。文千事連建成,恐應之者眾。汝宜自行,還,立汝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誅其子,當封建成為蜀王。

蜀兵脆弱,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資治通鑑》澮一九一,武德七年)。不唯看出,唐高祖對這件事的處理是慎重的。第一,他明確表示想讓李世民做太子,卻又不像隋文帝廢楊勇那樣,把李建成交付李世民處理,這就不至於會置李建成於死地而悔之莫及多第二,封李建成為蜀王,使其還有一隅之地與“悔過”的機會,“全之”與“取之”,以後還有改變的可能。至於後來因人說情而未廢掉李建成,更是唐高祖在這個問題上慎重的表現。

唐高祖沒有保持中立

“玄武門之變”前夕,李建成、李元吉加緊了對李世民的鬥爭,他們聯絡宮中妃嬪,竭力向唐高祖講李世民的壞話。李元吉還親自向唐高祖建議,要求殺掉李世民。他說:“秦王常違詔敕。初平東都之日,偃蹇顧望,不急還京,分散錢帛,以樹私惠。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能順利發生?唐高祖讓位為何也只能讓位?

違戾如此,豈非反逆,但須速殺,何患無辭”(《舊唐書》卷六十四《巢王元吉傳》)。唐高祖聽了這種不合心意的話,絲毫不露聲色,只是置之不理,李元吉無可奈何,只得作罷。這又說明,唐高祖是傾向李世民的,但他又不直接指責李元吉,以免自己的主張在形勢變化時無法改變。

“玄武門之變”發生後,他不追究李世民的責任,順水推舟,把既成事實合法化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鬥爭,是爭權奪利,不存在什麼是非問題。但就地主階級的政治、軍事才能而言,李世民遠在李建成之上。李世民的勝利,對唐朝政權的鞏固與發展是有利的。

因此,唐高祖在無法解決的矛盾面前,採取不千預的態度,是頗為高明的。這種不千預的態度,實際上是變相的支援李世民。司馬光看不到這一點,所以他埋怨唐高祖沒有周“文王之明”(《資治通鑑》卷一九一,武德七年),這裡所謂的“明”,實際上是指廢李建成而立李世民。王夫之也未看到這一點,因而他同情唐高祖是無可奈何,只得如此。

他說:“太原之起,雖由秦王,而建成分將以響長安,功雖不逮,固協謀而戮力與偕矣。同事而年抑長,且建成亦錚錚自立,非若隋太子勇之失德章聞也,高祖又惡得而廢之?故高祖之處此難矣,非直難也,誠無以處之,智者不能為之辯,勇者不能為之決也。君子且無以處此,而奚翅高祖?”他還更明確地說:“建成以長,世民以功,兩俱有可立之道”(《讀通鑑論》卷二十《唐高祖》)。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能順利發生?唐高祖讓位為何也只能讓位?

這就是說,唐高祖只能保持中立。一系列的事實說明,唐高祖並沒有保持中立。從太原剛剛起兵,他就對李世民說:事成之後,“當以汝為太子”;楊文乾造反時,他又一次告訴李世民,待討平楊文幹後,“立汝為太子”。李世民自己也說過:“武德六年以後,太上皇有廢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我當此日,不為兄弟聽容,實有功高不賞之懼(《舊唐書》卷六十《肖踽傳》)“玄武門之變”以後,當肖勸他立李世民為太子的時候,他又立即表示“此吾之夙心也”。

同時,還對親手射殺李元吉的尉遲敬德說:“卿於國有安社稷之功”,並“賜珍物甚眾”(《舊唐書》卷六十八,《尉遲敬德傳》)。接著,他又安慰李世民說“近日以來,人有投杼之惑”(《資治通鑑》卷一九一,武德九年)。這裡所謂投杼,是指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其母織自若也。及三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機,逾牆而走”(《資治通鑑》卷三,赧王七年)。唐高祖藉此事承認自己幾乎輕信別人,對李世民產生惑疑。這些無不說明,

在兩派力量進行鬥爭的時候,唐高祖決不是無所適從或不偏不倚的。他有自己的傾向性而不明顯的表現出來,從而使李世民不能借他之刀,去殺害其兄弟,致使他在弱肉強食之後,公開表示了自己固有的態度。這樣一來,他既不違背“立嫡以長”之禮,也滿足了李世民恃功以取太子地位的需要。顯而易見,比起隋文帝武斷的廢湯勇而立楊廣的做法,取得了有利的效果。這正是唐高祖比隋文帝高明的地方。

在封建社會里,皇帝自動讓位者並不多見。唐高祖讓位的動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就其讓位這件本身而言,至少有以下兩點是值得注意的。其一,唐高祖這時已年滿六十,當了皇帝以後,隨著其地位的變化,原來那種進兵長安時的銳氣已經逐步衰退,宮中妃嬪眾多,生活日益腐化,雖然他曾下詔“隋氏離宮遊幸之所牛廢之”(《資治通鑑》卷一八五,武德兀年),但他在關中各地遊幸、打獵,卻已習以為常。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能順利發生?唐高祖讓位為何也只能讓位?

這樣一來,當然不再會親自出徵打仗,經受風霜之苦了。但是,隋朝怎樣滅亡,唐朝如何建立,他是記憶猶新的。所以,當他本人不願再勤於政而又不甘心像隋煬帝那樣,斷送自己,斷送唐朝政權的時候,產生高太上皇之位,坐享奉養之福的想法,是完全可能的。其二,李世民的地位已經確立,做皇帝只是早晚的問題。固然,李世民不是隋煬帝,但他既能殺害兄弟及其諸子,準能禎料他不使唐高祖和隋文帝有同樣的下場呢?

趙秦侵晉。韓簡視師曰:·師少於我,鬥士眾。,公日:·何故?,簡曰:·以君之出也處己,入也煩己,飢食其糶,三施而無報,故來。今又擊之,秦莫不翼認為,唐高祖“坐視其孫之以反律伏洙而不能一救,高祖亦危極矣”(《二十二史札記》卷十九《建成元吉之子被誅》)。在這種清況下,就唐高祖來說,讓位比不讓位要保險得多。如果說唐高祖是認清了這種形勢而讓位的話,那就更顯得他是有眼光的政治家了。

玄武門之變為什麼能順利發生?唐高祖讓位為何也只能讓位?

總結

不管從哪方面說,唐高祖讓位是對地主階級的新建政權有利的。因為他年高力衰,不再有進取心的時候,李世民則野心勃勃,躍躍欲試,準備為唐朝政權的鞏固與發展顯示自己的才能。從太原起兵到`么武門之變使李世民到了一定的驗,唐高祖多次要立他為太子,正是對他多方面的飠能頗為滿歆。

如果按照封建制度的常規,唐高祖於觀九年(公兀635年)死後,他才能上臺掌權。這樣,就會使李世民到將近四十歲才能發揮較大的們用。實證明,李世民在鞏固和發展地主階級政權方面,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他採取各種措施,安定社會秩序,發展生產。

這與其他封建皇帝相對而言,是起了促進歷史前進的作用的。從這種意義上說,封建史籍歌頌“貞觀之治”,也並非沒有道理。唐高祖自動讓位,使他早日在這方曲發揮作用,小能不說是唐高且為李世民發揮其出才能提供了條件。因此,唐咼祖讓位,看來是消內的行動,實際上起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秦本紀》

《呂氏春秋》

《史記·秦本紀》

《朱子語類》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