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由 電動汽車觀察家 發表于 人文2022-11-30
簡介在萬鋼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新階段,亟需產業鏈各方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基礎技術研究,統籌推進內燃-電力驅動協同發展,加快燃料電池商用車跨區域推廣,以聯通車能、車路、車雲推動跨界融合,以綠色低碳推動產業升級,著力高質量發展、擴

孤男寡女是什麼意思?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到2035年那個時候大家就會清晰地看到,新能源汽車佔新車銷售的50%以上沒問題的。

但我們還是面臨很多挑戰,新能源汽車區域發展不平衡、商用車新能源化進展緩慢……

這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11月9日“第12屆中國汽車論壇”上,發表講演時提到的。

在萬鋼看來,到2022年9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售量超過1350萬輛,發展成績突出,成效顯著: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水平全面提升,目前客戶的需求上是基本得到滿足。

但同時面臨很多挑戰,例如新能源汽車區域發展不平衡;供應鏈跟不上、商用車新能源化進展緩慢、能源補給網路仍然跟不上、車路協同等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等問題。

萬鋼還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方向和建議。

01

加速發展面臨新挑戰

萬鋼看來,新能源汽車發展仍然面臨很多挑戰。

首先就是區域發展不平衡。

從推廣量、應用量放在地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主要還是在東部、南部,而廣袤的東北、中部、特別是西北,無論銷售量還是應用量都很低迷。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雖然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但仍舊不滿足人民的需求,特別是廣袤的東北、西北的地區需求,這些地區佔國土面積60%以上

。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方面,中國仍然缺了一大半市場,這就是現在值得研究的新課題。”

其次,供應鏈問題。

去年以來晶片短缺問題,目前看有所減緩,但供應鏈仍然跟不上。這有外部打壓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要激勵本土市場內部的增長。

第三,商用車新能源化進展緩慢。

萬鋼認為,汽車行業要達到“雙碳目標”,就要考慮所有汽車碳排放中,誰的貢獻大。商用車雖然保有量只有12%左右,但它的排放佔了汽車領域的55%。也就是說,不管乘用車領域多努力,仍舊缺失一半,僅以此想達到“雙碳目標”是不行的。

2022年上半年,中國商用車滲透率為5%,其中中重型貨車新能源滲透率僅為4.0%,遠低於新能源乘用車23.0%的滲透率。

此外,與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相比,

充換電、加氫網路、車路協同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相對滯後。

02

發展面臨新形勢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形勢中,萬鋼主要提到四個方面:

一是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二是內燃機-電力驅動系統的效率;三是以燃料電池為重點的商用車電動化轉型;四是跨界融合。

(1)要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

萬鋼認為,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水平全面提升,基本滿足了目前客戶的需求。

但要進一步提升純電動汽車的環境適應性、安全性、經濟性,尤其要解決車輛西北部環境適應性的大問題。

今年車出口銷量很好,說明未來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非常廣闊。尤其在俄烏戰爭和能源危機的大變局下,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傳統能源價格不穩定,持續上漲、翻倍上漲可能性很大,可見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在電池方面,萬鋼認為,

從日本考察看,混合固液電池到全固態電池是未來發展方向

。萬鋼建議,

行業應該持續推進全固態電池和新體系電池等基礎研究

,提高充電效率,進一步滿足市場全氣候、全場景使用需求。

(2)統籌推進內燃機—電力驅動的高效化

萬鋼表示,

這2700多萬輛內燃機的汽車產能,也要帶到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來,因此還是要統籌推進內燃—電力驅動的高效化。

在萬鋼看來,2022年上半年,實際上市場已經給出答案,插電式/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53。4萬輛,同比增長1。7倍,市場滲透率達到5。2%。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萬鋼肯定了插混和增程式的效果。“

插混和增程式的綜合油耗非常重要

,綜合油耗說明其能源配置。中國插電式/增程式車輛綜合能耗基本上在2升以內,而且現在都向1升以下發展,其中增程式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萬鋼建議,內燃機仍然要發展,

發展的方向可以從高功率密度向高效率發展

,這個

高效率就是怎麼樣找到它和電機適配的最佳點,使它在最低排放的情況下,得到發電的最高效率,

這可能就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我們需要統籌推進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協同發展,透過內燃機與電驅動技術的結合、與智慧控制的融合,提升內燃-電力驅動系統的整合度、電氣化、高效率水平,面向不同消費需求提供多樣化的產品供給,帶動傳統動力系統的轉型升級。”

新能源普及度較低的西部和東北部地區,正是內燃—電力驅動系統發揮作用的地方。萬鋼認為,

這些地方當前消費能力不如東部,但那是巨大的潛在市場

,這些地方城市鄉村距離遠,所以不能讓消費者有里程焦慮,同時這些地方溫差很大,冬天車輛起步難,

所以要考慮如何能夠發揮內燃系統的預熱作用,帶動傳統動力系統的轉型升級。

(3)加快推進燃料電池為重點的商用車電動化轉型

回顧成績,北京冬奧會期間,全綠氫和全綠電的共同加持下,冬奧會期間僅1200輛燃料電池車就減碳2200多噸。

四部門在京津冀、河北、河南、上海、廣東建立了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範,形成跨城市的聯動示範效應;科技部在山東省開展了“氫進萬家”示範工程,以青島港、濰坊港和交界高速為支撐點。

萬鋼建議,可以把山東可再生能源和山東工業副產經濟綜合起來,將來可以是氫能車也可以是氫能船還可能是倉儲,形成了一個全方位的試驗。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萬鋼還提到,

後續可進一步構建跨區域聯通氫能高速公路綜合示範線,從北到南連起來,以重大示範工程建設加速燃料電池商用車跨區域推廣應用。

“現在可以動員各方力量,我估計明年用一年的時間高速公路就可以開通。”

“記得當年搞電動汽車的時候,京滬高速造充電樁就做過類似的推廣試驗,從京滬高速向其他地區逐漸鋪開,

我認為我們還需要一個大範圍的示範,就像當年十城千輛的示範規模,透過產業規劃推動下去。

”萬鋼說道。

(4)快捷融合集聚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大會上,萬鋼還提到

汽車和能源的融合,以及車和路的融合

“車能互聯”融合,是透過電動汽車與電網雙向互動有效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讓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發展帶動氫能技術多領域應用;而“車路融合”則可以加速智慧化、網聯化技術落地,車路資訊融合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超越感知視野的認知智慧,避免單車智慧存在的感知侷限。

當今世界新時代能源載體的清潔化,就是氫能和電力,它們既來源於自然環境,又可以用於眾多驅動形式。

在萬鋼看來,國內這1300多萬輛新能源電動汽車,每輛車都是一個小型儲能站。而且這個儲能是在配網裡的,就停在我們最需要用電的地方,不需要像抽水、輸電那樣排程。

如何推廣“車能”融合呢?萬鋼舉例,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可以用這個功能平衡峰谷電,車主也會因此減少開支,或者說增加收入。

“車路融合”現階段進展最快的是智慧網聯。萬鋼認為,我國的智慧網聯真正做到了車路融合。透過遍佈各地的無線基站,我們的汽車可以真正做到V2X。

智慧網聯的第一目標是安全。然後透過車雲協同,使新一代移動出行體系成為產業融合的平臺,來推動實現交通網、物聯網等多網融合,形成新的市場生態體系。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萬鋼認為,要做到以上幾點,才是真正實現跨界融合,汽車產業還要做很多的功課。

在萬鋼看來,今天的汽車車內網路,實際上是過去二十多年來的一種積累,之前通常按功能控制,但是現在網路是分散式系統。

現在要把它作為集中的控制系統,特別是近幾年新增的探頭,鐳射探頭、雷達再加上毫米波等,使得資料量大增,網路本身負擔加重。如果碰到其他一些資料干涉經常產生誤報,所以這個基礎是不牢靠的,從分散式架構逐步走到域集中架構是行業共識。

由此帶來的是作業系統技術架構、核心技術、軟體開發模式、應用生態等的全面變革

。同時,汽車的作業系統也應該考慮到個性化需求和外界網路的融合。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新能源汽車智慧作業系統支撐電子電氣資訊架構升級、相容車用晶片、感測器和應用程式創新,支撐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和網路的跨界協同,具有開放、安全、融合和相容的特徵,是維護汽車硬體資源管理和軟體執行的基礎平臺,也是未來新型汽車產業生態構建的核心。

“為了促進汽車與人工智慧、資訊通訊、清潔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滿足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慧化和低碳出行的市場需求,

我們有必要集行業智慧和創新能力,形成合力,共同研發開源開放的新能源汽車智慧作業系統。”

現在做智慧汽車有很多大的企業都有自己的系統。

萬鋼指出,不能把這個東西搭在沙灘上,應該做好底層邏輯,發揮大家的力量。這樣的作業系統應該是可擴充套件、可適應多需求的。它應該是“無名英雄”。所以我們一定要構築一個共同研發一個開源、開放可以不斷成長的新能源智慧作業系統,需要企業共同努力,爭取儘快實現。

03

需構建綠色低碳新生態

新能源汽車只是解決了道路上的低排放問題,但是能源供給仍然沒有實現低碳化。

萬鋼表示,新能源汽車還要解決能源供給低碳化的問題、材料供應低碳化的問題、生產過程低碳化的問題,要推動全產業、全生命週期的碳中和。

萬鋼介紹了全產業碳中和的重要意義。

我們現在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出口大國,如果我們的碳產業、碳中和做得不好的話,不但生意會受到影響,說不定哪天就出現碳稅,所以現在進行全產業鏈全生命週期的碳中和,已經成為各個行業共同努力的現狀。

萬鋼認為,當前還需要開展電池材料開採提煉技術的創新,鋰、鎳、鈷大宗商品交易管理,需要能保證產業安全的穩定性。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萬鋼建議,可以把電池拆下來用到5G基站上,後來果然逐步形成產業鏈,即生產,分層使用、退役、二次使用,再進入全回收環節。

“行業要共同探索推進整車和動力電池等重點零部件產品的低碳標準與管理體系建設,推動碳排放核算方法、基礎資料的互通、互認與互享,加強全球汽車產業在碳排放管理、碳減排激勵等領域的合作對話與交流,形成以公平、科學、透明為原則的國際汽車貿易低碳管理協同機制。 ”

萬鋼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萬鋼建議所有的企業共同推動汽車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迴圈利用等全環節數字化、智慧化、低碳化,促進全球汽車全產業鏈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在萬鋼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新階段,亟需產業鏈各方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基礎技術研究,統籌推進內燃-電力驅動協同發展,加快燃料電池商用車跨區域推廣,以聯通車能、車路、車雲推動跨界融合,以綠色低碳推動產業升級,著力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電動、智慧、低碳的可持續發展新徵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