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曾國藩:一代大儒的16堂人生成功課》之四堅忍說:能挺就能勝

由 站在書頂看世界 發表于 人文2022-10-30
簡介人若無恆,一無所成曾國藩認為一個人若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在“恆”字上下苦功

畏葸不前怎麼念

曾國藩曾說過:“你能吃得了大多數人吃不了的苦,你能解決掉大多數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就可以成就大多數人都成就不了的事業。”

失敗和挫折是人生常態,你能否戰勝它,主要看你面對它的態度,若你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那你一定能戰勝它們。

當然,能挺就能勝還得憑靠以下幾點的堅忍:人若無恆,一無所成;事以急敗,思因緩得;越挫越勇,屢敗屢戰;人生沉浮,能挺能勝。

《曾國藩:一代大儒的16堂人生成功課》之四堅忍說:能挺就能勝

人若無恆,一無所成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若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在“恆”字上下苦功。

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事就要堅持到底,全力以赴把它做好,並不斷地積累,得以提高。

曾國藩一開始做事也並不能堅持下去,總是變來變去。於是他痛下決心改過。他發誓要有恆心,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永不食言。

曾國藩出身農民家庭,沒有好的背景,他明白唯有自己努力讀書,才會有希望,他從小就立下遠大志向,所以他讀書非常地努力。他為自己制訂了12條課程,以多病之軀,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學習理學典籍和文史精華,融會古文訓詁,進德修業,為後來出山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曾國藩還寫讀書心得,詩文創作。並且而每天都堅持寫日記,從不間斷,哪怕是生病、行軍,可見曾國藩做事超凡的、持之以恆的毅力。

曾國藩也曾有很多惡習,但在唐鑑和倭仁兩位理學大師的指導下,他開始修煉“研幾”功夫,及早地從自己的思想中發現了不好的徵兆和苗頭,並及時予以改正乃至剔除,讓自己的思想始終沿著聖賢所要求的方向發展。

在兩位大師的影響下,他的修養和學術水平都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為此,他每天把自己的意念和行事以楷書寫在日記上,以便隨時反省和剋制。在這個過程中,他的修養、道德水平、學術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曾國藩以自己的經歷告誡後人,不論做什麼事情都得全心全力,堅持不懈,不能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人若無恆,一無所成。

《曾國藩:一代大儒的16堂人生成功課》之四堅忍說:能挺就能勝

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相傳有一個富翁想要建一棟三層樓高的別墅。他看見工匠們打了很深的地基,並在地面上立柱砌磚,連忙跑過去對工匠們說,他要的是第三層,下面二層他不要,說工匠們太浪費了。

這個笑話告訴我們富翁太急於求成,沒有一、二層,第三層怎麼立腳呢。

急於求成的結果就是欲速則不達。曾國藩說:“事以急敗,思因緩得。”他主張做事從長遠考慮,穩中求成。如果貪圖迅速,區域性看來可能有利,對大局而言則會造成不利影響。

曾國藩在自己的戰略思想上就主張“穩慎”,他時常告誡自己的弟弟曾國荃不要貪功速成,求穩妥適,要多在“穩慎”上用心。

他還曾告誡自己的屬下官兵,做任何事都要以“穩”字為主,不要過於求速效。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曾國藩用兵最反對過速,因為太快容易欠考慮,導致失誤,進而招致慘敗。而且,進軍太快,很難保證全軍都能跟上,一旦出現孤軍深入的情況,則幾乎必敗無疑。

僧格林沁攻打捻軍一戰,敗就敗在“速”字上。欠缺考慮,僧格林沁率5000人馬深入,中了埋伏,全軍覆沒,其實捻軍最善於打運動戰,在平原上早就將清軍拖得筋疲力盡。所以,曾國藩一反其道,以“緩”字為主,絕不輕進。

當年,曾國藩在衡州編練水陸兩軍,打算在打造出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之後,再出省作戰,去剿滅太平軍。此時水陸兩軍剛成立不久,還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戰鬥力有限,根本無法和太平軍抗衡。

可朝廷卻不斷髮來徵調諭旨要求曾國藩出兵,可曾國藩卻冒著被治罪的危險堅持著不出兵。

因為曾國藩明白此時時機不成熟,無論他怎麼努力是不可能贏得太平軍的。

於是他向朝廷在陳述其不能出征的諸種理由:“此次奉旨出省,徒以大局糜爛,不敢避謝,然攻剿之事,實無勝算。臣才智淺薄,唯有愚誠不敢避死而已,至於成鈍利敗,一無可恃。皇上若遽責臣以成效,則臣惶悚無地,與其將來毫無功績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時據實陳明受畏葸不前之罪。”

咸豐皇帝看了奏摺以後,深為曾國藩的赤膽忠心所感動。

事實也證明了曾國藩堅持不草率出省作戰的正確性,為編練水陸兩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為日後獨立鎮壓太平天國奠定了基礎。

《曾國藩:一代大儒的16堂人生成功課》之四堅忍說:能挺就能勝

越挫越勇,屢敗屢戰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成功都來之不易,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尤其是經歷過很多失敗之後,再戰再成功更需要莫大的恆心和毅力。

在曾國藩建立湘軍初期,屢遭挫敗,作戰經常吃敗仗。

咸豐四年(1854)初,湘軍練成水陸二軍1。7萬人,會師湘潭。曾國藩聲討太平天國,誓師出戰,向太平軍進攻。然而,首戰就遭遇太平軍的埋伏,水軍險遭殲滅。

曾國藩大敗之後並沒有氣餒,再次招兵練兵,增補到2萬多人,原來的老湘軍只剩4000人。修造舟船,配備炮械。

咸豐四年六月中旬,曾國藩第二次指揮水陸二軍北上。不久,湘軍水師克復嶽州大獲的勝利。

沒過多久,湘軍再次陷入了包圍之中,損失了上百條戰船,好幾百人官兵陣亡。並賠上了手下大將褚汝航的命,還把他攻克嶽州、三次大挫太平軍的汗馬功勞給一筆勾銷了。

後來,曾國藩率軍攻打九江城,面對石達開的防守,誘敵之計,讓曾國藩辛苦經營多年的水師,被石達開略施小計便損失了一半有餘。不久,石達開又用100多隻小船火網突擊湘軍,使得湘軍慘敗。

此次失敗後,曾國藩上奏朝廷報告軍情時稱湘軍屢戰屢敗,請求嚴懲。其左右建議曾國藩把“屢戰屢敗”改成“屢敗屢戰”曾國藩接受了這個建議。

就因稍微顛倒了順序的四個字,讓朝廷對曾國藩刮目相看,非但沒有嚴懲他,反而重用他,朝廷認為他雖屢遭失敗,但仍堅持頑強戰鬥,其忠心可見。

曾國藩也從中受到鼓舞,振奮精神,重振旗鼓,重整軍務,與太平軍奮戰到底,最終贏得了勝利,成為最大的功臣。

《曾國藩:一代大儒的16堂人生成功課》之四堅忍說:能挺就能勝

人生沉浮,能挺能勝

曾聽過一則這樣的故事,一個父親見女兒有所抱怨,厭世並打算自暴自棄了。

父親把她帶進廚房,在3只燒開水的鍋裡放了胡蘿蔔、雞蛋以及咖啡粉。過了20分鐘後,父親把火關了,問她看到了什麼?

父親說道:“這3樣東西面臨同樣的逆境——煮沸的開水,但其反應各不相同。胡蘿蔔入鍋之前是又脆又硬的,可遇到開水之後,它變軟了;雞蛋原來是易碎的,但是經開水一煮,它的內部變硬了;咖啡粉最獨特,進入沸水之後,它們改變了水。你想做哪一個呢?”

女兒頓時明白了什麼。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遇上逆境時,不應該自暴自棄,還是應該越挫越勇,讓自己去改變人生。

曾國藩就是這樣典型的例子,他的坎坷一生,僅憑藉一個“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歷盡波折,以堅忍的無畏精神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曾國藩認為“挺”就是“堅忍”,勇於進取,在朝廷面對危難時,他接受召喚,挺身而出,操練湘軍。功成之後又奉命剿捻,任兩江總督時依然盡心盡力,辦理“天津教案”。他很能“挺”的奉獻精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曾國藩的“挺”既是一種謀略,也是對心理素質的考驗。曾國藩的“挺”展現了他大公無私的精神和謹慎的為人之道。

人的一生起伏沉浮不定,需要我們面對許許多多、大大小小、接連不斷的關口,面對很多的困難,其實要常告誡自己:咬咬牙,挺一挺就過去了,熬過去了,挺過去了就不是事。只要有能挺的精神,一定能成為事業上的佼佼者,一定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