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為東遷避險,幽王之叔不擇手段滅鄶國,成改變歷史走向關鍵第一步

由 欲雲談史論今 發表于 人文2022-10-19
簡介可按《史記》記載,在公元前771年鄭桓公已戰死在驪山下,怎麼還可能參與滅鄶國

江郎才盡指的是江淹嗎

公元前771年,西申國聯合西戎、

鄫國

殺入渭河平原,追到驪山下殺死了周幽王和他所立的太子姬伯盤,並搶走了褒姒。從此,西周結束,歷史正式進入了東周時代。

為東遷避險,幽王之叔不擇手段滅鄶國,成改變歷史走向關鍵第一步

就在《史記·鄭世家》中,太史公記下了“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這裡提到的“桓公”,即鄭桓公姬友。周幽王八年時(公元前774年),鄭桓公被任命為司徒,主管周王畿民事。這次西戎滅西周,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為了挽救整個家族,他已提前將一家老小送到了崤山以東的東虢國和鄶國,自己卻毅然留了下來。在西周覆滅的最後時刻,為保護周天子,鄭桓公力不幸戰而死!

傳統史料中的鄭桓公,就是一位公私兩盡的做人典範:於公,他不惜以身殉國;於私,他又保全了家人,令家族血脈得以延續。

可遺憾的是,鄭桓公這位典範,極有可能是後人不小心偽造出來的。

為東遷避險,幽王之叔不擇手段滅鄶國,成改變歷史走向關鍵第一步

《韓非子·內儲說下》曾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鄭桓公想吞併鄶國,先派人將鄶國的良臣與豪傑都一一打聽清楚。然後,鄭桓公將這些人列成清單、製作成盟書;在每人名字背後,還故意備註上官爵以及相應的鄶國良田。盟書做好後,鄭桓公又在鄶國都城郭門之外修築了一座高壇,將盟書埋入其中,再灑上雞血和公豬之血,偽造了一個會盟現場。不久後,鄶國國君就發現了這一會盟現場,並在此找到了盟書。一見到盟書,鄶國國君就想當然地以為名單上的大臣要勾結鄭桓公作亂,便毫不留情地將他們一網打盡、全部殺死!國之良臣、豪傑一朝之間被血腥屠殺,鄶國頓時陷入了大亂。趁此良機,鄭桓公率兵前來偷襲,結果輕輕鬆就將鄶國給滅了。

這一故事雖然精彩,不過長期以來就備受質疑。

鄭國滅鄶,是公元前769年[1]之事。可按《史記》記載,在公元前771年鄭桓公已戰死在驪山下,怎麼還可能參與滅鄶國?因此,以往學術界都認為是韓非子弄錯了——滅鄶國之人應該是鄭武公姬掘突,而不是鄭桓公姬友。

為東遷避險,幽王之叔不擇手段滅鄶國,成改變歷史走向關鍵第一步

可一條涉及《竹書紀年》的記載,再次攪亂了人們的視線。

《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之說:“幽王既敗,二年滅鄶,四年而滅虢,居於鄭父之丘,是為鄭桓公。”“臣瓚”這條記載,也直白地說滅

之人是鄭桓公而不是鄭武公。“臣瓚”究竟是誰,在學術界尚有爭議;但他肯定是一位西晉時代身居高位的學者。《竹書紀年》整理過後的早期版本,“臣瓚”肯定親眼目睹過。因此,他這一記載很可能就來自於《竹書紀年》。

但《竹書紀年》早期版本早就亡佚,現存兩個版本(今本和古本)錯謬之處又太多。這麼一位身份尚不明確學者的記載,學術界以往並不太重視。

進入新世紀之後,又一份新史料出現,轟動了整個學術界——這就是清華簡《系年》。《系年》中也詳細記載了鄭國滅鄶之事:“昔吾先君桓公後出自周,以車七乘,徒卅人,鼓其腹心,奮其股肱……,戰於魚羅,吾乃獲函訾,覆車襲介,克鄶,廟室如容社之處,亦吾先君力。”令人矚目的是,這份史料也說滅

鄶國

的是鄭桓公!

至此,已有三份史料稱鄭桓公滅鄶;而說鄭桓公死於驪山下的《史記》,反倒成了孤例!

為東遷避險,幽王之叔不擇手段滅鄶國,成改變歷史走向關鍵第一步

那麼,太史公又為何會說鄭桓公死在驪山下了呢?根源或許在於誤讀了《國語》的相關記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