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讀懂當代“佛系”青年的有所求與無所求

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人文2022-10-14
簡介年輕人以“佛系”自嘲,僅是青年群體的對於求而不得的一種寬解的心態,一種對於自己慾望不得實現的心理慰藉,為的是抵消因進取失敗而產生的頓挫感,體現的是一種堅韌從容的成熟心態

有所求無所不求是什麼意思

“佛系”一詞首次出現在國內,源於2017年11月的《暴走大事件》節目中首次提到了“佛系追星”一詞。同月,“新世相”公眾號登載《第一批 90 後已經出家》,至此迅速引爆了關於“佛系”青年亞文化在國內的一系列高關注度的話題和討論。對於“佛系”文化的內涵界定與闡釋,當今學界各學者之間對此並無一個標準統一的定義。“佛系”文化作為青年亞文化的子文化是近年來才流行開來的一種文化形式,在學界已引起了廣泛討論和關注,但要對“佛系”文化進行詳細的闡述與界定則必須深入探析其所發生的環境,發掘其所深耕的土壤,否則任何定性都可能有失偏頗。

中國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各區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各領域發展動能的不充分,同樣也表現在各區域、領域間資源分配及佔有上的不平衡。如資源較為充沛卻缺少充分發展的二三線城市及廣大鄉村地區鮮有人問津,發展水平較高而資源相對有限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則依然門庭若市。雖然欲竭力發展的廣大二三線城市及鄉村地區需要大量各領域的青年人才,但這一代的青年們內心對於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渴望還是推著他們卷向了那些“一線”及“超一線”的城市當中去。這些較發達地區面對如此海量的源源不絕的人才湧入,資源則相對更加的有限了,而這相對有限的發展資源也成了每一位青年的欲竭力獲得的,而此勢必會成為一個“你爭我鬥”甚至“你死我活”的角鬥場。面對社會的急劇變革,大多數青年人仍然堅持立志拼搏奮鬥,不減自己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望。當然,在相對愈加有限的發展資源面前,能如願以償獲得發展資源的人才畢竟是青年人才群體的一小部分,而大多青年人才的現實境況則是求而不得。當他們求而不得時,以自嘲、灑脫的無可厚非的“佛系”態度來直面各種消極的結果,反而體現出了當代青年“進退有度”的成熟心態。

想要讀懂“佛系”對於青年人的真正蘊意,就需讀懂青年人的現實處境。“佛系”文化則是對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社會嘗試與開始轉型後發生“內卷”現象的所對應產生的社會心理。“佛系”對於當代青年來說,更像是對生活及工作上的一種當代阿Q精神,其所展現的心理慰藉的目標在於“逆來順受”。因此,在青年人看來,“佛系”看似是在面對無效競爭的情況下,與自己和解,獲得心理慰藉的“最終方案”。

雖然當今各界對於“佛系”這一現象的理解有著眾多褒貶不一的闡釋與解讀,但大多都被冠以消極之名,用以斥責青年人的“不求上進”,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佛系”對於青年人來說,並不僅僅是意味著逃避與退縮。“佛系”僅是青年群體的對於求而不得的一種寬解的心態,當然實際上絕大部分青年群體依然在為美好的生活奮鬥。年輕人以“佛系”自嘲,僅是青年群體的對於求而不得的一種寬解的心態,一種對於自己慾望不得實現的心理慰藉,為的是抵消因進取失敗而產生的頓挫感,體現的是一種堅韌從容的成熟心態。我們瞭解與探析“佛系”的過程,正是讀懂與理解青年的過程,同時也是為青年人“正名”的過程。正因青年人們始終“有所求”才會造成碰壁後短暫而無奈的“無所求”,他們遠比外界想象的要更加的堅強、獨立與豪情,並且當代年輕人擁有更可貴的信仰,因為他們堅信自己正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也始終堅信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終會在他們手中實現,而高質量的發展與美好生活的實現,民族的復興與國家現代化的實現也確實需要依靠這一代青年人去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劉惠文,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馬巖,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