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嗎?

由 侃侃而談JY 發表于 人文2022-10-10
簡介曹操不放心,也不會再讓少數地方大族、名士操縱選舉,所以他自然要讓負責“核定鄉閭”的人成為在掌控範圍內的官方人物,這便有了鄉里評議的“官方化”

干預保舉有什麼意思

漢孝獻帝建安八年

(203)

至二十三年

(218)

間,曹操先後五次下令求賢,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道德標準,主張“唯才是舉”。這顯然是對東漢以來選官“唯賢

(德)

是舉”的挑戰。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嗎?

影視劇中,曹操釋出求賢令。來源/電視劇《軍師聯盟》截圖

求才還是求賢?重才或是重德?

儘管“才”在曹操的支援下一度佔據上風,但這場“才”與“德”的較量仍未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漢魏禪代之際,新的選官方式——九品中正制

(宮崎市定、陳長琦、胡舒雲等學者主張稱“九品官人法”)

橫空出世,家世

(出身、背景)

與行狀

(品德、才能)

成為州、郡中正裁定士人品級的重要憑據。然而,這種平衡並未持續多久。及至西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家世成為朝廷選官的唯一主要標準,“才”與“德”都成了輸家。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嗎?

影視劇中,太學生議論九品選官。來源/電視劇《軍師聯盟》截圖

一般認為,九品中正制有鞏固門閥、促進門閥制度形成的作用。但令人不解的是,同意推行九品中正制的人正是曹丕。曹操用人“唯才是舉”,他提拔寒門庶族子弟入仕,正是對地方大族的抑制;那麼,他的兒子曹丕,為何會在稱帝前夕

(220)

採納吏部尚書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這豈非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

唯才舉,所為何

印象中,“唯才是舉”與“九品中正制”似乎互相矛盾。畢竟前者看重人的才幹、能力,而後者主要看門第與出身。

宏觀而言,的確如此。作為貴族特權,九品中正制業已成為門閥大族壟斷選官結果、維護自身地位的實用性工具。可是,如果將目光聚焦在九品中正制誕生之初,就能發現:它其實是對曹操用人思想的一種繼承。

所謂“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之多寡、優劣,是影響國家或政權興衰的主要因素之一。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拔于禁、樂進於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由此可見,選拔更多優質人才為己所用,正是曹操“唯才是舉”的直接原因。

這在當時並不罕見。諸葛亮一邊強調“治國之道,務在舉賢”,一邊重視官員才幹,其所拔蔣琬、費禕、姜維,皆為一時俊秀;孫權亦主張“忘其短而貴其長”,所以他“納魯肅於凡品,拔呂蒙於行陣,識潘濬於系虜”。魏、蜀、吳三國執政者不約而同地放棄名教,即可說明東漢時期的選官主要方式——察舉制已有了很大弊端。

歷史學家閻步克先生曾將其總結為三個方面。一是“選官腐敗”。掌權的外戚、宦官徇私舞弊,甚至賣官鬻爵,隨意操縱選舉,以至於“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輕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二是“以名取人”。無數名士為求“終南捷徑”,經常“三察不起,九闢不就”,以此獲得更高聲名。如此沽名釣譽之輩,談何有真才實學?三是“以族取人”。如漢末大儒仲長統所言:“選士而論族姓閥閱。”地方大族“世仕州郡”,其子弟自然能近水樓臺先得月,依靠家世與人脈優先入仕。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嗎?

影視劇中,曹操不滿漢末官員質量。來源/電視劇《軍師聯盟》截圖

官僚腐敗尚且能夠遏制,但已成為社會風尚的“名”與“族”又當如何應對?

東漢時,地方盛行人物品評與鄉里評議。朝廷察舉士子,便以此為重要評判依據。漸漸地,地方大族與名士便能操縱輿論,並透過臧否人物來決定其日後仕途。就連曹操本人,也是這種環境下的受益者。他年輕時,為太尉橋玄所賞識,“由是聲名益重”。在得到許劭評價後,曹操身價倍增,一躍成為中原地區炙手可熱的名人。

有此經歷,曹操自然明白這種選官方式的弊端:當地方大族與名士能操縱王朝選舉時,社會話語權終究會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而且,這些人還不是在朝職官。正因如此,曹操多次強調“唯才是舉”,不僅是為了選拔心儀人才,更多是要抑制地方大族、名士對朝廷選拔官員的干預。當然,其手段也不僅限於此。

破浮華,抑朋黨

士人成名,往往離不開“商業互吹”。據《後漢書·黨錮列傳》記載:“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東漢末年,名士禰衡鼓吹孔融“仲尼不死”,後者則贊其為“顏回復生”。劉備曾盛讚下邳名士陳登:“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陳登也回禮道:“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由於雙方都是名士,經過一番“浮華交會”,他們的名氣就會再上升一個檔次。按照慣例,中央與州郡府就該走流程,將這些“命世大才”徵辟入府,以示其用賢、愛才之心。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嗎?

影視劇中的孔融。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在此情形之下,曹操“唯才是舉”便相當於在仕途之路上另開一道,同時令以往的“快車道”失去作用。而為了讓士人都走上曹氏之道,曹操還不忘在“快車道”上設定一些障礙,抑或是警示。正如他當初給孔融的信中寫道:“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餘矣。”不過,孔融當時是一代大儒,又是文壇執牛耳者,名滿天下,連何進、董卓、袁紹都懟過;面對曹操的威脅,他自然沒有重視。

直到建安十三年

(208)

曹操一統北方,下令將孔融滿門誅殺,後者這才醒悟過來。曹操不惜揹負“擅殺名士”的罵名,也要打擊朋黨勢力,以儘可能地避免私人清議之風對朝廷選官造成影響。當然,孔融之死還有其他原因:他身為孔子嫡系後人,非但是儒家代言人,更是漢室的堅定擁護者。在他身後,一批“浮華交會之徒”聚集於此,“激揚文字”,以孔門禮教為陣地,對曹操掣肘頗多。直至曹操一統北方,挾大勝之資干預朝政,罷三公,進漢丞相;伴隨而來的,是孔融這個重量級人物也被拿來“開刀”。這一連串事件,非但提升了曹操的政治權威,也開啟了曹氏僭越的新篇章。

打擊“浮華交會”之徒,是曹操用人思想中的一個重要主張,後來被曹丕繼承,併成為他推行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魏黃初中,名士曹偉“以白衣與吳王交書求賂,欲以交結京師,帝

(曹丕)

聞而誅之”。此事後來被視為曹丕打擊“浮華交會之徒”的標誌性事件。如魏明帝曹叡時,董昭上書稱:“近魏諷則伏誅建安之末,曹偉則斬戮黃初之始。”

又據《意林》引《典論》記載:“桓靈之際,閹寺專命於上,布衣橫議於下,幹祿者殫貨以奉貴,要名者傾身以事勢,位成乎私門,名定乎橫巷。由是戶異議,人殊論,論無常檢,事無定價,長愛惡,興朋黨。”

從曹丕所著《典論》中,不難看出他對“浮華交會”的反感態度。同理,曹丕同意推行九品中正制,也是為了繼續抑制鄉里清議之風,進而削弱名士、大族在官方選舉中的個人權威。

何以見得?

鄉里議,定九品

誠然,九品中正制能與察舉制、科舉制併為中國古代的三大選官方式,固然有其創見與獨到之處。但正如歷史學者胡寶國先生所說:“歷史上很少有突如其來的事情,感覺上的突如其來大都是因為我們對此前的情況並不理解。”九品中正制雖看似出現得很突兀,卻絕非是無根可尋、無據可依。

九品之法,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尚書·禹貢》根據土壤、貢賦將九州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漢代以降,人們開始用九品之法品評人物。司馬遷評價李蔡

(李廣從弟)

曰:“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唐人司馬貞《索引》注曰:“案,以九品而論,在下之中,當第八。”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嗎?

影視劇中的九品中正制。來源/電視劇《軍師聯盟》截圖

東漢初年,朝廷為太子選妃,亦用此法品評人物優劣,馬援之女即被評為“上中以上”。對九品論人之法有巨大推動作用的當屬史學家班固。據統計,班固在《漢書·古今人表》中收錄上古至秦代共1954人,皆按九品之法區分,其中上、中、下品人物分別為394人、955人與605人。

需要指出的是,一部分學者認為九品中正制中的評定等級並非是傳統的“上上、上中……下下”之分,而是用數字“第一、第二……第九”來明確品級。歷史學者廖伯源先生認為:這顯然受到了漢代考課之法的影響,後者亦是以數字“第一、第二……第九”明其等第。

此說頗有見地。九品中正制的一大主要特色,就是“官方化”。與其讓民間的約定俗成影響選舉,倒不如將其“官方化”,納入曹魏政權的制度範疇內。九品論人之法是一方面,鄉里評議又是另一方面。且從形式上看,鄉里評議與九品中正制還有著繼承關係。

漢末頗負盛名的人物品評盛會,當屬許邵、許靖主持的“月旦評”。不同於其他評議,許氏兄弟對鄉黨人物的評價是具有追蹤性質的:根據情況,他們會隨時調整對人物的評價,並公佈在每月初一舉辦的盛會上,故稱之為“月旦評”。魏晉時期的中正為士人定品時,同樣要參考鄉里評議。而在定品之後,他們仍需對士人進行追蹤考察,並根據其道德表現與鄉里評議,隨時升降品級。

二者形式上既然一樣,是不是能說明:曹丕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呢?

實際並非如此。據《後漢書·符融傳》記載:“時漢中晉文經、梁國黃子艾,並恃其才智,炫曜上京,臥託養疾,無所通接。洛中士大夫好事者,承其聲名,坐門問疾,猶不得見。三公所辟召者,輒以詢訪之,隨所臧否,以為與奪。”

晉文經、黃子艾沽名釣譽、坐地起價,竟隱隱能干預三公辟舉。由此可見,少數地方大族與名士可以透過控制鄉里清議

(本質上是一種輿論)

,進而操縱選舉、干預政治。許邵、許靖主持的“月旦評”,也有如此功效。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後,地方大族、名士擁有的“評議特權”就被中正取代。中正一般由中央官員兼任,他們既是朝官,代表朝廷意志;同時又主持地方上的評議。如此一來,選舉權就從私人轉移到了官方手中。這是符合曹操用人思想的。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嗎?

影視劇中,中正官選才現場。來源/電視劇《軍師聯盟》截圖

官方化,淵源早

歷史學者鄧小南曾提出要“走向‘活’的制度史”,她認為制度本身是活動的、動態的,“應當盡力追索,關注當時具體的活動方式”。曹丕同意推行九品中正制,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其與曹操的用人思想是一致的,而非宏觀上的所謂“背叛”與“對立”。

就連將鄉里評議“官方化”以及九品論人之法,也並非曹丕或陳群首創。曹操雖然以“唯才是舉”而著稱;但早在建安年間,他就開始嘗試將“鄉里評議”與王朝選官統一起來了。曹魏名臣荀彧、崔琰、韓嵩等人,都或多或少扮演了“中正”的角色。

據《三國志·荀彧傳》注引《彧別傳》記載:“前後所舉者,命世大才,邦邑則荀攸、鍾繇、陳群,海內則司馬宣王,及引致當世知名郗慮、華歆、王朗、荀悅、杜襲、辛毗、趙儼之儔,終為卿相,以十數人。”

包括郭嘉、戲志才等人在內,荀彧所舉名士多為潁川郡人;而其他外郡人士,也幾乎是荀彧所熟知、瞭解的。如司馬懿,其祖父司馬儁就曾擔任過潁川太守。而曹操之所以令荀彧舉薦“汝潁之士”,也是看中他熟悉鄉黨人物,有識人之才。值得注意的是,曹操迎奉天子至許後,荀彧“進漢侍中,守尚書令”。荀令君既然是在朝職官,他向曹操推薦人才,自然就不是以私人身份操縱選舉了。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嗎?

影視劇中的曹操(左)和郭嘉(右二)荀彧(右一)。來源/電視劇《軍師聯盟》截圖

建安九年

(204)

,曹操定冀州,自領冀州牧後,闢河北高士崔琰為別駕;後者在冀州,曾舉盧毓

(盧植之子)

為冀州主薄。結合曹操曾“多辟召青、冀、幽、並知名之士,漸臣使之,以為省事掾屬”,唐長孺先生指出:“曹操幕府過去並無著稱的四州人士,我想新附的如清河崔琰、北海王修等可能參與選拔。特別是崔琰……”

不同於荀彧,別駕崔琰只是州長官曹操的府官,但他仍能舉薦、選拔人才。建安十三年

(208)

,曹操進大漢丞相,開府治事,崔琰仍以丞相府屬官——東曹掾這個“官方身份”掌典對士人的品評推薦,“文武群才,多所明拔”。可見,從荀彧的漢官到崔琰的府官,掌控鄉里清議的“官方”雖然由漢庭轉變為曹操的霸府;但不難看出,鄉里評議與“王朝”選官的確已有結合的趨勢。

據《宋書·恩倖傳》記載:“漢末喪亂,魏武始基,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九品之法是否為曹操建立,學界尚有爭議,但當時的確已有案例。

曹操平定荊州後,拜名士韓嵩為大鴻臚,令其“條品州人優劣,皆擢而用之”。一部分學者甚至將其視為九品中正制的開端。這也並非空穴來風。魯肅就曾對孫權說過:“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看來,曹操在北方地區已開始用品第之法選拔人才。

而且,這與他“唯才是舉”並不矛盾。漢末喪亂,社會動盪,人士流移,朝廷選官的難度可想而知。是以,曹操雖然排斥鄉里清議,卻仍要採取這種方式。他欲用“汝潁奇士”,就要依靠荀彧;欲用河北才俊,就要拔擢崔琰;欲招攬荊州流寓士人,也需要韓嵩為他參謀。

汝潁、河北、荊州等地都是文化發達之地,鄉里評議之風盛行。曹操不放心,也不會再讓少數地方大族、名士操縱選舉,所以他自然要讓負責“核定鄉閭”的人成為在掌控範圍內的官方人物,這便有了鄉里評議的“官方化”。至於其他的在朝達官,也往往能代表本州郡保舉當地人才,將失散到各地的人才集中到中央,為曹操所用。所以曹操提出的“唯才是舉”,不僅是選拔人才的另一種快速通道,也是對這些“中正”提出的要求。

隨著曹魏政權的建立,儘管地方上的鄉里評議仍然存在,但也逐漸變得“官方化”。曹操去世後,世子曹丕繼承魏王,即將取代漢朝。彼時,漢室雖已名存實亡,卻仍有一些士人以漢官自居。那麼,曹丕該如何將這些漢臣有選擇地納入魏王國以及魏國的體系內呢?

將曹操時期的用人之法制度化,使其成為一種確立的體制,正是曹丕與陳群等人商議的結果

(當然,九品中正制亦有創舉,在此不多作討論)

。這樣一來,曹魏政權不僅能篩選出適合其日後發展的人才,也能進一步抑制地方大族、名士對朝廷選舉的破壞,並迫使他們主動與官方合作,使誕生於民間的鄉里清議成為朝廷選官的利器,進而加強中央集權。

然而,這只是暫時的。

事實上,地方察舉仍為大族、名士掌控,只是他們名義上歸屬中央管轄。曹氏為取漢祚而代之,所遇阻力重重,也只好採取這種妥協性的辦法,暫時與地方大族達成合作。

至曹氏落敗,代表大族利益的司馬氏上位,九品中正制就完全淪為門閥大族操控選官的工具。於是,這才給人一種“曹丕背離了父親曹操用人思想”的錯覺。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對曹操“唯才是舉”的背叛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