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為改貪汙之風,清朝皇帝特設“養廉銀”

由 千禧年代的羅曼蒂克 發表于 人文2022-10-06
簡介二、養廉銀製度的實施背景01.社會現實與政治背景"逼迫"養廉銀製度的形成清代的官場貪腐嚴重,百姓負擔繁重,財源滾滾下滑,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了天下民不聊生,"如何改變現狀,整頓社會風氣"成為統治者需要考

貪墨之風是什麼意思

提起清朝,

"閉關鎖國、貪汙腐敗"

是人們固有的印象,而《皇清奏議》中也有言論:“貪官汙吏遍天下,雖有參劾,不過十分之一,其他弊端較之明季更甚”,可見清代的貪腐之風。

然而從努爾哈赤入關建金以來的296年間,清朝就是如此貪腐的嗎?真的是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嗎?細探清代歷史,清朝的皇帝也為改變貪汙腐敗之風做出過很多努力的,

其中影響最大的應當是清代的"養廉銀"制度

。養廉銀製度不僅僅是當時的一項經濟制度,也可以看做是清代前期對封建制度整頓的一項綜合措施,甚至在當今的經濟圈仍然有這一制度的延伸。由此可見,

這一個被貪腐埋藏的整頓制度是真的值得研究的

一、養廉銀的起因分析

養廉銀製度是由雍正皇帝首先創立,由乾隆繼承並調整修改,最終形成的一項清朝獨特的制度,並被後人借鑑的清朝“遺珍式”制度。養廉銀製度是清朝獨有的官員薪水制度,

意在透過高薪來培養官員的"廉潔"作風,避免社會貪汙腐敗現象的發生,從而養成"清正廉潔"的官場風氣,故此取名為"養廉"

。 細細研究養廉銀,會發現養廉銀的產生有其獨特的起因。

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為改貪汙之風,清朝皇帝特設“養廉銀”

01."清廉"官員背後是艱難的百姓

清朝建立以來,沿襲明代的官員低俸制度,所以清代的官員收入甚少,甚至可以稱作是“入不敷出”,在家裡成員省吃儉用的情況下,官員的俸祿也僅僅夠養家餬口,而作為官員,上下打點、迎來送往都需要花銷,因此,

官員需要額外"創收"來滿族自身的生活需要和辦公需求,

下級官員為了前途只能給上級官員進行“進貢”, 夏天謂之冰敬、冬天謂之炭敬、還有年敬、蟄敬、別敬等。同級官員之間還需要相互贈與,贈予關係包括同鄉、鄉梓、同年、親戚等,此類情況不計其數,從此,“貪官”一詞橫空出世。

俗話有言“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作為下級官員,本身俸祿就低,賄賂上級又需要錢款,那麼,

普通官員就只能從百姓身上來榨取錢財,增加賦稅、剝削百姓,從而導致了財源逐漸下降

隨著上述兩種情況越演愈烈,為改變現狀、促進社會進步,進行整頓是非常有必要的。由此,養廉銀製度的產生成為了歷史必然的選擇。

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為改貪汙之風,清朝皇帝特設“養廉銀”

02.至尊東宮背後的銀錢"流失"

民間尚且如此,何況皇室?

眾所周知,康熙在位六十多年,期間曾兩次廢除太子,兩次新立太子,這一行為無疑加重了銀錢的“流通”。各皇子為了爭奪東宮這一至尊首位,

在朝中結黨,拉攏人心,耗費了大量的銀錢,爾虞我詐、你爭我奪,從政治鬥爭上升為經濟鬥爭,可想而知,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是如何的慘烈。

最終,雍正繼位成功,而解決歷史爭鬥所遺留的瘡疤迫在眉睫。雍正即位後財政虧損、腐敗盛行、百姓負擔過重……這一系列問題無一不令人頭疼。故此,養廉銀製度呼之欲出。

03.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發展至清朝時期已經有兩千多年,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裡,我國都是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度,清朝時期這一制度更加明顯。

政治高壓、皇權至上,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皇權都是不可挑戰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傳頌至今的名言體現著皇帝的至尊地位,可見清代的時局:皇權越來越尊,臣民越來越卑。也正是因為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使得雍正提出的養廉銀製度得以順利實施。

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為改貪汙之風,清朝皇帝特設“養廉銀”

二、養廉銀製度的實施背景

01.社會現實與政治背景"逼迫"養廉銀製度的形成

清代的官場貪腐嚴重,百姓負擔繁重,財源滾滾下滑,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了天下民不聊生,

"如何改變現狀,整頓社會風氣"成為統治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趙禧曾講:“(知縣)不取百姓,勢必飢寒。若督撫,勢必取之於下屬。所以緊貪而愈貪也……”可見貪汙在當時的盛行,也可得知當時的禁貪效果及其微小。

如此官員普遍貪墨和官場攤派乘風的社會背景促生了養廉銀製度。

官員貪墨嚴重,政治危機嚴峻,政府的統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加之皇子爭權的銀錢“流通”,造成了國庫的虧空,給國家的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危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清朝這樣貪腐成風的政府工作,任憑品節再高尚,也會被拖入貪汙腐敗的大河中,

上至內閣大臣,下至州縣父母官,工作不積極,貪汙卻橫行。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政治背景下,

如何改善全國的經濟狀況、整頓全社會的風氣,如何調動官員的積極性、積極處理國家政務成為了雍正繼位以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得不感嘆雍正的頭腦,在這樣危及的情況下,雍正提出了養廉銀製度,積極推行,以此解決了當時的重大問題,令人讚歎。

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為改貪汙之風,清朝皇帝特設“養廉銀”

02.積極的思想制度和有力的法律背景

社會處處有矛盾,清代的社會亦是如此。

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思想家來解決不同時期的矛盾,在清代也是如此。

漢代惠帝曾言:厚祿在於吏治,目的在於利民;唐代白居易也認為厚祿、省官和選能三者相須而成;北宋時期王安石也提倡“厚祿養廉”蔡沈也認為應該先滿足官員物質需求才可以要求官員為民服務。雍正帝深受這些進步人士的影響,認為“厚祿”確實可以“養廉”,所以雍正提出了養廉銀製度。

雍正創立了養廉銀製度後為確保其起到預期作用,開始在地方進行實施,

根據實施效果由中央進行統一修訂,然後逐漸在全國推廣,年羹堯的補償之法、楊名實的公件銀,無一不體現著養廉銀製度的成功實施。

三、養廉銀製度的基本內容

養廉銀製度是有雍正皇帝首創的制度,它包含了兩項內容:

耗羨歸公和養廉銀支取

,套用哲學的話語:二者相互區別,卻又密切關聯。

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為改貪汙之風,清朝皇帝特設“養廉銀”

01.財政基礎——耗羨歸公制度

正如上文所介紹,

康熙末年面臨著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和財政管理的三大危機

,導致雍正皇帝面臨前所未有的財政問題,

正是在此時山西巡撫諾眠變奏請了"耗羨歸公制度"

,雍正看過奏章後,“上不誤公,下不累民,無偏少之弊,無苛索橫徵之擾,實通權達變之一善策。朕是以降旨允行”。耗羨歸公施行之後,有效的整頓了當時的不良風氣,改善了當時的財政狀況,同時也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家危機。

由此可見,

耗羨歸公與養廉銀製度是直接關聯的

,養廉銀的實質是提高官吏工薪,耗羨歸公則是養廉銀的直接經濟來源,因此,耗羨歸公成為了養廉銀製度的財政基礎。二者是相互作用的,養廉銀製度的實施也導致了耗率的提高。從兩項制度來看,雍正皇帝還是很有經濟學頭腦的一位皇帝,是值得人敬佩的。

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為改貪汙之風,清朝皇帝特設“養廉銀”

02.花樣百出的支取制度

養廉銀的來源不止有耗羨歸公,還有其他制度來保證。由於各地的耗羨之資不盡相同,用途也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論,故而還需要其他的制度來保證養廉銀製度順利實施。

各地區有不同的支取制度,湖南地區各地徵收雜稅,甘肅地區透過鹽規、茶規等途徑來確保養廉之資,還有其他方式,例如商稅、田房稅契溢耗銀等。而這些銀錢也不是隨便進行使用的,需要根據各地官員的地位高低以及任所的事物進行區分發放。可見,

養廉銀雖是為補充官員的缺損所設,但也不是隨便使用的,所以養廉銀並不是"貪腐"的另外一種形式。

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為改貪汙之風,清朝皇帝特設“養廉銀”

四、養廉銀的實施效果

在紛繁複雜的歷史長河中,各種各樣的制度百花齊放,而

養廉銀製度卻是這萬花叢中的一點綠,是這長河中熠熠生輝的一點星光。

雍正皇帝對自己所創的這一養廉銀製度也是非常滿意,他曾評價到:“自行此法以來,吏治稍得澄清,閭閻鹹免擾累,此中利益乃內外之所共知共見者。”可見,養廉銀製度的成效。

01."十年磨一劍"的實施成效

養廉銀製度是在雍正的晚年才具體發揮出成效的,因為養廉銀兩的數量通常都比較大,多為正俸的幾十倍至幾百倍,以此來增加各級官員的俸薪收入,從而將官員恣意貪汙苛索的藉口扼殺在搖籃裡。而且,

養廉銀製度還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使國家的財政狀況好轉

。另外,透過養廉銀製度的實施,鞏固了中央政權、籠絡了武官,充分實現了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景象。

貪官汙吏貫穿了整個清代?為改貪汙之風,清朝皇帝特設“養廉銀”

02.傳承至今的"高薪養廉"

貪汙腐敗是歷史性的問題,反腐敗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奮鬥主題。

由於清代前期出現了大量的貪腐現象,雍正皇帝提出了養廉銀製度,有效的改變了清朝的社會狀況。在現今社會,也同樣需要高薪養廉制度的實施。清朝的養廉銀製度給予現代人的啟示也是非常的多,它提醒我們,在制定制度時,需要考慮到慣性習俗,以便制度可以順利實施。另外,細探清代養廉銀失敗的原因,現今在制定高薪養廉制度時還需要有一定的保障來保證制度有效實施。

五、總結

綜上可知,

養廉銀製度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

它不僅在清代起到了澄清吏治、振興經濟的作用,還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制度財富。現今社會,我們經常講“清正廉潔”、“反腐反貪”,可是這不只是口號,需要具體制定計劃來實施,而制定計劃時可以參考清代前期的養廉銀製度。另外,清代養廉銀製度的失敗也告訴我們,

任何一種制度,即使再好如果沒有實施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有夢想就要努力去實現,有制度就要具體實施,擺在紙上的制度終歸是觀賞之花,而放到現實中的話語才會改變現狀。清代的養廉銀製度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需要繼承併發揚。

參考文獻:

《全唐義》

《漢書惠帝紀》

《東華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