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由 花式聊史 發表于 人文2022-10-05
簡介靖難之變中張玉的表現南京的朱允炆是正統官方,他的手中有朱元璋留下的幾十萬大軍,朱棣僅僅只有一支邊軍,手中士兵人數根本不足以與之抗衡

大敗虧輪五行屬什麼

吾倚玉足濟大事! 張玉才備智勇,論靖難功當第一。——朱棣評價張玉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

在其死後,他精挑細選的繼承人朱允炆在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六日即位,是為建文皇帝。朱允炆繼位時期皇位尚未坐穩,輔政大臣齊泰以及黃子澄建議他開始大肆削藩。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回首往昔,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一共冊封了九位藩王,此次朱允炆削藩必定是觸碰了所有叔叔的利益,尤以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最難對付。

因此,當朱允炆準備對燕王動手的時候遭到了朱棣的反叛,靖難之變拉開了帷幕。在這場轟轟烈烈的事變中,燕王朱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而這一切離不開朱棣旗下的靖難名將張玉。

張玉是朱棣身邊的名臣良將,一生忠君義膽最後戰死沙場,張家的地位甚至一度超越徐達家族成為明朝第一勳貴。

那麼,張玉又有著怎麼波瀾壯闊的一生呢?在靖康之變中又發揮了何種作用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明朝大將初長成

張玉出生於1343年的河南開封府,當時正值元朝末年,他少年時曾參加元朝科舉考試,因成績出色被委任為樞密院知院。

元朝滅亡以後,元朝大部分官員都歸附明朝,而張玉就是其中一位。捕魚兒海戰役中他一戰成名,成為藍玉麾下的一名大將,不過藍玉並沒有重用張玉。

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張玉成為燕王朱棣的屬下,開始了四處征戰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麾下還有一位驍勇善戰的猛將朱能,因張玉擅長出謀劃策出奇制勝,朱能則擅長攻城略地武功,所以兩人成為朱棣的左膀右臂輔助其征戰四方。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眾所周知,朱棣自小在軍營裡摸爬滾打,和軍隊裡的將士打成一片,對待軍營裡計程車兵也敬愛有加,在軍中威望甚高。對待張玉這位有才幹的將領,他更是恭敬有加,還迎娶張玉的女兒張氏為側妃。

除此之外,朱棣還經常賞賜張家,使得張玉家族榮寵之至,讓這位老將死心塌地地輔佐他。

話說,朱允炆登基以後十分忌憚鎮守邊疆的藩王,朱元璋在世之時藩王尚能安穩駐守邊塞,但朱元璋一去世他們就開始聽調不聽宣,向自己的侄子頻頻挑戰。

其中燕王朱棣坐擁並節制沿邊兵馬重權,寧王朱權有八萬士兵,這些對於朱允炆的王位都造成了威脅。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後來朱允炆在黃子澄的建議下率先拿周王朱橚動手,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兄弟,先將朱橚削藩既能敲山震虎,又能削弱朱棣的勢力算是一舉兩得。

處理了周王以後,建文皇帝又相繼將齊王朱博軟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軟禁在大同,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以死明志,幾位藩王接連被處置以後,下一個輪到的就是燕王。

強將手下無弱兵,燕王麾下的將士本就看不慣朱允炆當皇帝,認為其德不配位。趁著朱允炆削藩之際,他們便提議讓燕王起兵造反,將大明江山搶過來自己做皇帝。

關於此事朱棣詢問張玉的意見,張玉表示無論朱棣做什麼決定他都會全力保駕護航。有了張玉的支援,朱棣開始謀劃造反之事,而在靖難之變中張玉是朱棣的絕對力量,更是奪得皇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靖難之變中張玉的表現

南京的朱允炆是正統官方,他的手中有朱元璋留下的幾十萬大軍,朱棣僅僅只有一支邊軍,手中士兵人數根本不足以與之抗衡。為了爭取時間朱棣佯裝重病,在府內避不見客,實則私下裡屯兵積糧策劃謀反。

當時,朱允炆曾派遣暗探葛誠進入燕王府,監視朱棣的一言一行。葛誠還將朱棣裝病一事悄悄彙報給了朱允炆,建文皇帝下旨要召見燕王,準備在他進京之時將其抓住處死。

此時張玉給朱棣提了一個建議,只派了一位使者進京述職,但這位使者被迫供出燕王想要造反的計謀。朱允炆立刻下密旨,讓北平官員張昺、謝貴、張信秘密逮捕朱棣。

結果張信投靠朱棣,並將此事如實告知他,危急關頭張玉請命帶八百勇士潛伏在燕王府邸,殺掉上門擒拿朱棣的張昺、謝貴兩人,算是打響了靖難之役的第一槍。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轟轟烈烈的靖難之變拉開帷幕,朱棣派遣張玉率領軍隊攻打北平九門,張玉不辱使命短短三日就拿下了北平全城。建文一方的都指揮使馬宣奉旨奪回北平城,在薊州整軍待發,局面不穩定的北平岌岌可危。

張玉出謀劃策建議朱棣派朱能突襲薊州,出其不意之下定會將馬宣打的措手不及,薊州大軍出動導致後背空虛,朱能大獲全勝、馬宣戰敗而亡。

攜大勝之威張玉乘勝追擊,短短數日就率領軍隊相繼奪取永平和密雲等軍事要塞。朱允炆未料想到不過數日,朱棣攻佔瞭如此多的地方,心中一度恐慌朱棣真的會率兵打到南京。

為了儘快平叛朱棣,朱允炆派遣長興侯耿炳文率領三十萬兵馬攻打北平。三十萬兵馬對陣朱棣的幾萬兵馬,實力可謂是相差懸殊,所有人都認為此戰朱棣必輸無疑。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當時的局面就好似朱元璋面對陳友諒的60萬大軍,甚至連朱棣都心生忌憚認為自己並無勝算,所幸朱元璋有大將朱文正,而朱棣則有大將張玉。

耿炳文一方計程車兵從南京抵達北平周邊,路途遙遠疲憊不堪,一部分被耿炳文派遣到雄縣駐紮,士兵到達後在雄縣休整,再加之慶賀中秋無心應戰。

當時,張玉請命擔任燕軍急先鋒率領幾千人的部隊,趁著耿炳文帶領軍隊慶賀中秋之際率先攻打雄縣,速戰速決之下當夜就拿下雄縣,鼓舞了三軍將士計程車氣。

大敗耿炳文、李景隆,收編寧王8萬人馬

雄縣之戰過後,張玉料定援軍前來必定經過月漾橋,便在當地設下埋伏,順利生擒潘忠、楊松兩位將領。而後鄭州駐守計程車兵群龍無首,張玉輕鬆攻破並佔據鄭州。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不過,就算是張玉對陣耿炳文的大軍旗開得勝,也只是消滅了朱允炆一方几萬兵馬而已,朱棣麾下的謀士依舊不看好,還勸誡其小心行事,與其冒然進軍,不如求穩以守防攻。

正所謂“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進攻”,張玉對“防守”持反對意見,他認為此時軍心振奮,再加之與南軍幾次交手,雖然南軍人數取勝但是都是新兵,並無實際作戰經驗。

與此同時,耿炳文軍隊紀律渙散,他們長時間行軍尚未恢復戰力極弱,趁著他們最為薄弱之時以攻為主便可速戰速決。

對這位在身邊輔佐七年之久的大將,朱棣非常的信任,在他的建議下燕王重整軍隊進軍真定,正面迎擊耿炳文大軍。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果然如張玉所料想的那樣,朱允炆的軍隊不適應環境,再加上都是新軍作戰能力低,燕王在此次戰役中大獲全勝,斬殺南軍三萬餘人,俘獲將領無數。

耿炳文慘敗之後,朝廷又派曹國公李景隆接替主帥之位。同樣也是張玉對戰況形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他建議朱棣攻取大寧作為緩衝地帶,以防南軍從大寧偷偷潛入攻擊北平,到時候四面夾擊就會很被動。

大寧是寧王朱權的封地,朱權和朱棣是朱允炆最為忌憚的兩位藩王,朱棣一邊與兄弟商談合作的事情,一邊派張玉率領燕王主力軍奪取大寧。

大寧城破將領朱鑑被殺,朱棣還挾持兄弟朱權參與靖難之變,收編了其手中的八萬兵馬。就在一切順利進行的時候,李景隆的大軍到了,還率軍攻打北平。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張玉率軍連夜奔襲回北平救援,並將李景隆的軍隊圍困在鄭村壩,北平城內守將朱高熾率軍奮勇而出,在前後夾擊之下李景隆的大軍慘敗。

靖難之變前期,朱棣能夠在朱允炆多次的進攻下頂住壓力,張玉在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作用無人能替,甚至連軍師姚廣孝也不例外。

可惜的是,一代名將張玉為了營救朱棣,也戰死在了靖難之變中,若非如此永樂王朝建立後他的地位定然會直逼徐達、湯和與常遇春等國公。

張玉之殤,朱棣傷心不已

隨著靖難之役的戰爭逐漸進入白熱化,一向所向披靡的燕軍在東昌之戰中因輕敵陷入危機。當時,東昌由歷城侯盛庸率兵守城,此地易守難攻,而且盛庸此人足智多謀,他設下圈套致使朱棣率領軍隊被圍困。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倘若朱棣被擒獲斬殺,燕軍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功虧一簣,張玉和朱能得知朱棣被圍困的訊息後迅速率領軍隊營救。經過一番鏖戰,朱能率領一眾將士奮勇殺敵,突破重圍與朱棣會和。

朱能將朱棣從側翼救出順利回到北平城,但為了讓朱棣安全脫困,朱能無暇將朱棣獲救的訊息告知張玉,不知朱棣已經獲救的張玉,依舊帶領精兵闖入盛庸的包圍圈中。

盛庸得知朱棣被救走惱羞成怒,既然殺不了朱棣,斬殺張玉也是一件大功,相當於斬斷朱棣的臂膀。他將全部兵力調來甕中捉鱉,縱使張玉再足智多謀也抵不過如此大軍,最終力竭而死。

戰後朱棣得知張玉為營救自己戰死沙場以後傷心欲絕,從感情上來說張玉是他最為信任的心腹,兩人相處數十年。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從政治角度而言,張玉則是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將,如果沒有張玉出謀劃策,朱棣的起義之戰也沒有如此順利。

失去張玉相當於失去了手臂,也難怪朱棣會痛不欲生,多年後張玉和朱能、王真、姚廣孝等靖難功臣同享成祖廟廷,算是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靠著張玉等人的努力,朱棣頂住了朱允炆前中期的攻勢,靖難之役來到後期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戰養戰使得燕軍的實力不斷增強,此時在姚廣孝的建議下,朱棣率領大軍直搗黃龍、攻打南京城。

朱允炆的大軍短期內無法回援,最後南京城被攻破,靖難之役以朱棣取得勝利而告終。朱棣稱帝以後,第一件事情便是追封張玉為奉天靖難推誠宣武臣、封榮國公。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愛屋及烏之下,朱棣還冊封張玉的兒子張輔為英國公,這一爵位在張家子孫中世代傳襲。

張輔雖然稱不上青出於藍勝於藍,但也算是虎父無犬子,他不但在靖難之變中立下汗馬功勞,在後來的安南叛亂時還作為主帥帶兵出征,並且三次平定安南。

永樂年間中後期,張輔還跟隨朱棣多次北伐,代替父親成為國之重臣。從時間上來看,張輔歷經四朝,輔佐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四位皇帝,每一朝都受到了重用。

他死後被加封為定興王,是張家第二位王,地位比肩其父親。另外張輔的弟弟張輗也是驍勇善戰的猛將,既是中軍都督府右都督又是太子少保,被冊封為文安侯。

“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佐朱棣死沙場,家族一門三王超越大將徐達

張玉三子張軏也掌握軍中大權,後被封為裕國公。張家二王一侯一公足以成為明朝第一世家,對比同一時期的徐達家族也不過兩公而已,一是魏國公、一是定國公。

由此可見,張家早已遠遠超越徐達家族,成為明朝第一勳貴。除了張玉和三個兒子的功勳以外,其子孫後代都很有出息。

張輔次子張懋襲爵英國公,掌管大明兵權鎮守一方,在其死後被皇帝追封為寧陽王。

總的來說,張玉不僅為朱棣奠定了靖難之役勝利的基礎,還為其子孫後代奠定了基石。張家子孫也不負眾望,守住了老祖宗留下的基業,張家滿門忠烈九代世襲無人能及。

相對來說,在明朝的歷史上大將張玉並不出名,或許是因為他去世得太早吧,但其生前的功勞卻不輸徐達、湯和等人(對於朱棣來說)。

對於張玉此人,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