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南宋被圍困之時,名人獻奇策“牽制搗虛”,結果沒采納被滅朝

由 潘先生聊社會 發表于 人文2021-05-08
簡介來到嚴陵,金履祥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理學的講授抒發中,極言“仁義之奧”,學生們聽了他的講授,才知道原來“義理之學”是那麼能夠感動教化人的一門學問

何不策高足

在宋元之際的金華一帶,活躍著一批探討性命之學、窮究理欲之分的理學家,以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為代表,以繼承朱熹學說為旗幟,逐漸形成浙東思想界的一個重要學派,人稱北山學派。作為其中代表人物之一的金履祥,在宋元之際理學的發展與傳播中,成就尤為卓著。

南宋被圍困之時,名人獻奇策“牽制搗虛”,結果沒采納被滅朝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自號次農,浙江金華蘭溪人。金氏祖上原本姓劉,後來為了避吳越武肅王錢鏐諱而改姓金。金家累世以孝聞名於鄉,鄉名“純孝”,就是南宋淳熙間(11741189)朝廷為了表彰金履祥的從曾祖父金景文的孝行而改“望雲”為“純孝”鄉的。幼年的金履祥聰明伶俐,思維敏捷。16歲時,金履祥到城裡的郡庠學習,補博士弟子員,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僅兩年的時間就學有所成,試中,補太學生。很多人都知道他的文采出眾,認為他日後一定能夠金榜題名。然而此時的金履祥卻陷入了迷茫之中。對之前學的已經毫無興趣。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他下定決心放棄科舉考試,開始專心研讀《尚書》,並寫出詳細的註解。由於沒有系統的學習,沒有達到自己意想的結果。於是他開始多方求教。

南宋被圍困之時,名人獻奇策“牽制搗虛”,結果沒采納被滅朝

19歲時,金履祥開始留意濂、洛之學,並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聽說北山何基嘗受朱子嫡傳,非常渴望能成為他的學生。寶祐二年(1254),金履祥23歲,在同郡師友王相(字元章)的推薦下,金履祥先受學於王相之兄王柏;後又在王柏的介紹下,受業於何基。這成為金履祥學術生涯的一大轉折點。何基的學問來源於黃榦,黃榦又是朱熹的學生,金履祥因此得受朱熹理學的嫡傳。金履祥對王柏、何基的性命理欲之學非常感興趣,從此以後,他如飢似渴,專意於聖人之學,學問日趨精湛,理學造詣越來越深厚,最終體認到“學非身外物”。後舉進士,“一不利即棄去,以文義遊諸公間”。

南宋被圍困之時,名人獻奇策“牽制搗虛”,結果沒采納被滅朝

金履祥早年有經世大志,尤其喜歡讀書。他的閱讀非常廣泛,舉凡天文、地理、禮樂、田乘、兵謀、陰陽、律歷等書,無不認真閱讀研究,務求貫通實用。南宋後期,曾經到杭州遊歷,諸公貴人爭相交遊引薦。宋元連年交戰,宋朝的國勢已經岌岌可危,這時,金履祥已無意於政治上的進取,對南宋政權也已不抱太大希望。但是,向有經邦濟世之略的他,還是不忍心看著自己在其中生活了40多年的趙氏江山就這樣壽終正寢。

南宋被圍困之時,名人獻奇策“牽制搗虛”,結果沒采納被滅朝

至元十年(1273),元軍圍襄樊,面對蒙古軍的強大攻勢,宋人手足無措,只能坐以待斃。金履祥果敢地向南宋政府提出“牽制搗虛”之策,請求朝廷派重兵從海道直接開赴元朝的政治重心燕、薊地區,採用圍魏救趙的戰術,那麼襄樊之圍就可不救而解了。他在獻策中詳細地描述了海上進軍路線所經州郡縣邑、巨洋海島、難易遠近,都標誌得清清楚楚。但是南宋朝廷最終並沒有採納他的建策。

南宋被圍困之時,名人獻奇策“牽制搗虛”,結果沒采納被滅朝

元有江南之後,朱清、張瑄開闢海路,所走的海道與當時金履祥所獻之策,竟無咫尺差異。可見他的地理知識既精確又實用,是難得的博學之才。南宋德祐(1275)初,宋亡迫在眉睫,這時才想到當年上“牽制搗虛”之策的金履祥,以迪功郎、史館編校徵用,金履祥辭而不就。旁郡嚴陵(今浙江建德)有釣臺書院,長期以來,廢置不振,凋敝日甚,郡守聽說金履祥的學問之後,致書奉幣厚禮來聘,對他寄以“扶世善俗”的厚望。金履祥爽快地答應了。來到嚴陵,金履祥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理學的講授抒發中,極言“仁義之奧”,學生們聽了他的講授,才知道原來“義理之學”是那麼能夠感動教化人的一門學問。

南宋被圍困之時,名人獻奇策“牽制搗虛”,結果沒采納被滅朝

很快,杭州陷落,宋室江山不保,兵亂四起,金履祥攜全家避居金華山中。但凡兵燹稍息,他便出遊山谷,追逐雲月,寄情嘯詠,全然不把戰爭的恐怖放在心上。金履祥平日喜歡獨處,做事一板一眼,很少看到他的笑容;但待人接物卻熱情洋溢,和藹可親。戰火硝煙過後,金履祥回到家鄉,先後司教於金華麗澤書院,蘭溪齊芳書院和重樂精舍。後又在蘭溪城內小天福山開設仁山書院講學。州黨之人“贏糧景附,躡屨雲從”,學堂內戶屨常滿。金履祥教育後學,諄諄善誘;講道論德,諄切為人,培養出了一大批學問精貫道德高尚的學者,許謙就是其中的一位。

南宋被圍困之時,名人獻奇策“牽制搗虛”,結果沒采納被滅朝

教學之餘,金履祥筆耕不輟。他認為劉恕作《資治通鑑》外紀,不以經書為本,而採百家之說,謬誤很多,不足傳信。乃採用邵雍《皇極經世歷》、胡宏《皇王大紀》的體例,以《尚書》為主,兼採《詩》、《禮》、《春秋》,旁採舊史諸子,採用紀年體例,“表年系事”,上始於唐堯,下接《資治通鑑》紀事。總為一書,共有20卷,名為《通鑑前編》。書中所引各書,金履祥都有註釋,對比考校,多數都是前人所未發,學術價值很高。

南宋被圍困之時,名人獻奇策“牽制搗虛”,結果沒采納被滅朝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書成。金履祥親手將書交給高足許謙,並且告訴他說:“二帝三王時期,乃上古盛世,他們的微言懿行,都是後代君王學習的榜樣。而戰國時期申不害、商鞅的學說,崇尚苛法,使中國政治不再清明,後代君王都應引以為戒。因此,這本書不可不寫。”由此可見,金履祥所寫的書,都強調對史實的遵從,而且強調對現實的警醒作用,貢獻是很大的。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題,將中國古代的知行觀向前推進了一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