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唐太宗“牢籠縉紳”的凌煙閣:一個套住功臣和士人的軟繩子

由 森文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9-22
簡介不過, 唐太宗大詔令中提到的24名功臣, 殷開山、劉政會、屈突通、杜如晦、張公瑾、柴紹、秦叔寶、虞世南、長孫順德、李孝恭、段志玄、魏徵等12位功臣已經不在人世了, 能夠在生前到凌煙閣看到自己肖像的只有11位功臣, 因為在世的功臣中, 侯君集

縉紳是哪裡人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唐太宗“牢籠縉紳”的凌煙閣:一個套住功臣和士人的軟繩子

凌煙閣——唐朝皇宮裡面一個很不起眼的小閣樓,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之後,為了感謝那些為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們,設立的一個相當於紀念堂的地方,位列凌煙閣的功臣有二十四位之多。

唐太宗“牢籠縉紳”的凌煙閣:一個套住功臣和士人的軟繩子

凌煙閣與漢代的麒麟閣,雲臺齊名,基本的職能是影象功臣。而凌煙閣的出現是有原因的,其詳情內幕不得而知,或許是魏徵去世對唐太宗有所刺激, 引起思念之情?

然而現實的經驗教訓告訴人們:只有真誠的同苦, 沒有真心的同甘。繪製凌煙閣功臣肖像, 是論功行賞的一種賞賜方式, 也是安撫功高蓋世又桀驁不馴的功臣的政治策略。侯君集進入凌煙閣即是一個例子。

唐太宗“牢籠縉紳”的凌煙閣:一個套住功臣和士人的軟繩子

侯君集

侯君集在滅掉高昌之後,因為私自將無罪的人釋放並且私吞了財產,而被告發。侯君集認為自己開國有功,卻被囚禁,十分不滿,勸說凌煙閣的另一位功臣張亮一起造反。張亮立即將此事告訴了唐太宗。這種肯定要砍頭的事情,唐太宗卻找了一個藉口,不了了之。然而事情遠沒結束,侯君集只是一個誘因,除了一個侯君集還有長孫等一大批強人,誰能保證這些人沒其他想法呢?

唐太宗有一個想法,來駕馭這些桀驁不馴的猛將和聰明過人的文臣:用繪製功臣肖像這樣的“軟繩子”來套住這些厲害角色。其實這個辦法不是原創,早在西漢宣帝和東漢明帝就有了

麒麟閣和南宮雲臺

,這兩者都是繪製功臣肖像的做法。

唐太宗“牢籠縉紳”的凌煙閣:一個套住功臣和士人的軟繩子

唐太宗的政治意圖和政治策略很明顯,直言不諱地說:“牢籠搢紳”。因此在論功行賞、安撫功臣、“牢籠搢紳”上出手不凡, 用圖畫的形式要永久性地表彰24名功臣, 以此成為規範和塑造士紳的榜樣和楷模。唐太宗的政治意圖確實得到實現, 凌煙閣成了文人士大夫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的象徵。

唐太宗“牢籠縉紳”的凌煙閣:一個套住功臣和士人的軟繩子

為何要安排24人呢?在當時有二十四節氣佐天的說法,安排24人進入凌煙閣, 這些功臣身份上有文臣有武將, 性格上有剛猛有文雅, 象徵和模擬一年中的24個節氣, 有一年四季全天候為唐太宗服務的意思。不過, 唐太宗大詔令中提到的24名功臣, 殷開山、劉政會、屈突通、杜如晦、張公瑾、柴紹、秦叔寶、虞世南、長孫順德、李孝恭、段志玄、魏徵等12位功臣已經不在人世了, 能夠在生前到凌煙閣看到自己肖像的只有11位功臣, 因為在世的功臣中, 侯君集在當年四月因牽連到太子承乾事件而被斬,而當時凌煙閣的肖像還沒有繪製完畢。

唐太宗“牢籠縉紳”的凌煙閣:一個套住功臣和士人的軟繩子

詔令下達, 唐太宗賦予了凌煙閣異乎尋常的政治功能和象徵意義, 凌煙閣的政治地位陡然提升, 肖像能不能進入凌煙閣, 成為光宗耀祖、功成名就、名垂青史的象徵與標準,

所以

開頭李賀的詩道出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心裡話, 奔赴充滿危險的邊疆去建功立業的文人士大夫絕非個別

。凌煙閣繪製肖像不僅僅是藝術行為和個人愛好, 其賦予的政治意義成了激勵和號召文人士大夫積極進取的政治標準和成功標準。但同時,凌煙閣也成了那些想建功立業和正在建功立業的唐

代士人及其妻子心中五味雜陳、百感交集的象徵物和心靈之痛的代名詞

。正如許渾《寄遠》詩云:

兩葉愁眉愁不開, 獨含惆悵上層臺。

碧雲空斷雁行去, 紅葉已凋人未來。

塞外音書無資訊, 道傍車馬起塵埃。

功名待寄凌煙閣, 力盡遼城不肯回。

凌煙閣功臣肖像的繪製, 確實起到了唐太宗意料之中的“牢籠縉紳”的政治作用, 不僅用這樣的“軟繩子”套住了功臣,還用這樣的“軟繩子”套住士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