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所謂的寵辱不驚,無非是文人的矯情!

由 好玩的國學 發表于 人文2022-08-31
簡介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大師級人物,他的身上,集中了中國文化中的儒道佛思想,儒家的有為、道家的無為、佛家的虛幻之想,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我們都認為蘇東坡算是看透人生天機、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的人了,對他在宋朝黨爭的悽風冷雨中,活出自己的精彩

屐齒之折是誰說的

中國人崇尚冷靜,崇尚無情,人的最高境界是寵辱不驚。但是,人果真能做到無情嗎?絕無可能。

東晉謝安算是魏晉名士中修為極高的人,淝水之戰勝利他毫無喜色。假裝天高雲淡下圍棋,事實上呢,暗地裡欣喜若狂,竟然走路的時候折斷了屐齒。這就是裝。

所謂的寵辱不驚,無非是文人的矯情!

世說新語中說,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

謝安作為東晉計程車林領袖,必要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鎮定,這才是所謂的寵辱不驚的風度,東晉時代的文人都崇尚這個風度。但事實如何呢?在晉書的另外一段記載中說: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故事是說,東晉時期,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向東晉王朝發起進攻。謝安奉命率8萬大軍迎戰,他指揮有方,經常大勝。一次他同客人下棋,謝玄拿著前方捷報給謝安。謝安看後默不作聲,下完棋後客人問謝玄得知大勝。謝安內心十分歡喜,過門檻時不覺屐齒都折斷了。

所謂的寵辱不驚,無非是文人的矯情!

事實上,謝安不過是強忍著歡喜罷了,故意在臉上顯露出波瀾不興的樣子,連晉書都說謝安這個人蠻會裝滿矯情的。這個事情說明,人既是感性動物,也是理性的動物,在更多時候,感性會戰勝理性,沒有人會面對盼望之事、心儀的姑娘不動心,所謂的不動心只是在臉上,事實上在內心深處早已經翻江倒海了。這也說明,所謂的寵辱不驚,也僅僅是人的幻想而已,這顯然是受到了道家哲學的影響。

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大師級人物,他的身上,集中了中國文化中的儒道佛思想,儒家的有為、道家的無為、佛家的虛幻之想,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我們都認為蘇東坡算是看透人生天機、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的人了,對他在宋朝黨爭的悽風冷雨中,活出自己的精彩的人生,表示萬分歆羨。蘇東坡有一首詞,把自己的寵辱不驚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瀟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下雨了,別人都打傘、躲雨,甚至在風雨中手足無措,只有蘇東坡毫不在意,把在風雨中漫步,作為一種生活的樂趣。因為在蘇東坡看來,哪有什麼寵?什麼辱?這就是一種生活的常態,就像是風雨回來,太陽也照常升起一樣自然。你看,蘇東坡似乎超脫了,超越了人間的情感,超越了人生的種種幸福與煩惱,用莊子的齊物論的哲學觀點來看,什麼幸與不幸,全是一樣的,存乎一心而已。

所謂的寵辱不驚,無非是文人的矯情!

但是,蘇東坡真的能參透人生的真諦嗎?他真的能做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嗎?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詩人,必然是充滿了豐富的情感和人生的體驗的,寵辱不驚有兩種人,一種是死人,另外一種是機器人。

他曾寫了一首偈語,其中有兩句:穩坐蓮華臺,八風吹不動。特得意。派人送到江對面的寺廟中,希望能得到寺廟高僧的讚揚。高僧就兩個字:“放屁”。讓來人帶回。蘇東坡暴跳如雷,馬上乘船過江“興師問罪”。在他還沒有到岸時,就遠遠看到高僧正在岸邊等候自己。蘇東坡大為詫異,問高僧何以知道自己要來。高僧一笑:“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個‘屁’就把你打過江來了呢?”

說好的八風吹不動呢?蘇東坡還是未能逃脫情緒的影響。

所以,所謂的無情,無非是矯情而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