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古琴史之絕唱《廣陵散》, 嵇康死後到底有沒有失傳

由 無尤網路寶明 發表于 人文2021-06-12
簡介他在世時,既沒有完善的記譜方式,又沒有口傳心授的弟子,所以嵇康所彈奏的《廣陵散》,也就在他死後而絕了

廣陵散的作者是誰

在我國的文學史上,魏晉期間有七位文學名士,他們七人的共同特點是性格狂放不羈。因常聚於竹林下飲酒,故稱“竹林七賢”。竹林七賢中有一人叫嵇康是三國曹魏時譙郡(今安徽宿縣西南)人。擅長文學,喜歡繪畫,更酷好彈琴。

古琴史之絕唱《廣陵散》, 嵇康死後到底有沒有失傳

相傳,嵇康的《廣陵散》彈得精妙絕倫。這支古曲同嵇康的名字聯在一起,名聞天下。後來,“竹林七賢”在司馬氏集團的勢力威脅、利誘下,漸漸分化瓦解。嵇康是個鐵錚錚的硬漢,始終不肯阿附司馬家族。嵇康與司馬氏集團勢不兩立的態度,終於給自己招來了災禍。他們羅織罪名,要殺掉他。

公元262年,統治者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

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臺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要來一張琴,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秘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那激昂、悲壯的琴聲,感動得圍觀的人們為之飲泣灑淚。他收住琴,昂首對長天嘆:“吾死不足惜,《廣陵散》啊可惜要失傳了!”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戳,時年僅三十九歲。

古琴史之絕唱《廣陵散》, 嵇康死後到底有沒有失傳

在古書《太平廣記》裡記錄著有一個神鬼故事:

有一天,音樂才子嵇康夜宿月華亭,在月色之下撫琴,琴聲優雅,連附近的幽靈神鬼都被他打動。有一幽靈喜愛嵇康的音樂才華,便將《廣陵散》傳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古琴史之絕唱《廣陵散》, 嵇康死後到底有沒有失傳

▲文字譜

後來,嵇康被司馬昭殺害。其實,當時嵇康所說的“絕矣”並非指曲子本身,這句“於今絕矣”意在激憤之情,而且在嵇康之前,《廣陵散》就已經流傳於民間。但是,在唐代以前,古琴曲的記載方式是文字譜,用通篇的文字來記錄如何彈奏一曲古琴曲。

古琴史之絕唱《廣陵散》, 嵇康死後到底有沒有失傳

▲減字譜

唐代時,開始出現減字譜,但也都是用文字去表述,內容依然是用哪個指頭彈哪根弦,按哪個徽位。再加上一些輔助字,記錄彈奏的緩急程度。在西式記譜法傳入中國以前,古琴曲都是不記載旋律節奏的。

古時,琴曲一直非常講究傳承與譜系,口傳心授,因為記譜方式的缺陷不得不如此。老先生教授琴曲,開指前會言明,本曲採用哪家譜本,傳承如何,然後就是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教授,然後是對彈。

按照嵇康生活的年代,那個時候的曲譜是最原始的文字譜,後來到了明代才將減字譜記錄在《神奇秘譜》之中。

所以,《廣陵散》的曲譜雖然在《神奇秘譜》中有記載,但傳承自嵇康而斷。他在世時,既沒有完善的記譜方式,又沒有口傳心授的弟子,所以嵇康所彈奏的《廣陵散》,也就在他死後而絕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