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秦末的一位啃老族,遭到嫂子的嫌棄,成大事後是如何回報嫂家的

由 正經說文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8-27
簡介”(引文出自《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劉邦長得相貌堂堂,未發跡的時候,喜歡結交朋友,常常呼朋喚友到大嫂家裡蹭飯

戛羹之嫂怎麼讀

“啃老族”是現代新興的一個具有時代烙印的名詞,是指具有生存能力卻不願出去找工作,完全依賴父母來過日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整天埋頭於手機無所事事的這麼一群人。其實這種“啃老族”並不是現代的獨特產物,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出現過這麼一個啃老族。

秦末的一位啃老族,遭到嫂子的嫌棄,成大事後是如何回報嫂家的

此人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好吃懶做不願耕作,常常被老父親呵斥,讓他向哥哥學習,看看哥哥多麼會經營,打拼下良田數畝,日夜勤作,日子過得多麼殷實,哪像你純粹是個無賴!可是此人根本聽不進老父親的規勸,依然我行我素,呼朋喚友逍遙自在,卻一事無成。

這人就是漢高祖劉邦!劉邦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弟弟,排行第四,故此名字叫季,人稱劉季。劉邦不喜勞作,時人都認為此人沒有志向。可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劉邦並不是懶惰,而是胸懷大志。恰逢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劉邦應時而起,轉戰南北,最終建立了大漢朝。

劉邦當了皇帝,還記得當初老父親劉太公斥責他的話語,開玩笑問父親,我和哥哥相比,哪個置下的田產多啊?“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

引文出自《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秦末的一位啃老族,遭到嫂子的嫌棄,成大事後是如何回報嫂家的

劉邦長得相貌堂堂,未發跡的時候,喜歡結交朋友,常常呼朋喚友到大嫂家裡蹭飯。可是大哥早亡,大嫂一個婦道人家撫養著兒子,怎麼經得住這些閒人吃喝?大嫂自然心疼糧食,心裡很是反感。有一次,劉邦又帶著幾名朋友來蹭飯,大嫂忍無可忍,在廚房裡用飯勺敲著鍋底,表示沒飯了。朋友們只得尷尬地離去,可是劉邦跑進廚房裡,發現鍋裡還有飯,從此記恨上了大嫂。

後來劉邦登基後,分封同姓諸侯王的時候,因為心裡記恨嫂子當初的一飯之怨,就是不封嫂子的兒子劉信。老父親劉太公看不過去了,就去質問劉邦。劉邦卻說,我並沒有忘記,是故意不封賞的,因為大嫂根本就沒有長嫂的風範,太不厚道了。後來礙於父親說情的面子,劉邦就封了劉信為羹頡侯。羹頡侯是一個具有嘲諷意味的封號,唐朝初年的名儒顏師古註解說,“頡,音戛(jiá),言其母戛羹釜也。”戛,就是敲擊的意思,暗諷大嫂敲擊飯鍋。

“高祖兄弟四人,長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時,嘗闢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為帝,封昆弟,而伯子獨不得封。太上皇以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為羹頡侯。”(

引文出自《史記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秦末的一位啃老族,遭到嫂子的嫌棄,成大事後是如何回報嫂家的

透過這個封號,可以看出劉邦骨子裡的“小”和“俗”來,一飯之怨,銘記終生,由怨生恨,不放過報復的機會,實乃心胸狹隘。寡嫂孤侄,小戶人家,生活本就不易,對劉邦毫無節制的蹭飯,心生抱怨是人之常情。劉邦本是以天下為胸懷之人,卻放不下這點雞毛蒜皮的恩怨,封侄兒為羹頡侯,表面上是羞辱大嫂的婦人之見,卻是在羞辱自己的為君不仁。

大嫂乃鄉村一婦人,見識不高,行事不周,情有可原。劉邦念念不忘大嫂的不仁,用羹頡侯的封號來羞辱她,睚眥必報的心態,豈不是反倒顯得劉邦自己也是婦人之見,與大嫂何異?再說了,在大嫂敲擊飯鍋之前,劉邦和朋友們也蹭過大嫂家不少飯,那些飯的恩德呢?豈不是餵狗了?用一頓飯的怨否定了多頓飯的恩,實在可恨可笑!

(參考史料:《史記》)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