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武則天:皇帝中的“大熊貓”(四)

由 文學漫談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8-25
簡介武則天思維前瞻,眼界寬廣,政治開明,廣納賢才,不問出身,一批傑出的人才受到女皇的重用,如狄仁傑、姚崇、宋璟等

曠古未有的意思是什麼

革命前後判若兩人,無字碑的訴說

革命在中國古代,原本就是變革天命的意思。武周是在舊王朝興旺之時,硬碰硬地由女性顛覆男權,難道不更該視為革命?

當然是,而且曠古未有、開天闢地,只有武則天這樣的女人才敢想象,才能完成。

然而革命現在已經成功,王朝便需要新氣象、新面貌和新作為。

酷吏搞得人人自身難保,哪裡還敢說真話?只能明哲保身,見風使舵,違心忠誠。必須順民情殺掉,或者殺一批,留一些。結果,一批毫無人性的衣冠禽獸和無恥之徒命喪黃泉,朝廷上下感覺幾年來的債務一次性還清了,氣也順了,疙瘩也消腫了。在政治旋渦中活下來的一批人紛紛到祖墳前告慰先祖,一時間洛陽紙貴,差點兒形成了霧霾。

這可真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告密是人性中潛在的惡。這種惡原本是被天地良心和倫理道德關進了牢籠,卻被武則天放了出來,這無疑於飲鴆止渴。權力鬥爭需要,革命需要,現在,該剎剎車,轉換方向,往牢籠裡關一關平息眾怒了。

武則天:皇帝中的“大熊貓”(四)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事情發生在武週一年多以後。以慈眉善目自居的女皇為了表示虔心禮佛,下令禁止屠殺牲畜和捕撈魚蝦。一個名叫張德的小官卻因為喜得貴子,違禁殺羊宴請同僚。告密信卻被赴宴的送達御前。

第二天朝堂,女皇以女性特有的柔性問:朕聞愛卿生了兒子,恭喜呀!

張德出列拜謝。

女皇突然變色:羊肉從哪裡來的?

張德魂飛魄散,伏地磕頭如搗蒜。

女皇語氣又變:朕禁殺生,但紅白喜事例外。只不過愛卿以後請客,最好先看清了人。說完,將密信交給群臣傳閱,所有人都恨不得朝那告密者臉上吐口水。

這一耳光打得大快人心,也充分表現了女皇的政治智慧。沒錯,她需要改善自己的形象,也需要多少改變一下社會風氣。告密畢竟不是光彩的事,更不值得提倡。王朝的長治久安是絕不能靠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維持的。

這正如戰爭只能靠戰爭來消滅,出賣也只能由出賣來遏制。

奪權無妨靠小人,靠酷吏。治理好國家,安排好後事,卻只能靠剛正賢良之臣。武則天思維前瞻,眼界寬廣,政治開明,廣納賢才,不問出身,一批傑出的人才受到女皇的重用,如狄仁傑、姚崇、宋璟等。其中,狄仁傑最受賞識和器重。

久視元年(700年),武則天要造一座大塑像,需要花費幾百萬錢,她下令天下僧民每人每天出一錢作為修建大像的贊助。狄仁傑立刻上疏道:“僧人的錢也是來自百姓的,他們不參加勞動,全靠百姓的供養維持生活,所以這些錢最後都要攤在百姓身上。而近來水旱災害頻繁,勞役也比較繁重,陛下應當與民休息、減輕租賦,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武則天下令停止修建塑像。

選擇接班人的問題關乎國之根本和命脈。狄仁傑幫女皇迷途知返,校正了航向。

那麼是怎麼做到的呢?其實並無高明之處,只不過一有機會就說:姑侄與母子哪個更親?天底下有侄兒給姑姑立廟的嗎?等等。狄仁傑的這種絮絮叨叨,女皇居然百聽不厭,只不過偶爾也會撒嬌使橫,打斷他說:朕的家務,你不要管。有一次,武則天夢到一隻羽毛豐滿但兩隻翅膀都折斷的鸚鵡,便請宰相為其解夢。狄仁傑說道:鵡,是代表陛下的姓氏,兩隻折斷的翅膀象徵陛下的兩個兒子。望陛下能順天意,啟用這兩個兒子,那麼兩隻翅膀就痊癒了。狄仁傑是在建議武則天釋放被囚禁的兩個兒子,同時明確他們為自己的繼承人,不讓其他別有用心的惦記皇位。

有一天,她表演了魔術。

她說:狄公請回頭,看看誰來了。

狄仁傑回頭,看見了站在身後的廬陵王李顯。

武則天說:朕把儲君還給你。

狄仁傑哭倒在地,半天都扶不起來。

從內心掙扎中解脫出來的女皇,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她撫摸著狄仁傑的背,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地說:你不是朕的臣子,你是大唐的社稷之臣。

狄仁傑如釋重負。

實際上,廬陵王早早就被武則天以治病為名秘密接回洛陽的。這就雄辯地證明了,真正解決儲君問題的恰恰是女皇本人。

立儲問題解決後,從上到下都鬆了一口氣。女皇陛下的統治風格也更加變得溫柔。這讓她越來越像政治家。其實政治家的要旨並非在溫柔也不在霸道,而在於轉換自如。

何況武則天這皇帝當得也不賴,打了一副好牌,把把精湛。她活躍的這半個世紀,正是貞觀通往盛世的橋樑:帝國的版圖在擴張,人口在增長,人才的輩出也由於女皇對科舉的高度重視,有如長江推前浪。

更為難得的是,女皇陛下雖然年事已高,而且實際執政時間很長,卻沒有同類實權人物的晚年病,比如暴戾狂躁或荒淫倦政。相反,她的頭腦之清醒,思維之敏捷,精力之充沛,判斷之準確,都絲毫不減當年。

這樣的皇帝,又有誰來反對呢?

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一代女皇病逝。死後與高宗合葬於乾陵。令人不解的是,武則天的陵前,立了一塊無字碑。這塊石碑,千百年來備受世人矚目,大家都在猜測當年立碑的用意與初衷。

其實,在武則天之前,中國帝后陵寢前是不立碑的,武則天為丈夫高宗所立的《述聖紀碑》開帝王立碑的先河。武則天陵前舉世聞名的無字碑,是她的兒子中宗所立。那麼為什麼不在上面書寫文字呢?這與武則天的身份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武則天是唐朝的皇后、太后,又是大周帝國的皇帝,那麼以何種身份為武則天撰寫碑文呢?一時成為難題。當時的政治環境是,武則天時期大量被打擊的官員復出,朝廷中充斥著武則天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如何對武則天進行評價也成為當時朝野上下的一大難題。因此就立了一座無字碑,將當時的難題,交與後人解答。

武則天:皇帝中的“大熊貓”(四)

其實,女皇的一生連她自己也說不清。也許,她有意在身後留下一片空白,任由褒貶,隨人評說。當然,也許她根本就不在乎別人說什麼。但從其整個一生來說,她的政治智慧讓人難以望其項背,是大熊貓中的極品。

參與書目

1、《女皇武則天》(易中天著)

2、《真實的荒誕》(彭勇著)

3、《資治通鑑》

4、《後唐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