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3年讓微軟市值翻倍,中歐總經理劉建平讀納德拉《重新整理》:偉大的企業一定具備這一因素

由 新浪財經 發表于 人文2022-08-23
簡介薩提亞的故事讓我相信,企業領導人的同理心能夠從深層的文化中推動企業變革,而且影響深遠

納德一詞什麼意思

2014年,微軟這個昔日網際網路時代的霸主,正因為錯失一系列的創新機會,在資訊科技變革的浪潮中逐漸落伍,被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等公司超越,市值跌至2000億美元。

這一年,薩提亞·納德拉接手微軟。

在他上任三年後,微軟市值就增長了一倍。到2019年9月,微軟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重回市場第一的位置。

納德拉是如何實現這一常人難以完成的使命的?

中歐基金總經理劉建平讀了納德拉《重新整理》一書後,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也就是書中反覆出現的一個詞——同理心。

在這本書中,納德拉回顧了他上任三年來的所有變革途徑,以下是劉建平的書評,聰明投資者分享給大家。

自2014年以來,中歐基金透過改革機制、廣納賢才和聚焦核心業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好成績,公司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居安思危,在新的階段,越來越多的中歐人意識到,公司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成就卓越,必須有更加廣泛和深刻的變革。如何在變中求進?近幾年,公司的管理層一直在不斷思考與探討。

在最近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內部研討會上,顧問推薦給我們微軟現任CEO薩提亞的首部作品《重新整理》。我讀完此書,內心觸動非常大,繼而啟發我進一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幫助公司進行變革這個問題。

以同理心應對挑戰

薩提亞·納德拉出生在印度,21歲生日那天赴美攻讀計算機碩士學位,之後於1992年到微軟工作,在微軟工作22年後,成為微軟歷史上第三任CEO。

在薩提亞成為CEO之前,微軟這個昔日網際網路時代的霸主,因錯失一系列的創新機會,在資訊科技變革的浪潮中逐漸落伍,被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等公司超越,市值跌至2000億美元。

如何扭轉頹勢,使這家歷史上偉大的企業再現輝煌?是薩提亞當時需直面的巨大挑戰。薩提亞上任三年後,公司市值就增長了一倍。到2019年9月,微軟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重回市場第一的位置。

薩提亞是如何實現這一常人難以完成的使命的?他在《重新整理》一書中給出瞭解答。

在他接任CEO之前,微軟已經呈現一些大企業通病,如官僚主義盛行、幫派林立、自負傲慢、對新技術趨勢反應遲鈍,這些嚴重影響了微軟的變革步伐。

要帶領這個龐大的帝國實現轉型,改變過去完全以Windows為中心的策略,到底依靠什麼?從哪裡著手?薩提亞在書中講述了他的故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薩提亞既是一位人文主義者,也是位充滿激情、以使命為導向的領導人。在他的領導哲學中,經常提到“同理心(Empathy)”,他特別強調同理心在公司文化和領導力中的作用。他認為,生活就是一個學習的旅程,要學會對他人抱以深深的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最早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羅傑斯所提出的概念,中文有時譯作共情等,含有換位思考的意思。後來越來越多出現在現代精神分析學的著作中。不管是人本主義還是心理失調的理論,都對同理心的理解和應用逐步趨於一致。

薩提亞在展現領導力過程中運用同理心極為成功,他的同理心是從哪裡來的?這與他的個人經歷有很大的關係,他的兒子早產,終生以輪椅為伴,這也讓他的妻子放棄工作照顧兒子。後來他的一個女兒也因病需要到加拿大的溫哥華治療,夫妻兩人經常往返西雅圖和溫哥華,花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

這樣的人生起伏讓他體會到無常,幫他更加深刻理解各式各樣的人,學會經常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對周圍的人和事產生了深深的同理心。

薩提亞以同理心面對遇到的每一個人,也把同理心運用到工作中,將一群具備卓越技能的優秀人才緊密團結在一起,啟發和激勵他們去做他們從未想象的事情。

可以說,薩提亞的同理心,加上他的求知若渴和持之以恆,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領導人,引領微軟進行了積極的變革,讓微軟又一次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企業變革知易行難

企業變革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真正轉型成功的企業並不多,大部分企業在轉型中掉隊,甚至被淘汰出局。經歷過企業轉型的管理者都知道,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千頭萬緒以及各方的壓力,尤其是來自組織和內部人員的壓力,足以擊潰管理者的雄心壯志,使很多變革中途而廢。

Larry。E。Greiner在《組織成長中的演變與變革》一文中提到,企業發展一般要經歷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企業的管理焦點、組織機構、高層管理風格、控制系統和管理的報酬重點都不同。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為了前進,管理人員就必須進行變革。新的變革和解決辦法也會孕育下一階段的問題,過去的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公司未來會遇到什麼事。因此,企業變革是永遠的。

實際上,在每個穩定的發展階段,公司發展目標相對清晰簡單,員工對目標的認知也比較統一。但是在轉型和變革期,分歧往往最大,共識是比較難以達成的,很多人拒絕變革。國內外優秀企業家引導變革的路徑各不相同,並無一定之規。

薩提亞的故事讓我相信,企業領導人的同理心能夠從深層的文化中推動企業變革,而且影響深遠。當企業領導人的同理心賦能企業管理層甚至員工,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同企業變革的方向和目標,有了共同的使命、願景和目標,企業變革的深層障礙就會少很多。

根據我的觀察,在實踐中,企業家往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推動變革:

一、戰略。這幾年,很多成功企業家的故事中,談論最多的往往是戰略的選擇。他們在規劃企業變革時,往往從企業經營面臨的經營環境、客戶需求、競爭者態勢出發,分析企業自身的問題,工作重點放在重新規劃企業發展戰略上。一旦戰略選擇對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而在一個具有強執行力的企業中,企業確定新戰略後,單純依靠執行力也許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像公募基金,這樣一個高度依賴人力資本的行業裡,強推新戰略未必能夠起到好效果。

這時,戰略目標的確定就不能單純依賴領導人,其實際上是一個凝聚員工尤其是核心員工共識的過程。

領導人即使雄才大略,如果制定的戰略不能得到員工的認同,員工的執行便無法發自內心,而是以打工者的心態了了應對,而喪失了追求卓越的心態,自然也就不可能取得優秀的業績。孫子曰,“上下同欲者勝”,就是這個道理。

二、隊伍。如果企業轉型效果不好,領導者往往開始從管理隊伍和人員素質上找原因,認為既然戰略沒有問題,那就是人員有問題,不換思想就換人。

從公募基金行業21年的發展歷史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基金公司最高管理層調整,相應調整公司戰略重點,引發一系列人事調整,一些優秀的人才因為對新管理層不信任和其他原因,也紛紛離職。

一些公司每換一次CEO,就引發一次人事地震。一群優秀和勤奮的人,就這樣在企業的轉型中內耗不已,喪失了機會,讓人唏噓。當然,這裡面有治理結構等更深層的原因,但企業管理者在調整戰略中,沒有有效凝聚人心是一個重大的失誤。

三、制度。企業管理者看到了變革的複雜性,在確立變革方向時,對各項措施做了系統規劃和嚴密的設計,認為只要找到了企業存在的問題,對症下藥,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堅持執行,企業變革的使命就會完成。

現實中,這些具有實幹精神的企業家在推行制度和措施時,往往能以身作則,雷厲風行,不打折扣,但是這樣的變革效果未必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因為員工未必贊同這些制度措施。

文化是企業變革的深層基礎

企業變革涉及很多方面,措施間環環相扣,寄希望畢其功於一役,並不現實。

管理學的常識告訴我們,企業戰略確定後,一要讓組織能力與戰略相匹配,戰略變了,組織架構、管控模式、運營模式、角色職責、協作機制往往要跟著調整,這樣才能形成協同的執行機體;

二要考慮公司運營體系是否匹配,包括產品開發、客戶運營、人才、財務、供應鏈、IT等,以及相應的流程管理等等;

三是考慮團隊建設、人才發展、激勵機制是否能夠保障和促進戰略的執行或者轉型;

四是要有一個強大的文化基礎。文化包括使命、願景和價值觀,是深層的東西,支撐公司長遠發展。企業領導者對企業的影響的是多方面的,但是最終體現在對公司文化的影響上。

文化最難建立,但影響最深遠,真正偉大的企業一定是具有強大文化影響力的企業。具有強大文化基礎的公司,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都能夠順應市場,不斷做出調整,成為百年老店。

歐美一些著名大企業,都有一些優秀的文化基因傳承至今。馬雲在今年宣佈退休時,認為他最大的貢獻是為阿里巴巴建立了強大的文化,未來無論阿里巴巴做什麼,他都不關心,只要文化傳下來,他相信阿里巴巴一定能夠做好。

企業轉型難,到底難在哪裡?我想最大的困難就是難以實現戰略、組織和績效的有效協同。其實,業務協同的前提是思想協同,是使命、願景的統一,是對文化的認同。

而要讓公司員工對使命、願景達成高度共識,不能光靠講道理,由於每人獲取的知識、資訊不同,以及各自思維框架的差異,對待同一事物的看法會有差異,各有各的理。

在討論使命、願景這些大道理時,往往會爭執不斷,甚至會偏離大方向,白白耗費了大量時間。

使命、願景的形成,更多靠激發員工的感情,激發員工內心深處最真實、美好的動機,在這些基礎上形成的使命、願景,才是員工們真正認可的,他們也願意和領導者一起踐行使命,努力實現願景。因此可以說,文化是連線公司員工的深層精神紐帶。

同理心為文化變革賦能

薩提亞在微軟的變革之所以成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在傳統產業的管理模式下,指令性管理往往佔據主要地位,層級制的組織架構是指令傳遞的基礎,領導人靠強勢和命令也許會扭轉企業轉型的方向,但是對微軟這樣的高科技企業,這樣的方式是不管用的。

在微軟,工程師和技術專才的創新能力是公司發展的最大動力,創新的核心是人。薩提亞從基層工程師幹起,在微軟工作了二十多年,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男。但他不是一個普通的技術男,他對事物思考的深度和了解的廣度,是沒有多少人能夠比擬的。

正是因為薩提亞對技術和人的深刻理解,他認為在微軟這一個匯聚了全球頂尖科技人才的企業裡,光靠管理體系的改進是難以激發工程師們的激情的,管理可以提高效率,但不能激發創新。

在一個技術變革如此之快的時代,如何激發員工內心深處的創新激情?如何看清技術變革的方向,並有效協同微軟帝國眾多天才工程師們的創新目標?他相信,只有從重塑文化開始,將個人熱情與更加廣闊的目標結合起來時,微軟就會處於最佳狀態。

如何激發個人熱情?薩提亞先從高層管理團隊開始,而在此之前,微軟的高層管理團隊成員之間缺乏深入的瞭解,一些管理人員在工作中互相對立。

在就任CEO不久的一個週五的清晨,薩提亞將高層管理團隊召集到一個輕鬆的房間,在沒有工作干擾的環境下,在教練的引導下,每個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談到了個人愛好和人生哲學,討論了工作的意義。

輪到薩提亞時,他開啟埋在心底深處的情感,講述了他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引發了同事們的高度共鳴。這個分享會讓所有參與的管理人員都深受觸動,大家意識到,如果能夠把個人相信的價值和企業的長處結合起來,公司就可以發展得更好。

透過組織類似的活動,高層管理團隊開始改變,他們有了更加崇高的使命,更加有熱情,並且賦能他人,讓別人更有能力。薩提亞以此為始,慢慢推動微軟文化的轉型。

在這過程中,薩提亞堅持以人為本,以同理心為出發點,引導員工“重新發現微軟的靈魂”,繼續以改變世界為己任。

他也重新定義了微軟的使命:“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由此將四分五裂的團隊凝聚在一起,並向新的方向突破,為微軟注入了新的能量和遠大的願景:人工智慧、混合現實、量子計算。

在這一變革中,薩提亞的同理心發揮了重要作用。總結微軟轉型的成功,薩提亞寫到:“在一個技術激流以前所未有之勢顛覆現狀的世界裡,同理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珍貴”。正是由於強大的同理心,使薩提亞從一個普通的技術男成長為一個卓越的領導人。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管理學大師約翰。科特的名言:管理立足於科學,重點在控制和有序;領導立足於藝術,重點在遠見和變革;管理是“治事”之學,領導是“統人”之學;管理充滿了理性,而領導靠的是情感。

薩提亞成功領導了微軟的變革,成為傑出的企業領導人,不僅僅靠管理,更多的是靠領導,而同理心是其領導藝術中最重要的基石。這值得我們終身學習,終身實踐。我和我的團隊也對中歐基金不斷變革,邁入發展新階段充滿信心。

最後,我代表全體員工,預祝所有關心中歐基金成長,在過程中給予支援的合作伙伴、持有人和投資者們新年喜悅、身體安康、闔家歡樂!

編輯:慧羊羊

主編:六 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