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由 宗雯速說 發表于 人文2022-08-14
簡介‘’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為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佔據荊州和益州,法正、張松的倒戈實乃天賜良機,於是劉備應允,隨即率軍蜀

命世之英才是什麼意思

熟讀《三國演義》的人都認為三國之一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一生有很多謀士,而其中的第一謀士就是號稱“臥龍”的諸葛亮,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的第一謀士卻另有其人,此人才華橫溢,善於謀略,劉備集團的智囊,他若不早死,可能劉備就會一統天下了,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國了,那麼這個人又是誰呢?

此人就是劉備的謀主,法正。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名士法真之孫。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松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放到現在就是一些在公司處於底層的人時常發牢騷,不滿公司的人。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建安十三年(208年),張松出使曹操,歸來後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與劉備交好。不久後曹操在赤壁戰敗,劉備勢力得以壯大。劉璋於是問應該讓何人出使劉備,張松於是舉薦法正。法正一開始辭讓,後來不得已只好前往。法正與張松交好,都認為劉璋闇弱,不是明主。在這個戰爭頻發,民不聊生的時代,劉璋只知道坐守成都,守著這一畝三分地。蜀中豪傑雖然都盡心輔助,卻不被劉璋重用。所以蜀中很多人才懷才不遇,面對這樣一個不重視人才的主公,豈能得志。然後張松與商議,面見劉備,迎劉備入川。劉備為人中龍鳳,深得張松,法正等看重。

從此法正成為了劉備麾下的謀士,除了諸葛亮和龐統兩人之外,劉備的第三個謀士,他輔佐劉備,平定益州、奪取漢中,如果法正不死,便無三國,那麼他到底有多“恐怖”?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若法正不死,他能夠制止劉備東征,避免夷陵慘敗。

“若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令不東行。”這是諸葛亮在劉備東伐孫權慘敗後所感嘆的。那為什麼只有法正能制止劉備呢。是諸葛亮對法正的認可,還是嫉妒?當然是認可,因為法正才是劉備平定益州的最大功臣,只有法正在,劉備才能爭霸天下,一統中原。

為什麼對法正這麼高的評價呢?因為法正確實能力出眾,甚至相當於曹魏陣營中的郭嘉。有了郭嘉的幫助,曹操才能平定河北,成就霸業。郭嘉死後,曹操就勝少敗多了。而劉備也是如此,在遇到法正後,基本沒打過敗仗,一路凱歌,佔益州,並漢中,成就霸業,但法正一走就兵敗猇亭,鬱鬱而終,病逝白帝城。那法正有什麼過人之處呢,居然有這麼高的評價。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聞曹操欲遣司隸校尉鍾繇征討張魯,因此懼怕曹操得漢中後兼併益州。張松遂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讓他討伐張魯,法正於是再次被任命為使者,與孟達各率兩千人出使劉備,迎請劉備入蜀。法正於是暗地裡背叛劉璋,向劉備獻策:‘’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松為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為根本,憑藉天府之國的險阻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為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佔據荊州和益州,法正、張松的倒戈實乃天賜良機,於是劉備應允,隨即率軍蜀。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假意答應北伐張魯,進軍葭萌。張松因事情敗露被殺,劉備於是與劉璋決裂,向成都進軍。益州從事鄭度向劉璋建議以堅壁清野拖垮劉備。劉備知道後十分憂慮,法正卻認為劉璋雖然沒有什麼才能,但還算是個愛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採納這個會損害百姓利益的計策。果不其然,劉璋認為:‘’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也。‘’於是罷黜了鄭度 。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法正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制定戰術。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向劉備獻計,認為曹操一舉降伏張魯,卻未繼續進攻益州,而留下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一定是內部動亂,而夏侯淵、張郃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漢中,應該立即發兵奪取漢中。且告訴劉備奪取漢中的意義:上,可以討伐國賊,尊崇漢室;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開拓國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戰略。劉備贊同,於是率領諸將進攻漢中。在劉備攻打漢中時,張飛擊敗張郃,黃忠和顏嚴又守住了天蕩山。張郃,夏侯尚等人退到定軍山夏侯淵處防守。黃忠又要請命奪取定軍山,孔明不許,黃忠執意要去。諸葛亮就讓法正為參軍隨黃忠出戰。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黃忠與曹軍交戰,不想部將陳式被夏侯淵捉去,法正認為夏侯淵為人浮躁,雖然勇猛,但沒有謀略。可以拔寨而起步步為營,反客為主引誘夏侯淵出戰,然後擊敗曹軍。果然夏侯淵禁不止挑釁,率軍與黃忠交戰,黃忠生擒夏侯尚回營。可見法正不但善於分析人物性格,而且可以制定計謀,擊敗敵軍。

夏侯淵中計,於是堅守不出,雖然用陳式換回夏侯尚,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不出戰。法正又向黃忠獻計,認為定軍山西面有個高山,易守難攻。如果佔據高山,可以憑高而望,定軍山唾手可得。果然黃忠等佔據高山後,夏侯淵又坐不住了,不聽張郃勸告,又來率軍挑戰。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這次法正在高山之上,舉白旗不出戰,讓黃忠按兵不動。等到曹兵倦怠,銳氣盡失時,法正舉紅旗,黃忠率軍出戰,鼓角齊鳴,黃忠刀劈夏侯淵成的大功。此戰勇靠黃忠,智靠法正,漂亮地完成了任務,奪得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後,曹軍全線動搖,劉備順勢大舉進攻,佔據有利地形,以逸待勞等待曹操到來。

法正殺伐果斷,計謀百出。在劉備入川時,在涪城相會劉璋。法正就進言:“最近有張松密信到,咱們將在涪城會見劉璋,便可以圖謀益州,這次機會一定不能錯過。”龐統也深以為是,在席間安排魏延舞劍行刺劉璋,又派武士埋伏兩側。可惜在魏延舞劍的時候,與益州將軍打了起來,劉備大怒,讓眾將退下。所以沒有采納法正,龐統的計謀,實在可惜。

以法正的軍事能力,在夷陵出謀劃策,是不可能敗給“毛頭小子”陸遜的。他也是能夠看出陸遜的火攻之計,提前預防。即使劉備蜀軍滅不了東吳,也不至於遭到夷陵慘敗。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隨後追諡他為翼侯,賜其子法邈爵為關內侯。

法正死後,蜀漢形勢急轉直下,公元220年,關羽敗走麥城,荊州丟失。這突如其來的失敗,對處在事業巔峰的劉備打擊很大。因為荊州是根本,是北伐中原的跳板,如今不但荊州丟失,而且大將關羽也被東吳殺害。劉備大怒,決定率軍征討孫權。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劉備登基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征討東吳。趙雲和諸葛亮都進諫不可東征,應養精蓄銳北伐曹魏。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可是劉備被憤怒衝昏頭腦,一心東征。不久張飛被部將範強張達殺害,投奔東吳而去。這次可徹底激怒劉備,舉國之兵討伐東吳。可惜天不助劉,劉備在猇亭之戰中,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蜀軍大敗。諸葛亮感嘆道:“如果法正跟隨,就算先主東征,也不會被擊敗,可惜大漢氣數盡矣。”

只要蜀漢不經歷夷陵慘敗,經過數年發展,按照諸葛亮《隆中對》中戰略,與東吳聯手夾擊曹魏,很可能平分天下,也就沒有三國了。

此人才是劉備麾下第一謀士,他若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

因此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