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由 陳老實YOLO 發表于 人文2022-07-30
簡介很難說這跟父母的教育意識和文化水平相關,因為不管在什麼層次都有這樣的人,孩子能做什麼、能玩什麼、能跟誰一起玩、能玩多久,可能都未必是孩子自己能做決定的事情

怎麼改正自以為是的想法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不論身處何地,我們身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很聰明,有的人卻實在很“笨”。

其實,我們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標準也很簡單:要麼他智商高,

某一方面(比如學習成績、比如他所在的領域)有很突出的表現;要麼他情商高,很會“來事”,與其相處不那麼困難。

我們從不認為人們在智商上能有什麼天壤之別,大多數人的智商其實都在同一個水平,我們也從不認為有的人天生就能有超高的情商,一個人的處世之道只不過是其成長和生存環境的產物。

在特定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個人,他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往往跟他的智商無關,他的很多選擇未必能遵從本心,多數會是性格使然,比如容易被情緒所左右的人往往在做決定的時候顯得很“笨”。

我曾聽過無數人稱讚自己幼年的孩子很聰明,更聽過無數人責罵自己的孩子“越大越不行”、“越大越笨”。

事實上,人還真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變“笨”的。

至少,父母的有一種“不是”,是阻礙孩子“變聰明”的罪魁禍首——自以為是。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文 | 陳老實YOLO

編輯 | 神逗奶爸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家長的自以為是,能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以前做過智商測試的人大概都還有印象,傳統的智商測試只是針對語言和數學方面的,也就是外在的表達能力和內在的思考能力。

前者側重於接受外在事物/資訊的能力(抓取資訊)和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出貨),後者側重於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思考能力(處理資訊)。

一個能迅速透過各種媒介獲取有用資訊(比如閱讀)然後經過大腦處理(理解記憶)就能迅速”出貨“(比如寫作、比如口頭表達)的人,一般就能在智商測試中得到高分,這樣的人,也就是我們都認同的智商較高的人。

目前,人們對智力因素有了更細的劃分,但也不外乎五大模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邏輯思維力。

這裡就不一一解釋了,我們單說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注意力。

注意力就是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所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是其他四大能力產生和發展的必要前提條件。

我們生活在一個處處充滿誘惑和干擾的世界裡,能否有良好而穩定的注意力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有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降低,比如一個10歲左右的孩子可以保持38秒只想一件事情,而一個30歲的成年人最多隻能堅持7到13秒不等。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然而,就是在這一點上,我們很多父母一直在自以為是地做著與自己期望背道而馳的事情,干擾著孩子的注意力,嚴重影響著孩子的智商發育。

隨便說一個例子:

朋友小慧的兒子今年5歲,印象中,他對動物世界一直特別感興趣,幾乎到了沉迷的程度了。

這無疑是好事情,小慧夫妻倆也特別高興。

然而,孩子獲取這方面資訊的主要渠道是看電視,他們很擔心孩子產生視力問題,會時不時地提醒孩子注意眼睛的休息。

可是這種打斷也毫無規律,想起來了就說的那種,而且還會夾雜著更多的理由,比如“你該喝水了、你該洗手吃飯了、你該去尿尿了”等……

要是問我這孩子現在怎麼樣了,我只能這麼說:他跟很多孩子一樣,在課堂上注意力完全無法集中,總是搞小動作、走神,以至於別的小朋友都能複述出當天的上課內容,他基本是全無印象的。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其實60%以上的孩子或多或少地都有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都做過類似的事情,區別可能就在於我們打斷孩子頻率的高低。

其實,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是毫無自制力可言的,能夠保持對一件事情的專注就是實為難得的事情了。

可我們總會自以為是地想要“為孩子好”,卻又無法真正抽出大量時間來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作息。

我們最擅長的可能是“填鴨式教育”,自以為這些點點滴滴的“耐心指導”就能讓孩子明白很多道理,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想要讓孩子看到和學習到的才是對孩子最有用的東西。

我們似乎忘了自己也曾發出過“有一種冷,是媽媽認為你冷”的感嘆,然後讓同樣的事情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上演。

殊不知,一些強行給孩子安上的自以為好的喜好和才能往往會讓孩子產生“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感覺,心中厭煩卻不得不順從,手上做著這件事,心裡卻想著那件事。

結果,孩子表現不好了,我們還會丟給孩子一些罪名:不勤奮、不努力、不自律……

其實,搭進去的何止是被浪費掉的時間和精力?還有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總是心不在焉、三心二意的時候,想要調整回來可沒那麼容易。

你想要帶孩子做專業

練習

我只知道,目前大部分專業的“專注力訓練”,都給你備有一句說辭:效果怎麼樣,還是要看孩子自己……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家長的自以為是,直接降低孩子的情商水平

不知怎滴,這兩年我常常在文章的評論區看到有關於“情商”的此類牴觸資訊:“要什麼高情商?我為什麼去讓別人感到舒服?那是“舔狗”才幹的事情!”

面對此類資訊,可能沒幾個人會有耐心去解釋,我也不例外。

這裡不得不說一句:其實所謂“高情商”遠遠不僅限於讓他人感到快樂和舒適,更多的是我們內在的東西,是一種內在的修行。

當你不再對某些事情耿耿於懷、當你不再糾結於某些不平衡、當你不再在意外界對你的各種不滿意,你的做事效率/作為會跟你的心境同步提升。

你會發現,你再不會處處“樹敵”,做事再無那麼多阻力。

情商,也早已不是情緒層面的東西,更多地在於你的為人和處事,簡稱“做人”。

當然,如果你說我不需要什麼情商,那我恭喜你,甚至我還很羨慕你有自己的底氣和實力。

那麼,為什麼我說家長的自以為是會直接降低孩子的情商水呢?

看看我們的家長或者說我們自己都幹了些什麼樣的事情,個人覺得我們在這方面的所作所為才真正讓一個孩子變得“很笨”、變得很不聰明。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其一,你有沒有處處想要替孩子做決定的衝動?有沒有把這種衝動變為現實?

很難說這跟父母的教育意識和文化水平相關,因為不管在什麼層次都有這樣的人,孩子能做什麼、能玩什麼、能跟誰一起玩、能玩多久,可能都未必是孩子自己能做決定的事情。

雖然現在的年輕一代父母大都意識到這一問題,但總免不了有很多人在一邊指手畫腳、多嘴多舌——他們可能比我們更加的自以為是。

什麼都不需要想、什麼都不需要操心的孩子,長大後很難過

稱心如意,因為他在失去了思考能力的同時,也沒了抗挫折能力,你總不能期望他一輩子中遇到的人都是如他意的好人?

其二,你有沒有嘗試過用“我是為你好”的這種”苦口婆心”來左右孩子的想法和決策?

有人說,我很尊重孩子的想法啊,但總不能總是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吧?我也不能縱容孩子不是嗎?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點可能需要我們反思一下,因為我所見識過的所謂尊重多是這樣的:意見一致的時候,你尊重我的想法,你聽我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我就得尊重你的想法,我得聽你的……

這是哪門子尊重嘛!你說?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其三,你的口中有沒有過你曾經最討厭的“別人家的孩子”?你是否下意識地想要透過對比來激發孩子的雄心壯志?

我只知道,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透過這種對比撿起了前進的動力知恥而後勇了,更多的孩子是躺平了,或者是被貼上標籤後自暴自棄。

你不是別人家孩子的父母,你如何知道別人家的孩子真的就那麼完美無缺呢?你不是別人,你又如何知道別人會怎麼評價我?

再說了,你不是別人的父母,你又怎麼知道別人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的?別人又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麼?

我們明明知道這樣做不對,可是為什麼我們還是會下意識地這麼做呢?因為這些類似的事情讓我們變得很笨、很不會“做人”,我們的這一特色早已被刻在了骨子裡。

這就是情商低的最基本表現,而且我還真沒見過幾個父母能在孩子面前“秀”自己高情商的,很多父母都曾被孩子逼得“抓狂”過……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我們其實都挺“笨”的,不是嗎?

誰曾經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可是年幼時聰明又怎樣,長大之後的我們卻常常輸在“做人”。

我們可能很自卑,不願意去觸碰那些有傷我們自尊的事情,比如我們不願意跟領導和上司說好聽的話,覺得那是在拍馬屁、是在阿諛奉承,比如別人的優秀我們總是不願意去承認,還總是想方設法地在別人身上找到讓我們有優越感的事情……

我們可能很敏感,可能一點點小事就讓我們心裡不平衡,我們知道傾聽的重要性,可總是無奈於別人的經歷很容易觸動我們讓我們分神……

我們可能很較真,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對待他人就像是父母當初對待我們一樣……

我們可能根本就沒有學會愛、根本就不懂愛、根本就不會做人。

我們知道這都很讓人“討厭”啊,可是這種東西卻早已成了我們的本能,讓我們做人做事的時候常常顯得很愚蠢,只有吃過的那些虧才讓我們慢慢又變得聰明。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結語

或許我們都長大了,不再對恩養自己的父母有任何苛責,可我們也有那漫長的成長過程,多少都有過特別討厭自己父母的時刻。

然而,我們自以為自己能吃一塹長一智,可以

把基於自己以往遭遇的經驗和理解強加給孩子,可事實往往並不如此。

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認為,是父母當初的自以為是讓我們越來越“笨”,是我們自己的自以為是又讓我們的孩子越來越“不聰明”。

此文無意譴責任何人,無需對號入座。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難免會不小心變得“自以為是”,但是沒關係,只要我們及時改正,懂得轉換心理和身份,就可以把自由無憾的人生還給孩子!

要做的其實也很簡單:用心去愛孩子,看到孩子的需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和信任。

——END——

別不在意,你的自以為是正在讓孩子“變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