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魏國三代勵精圖治,建立百年霸業,卻被“叛徒”商鞅打回原形

由 Hei白歷史 發表于 遊戲2022-02-09
簡介魏文侯在位50年,選賢任能,內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佔了秦國河西地區,向北越過趙國,伐滅中山國,向東打敗齊國大軍,讓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頭號霸主

魏國傳了幾代

在春秋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先後出現了五大霸主國(說法不一),而在進入戰國時期後,競爭更為激烈,戰事更為頻繁,兼併戰爭時常發生,大國吞併小國,強國吞併弱國;在這麼殘酷的競爭環境中,每個國家的君王都是勵精圖治,但凡有所鬆懈,可能就會成為亡國之君。

魏國三代勵精圖治,建立百年霸業,卻被“叛徒”商鞅打回原形

而到這裡,就不得不佩服晉國,在春秋時期,晉國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霸主,在進入戰國時期時分裂為趙、魏、韓三個國家,其中除了韓國外,魏國和趙國都是各領風騷的存在;其中尤以魏國為最,雖然在戰國後期,魏國的表現很普通,但是在戰國初期時,魏國可以說是橫行一時的超級霸主。

說起魏國的強大,就得不得提到魏國的開國君主——魏文侯。其實在三家分晉之時,趙氏獲得的利益是最多的,韓氏和魏氏則要少很多;當時趙氏得到了晉國北部的大片土地,並向東越過太行山,佔有邯鄲、中牟,疆域遼闊;而更為關鍵的是,趙氏佔有的智氏領地正壓在魏氏的腦門上,這使得魏氏很壓抑。

魏國三代勵精圖治,建立百年霸業,卻被“叛徒”商鞅打回原形

初創的魏國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魏國西邊是一河之隔的秦國,北邊是強大的趙國,東邊是新興的韓國,南邊越過中條山和黃河是秦、楚、鄭國拉鋸爭奪的陝地。魏國被緊緊地裹在晉西南一隅,雖然在東面還有幾塊飛地,但都很不鞏固,難以建成戰略基地。這是非常典型的四戰之地,一著不慎就會被趙國、韓國或秦國吞併(初期的韓國還是很強的)。

在這種情況下,魏文侯魏斯並沒有因此而喪氣,反而雄心勃勃的想要強大魏國,他禮賢下士,師事儒門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人,用李悝、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吳起等為將,攻掠中山國、秦國、楚國;以李悝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

魏國三代勵精圖治,建立百年霸業,卻被“叛徒”商鞅打回原形

魏文侯在位50年,選賢任能,內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佔了秦國河西地區,向北越過趙國,伐滅中山國,向東打敗齊國大軍,讓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頭號霸主。其實魏文侯所倚重的這些大臣多是出身於小貴族或平民,而且這些人有些私德還有缺陷,但魏文侯並不在意,而是放心地用他們,所以魏國越來越強大。

在魏文侯臨死之際,召見吳起、西門豹、北門可等人,將太子魏擊(魏武侯)託付給他們;魏文侯在世之時,非常注重對魏武侯的培養,所以在魏武侯年輕時就已經很有才幹,而且在二十歲左右時就已經統軍征戰。雖然魏武侯用人方面遠不如其父,但軍事方面的素養極高,這段時期的魏國,靠著強大的魏武卒南征北戰,天下鮮有敵手。

魏國三代勵精圖治,建立百年霸業,卻被“叛徒”商鞅打回原形

在魏武侯在位時期,應該是魏國最顯赫的時期,也是疆域最大的時期。但魏武侯任人唯親的致命弱點,卻也使得魏國大量人才流失,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吳起、商鞅、范雎等;而且最為致命的是,魏武侯的大局觀和政治謀略遠不如其父魏文侯,三晉同盟的瓦解,尤其是趙國的含恨離去,為魏國將來的衰敗埋下了種子。

但不可否認,此時的魏國還是天下的中心,強盛、富饒;在魏武侯去世後,其子魏繼位,是為魏惠王。魏惠王在位時期做過幾件大事,比如遷都大梁、開鑿鴻溝、開創選拔武卒制度、築長城於西邊,而且在稱王之後,還召集過逢澤之會,率十二諸侯以朝周天子。但此時已經是魏國百年霸業的餘暉,雖然璀璨,但是短暫。

魏國三代勵精圖治,建立百年霸業,卻被“叛徒”商鞅打回原形

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精銳的魏武卒喪失殆盡;而此時隔壁的秦國,在得到魏國“叛徒”商鞅相助,變法之後國力迅速增強;雖然此時魏惠王已經意識到人才流失的嚴重性,開始以重金厚禮招攬賢士,但魏國的頹勢已現,在魏惠王晚年時期,秦國屢屢出兵攻打魏國,不僅奪回了河西之地,還佔領了魏國很多土地,更嚴重的是,秦國的崛起之勢已不可阻擋,而魏國,成了秦國強國路上的第一塊墊腳石,百年霸業由此落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