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梵音入川融蜀韻,瀘州方山少為人知的,佛教說唱音樂史記

由 江陽沽酒客 發表于 遊戲2021-10-03
簡介但佛教弘傳初期的“梵唄”多是西域風格的佛曲,似乎有點異國風味,流傳不久三國時,曹植在熟解梵音的基礎上,創作“漁山制梵”,實為開創中國化佛曲之先河,東晉時開始確立唱導制度,為佛教音樂的目的、內容、形式、場合和規模奠定了基礎

幾人能懂辨梵音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方山志》,感謝善哉。

梵音入川融蜀韻,瀘州方山少為人知的,佛教說唱音樂史記

發覺瀘州的《方山志》是個好東西,可惜最初的版本丟失了,現在看到的是根據崑山老和尚乾隆年間修訂後來的白話文,也算是老東西的保留,而且應該是八十年代後期整理的,還算比較規矩,對於地方方誌來說,是指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誌兩類。

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誌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後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誌分門別類,取材豐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很多人對方誌不瞭解,有的以為就是地方風土人情的薈萃,大體問題不大,但是一些比較有名的雖然地方方誌有記載,但是自己也會單獨立志,比如《方山志》,但是實際上還是圍繞著佛教文化來看的方山,角度個人覺得民間化不夠。

梵音入川融蜀韻,瀘州方山少為人知的,佛教說唱音樂史記

當然我看到的也不是古版本,所以原始版本可能有不同,但是即便如此對於方山來說,和尚確實也很多有發言權,據說最早由魏武帝廟,建於何時沒辦法考證了。而且為什麼會在蜀國的地盤建曹丕的廟宇我有點恍惚,但是確實魏國在263年滅了蜀國,那麼建立一個魏武帝廟也是有可能的。這段歷史在後來永樂大典的《江陽譜》也有記錄。

然後唐玄宗天寶六年就是公元747年 敕建雲峰禪院,而且傳說是李隆基夢到這個地方,你說神奇吧,所以雖然不是皇家寺院,也是皇帝老兒御賜的哦。宋朝也有天然禪師來建設的說法,可是元朝沒有記載,大約戰火原因荒廢了,民不聊生,還有啥子信仰呢?方山真的有點規模其實要從康熙算起,但是歷代來的傳承這裡的佛法籠罩了數千年,為禪宗“臨濟”法,正宗的不二法門到如今。

對於方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沽酒客就不多說,因為不懂怕貽笑大方。倒是一段記錄方山的佛教音樂引起我的興趣、

梵音入川融蜀韻,瀘州方山少為人知的,佛教說唱音樂史記

佛教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遺產。據知,是一種唱頌儀式,也稱“佛教樂曲”,就是念佛經配上音樂進行諷詠。其實用音樂唱經典,佛家、道家和儒家都有,我甚至以為以前諸子百家應該都有吧。

我國佛教音樂,最早可追溯到佛教的傳入,自它傳入中國後,逐漸與中國固有文化相融合,最終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一部份佛教音樂可能隨之傳入,因為有僧伽,便有禮佛之儀,既有禮佛之儀,則有讚唄之需。

但佛教弘傳初期的“梵唄”多是西域風格的佛曲,似乎有點異國風味,流傳不久三國時,曹植在熟解梵音的基礎上,創作“漁山制梵”,實為開創中國化佛曲之先河,東晉時開始確立唱導制度,為佛教音樂的目的、內容、形式、場合和規模奠定了基礎。

梵音入川融蜀韻,瀘州方山少為人知的,佛教說唱音樂史記

如廬山慧遠(334——416)就是開創以音樂為舟楫,弘揚佛法,傳播教儀的大師。齊梁時候竟陵文宣王蕭子良“集京師善聲沙門”於一處,專門創作研究佛教音樂,其中僧辯被稱為“獨步齊初”的佛樂家,確立以“哀婉”為特點的南方梵唄風格。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而且“素精樂律”,他利用梁朝制定雅樂的機會,欽定了有大量佛教內容的雅樂,後隋代繼承視為“華夏正聲”,並創設了“無遮大會”,“盂蘭盆會”,“梁皇寶懺”等佛教典儀,為後世佛教音樂提供了新的範例和演出場合,這種佛曲的清樂化,是佛教音樂開始與中國傳統音樂融合的標誌。

道理這個唐代,佛曲大盛,俗講風行,朝廷耽於佛曲,百姓則把廟會視為最重要的娛樂場所;他們演講為老百姓所熱悉和喜愛的佛曲。這樣,佛曲則由宮廷音樂走向民間音樂結合的道路,由來自西域佛國音樂變成了中國佛教音樂。

梵音入川融蜀韻,瀘州方山少為人知的,佛教說唱音樂史記

唐書中有大量佛曲名,均由梁樂演化而來的“法曲”。據《西河詩話》載:“佛曲在隋唐有之,不始金元,如唐樂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種;又入婆調,釋迦文佛曲,妙華佛曲等九曲……今吳門佛寺,猶能作梵樂,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樂,即其遺意”,現僅在敦煌雜曲中還保留一部分佛曲作品。

宋元之後,佛教音樂因市民階層的出現趨於通俗化,對中國說唱音樂及演奏以多方面的影響。如宋詞、元曲中的詞牌、曲牌,有詞牌《菩薩蠻》,曲牌《雙調五供養》等,甚至七絃琴中的音樂也有《普庵咒》、《三皈依》等唐贊曲目。

可見佛教音樂影響遺痕,宋代的佛教更加吸收民間音樂以豐富自己,俗講寶卷在宋代盛極一時,影響許多戲曲及曲藝音樂。明代佛曲深入民間,成為市民音樂生活的重要內容,曾一度失傳的“瑜伽施食焰口”,由於密宗的興起又再度流傳,經後世增益演變而形成今世尚存的一套融贊、偈、咒、聲器樂、手印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爐,帶有一定情節性的佛曲套曲。

而以前瀘州方山雲峰寺每年廟會所敷演的“瑜伽焰口”“功德焰口”都是繼承佛曲傳統而來的套曲,今天不知道還有沒有,也沒有聽過。

梵音入川融蜀韻,瀘州方山少為人知的,佛教說唱音樂史記

從明、清到近代,佛教音樂與唐、宋相比,已日趨衰微,但是,由於佛教音樂的影響而民間音樂卻日趨繁榮,特別是民間樂器和說唱音樂。說明佛教對古代文化的充分尊重而使其能在民間已失傳的情況下儲存下來,並且得到普通老百姓的喜愛。

這種傳播佛曲和技法民間,逐漸形成為民眾生活服務的宗教性音樂,是很有歷史意義的。

瀘州方山雲峰寺佛教音樂的由來,據《方山志》記載在明末清初來源於川東梁平“雙桂堂”,後宏傳於重慶花巖寺、羅漢寺。康熙中由花巖寺聖可禪師傳入。據寺僧回憶,是由“下江腔”與“川腔”合流而成,屬於廟堂音樂或法事音樂。

有贊、偈誦等多種形式,因聖可禪師是川北營山縣人,到浙江省寧波天童寺圓悟大師處學來的,由此形成了川腔的唱法,俗稱“禪腔”。

風格上可分為兩類,一類主要是唱、奏給佛、薩、餓鬼等聽的;一類主要是唱給現實物件如佛徒和施主聽的,後一類可稱為民間佛樂或民間佛曲如佛誕,傳戒,朝暮課誦,道場懺法,水陸法會,瑜伽施食焰口。

此類音樂淵源古遠,且代代相傳,不容更替,使用場合和傳投方式都比較特殊,而且具有宗教的神秘性,如未經“三學”認真修習,是演唱不好的。即所“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小法者,得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目的是為了“宣唱法理,開導眾心”。是“集眾行香,取(原稿缺字)靜攝專仰也”。

梵音入川融蜀韻,瀘州方山少為人知的,佛教說唱音樂史記

從美學觀點上講,佛教音樂是取靜、遠、肅、穆、平和為高,反對靡靡之音,這些、贊、偈、咒早已形成雲峰寺佛教主要規儀,在瀘州屬臨濟正宗法系的寺廟唱腔大體一致。

‘法事’音樂也稱“梵音”。據載:天竺方,凡歌詠法俗,皆稱為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號為梵音。

讚頌類音樂典雅舒緩,旋律起伏跌宕,如“八大讚”,“四大祝延”等。轉讀類則旋律性不強,常以一個旋律短句作鏈式反覆進行,如各類經咒及稱誦佛號等。

還有晨鐘暮鼓,也是雲峰寺六時清梵之一。據《百丈清規・法器章》記:大鐘叢林號令之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冥昧。法鼓,凡主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並擊之。……更鼓早晚平擊三通。規定了晨鐘鼓的使用範圍與方法。

其詞為“撞鐘偈”,內容為敬佛送神之警示,腔調平腔一詠無起伏,聽起來好像平鋪直敘,由於它出現在凌晨的寺廟空間,與山林幽谷相映,聲音特別悠揚悅耳,更具神秘感,發人深省。

詞為36句,分別念為“初叩”、“二叩”、“三叩”。晨鐘先叩鐘後擊鼓,暮鼓先擊鼓後鳴鐘,唱三組偈文共108句,撞108響鐘,鼓點亦相同。

雲峰寺廟會佛曲的演奏,分工非常嚴密不得越位。有齊唱,二部對唱,轉佛念唱,領腔等,樂器均為敲擊樂器也稱法器,以鐘鼓、引磬、木魚為主,配以鐺子,法鈴等,取其清徹靜穆的效果。有時也用簫,笛組合。

唱唸按佛教經書上注的音符進行。如《禪門課誦》每句經文旁均注有符號,節拍由師父口授親傳,世代承襲,據說在八九十年代雲峰寺仍沿用祖傳的“敲打、唱、念”章法。因無文字專著或記載,僅據僧人座說口述,今天就不知道是不是還保留如初,應該有傳承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