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哥,你好》主演魏翔:我也演過很多正劇,只不過觀眾沒看過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遊戲2023-01-27
簡介中秋檔的這部《哥,你好》,他再次擔綱主角,飾演一位很傳統的父親伍紅旗,有觀眾評價魏翔的表演,“他真的演什麼是什麼,不應該只演喜劇”

我愛抖包袱是什麼意思

由張欒執導,馬麗、常遠、魏翔領銜主演,賈冰等主演的電影《哥,你好》成為今年中秋檔票房冠軍,至截稿前票房已達1。96億元。影片講述了年過三十、一事無成的小伍,在照顧阿爾茨海默症父親老伍時,獲得穿越時空的力量。小伍決定回到上世紀80年代撮合爸爸媽媽的故事。演員魏翔和馬麗再次在電影裡攜手,呈現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父母愛情”。

《哥,你好》主演魏翔:我也演過很多正劇,只不過觀眾沒看過

《哥,你好》魏翔版海報。

今年對於演員魏翔來說尤其特別,他首次擔綱男主演的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成為今年春節檔一匹黑馬,收穫了26。28億元票房,大家紛紛認為這位被低估太久的演員終於等到了成功機會。中秋檔的這部《哥,你好》,他再次擔綱主角,飾演一位很傳統的父親伍紅旗,有觀眾評價魏翔的表演,“他真的演什麼是什麼,不應該只演喜劇”。新京報在今年年初獨家專訪魏翔時,他曾說過如果一個電影成功了,會給他帶來無限的壓力,意味著他之後要做得更好。過了小半年,當記者再次詢問他如今的心態如何,他淡淡地笑著說:“害怕擔心的心態已經過去了,其實真的沒有任何改變和區別,不管作品怎樣,我還是跟原來一樣,熱愛電影,樂於表演,按部就班做自己的工作,以前是怎樣的,現在還是怎樣。”

這次演的沒那麼“搞笑”,感情更豐富

結緣伍紅旗這個角色,魏翔說的最多的就是感謝導演張欒的信任。當《哥,你好》的劇本找上魏翔的時候,對他來說,伍紅旗這個角色和他以往在電影裡接觸的不太一樣,他是一名工程師,外表儒雅,正兒八經,擁有十足的知識分子氣質,雖說性格直率,但表達感情則非常含蓄靦腆。相比起馬麗和常遠飾演的角色,這個角色並沒有那麼“搞笑”,反而更偏向於劇情片中情感豐富的父親:“我在舞臺劇上演了12年,並不是說每次表演時我都抖包袱,都負責搞笑。尤其是在電影學院上學的時候,我們拍的戲沒有叫喜劇的,我也演過很多偏劇情向的正劇,只不過是觀眾沒怎麼看過,並且大家認識我、瞭解我是因為喜劇。”

《哥,你好》主演魏翔:我也演過很多正劇,只不過觀眾沒看過

魏翔在《哥,你好》中飾演一位很傳統的知識分子。

魏翔告訴新京報記者,伍紅旗比起以往他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例如《西虹市首富》中的教練、《我和我的家鄉》中的村長)確實比較特殊,他非常感謝相識多年的導演張欒的信任,畢竟在這之前很少有這類角色找他。當看到《哥,你好》劇本時他覺得這個故事很特別,看完之後立馬在家裡把劇本演了一遍,自己設想成為伍紅旗會是什麼樣。

我是表演專業,一直在追求“什麼都會演”

在大眾的認知裡魏翔是一位喜劇演員,幽默成為他的表演風格,這次的角色沒那麼幽默,與以往大家印象中的他不一樣,這件事對魏翔來說非常新鮮,但他也不會擔心換了風格而不被人接受。這麼多年,魏翔說自己從來不會被刻板印象左右,他認為條條框框的界定只是暫時的,也有信心能在不同領域的角色中有所呈現:“每一個演員必經之路,大概就是從被認知、被記住、被喜歡,甚至被崇拜,然後再一點點沉澱,或者會失去,也有可能被觀眾遺忘,被新人替代,這很正常。只是因為觀眾熟悉於我在喜劇中的表演,但我並不是一開始學電影的時候就學喜劇表演,而是學表演專業,我覺得作為演員應該是什麼都會演,什麼都應該演,不被型別界定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事情。就像作為一個廚子,我可以做川菜,也能嘗試粵菜,這才是表演的吸引力。”

《哥,你好》主演魏翔:我也演過很多正劇,只不過觀眾沒看過

《哥,你好》劇照。

魏翔誠懇地強調:“當我這輩子演不動,甚至都站不起來的時候,我回想自己這一輩子都是被別人的評論牽著走的,在表演上,觀眾習慣什麼我演什麼,喜歡看什麼我迎合什麼。我卻沒有為自己喜歡的表演而演,那多遺憾啊,不是嗎?”

我和馬麗、常遠都還有提升空間

從出演陣容上來說,《哥,你好》的喜劇氛圍很濃。演員馬麗、常遠、魏翔早已是合作過數次的搭檔,該片也是馬麗與魏翔繼春節檔爆款喜劇《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後再度聯手,魏翔說這班戰友的合作永遠會給表演帶來無限的默契和安全感,為了一場戲、一個鏡頭,他們都可以在現場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哪怕用40分鐘來想一種表達,一場戲,都不覺得浪費,這反而是種創作奢侈:“相互磨合、相互搭建了這麼多年,省掉了很多熟悉彼此的過程。我們一同演戲自然是熟悉、順暢的,很多時候讓人驚喜的效果都是大家相互碰撞出來的。但是在我們這個階段,我覺得我們三個都還有提升的空間,有時我在想,現在四十出頭,如果再多積累十年、磨鍊演技,我相信50歲的時候會演得更好。”演戲到現在,魏翔多了很多思考,他認為演員相對被動,要等機會,不停地積累工作經驗,演員在電影裡也沒有那麼大的存在感,只是影片中的一個崗位,電影更多是依賴於導演、編劇、攝影師、剪輯師的集體創作:“演員是電影裡的一顆螺絲釘,我們能左右的大概就是把自己的戲演好,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其他的外在因素我控制不了。就我個人來說,我特別喜歡驚悚懸疑的電影,也希望哪天自己能夠嘗試,比如韓國的《老男孩》,我真的看了很多很多遍,特別喜歡。”

《哥,你好》主演魏翔:我也演過很多正劇,只不過觀眾沒看過

在魏翔看來,他和常遠、馬麗在未來的表演上,都還有提升空間。

【專訪】

對評價,你需要在乎它,但又不能太在乎它

新京報:演員自然會受到角色影響,比如這次飾演一個很傳統很深情的父親,他的觀念會影響你嗎?

魏翔:

其實不太會,你想一個40多歲的人,他的很多人生觀念是很難因為角色改變的,畢竟角色和現實生活還是要分得很清楚。包括我覺得從觀眾的角度來說,沒必要把一個電影看得那麼高,電影畢竟只是一個文化產品,跟你在商店消費是一樣的,它是能讓你覺得愉悅,覺得精神上有獲得感(就可以),其實它就是一個文化產品,能給你帶來觸動,但沒有必要想著因為電影要做出什麼改變。

新京報:出演電影自然希望能得到觀眾的反饋,反過來,你會不會被觀眾的觀感影響?

魏翔:

是,如果他們覺得蠻溫暖,挺治癒的,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這是對我們努力的一種認可。電影行業隨時處於一種可以被評論的狀態,這方面比其他行業面對的評論壓力更大。但你不太可能在每一次嘗試上都達到一百分,不是隨時都可以給人震撼,從影響他們到改變他們,這是不現實的,我會注重有所幫助的反饋,但也絕對不會被評論牽著走。

新京報:票房資料、評分,始終是衡量電影的一些因素,你會注重嗎?

魏翔:

在我被觀眾認識之前就注重(評論),當時注重的是觀眾哪天能認識我,但現在或者以後更注重的是他們別罵我(大笑),確實演員出演每一個角色都需要承擔很多壓力,但電影就是被人解讀的,它會給觀眾一個想象空間,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自由翱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看過50部電影和5000部電影的人,對電影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樣的,對任何一個電影沒有標準答案,評價對我們來講是事業,對別人來講或許就是消遣和有感而發,你需要在乎它,但又不能太在乎它。

《哥,你好》主演魏翔:我也演過很多正劇,只不過觀眾沒看過

魏翔在《《哥,你好》》拍攝現場。

新京報:你首次擔綱男主角的影片《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就獲得很高的票房,你的心態有因為這次成功而有所改變嗎?

魏翔:

從頭到尾、從頭到腳都沒有變。我一直都是這樣,在觀眾認識我或者不認識我,有了好成績和沒有什麼成績時我的心態都是一樣的,即使是大多數人不認識我的時候,對錶演我依然很自信,有自信能夠去演好,也越來越享受這件事。我和表演的關係非常純粹,不會因為某些外在因素而改變,就像我說的,不認識我就不演戲了?或者認識我了,我就躺平了?那怎麼可能。

新京報:那不變的你如何評價自己如今的狀態呢?

魏翔:

非常享受,剛開始幹這行的時候還要考慮自己能不能養活自己,那時你還談不到去享受表演,沒那個心情。現在能養活自己了,也有機會拍戲了,還能和喜歡的合作者一起拍戲,這些真的是種享受。比如這次拍《哥,你好》,我就經常在我們搭建的上世紀80年代的置景裡遛彎兒,自己彷彿真的回到了那個時代,每一刻我都覺得特有意思,這是幹演員這一行才能享受的幸福啊。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黃嘉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