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成果導向: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的成果建構

由 永慶談教育 發表于 遊戲2022-11-29
簡介一、研究過程往往是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我們正在進行一項科研課題,題目是“區域中小學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這個課題在研究目標的確定及成果呈現方面,一直翻來覆去的折騰,就是經歷了不斷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作業目標如何表述

——以《區域中小學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為例

我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難免要走一些彎路,比如不經意間把課題做大做泛,課題成了一個筐,取捨不當,裝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說它沒用,又與課題有點兒聯絡;說它有用吧,又遊離於課題研究目標。結果是功夫沒少下,但沒幹到點子上。

成果導向: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的成果建構

下邊

筆者現身說法,

結合具體課題,做一些交流分享。

一、研究過程往往是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我們正在進行一項科研課題,題目是“區域中小學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這個課題在研究目標的確定及成果呈現方面,一直翻來覆去的折騰,就是經歷了不斷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區域中小學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從課題表述上看,這是一個區域性研究,課題選擇的年段為3~8年級,科目是全學科,這是一個大題目,大題做好不容易。如何大題小做,做出實效,取得預期的成果呢?

成果導向: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的成果建構

在選題設計和論證過程中,我們很長時間處於焦慮之中,想了很多方案,但是一個一個都被推翻,有的理論建構上有缺陷,有的實踐上不可行,有的邏輯上不能自洽。

雖然在不斷地否定,但是對課題研究來講,也是有意義的,其意義在於我們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止損。如果論證不嚴謹,研究方向出偏差,貿然行動,其損失可能會更大。

二、想要的成果是什麼

“區域中小學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的成果是什麼?這個成果如何呈現?要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還要關照一下課題研究目標。目標主要有三個,是這樣表述的:一是形成多學段、全學科作業多樣化設計模型及其實施模型,二是提供作業多樣化型別設計與實施案例,三是區域層面推進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的相關機制。

成果導向: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的成果建構

課題設計論證時明確要形成三個主要成果,一是結題報告,二是實踐案例,三是成果編著。結題報告和實踐案例都相對好解決,唯獨成果編著成為老大難問題。課題組認為,這個成果需要有具體的案例,這樣可以方便一線教師使用,但又不能用大量案例堆砌,搞成案例集。如果是一個案例集的成果,就等於自降水準。所以,編著既要有理性思考,也要有案例示範。

三、從核心概念的視角看課題成果

核心概念與課題成果關係重大,為了校正課題成果不偏離中心,我們需要進行原點思維。所謂原點思維就是審視課題的核心概念。

“區域中小學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這個課題,應該有三個核心概念,“區域中小學”“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

成果導向: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的成果建構

(一)區域中小學

“區域中小學”這個概念,可以反映什麼問題呢?反映兩個問題:一是學段的覆蓋問題,二是學科的覆蓋問題。在“雙減”背景下,學段主要是義務教育階段,所以,成果呈現時,既要體現小學的成果,也要體現初中的成果。只要兩者涉及到了,成果在這點上就算沒有跑題。

(二)作業多樣化

“作業多樣化”這個概念,可以反映什麼問題呢?反映作業設計不是一種型別,一種型別不能稱其為“多樣化”。多少型別為宜呢?越多越好嗎? 當然不是。 課題組認為,中小學兩個學段中,每個學科2至3種類型比較好。如語數外這樣的學科可以寫3種,如音體美學科可以寫2種。

多寫幾種型別行不行?課題組認為,編著的容量有限,況且這個課題要進行延續性研究,不用太多。型別太多一方面增加工作量,另一方面也難於使其典型化。

(三)設計與實施

“設計與實施”這個概念反映什麼問題呢?它反映成果既要體現設計問題,也要體現實施問題,設計與實施是一體化的。為什麼是一體化的?因為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實施,如果只設計而不實施,設計也就失去了價值;反過來,實施後,還要及時評價與反饋。最後,還要對之前的設計進行修訂和完善。

這樣看來,提供的案例,是一個經過行動研究後的成果,是已經完成的事件。

四、研究成果如何呈現

成果導向: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的成果建構

前邊已經講過,該課題主要有三個成果:一是結題報告,二是實踐案例。三是成果編著。結題報告和實踐案例都相對好解決,而成果編著是難點,它難就難在結構框架的設定。實事求是地講,在研討成果編著框架結構時,我們一直處於糾結狀態,目前只是把初步想法說一說。

從整體看,成果框架分宏觀框架和微觀框架,我們分開闡述。

(一)成果宏觀框架

結構決定功能,有什麼要的結構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功能。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根據功能探索結構。“區域中小學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編著主要供一線教師參考使用,要通俗易讀,而且可借鑑可模仿。基於這樣的功能,課題組反觀結構,就是要結構清晰,易於翻閱查詢。宏觀上看,整冊編著應以學段劃分,建立兩部分,分別是小學和初中。學段內以學科劃分,依據現在實施的國家課程。這是宏觀的結構,不用太多的討論。

(二)成果微觀框架

所謂微觀框架就是某一學科某一作業型別呈現出來的成果結構。微觀框架因其微觀所以複雜一些,是需要研討論證的。課題組初步給出這樣建構:以學科為一級目錄,以作業型別為二級目錄。一級目錄下設2~3個二級目錄。二級目錄的結構,也就是作業設計型別與實施的結構。

如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的二級目錄,需要給出至少三個作業設計型別,假如我們提出三種作業設計的型別: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小學數學主題式作業。課題組教師可以分三個獨立章節進行撰寫。

下邊的問題緊跟著就來了,如果每一個型別是一個章節的話,那麼這個章節是怎樣的結構呢?經過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認為應該分兩部分來寫。第一部分是理論闡述,第二部分是實踐案例。

1.

理論闡述

在理論闡述部分裡,一般要包括如下內容:一是該作業型別的概念界定,二是該作業型別的主要特徵,三是該作業型別的理論依據,四是該作業型別的使用原則,五是該作業型別的適用範圍,六是該作業型別的操作流程,七是該作業型別的評價標準和要求。大體是這樣,學科不同、作業型別不同,其結構也會有一些變化。

成果導向: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的成果建構

2.

實踐案例

在實踐案例部分裡,一般要包括如下內容:一是作業背景分析,二是課時學習目標,三是作業目標,四是作業任務(作業題面),五是作業佈置與指導,六是作業回收及分析,七是作業批改,八是作業講評,九是作業展示,十是對作業設計的二次修訂。

五、成果如何克服累同

如果每一個學科都是這樣建構,勢必會了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性質類似的學科,其作業型別相似,比如,你的學科提出了一個實踐性作業,我的學科也有實踐性作業,甚至多個學科都提出實踐性作業,成果質量就會受到影響。

成果導向: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研究的成果建構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我想這樣思考這個事情:

1.

作業設計型別要強調學科屬性。

因為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其學科屬性,作業設計型別要突出學科特點,要努力避免累同。

2.

作業設計型別要體現多樣化。

每一個學科不止一二種作業型別,會有多種多樣的作業型別,課題組要綜合課題組不同學科預設的作業型別,進行整體規劃,力求減少重複。

3.

作業設計型別要體現創新性。

既然是課題研究,我們要尋求創新,不創新科研就沒有價值,不創新就沒有讀者。所以,課題組成員要創新作業型別,並進行實踐。

4.

作業設計型別要結合學科具體內容。

即便有的真是重複了,但是學科不同,作業內容不同,操作流程不同,所以在理論建構和實踐操作上也會有較大差異。

有了以上的分析,課題組在課題具體實施方面,就有了一些底氣。

如有開展相關研究的同仁,歡迎交流,並期待批評指正。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