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酷暑天氣也有可能失溫!失溫時切不可這樣做……

由 廈門日報 發表于 遊戲2022-10-13
簡介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ICU副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寧耀貴說,除了上面三個因素可能造成失溫,在晝夜溫差大或者出現凍雨等災害天氣下,當人體產熱能力低於熱量散失速度時,也可能出現失溫現象

小牛肺水腫怎麼引起的

酷暑天氣也有可能失溫!失溫時切不可這樣做……

酷暑天氣也有可能失溫!失溫時切不可這樣做……

很多人以為,失溫只會在冬天發生。其實不然,不管是天氣寒冷還是炎熱,只要相應條件具備且持續一段時間,突破了人體的防禦底線,失溫就有可能發生。

什麼情況下容易失溫?發現有人失溫後,應該如何正確搶救?今天我們請兩位醫生來談談這個問題。

【病例】

醉倒路邊淋雨 男子夏夜失溫

天氣炎熱,35歲的趙成(化名)晚上和朋友相約聚餐喝酒,朋友們盡興而歸,而他喝高了,獨自醉倒在路邊。那天晚上下小雨,趙成卻毫無知覺,就這樣躺在雨中,直到一兩個小時後被路人發現。路人撥打120叫來救護車,昏迷不醒的趙成被送到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第二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李曉豔說,當時患者渾身蒼白,蜷縮成一團,神志不清,體表溫度用體溫計測不出來。初步判斷,患者喝酒以後血管擴張,加上衣服溼透,高溫蒸發帶走了體內很大一部分熱量,時間一久引起失溫。“必須馬上搶救,如果不及時干預,其心血管和肺部都可能會出問題,比如肺水腫、房顫、室顫等,甚至會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的情況。”

急診科醫護人員將患者的溼衣褲全部脫下,為他擦乾身體,換上乾衣物,再用棉被將其裹住,開空調供暖,還將熱水袋放在他的腋窩、頸部和大腿根部。

此外還為他注射加溫的鹽水和葡萄糖,補充液體和能量。一個小時之後,趙成的體溫恢復到36℃以上,因搶救及時,沒有出現併發症,經過一段時間觀察,順利出院。

【分析】

失溫常見原因:溫度溼度風力

李曉豔說,二院急診科在夏季接診的失溫患者並不少見,以醉酒和溺水兩種狀況最為常見。有的人失足落水,在水中的時間較長,上岸後沒有及時將溼衣服換下,高溫蒸發,再加上風吹,身體熱量迅速喪失,從而造成失溫。

李曉豔說,外界環境的溫度並不一定能體現人們對溫度的真實感受,比如,在35℃的高溫下,人們會覺得很熱。而當開啟風扇時,氣溫保持35℃不變,人會感到涼快很多。這是因為風加速了身體汗液的蒸發,把身上的熱量加速帶走,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在夏季也會失溫的原因。環境溫度、溼度、風力,是失溫最常見的三個直接原因。

同樣的環境中,有的人沒有感覺,有的人則容易失溫,比如年齡較大、體質較弱、疲勞疲憊、嚴重營養不良、有慢性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情況,另外,服用了安眠藥、抗抑鬱藥物或喝醉酒等,也容易失溫。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ICU副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寧耀貴說,除了上面三個因素可能造成失溫,在晝夜溫差大或者出現凍雨等災害天氣下,當人體產熱能力低於熱量散失速度時,也可能出現失溫現象。還有一種特殊情況也可能導致失溫,就是在手術麻醉後。“為預防發生這種情況,通常可以透過主動加溫如空調、蓋毯子等方式調節。”

失溫分三階段 症狀各不相同

寧耀貴介紹,一般而言,失溫症的發展有三個階段,即輕度失溫、中度失溫、重度失溫。

第一階段,人體的熱量開始流失,體溫開始下降,直至核心溫度低至32℃-35℃左右。此時,肌肉會不停收縮,出現“寒顫”症狀。雙手發麻,有些複雜動作完成不了。有些面板會出現雞皮疙瘩,以減少體溫的丟失。可能還會感到疲勞、腹部疼痛等,有時還會小便增多。與此同時,呼吸和心跳逐漸減慢,肌肉逐漸僵硬,患者行動變得遲緩。

第二階段,隨著熱量繼續流失,核心溫度低至28℃-32℃左右。患者口齒不清、反應遲鈍、出現恍惚的狀況,並開始出現站不穩、走得慢、迷迷糊糊方向感混亂的情況。有些患者的嘴巴、耳朵、手指、腳趾顏色可能變藍,這是缺血缺氧的表現。短時間內讓人有“彷彿置身炎熱環境”的錯覺,患者可能出現脫衣服的反常現象,而實際上帶來的結果是更多熱量喪失及核心溫度迅速下降。

第三階段,體溫降到28℃以下,說話表達不清楚,思維比較遲鈍,面板變得跟凍傷一樣,藍一塊白一塊。這個時候的脈搏、呼吸和心率等都變得緩慢,血壓降低,肌肉變得僵硬,心臟出現纖顫,隨時面臨心臟停跳的危險。

【救助】

身邊有人失溫

應該這樣急救

如果身邊有人突然失溫,該如何急救?李曉豔說,首先要將患者轉移到背風的地方,如果有帳篷,可以將患者轉移進去。之後,將患者身上的溼衣服脫下來,如果有熱水,可以藉助身邊的礦泉水瓶等裝熱水為其取暖,置於頸部、腋窩和大腿根部。

如果患者出現神志改變的情況,必須送到醫院做進一步處理,醫院的各項搶救措施非常完善,包括心電、生命體徵監護等,即便一般措施不能讓患者體溫恢復正常,醫院還能啟動藥物、熱水灌腸等措施,幫患者恢復熱量。

一旦重度失溫

不可心肺復甦

寧耀貴特別提醒,一旦重度失溫,患者心臟跳動非常緩慢和輕微,對外界力量的反應非常敏感,甚至在搬動患者的時候動作過大都可能導致心跳停止而致死亡。這個時候,不可輕易做心肺復甦急救。寒冷環境下,心搏驟停難以準確識別,患者的外周血管收縮和心動過緩導致脈搏難以觸及、血壓難以測出,特別在體溫<30℃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體表溼冷、肢體僵硬、發紺、瞳孔固定、不能聞及心音、見不到胸廓起伏等類似死亡的症狀,應依據心電監測進行判斷。若存在規律的心電節律,應視為生命體徵尚存,不宜胸外按壓。

【相關病例】

以為中暑了

其實是失溫

近日,一則新聞引發廣泛關注,一名女士在浙江某漂流景區遊玩時,突然臉色蒼白、頭昏乏力、四肢僵硬。當時的氣溫高達41℃,周邊的人都以為她中暑了,而她一直喊冷。後來被診斷為急性失溫。

中暑和失溫如何區別?

寧耀貴說,中暑是散熱障礙引起機體溫度過高所致,在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後,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等症狀,一開始體溫正常或略升高。核心體溫持續上升到38℃以上時,除上述症狀外,還會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面板灼熱、四肢溼冷等情況。而失溫則相反,是由於機體熱量丟失過多導致機體溫度降低,當人體體溫低於35℃,就開始處於失溫狀態。失溫會出現手腳僵硬發冷,意識喪失,甚至昏迷。

【提醒】

出現失溫狀況  不可喝酒取暖

李曉豔提醒,要預防失溫,最好不要貪杯,喝酒時控制酒量。戶外運動時,要做好自身保護,如果是到有水的地方,儘量穿有助於迅速排汗的速乾衣、保暖防風的衝鋒衣等。參加漂流專案,最好準備一套乾衣物,裝入防水包隨身攜帶,衣服打溼後儘快換下來。做各項運動前,要攝入充足的營養,如吃巧克力、喝熱飲補充熱量,不要透支體能。如果感覺有點涼,要趕緊喝熱水。要記住一點,如果已經出現失溫狀況,絕對不能喝酒取暖,喝酒後體表的血管會擴張,風一吹,反而會加速體內熱量的蒸發。

文/廈門晚報記者 龔小莞 汪燕妮 通訊員 潘志明 漫畫/小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