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1.2億年薪研究冷核聚變,為何有人信?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遊戲2022-09-16
簡介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幻作品層出不窮,人們對科學所產生的巨大熱情,與人們對科學知識的吸收速度往往並不成正比,這也造成了長期以來輿論場里科學、科普、科幻、偽科學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真假聲音混雜

核聚變用於什麼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文|孫小婷

4年前,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物理材料專業的劉本良博士,在一檔求職節目中,提出月薪5000元人民幣被拒。但他沒想到,自己的故事有了後續。

近日,有媒體稱,劉本良的冷核聚變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已經被美國高薪挖走,就職於紐約冷核聚變研究所,年薪1。2億美元。訊息一出,網上一片譁然。

後經本人迴應,這是一則假新聞。

1.2億年薪研究冷核聚變,為何有人信?

從被拒到被挖,從月薪5000到年入上億,從做冷板凳到研發成功,種種充滿戲劇性的反轉,卻也是人們現實中期望的一種投射。

讓此類新聞博人眼球的,不僅僅是人物命運帶來的情緒上的刺激,更有此類科學專業讓人產生的心理上的“不明覺厲”

——正因為一些資訊落在人們知識的盲區,才似乎更讓人難以分辨和質疑。否則,一個普通工種能達到年薪1。2億,這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和懷疑。

1.2億年薪研究冷核聚變,為何有人信?

另一方面,有人熱衷於編出類似故事、並且讀者還願意相信,也是長期以來輿論浸淫的結果。

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幻作品層出不窮,人們對科學所產生的巨大熱情,與人們對科學知識的吸收速度往往並不成正比,這也造成了長期以來輿論場裡

科學、科普、科幻、偽科學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真假聲音混雜。

前幾年,網友那句“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平行時空”的調侃,也是對這一現象的反映。造成的結果就是,披上“科學外衣”便被“另眼相看”,市場中出現的量子速讀、量子面膜,是輿論的產物,也是對這類“科學敘事”的不斷強化。

1.2億年薪研究冷核聚變,為何有人信?

再看這則新聞,劉本良4年前在求職節目中聲稱,致力於研究“冷核聚變”和發明一種“1節電池供全家使用10年”的5號電池。雖然這兩項研究在科學界爭議頗多,前者被認為難度等同於“水變油”,後者被認為目前人類研究還太過粗糙,但到了假新聞裡,就被直接誇大為“造出了充一次電能用2。8萬年的超級電池”,

再次體現出了一種對科學作用的盲信,以及正確、理性科學觀的缺乏。

然而,這種“盲信”不僅僅是對科技本身,這個個案更值得人們警惕的是,

這類科學敘事,還被附著了一種成功學的意味。

續寫的結局,總結起來就是“埋頭研究,然後一夜暴富”。而現實中的他,“從2018年一直工作到去年,研究的方向是演算法,去年轉到業務部門,因為完全不懂業務,所以再次離職”,仍然是一個用力生活的普通人——

顯然,基礎科學研究者所面臨的工作和生存壓力,不應該隱匿於這些虛構的“逆襲光環”裡,而更應該被社會看到,並引起足夠的重視。

1.2億年薪研究冷核聚變,為何有人信?

思考如何減少輿論場中的“偽科學敘事”,和擴充現實中的科研崗位、讓高學歷人才真正學有所用,其實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相互聯動。

在科普之路上,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理性讀者,也需要支援更多的維護科學嚴謹性的科研人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