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老醬缸裡的振興夢

由 陝西科技傳媒 發表于 飲食2022-02-24
簡介2020年初,兩個搭檔一磚一瓦地搭起了佔地近3000平方米的醬油曬場——梨花醬園,醬園被蒲城縣文化和旅遊局認定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阿坡村醬油坊得以存續,直至新生

蒲城孫鎮有什麼好吃的

“金針鋪門庭,椒香傳偏堂。梨木滿村社,醬油藏老缸。”走進渭南市蒲城縣孫鎮阿坡村,家家房前晾曬著黃花菜,水泥路旁的梨樹、花椒樹上結著青綠的果實,村民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脫離貧困只是一個小目標,依靠產業走向富裕才是阿坡村村民的願望。村子盡頭有一座梨花醬園,九十多棵梨樹將醬園包裹著,風吹梨花,醬園也飄著香。五百口醬缸,滿滿的黃豆醬,承載著村民們走向富裕生活的希望。

1993年,李建平從母親手裡接過了醬油製作的秘密,和同學李遠斌一起為十里八村的群眾提供醬油,一干就是二十多年。2019年,阿坡醬油醬釀技藝被認定為蒲城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2020年初,兩個搭檔一磚一瓦地搭起了佔地近3000平方米的醬油曬場——梨花醬園,醬園被蒲城縣文化和旅遊局認定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阿坡村醬油坊得以存續,直至新生。

阿坡醬油採用傳統釀造技藝,從黃豆到醬油,必須要經過至少365天的釀造歷程。東北優質非轉基因黃豆、蒲城當地小麥磨成的無新增麵粉、阿坡村無汙染的地下水,這三樣主要原料缺一不可,再經過浸泡-蒸煮-麵粉拌制-制曲-365天日曬夜露高鹽稀態工藝發酵,才能製作出獨具風味的醬油。

李遠斌說:“做醬油的手藝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過一代代人的完善,是我們的寶貝。廠里人都是村裡人,讓他們吃上好醬油,讓他們富起來,我覺得工作很快樂。”李建平說:“手工製作出的傳統醬油既健康又好吃,醬園在縣、鎮各級領導的扶持下,一定會辦得更好。”

從傳統傳承到現代營銷,其實阿坡醬油是矛盾和多樣的。阿坡村地處洛河西岸,風光優美,物產豐富,但只有一條水泥路將它與外界相連。怎麼讓外面人知道村子裡的優質產品是個難題。在幾個從城市回鄉的年輕人合力打造下,醬園煥發新生,和現代生活、傳播方式相適應,使用新的宣傳方式。利用微信平臺,拍攝小影片記錄醬油的製作過程、醬園的一次次活動,更多人知道了阿坡村,知道了傳統醬油的故事。現在,走在醬園裡,一口口醬缸上標註著它們的主人,內藏著消費者們定製的專屬醬料,會員制消費下,精準服務優質客戶,按需求訂購,贏得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蒲城縣是國家832個貧困縣之一。阿坡醬油自成立以來,連續幾年帶動村裡13個貧困戶、殘疾人就業,圍繞醬油製作衍生出的種植、加工、文化產業吸引遊客來到阿坡村參觀,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目前阿坡醬油有醬缸五百口,每年可產醬油近200噸,年產值近千萬元,2019年開始,連續兩年為當地村民發放新年福利。

2021年3月,阿坡村辦了“梨花節”,為阿坡村村民增加不少收入,傳統文化和鄉村旅遊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契合點。村民孫志強說:“在外打工一個月能賺3000元,阿坡醬心在村裡辦企業,靠接待遊客用餐,賞梨花期間兩天收入就達3000元。”無新增麵粉、手工饅頭、土蜂蜜等當地特色農產品及食品,意外的受歡迎。以往阿坡村村民夢中的好日子,在他們的辛勤勞動中慢慢地成為了現實。

醬園的工作人員劉永吉說:“阿坡醬油最吸引我的就是它傳承我們祖先的優質飲食文化,在家門口為人們提供健康優質的醬油,還為村民們提供就業機會。”

產業扶貧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之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我省將繼續推進“3+X”產業扶貧工程,支援貧困地區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全產業鏈,提高抗風險能力。阿坡村傳承千年,現在逐漸成為蒲城縣鄉村振興的一個樣板,將被打造成集休閒觀光、綠色農業、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振興基地。

作者:張禕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