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博望鍋盔竟然和諸葛亮張騫有關係,難怪這麼好吃

由 搞笑小探探八卦圈 發表于 飲食2021-05-06
簡介博望鍋盔還有一種傳說,與開通絲綢之路的張騫有關

博望鍋盔在哪兒買

博望鍋盔竟然和諸葛亮張騫有關係,難怪這麼好吃

博望鎮位於河南南省方城縣,地勢險要,被稱為“古襄漢隘道之通衢”,鎮裡面最有名的小吃就是博望鍋盔。這鍋盔可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它有著鍋蓋大的碩大體型,圓圓的身軀中部凸起,每個厚2寸,直徑1尺多,重四五斤,敲起來嘭嘭的響,放幾個月還能吃。

許多地方都有鍋盔。陝西鍋盔外皮十分酥脆,素以“幹、酥、白、香”著稱,乾硬耐嚼,內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寧夏鍋盔外表黃白相間,內瓤起層,入口細嚼,又酥又脆,甘美香甜,久存不壞,便於外出攜帶。甘肅鍋盔體形似銀盤,皮脆內柔,香味淳厚,非常適宜長途跋涉時攜帶。青海鍋盔底部被烙成發黃的硬底,上半部像饅頭一樣,膨鬆酥軟。

博望鍋盔竟然和諸葛亮張騫有關係,難怪這麼好吃

不同地方的鍋盔有不同的傳說,博望鍋盔則有兩個傳說。

博望鍋盔和諸葛亮有關。相傳,三國的時候,諸葛亮火燒博望,曹軍死傷無數,屍橫遍野。曹將夏侯淳、于禁、李典倉皇潰逃。蜀軍得了方城博望城,留下關羽領兵駐守。那年,久旱不雨,城內古井榦枯,水源斷絕,連做飯的水都剩下不多了。眼看將士們飢渴難忍,軍心浮動,關羽急得火燒火燎,連忙寫書信一封,派人連夜送往新野,請諸葛亮下令退兵。

博望鍋盔竟然和諸葛亮張騫有關係,難怪這麼好吃

諸葛亮接到告急文書,心想博望乃軍事要地,怎能輕易撤軍棄城,苦苦思索了一夜,便回書一封,差人飛書送往博望。關羽拆開一看,原來軍師在信中告訴他:“用乾麵,滲少水,和硬塊,鍋炕之,食為饋,餉將士,穩軍心。”這就是博望鍋盔的製作方法。關羽心裡暗暗佩服,想不到軍師不僅善於用兵,甚至連做餅的方法也知道,真讓人佩服。

於是,關羽便按照軍師所言,吩咐手下製作博望鍋盔。這博望鍋盔直徑有一尺多,厚有兩寸,吃起來脆香爽口,做起來簡單方便。將士們終於靠著它渡過了難關,堅守了博望城。

博望鍋盔竟然和諸葛亮張騫有關係,難怪這麼好吃

從此,博望鍋盔便出了名,綿延千載,流傳至今,2007年被評為河南省十大名吃。

博望鍋盔還有一種傳說,與開通絲綢之路的張騫有關。

公元前123年,張騫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封地就是今天的南陽方城博望鎮。張騫就帶著老婆孩子來到了博望,他在博望建城邑,設官吏,獎勵墾荒,減免賦稅,很得老百姓的歡心。

據說,方城現在留存的大公館、倉房院、馬號院等都是當年張騫建的,他還把當地的絲綢業搞得風生水起,後來南陽方城就成了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

博望鍋盔竟然和諸葛亮張騫有關係,難怪這麼好吃

後來,張騫跟著飛將軍李廣與匈奴交戰失敗了,被奪了爵。張騫只得帶著一家老小返回老家陝西城固。為了不麻煩鄉親們,老張準備半夜悄悄溜走,結果走到大石橋才知道鄉親們都等大半夜了。

鄉親們連夜烙了厚厚的六張大餅,讓張騫帶著路上吃。六張大餅透著一股濃郁的面香味,這大餅是用發麵製作,經過文火反覆烙烤,炕幹水分,放置一年半載都不會發黴,實乃居家旅行必備之物。

鄉親們私下裡稱它為大烙餅,張騫看著這餅有鍋蓋大小,外形極像頭盔,就改名鍋盔。

博望鍋盔竟然和諸葛亮張騫有關係,難怪這麼好吃

博望鍋盔外形美觀,酥香甘甜,爽口易嚼,又大又厚,色澤細白泛黃;質地獨特,切開看乳白,細膩,硬朗,含水分極少卻使食者不費齒力;配料多優質,營養豐富,易於消化。

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博望鍋盔這一特色小吃,如今製成後經紫外線消毒真空包裝,不但外出旅遊,饋贈親友和賓朋聚筵都可以方便的品嚐到美味呢。

博望鍋盔竟然和諸葛亮張騫有關係,難怪這麼好吃

博望鍋盔按季節掌握水溫,先和成死麵塊,放在案頭上用木槓壓,邊折邊壓,然後切成兩塊,分別加入酵面和鹼水再揉壓,視面的軟硬程度,如面軟可加些乾麵再壓,直至面光色潤,酵面均勻時,用溫布蓋住餳一段時間。把面塊分成每塊重約600克的面劑,推擀成直徑約22釐米,厚3釐米的圓形餅,上鏊勤翻轉,俗稱“三翻六轉”,烙得火均勻,皮色微鼓時即熟,周圍並有菊花形的毛邊。把把擀好的圓形餅放在鍋內,用文火蒸烤至熟。烤好的鍋盔不焦不糊,具有生面的顏色、熟饃的味道。

博望鍋盔竟然和諸葛亮張騫有關係,難怪這麼好吃

在河南,做鍋盔的人不多了。但是有的地方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或在有結婚、探望老人、喪事、探親訪友的時候,送幾個鍋盔,以示敬意。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