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多收一季豆:大豆進口量再度低迷,多地擴種成效漸顯

由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于 飲食2023-02-04
簡介來自農業農村部的資料顯示,今年啟動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擴大糧豆輪作規模,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超過1500萬畝,大豆麵積增加明顯

大豆和黃豆是不是一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  

日前海關總署釋出的資料顯示,10月我國進口大豆413。6萬噸,較9月下降46。4%。縱向看,10月大豆進口量創2014年11月以來月進口量新低。今年1-10月,我國大豆累計進口7317。7萬噸,同比減少7。4%,從近十年同期進口情況看仍處高位。

我國是大豆故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和進口國,大豆是我國對外依存度最高的糧食品類。

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是今年“三農”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從公開資訊來看,今年我國擴種大豆和油料成效明顯,全國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面積超1500萬畝,很多地區已豐收到手。提高大豆自給率非一日之功,整體看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仍然很高。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會長楊寶龍11月10日表示,從今年新季大豆情況來看,擴面積、提單產效果非常明顯,大豆產量創下歷史最高。

10月我國大豆進口量下降的原因有哪些?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今年擴種大豆情況如何?還有哪些措施來保障我國大豆安全?

10月大豆進口量創8年單月新低

我國是大豆原產國,大豆也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飲食結構最佳化,我國大豆需求量不斷攀升,包括壓榨、食用、種用和其他消費。

Wind資料顯示,2002年國內大豆消費量突破3000萬噸,到2021年,國內大豆消費量上漲至11597萬噸,21年的時間裡國內大豆需求量增加2倍多。

與之相對,我國大豆產量增速較緩。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00年我國大豆產量1541萬噸,到2020年大豆產量僅增加至1960萬噸。

因此,我國需要進口來填補大豆供需缺口。2000年我國大豆進口1042萬噸,到2021年,這一數字攀升至9652萬噸。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超過80%。

中國科學院大學現代農業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馮鋒等人在一篇近期釋出的論文中介紹,我國大豆進口主要來源國是巴西、美國和阿根廷,2020 年我國從這 3 個國家進口大豆數量約佔進口總量的 97%。其中2017—2020 年,我國從巴西的進口大豆總量由每年 5092 萬噸增至 6428 萬噸,是我國進口大豆的首要渠道。

今年10月,我國大豆進口量下降明顯,從9月的771。5萬噸下降到10月的413。6萬噸,環比降幅46。4%。整理海關總署資料發現,10月大豆進口量創2014年11月以來的歷史新低。

中原期貨農產品高階研究員劉四奎介紹,南美大豆出口主要集中在3-8月,美國大豆出口主要集中在10-3月,目前主要是美豆出口季。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大豆分析師邊婷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美國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影響美豆出口步伐,這成為我國10月大豆進口量降低的主因。

劉四奎指出,10月我國進口量下滑是國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密西西比河水外偏低外,美聯儲加息帶來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增加了我國的大豆進口成本。

另外,從國內來看,劉四奎表示,今年4月以來,我國主要地區壓榨利潤微薄甚至虧損,同時下游養殖行業飼料需求提振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蝕壓榨利潤,導致買家減少大豆採購。

邊婷婷認為,大豆進口量降低,下游飼料產量也可能出現一定程度下滑,養殖企業的規模或不能得到保障。

促進我國大豆產能提升

儘管10月我國大豆進口量降低,但今年前10月我國大豆進口量合計7318萬噸,與近年同期相比仍處高位。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會長楊寶龍11月10日在“第16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上表示,近幾年來,我國大豆需求總量在持續攀升,但是由於人多地少,大豆種植規模有限,因此提升大豆的產能勢在必行。從今年新季大豆情況來看,擴面積、提單產效果非常明顯,大豆產量創下歷史最高。

邊婷婷表示,國產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加工豆製品和大豆蛋白,進口大豆主要用於滿足國內植物油和蛋白粕需求。近幾年來,我國養殖業特別是生豬養殖持續較快恢復,對於豆粕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大豆進口量處於相對較高水平。

除此之外,劉四奎認為,我國肉蛋奶消費持續穩步增長也進一步帶動豆粕需求增長,後期大豆進口預期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另外,國產大豆以非轉基因大豆為主,有更高深加工附加值,相對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溢價明顯,從蛋白需求價效比角度看,進口大豆也有較大優勢。

我國大豆消費量還在繼續增加,與之相伴,國內大豆供應不足、國際供給依存度高等問題日益凸顯。

今年中央一號檔案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輪作補貼和產油大縣獎勵力度,集中支援適宜區域、重點品種、經營服務主體,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在東北地區開展糧豆輪作,在黑龍江省部分地下水超採區、寒地井灌稻區推進水改旱、稻改豆試點,開展鹽鹼地種植大豆示範等。

今年年初,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表示,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方面重點從三方面著力,即積極恢復東北地區的大豆麵積,積極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積極發展油料生產。

隨後有加大大豆生產者補貼力度、加快大豆相關農業保險試點、支援大豆農民合作社等主體開展社會化服務、示範推廣相關農業生產技術等針對性強農惠農政策推出。

從面積上看,今年我國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來自農業農村部的資料顯示,今年啟動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擴大糧豆輪作規模,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超過1500萬畝,大豆麵積增加明顯。

從收成看,綜合媒體報道,四川省初步估算髮現帶狀複合種植玉米、大豆,每畝大豆增產110公斤,全省基本能實現“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豆”目標。甘肅、河北等省以及安徽省阜陽、亳州等地也有大豆和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帶來提質增產的喜訊傳來。

邊婷婷表示,雖然我國積極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但大豆單產相對玉米等糧食作物低,同時國內耕地資源有限,而我國大豆產需缺口又大,短期內明顯提高大豆自給率的可能性不大,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進口仍是大豆供給主渠道。

實際上,要緩解我國大豆供需矛盾,除了擴種大豆外還有多種方式,如增加大豆相關科技投入和科學研究,提高大豆單產;加強大豆種質資源研究,培育適應性強、產量高的品種;拓展大豆進口渠道,增加進口的均衡性等。

另外,劉四奎表示,近年來,國際市場豆粕價格上漲較快且不穩定,給國內養殖業發展帶來一定困擾,多元配方、少用豆粕、降低風險成為行業共識。因而增加豆粕替代,降低對進口大豆的依賴也是思路之一。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