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由 侃史看今 發表于 飲食2023-01-17
簡介就實際效果而言,練兵處設計以後,也確實在短期內統一了全國新軍的多項制度章程,建立了統一的軍制(三十六鎮),並且還建立了對應的軍官制度須知,在湘軍淮軍時期,軍事力量是並沒有對應的軍官制度的,湘淮軍隊將領多是領文官銜或者綠營將領銜

八仙壺怎樣判斷真假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新軍被以現代化軍隊為目標而成立的。在建立的過程中無不要求從新式方法,用新式武器。

其制度主要仿照西方現代國家如德國、日本,從其控制上而言,要求軍事權力收歸中央,並且建立專門的管理制度,要求軍事將領專業化專門化,否定了過去的軍隊私人化以及軍政不分的混亂關係,同時保證了現代意義上的文官控制。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就這部分而言,與其前輩不同的是,新軍確確實實是一支現代化意義上的軍隊。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各新軍自成立之初,就未能徹底與傳統軍隊斬斷關係。

在新軍的發展過程中,傳統軍隊的弊病在新式軍隊中也沒有得到消除,反而得到了延續。這兩個因素導致了新軍既現代又傳統,它有著先進性,卻也有著傳統性,像是一支有著天生缺陷的現代化軍隊。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新式軍隊與傳統軍隊的區別?至少就民族國家與傳統國家而言,從政治發展的角度出發,專門化和專業化都是重大議題。

比如阿爾蒙德認為政治發展在結構方面的表現就是分化,變得專門化或自主化,白魯恂也提到平等、能力和分化這三個向量是發展過程的核心,儘管上述兩人從未將政治發展與現代化劃上等式,但他們對於發展的定義倒可以被援引至軍事領域。

比如,蒂利則認為由傳統國家到民族國家轉變的過程中就包含軍事的專門化與政治的非軍事化。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亨廷頓也認為,軍事制度的發展與軍人的職業主義息息相關\對於軍事的現代化,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專業化、專門化,專業化指的應是能力的提高,專門化則是職責的確定,具體上可以包括軍政關係的明晰、軍人素養的提高、軍事制度的改進、武器裝備的提升等等。

就專門化而言,清朝在頒佈了新軍練兵政策以後,建立了統一管理新軍的練兵處。練兵處作為機構的作用而言,主要是將與軍隊相關的一切事務,統一收歸至練兵處,從而實現全國軍隊在如制度、人事、指揮上的協調統一。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而在傳統軍隊當道時期,無論是旗營兵也好,還是湘軍、淮軍也好,都從未有過如此高度,往往各省自行其是,管理章程也是各自不一,這就使得太平年間軍隊管理混亂,亂象叢生,一到戰時更是指揮失調,調動僵硬。

而湘軍、淮軍更是私人武裝,是獨立於政治權力的一股軍事力量,並且往往能夠侵蝕政治權力。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但是新軍就制度設計上而言,受練兵處統一管制,而練兵處又是中央設立的行政機構,從而實現了一種文官控制,或者可以說是現代意義上的“以文制武”,在制度的層面使政治權力凌駕于軍事力量之上。

就實際效果而言,練兵處設計以後,也確實在短期內統一了全國新軍的多項制度章程,建立了統一的軍制(三十六鎮),並且還建立了對應的軍官制度須知,在湘軍淮軍時期,軍事力量是並沒有對應的軍官制度的,湘淮軍隊將領多是領文官銜或者綠營將領銜。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但練兵處終究只是一“練兵”機構。於是朝廷又設立了陸軍部與軍諮府,前者負責統管一切陸軍行政事務,後者則仿照德、日參謀部,負責制定作戰計劃。

透過這兩個部門,實現對軍隊和平時期和戰時的控制。

除了設立專門的機構以外,在傳統軍隊時期,軍隊所承擔的任務而言,戰爭往往是其次的,其中更大部分的主要是一些日常工作,如巡防、屯墾、防汛、防火等。可以說,在傳統軍隊時期,軍隊不但是軍隊,並且還在日常中承擔警察、消防員等職責。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軍隊的構成往往也經常出現“父死子繼”之類的關係。而在新軍設立後,此類任務一般情況下不由軍隊承擔,而是交由以往綠營、勇營等軍隊改編的巡防隊所承擔,與日常事務的脫離是軍隊功能更加專門化的體現。

羅爾綱還指出,新軍的另一原則是“寓徵於募”,可以說這是軍隊現代化的一種重大變革。就傳統軍隊而言,其成員往往是徵多於募,如綠營一旦入伍便終身為伍,不能自由退伍,於是便經常出現士兵開展副業的情況。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而儘管湘、淮軍隊是募兵而非徵兵,但卻缺乏相應的訓練,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老兵在解散之後也不能再度徵召。沒有一套完整的入伍-訓練退伍制度,是傳統軍隊的重大弊病。

而新軍則仿照西方入伍退伍制度建立了常備-續備-後備的募兵制以解決傳統軍隊固有的問題。就專業化而言,新軍的募兵要求比起以往可以說是極大提高了,不但繼承了以往湘淮軍募兵時重視人員質量、要求背景清楚無犯罪記錄,而且還對於士卒的文化水平也提出了要求。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並且由於這一時期科舉制的廢除,使得不少讀書人都紛紛投入新軍,就後勤制度而己,湘軍、淮軍時期己有特定的規定,但是總體上還是傳統性質的,沒有意識到現代軍隊在後勤上的多功能性,尤其在軍械的使用上,各地軍隊樣式不一。

一到聯合作戰便出現混亂狀況,而新軍時期設立了專門的糧餉局、軍械局、軍醫局。軍隊在後勤上不但設立了統一軍隊各種裝備器械的統一這一目標,還在後勤制度上提出要建立相對應的醫療及衛生系統。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傳統軍隊時期,軍隊以營為最高單位,而湘淮軍隊不同時期,一營人數在三百至五百之間變動,這種情況是由其軍隊性質所決定的。

然而這種編制卻不適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戰爭,新軍時期則將軍隊編為了軍-鎮-協-標-營隊排的形式,更加符合現代戰爭的需要。

在軍事教育上,清朝目標設立一套以小學堂中學堂軍官學堂-陸軍大學堂為教育順序的軍官教育體系,在這一過程中軍官不但要接受軍事方面的相關訓練,還會接受普通教育以提高自身素養。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而軍事將領缺乏訓練,只知練兵不知練將恰恰是之前淮軍等一干傳統軍隊的重病,以致於中日戰爭時鬧出部下要求死戰,而主帥狂奔五百里的鬧劇。

除了建立起國內的教育體系外,海外留學的軍事將領的數量也日益增加,而這主要是以留學日本為主。

除此之外,軍工廠的建設和管理也成為了新軍相配套制度中的一環,以期提高陸軍的戰鬥力,在軍隊的訓練上,多仿照德國、日本進行現代軍事訓練。

清朝末年的新式軍隊,如何進行界定?

為了徹底地向西化靠攏,在長時間內,外國顧問都在軍官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可以說,在新軍時期,中國軍隊的專業化與專門化都前進了一大步,而且是邁進現代化門檻的那一步。

儘管在現代化的道路上還很漫長,但以新軍為主體的一系列改革計劃如鮑威爾所說:為一支現代的、全國範圍的,但還不是國家的軍隊建立了基礎…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侃史看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