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華佗是外國人?清華教授陳寅恪丟擲三點論據,到底有無道理?

由 青琯評史人 發表于 娛樂2022-07-02
簡介我們絲毫不懷疑陳寅恪慣於運用中西史料結合的考證法和對比分析法來還原歷史真相的能力和思路,學術觀點本就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華佗究竟是不是中國人恐怕只有東漢人才能夠確切知曉,不僅僅是華佗,就連關羽、張飛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都曾引發過很多史學

譙字的發音怎麼讀

華佗是外國人?清華教授陳寅恪丟擲三點論據,到底有無道理?

在我國幾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無數著作典籍、傳說軼事

,都反映出中醫中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玄妙療效。不同的歷史時期也都出現了久負盛名的名醫,比如:戰國時期的扁鵲、東漢末年的華佗、隋朝初年的孫思邈、明朝的李時珍、清代的葉天士等等。可是,

爭議最大的一位要屬華佗了

以前的傳說中皆稱華佗善發明了麻沸散,並因其擅長外科手術而能實現開顱治病。《三國演義》一書中,

曾寫到華佗為關羽以刮骨療毒的方式來治療箭傷的經過

。這兩件事情在今人查證史料後認為完全是無稽之談,

無獨有偶,清華大學教授陳寅恪經過數度研究論證,認為華佗實際上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一探究竟。

清華“文史活辭書”、國學大師陳寅恪

對於陳寅恪教授,有兩個當之無愧的稱號:“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

華佗是外國人?清華教授陳寅恪丟擲三點論據,到底有無道理?

陳寅恪,1890年7月3日出生於清末名門之家,祖父是曾任湖南巡撫的陳寶箴,父親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陳三立,夫人是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唐篔。自幼年時期開始,

優渥的家境就使得陳寅恪一直擁有最良好的教育資源

陳寅恪啟蒙時就學習四書五經、地理、數學等多個門類的知

識,10歲時,家中開辦學堂,曾聘請國學大師周大烈、王伯翼、柳翼謀講授史學典籍、英文、數學、國畫等課程,

自小就積澱下了深厚的歷史、文學根基。

12歲時隨哥哥東渡日本,在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學習,

20歲時先後到德國、瑞士、法國等地留洋學習,

28歲時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

梵文及巴利文

,31歲時,赴德國柏林大學專攻

東方古文字學

,不僅學會了

蒙古語

,而且還憑藉自己的鑽研精神擁有了

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

共7門語言的閱讀能力。

出身顯赫的陳寅恪偏偏又是那樣地博學多才,因此被稱為“公子的公子”

華佗是外國人?清華教授陳寅恪丟擲三點論據,到底有無道理?

深厚而廣泛的語言學基礎、熟練閱讀不同國家文字的功底使得陳寅恪能夠自如地開展史學研究,1925年,陳寅恪學成歸國,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的導師,主講語文、歷史、佛教研究等課程,在清華園裡,不論是誰,只要在文史方面有疑難之處,

都樂於向陳寅恪討教一二,陳寅恪是清華園的“文史活辭書”。

他的教學特點是喜歡以詩歌來推證史話,秉承著重證據、重事實的研學精神來探究史料,兼而運用中西結合的考證法、對比法,以求得歷史的原本真相

,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歷史考據學的發展。教學幾十載,

陳寅恪培育出季羨林、蔣天樞等一眾國學大師,所以世人稱之為“教授的教授”

歷史上對華佗的記載略顯誇張

《後漢書》中曾記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可據史料考證,華佗生於公元145年,死於公元208年,去世時是63歲,

這就讓我們後世之人對華佗的壽命感到十分疑惑

,要知道,古代人均壽命可是遠遠不如現代人的,基本上能活到50歲就是長壽了。

華佗是外國人?清華教授陳寅恪丟擲三點論據,到底有無道理?

此外,相傳華佗精通外科手術,

能夠剖開人體來根除疾病

。但是稍有場所的人都會知道,

在古代沒有精密的醫療儀器輔助、沒有無菌手術環境

、沒有輸血技術的情況下,要想順利實施開顱、開腹的外科手術並保證術後病人不會感染簡直是不可能的。

華佗只是一名中醫,若要能精通外科手術,除非他對人體內在構造極為熟稔,換句話說就是他必須解剖過相當數量的人體或屍體,才能如歷史傳聞中說的那樣

“精通外科手術”。

以中外文獻對比的方法推證華佗的出身

陳寅恪40歲那年,在對漢朝的史料研究中突然發現了一個饒有興趣的“點”,這個“點”就是東漢末年馳名中原的神醫華佗。

儘管歷史流傳下來很多有關華佗醫術神奇的故事,可偏愛追溯歷史真相的陳寅恪卻要層層揭開華佗的歷史面紗,隨後,他查證了許許多多中外史料,終以

《三國志曹衝華佗傳與佛教故事》

這一學術論文來詳細論證了華佗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華佗究竟是哪兒的人這樣兩個問題。

華佗是外國人?清華教授陳寅恪丟擲三點論據,到底有無道理?

《三國志》一書中有文: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當時的沛國譙人就是如今的安徽亳州人

,可見,史書中說華佗是土生土長的中原人士。

可陳寅恪卻提出了異議,他認為華佗若當真是歷史人物,那他並不是中國人,而是印度人,對此陳寅恪丟擲了三點論據來佐證自己的論斷

首先從首創麻沸散這種“奇藥”來說,人人皆知華佗是麻沸散的創始人,

《後漢書·華佗傳》

中記載: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意思是說:如果病從人體內部發生,針藥的力量達不到的,

就讓病人先用酒送服一種起麻醉作用的粉末,就是麻沸散,服下之後人便沒有了知覺

華佗是外國人?清華教授陳寅恪丟擲三點論據,到底有無道理?

可即便到了醫學極為發達的今天,也沒有哪一種麻藥僅透過口服就可以令人全麻而毫無知覺,因此,這種藥的藥效就令陳寅恪十分懷疑,他查詢印度的文獻,

發現在更早時期的古印度文獻中就出現了與麻沸散同效的藥物

,故此,

陳寅恪認為麻沸散極有可能就是從印度“舶來”的藥粉。

繼而陳寅恪從姓名的文字組成上來推斷華佗並非真實姓名,而是一種印度語音譯而來的稱謂。

“佗”這個字無論是從文字的運用還是從同音字的使用來看,在我國古代史料中都是罕見的

。可是在印度經書中,這個字反而非常常見,在印度佛教中,

受持十三頭陀支的出家人稱為“頭陀”,釋迦摩尼被稱為“佛陀”

,懂得梵文的人就知道“吠陀”指的就是印度宗教中的“知識”和“啟示”。

而華佗,實際是印度語“阿華陀”傳入中原後的簡化語,源自印度詞彙“藥”的發音“agada”,

所以“華佗”極有可能是印度傳到中國的對“藥”的稱謂,並不是中原人的姓名

華佗是外國人?清華教授陳寅恪丟擲三點論據,到底有無道理?

除了以上兩方面,陳寅恪再從

《三國志》

的一段文字中尋蹤覓跡,認為書中所記華佗為當時廣陵府的太守陳登治“不食”之病而致使陳登吐出紅蟲的故事,

其真實的來源有待商榷

。這個故事與印度史書中一則神醫救人的故事如出一轍,而且故事發生的歷史時期也基本一樣。

故此,陳寅恪推斷華佗應該是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印度人,而且懂得醫術醫理。

我們絲毫不懷疑陳寅恪慣於運用中西史料結合的考證法和對比分析法來還原歷史真相的能力和思路,

學術觀點本就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華佗究竟是不是中國人恐怕只有東漢人才能夠確切知曉

,不僅僅是華佗,就連關羽、張飛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都曾引發過很多史學家的爭論,

真相究竟如何,還期盼有更多的有識之士進一步尋找歷史遺留下來的實物證據,揭開華佗身世的謎題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