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蘇軾和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由 縹緲峰下一粒沙 發表于 娛樂2021-06-09
簡介而有蘇轍這樣的兄弟,更是蘇軾的幸運

三蘇是兄弟關係嗎

說到宋朝文壇,有一個人是絕不會被忽視的,那就是有著“坡仙”之稱的蘇軾蘇東坡。他的詩詞,閃耀了那個時代。

自從他寫下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們面對皎潔的月亮時,浮上心頭的就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毫不誇張的說,他為後人下了個關於月色的定義。

但今天想聊的不是蘇軾那些流芳千古的作品,而是他和蘇轍的兄弟情。一門三蘇,父親蘇洵,長子蘇軾,幼子蘇轍,全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軾和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蘇軾的智商無疑是很高的,不但詩詞做得好,科考也很出色。或者說,古代文人,詩詞只用於怡情,屬於小道,科舉出仕才是正事。只有仕途不順利,才會專注於詩詞。

但在政治上,蘇軾有著不可思議的天真。當時的北宋,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力主改革、實施新法,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認為新法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堅決反對。雙方爭得很激烈。

而蘇軾的仕途是這樣的,新黨得勢時,他站在舊黨一邊,反對新法;舊黨得勢時,他又認為新法還是有好處的,站在新黨一邊。弄得裡外不是人,舊黨視他為叛徒,新黨也不待見他。

所以在政壇蹉跎多年,蘇軾都沒能仕途得意,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幸好他心胸豁達,寄情于山水和美食,悠然自樂。

蘇軾和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但蘇轍可被他給坑慘了。

蘇軾人生的轉折點是烏臺詩案。事情說來簡單,蘇軾受到新黨的排擠,被外放為湖州知州,上任前按照慣例給宋神宗寫了封謝表,新黨在謝表裡斷章取義,汙衊他譏諷新政,又從他的詩詞中找出牽強附會的詞語,將他告入御史臺獄受審。

因御史臺外的柏樹上長年棲居數千烏鴉,被人們稱為烏臺,此案便被稱為烏臺詩案。案情雖是由新黨揭開的,但到後來堅持要查個徹底的已經不是新黨,而是一心要借新法強國富民的宋神宗。

甚至為了打擊舊黨,想殺蘇軾,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蘇軾的親友想方設法營救,其中最給力的毫無疑問是蘇轍。他上書宋神宗,願納還自己的官職為兄長贖罪。宋神宗十分感動,然而並沒有從他所願,依然交給御史臺、大理寺審判。

蘇軾和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值得一提的是,蘇軾粉絲眾多,新黨中也有,雖政見不同,對他的才華是很認可的,不願他就此喪命。就連王安石都說“聖朝不宜誅名士”,太皇太后也出來為其說情。

一番角力之下,蘇軾得免死罪,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很小的官,沒實權,還受當地官員監視。

蘇轍被他連累,貶為監筠州鹽酒稅,5年內不得升職。但蘇轍絕不會埋怨蘇軾,因為他才是蘇軾的頭號粉絲,對蘇軾無限崇拜。

通常一家若有兩個同樣優秀的兒子,難免形成競爭關係,兄長如果太過耀眼,做兄弟的會有活在兄長光芒之下的感覺,心裡不會舒服,甚至暗中厭惡兄長。

但蘇家完全沒有。蘇轍比蘇軾小兩歲,從小就是蘇軾的小跟班,蘇軾到哪兒他到哪兒,對蘇軾有著迷之敬仰。

蘇軾和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宋史·蘇轍傳》有這樣的記載,“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

要知道,史上反目成仇的兄弟可太多了。唐朝的李家兄弟,三國的曹家兄弟,還有唐宋八大家中的曾鞏,跟弟弟曾肇也鬧得很不愉快。若說近的,魯迅先生和弟弟周作人也不相往來。

像蘇軾和蘇澈這樣感情深厚、友愛無間的,真的太少。蘇軾被貶時,蘇澈雖然自身很難,也總是盡力為蘇軾提供物質幫助。

當然了,蘇軾對蘇轍也很好。

烏臺詩案中,某天蘇軾以為自己要被殺頭了,最先想起的不是妻兒,而是兄弟。寫了首《獄中寄子由》,最後一句是“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子由,是蘇轍的字。

蘇軾和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不但今生做兄弟,生生世世都預定好了,來生再與你相見。

蘇轍看到這首詩時是什麼樣的感受,咱們不得而知。但這一句詩,情真意切、死生契闊,令無數人為之動容。

蘇軾還常說蘇轍的才華在自己之上,只是世人不知而已。這是蘇軾的自謙之語,也能看出他對蘇轍有多麼的欣賞,說“豈是吾兄弟,更是賢友生。”

蘇轍在他眼裡,不僅是兄弟,還是賢友。

輾轉各地時,蘇軾從沒放下對蘇轍的思念。以“子由”為題的詩詞超過100首,例如《示子由》《別子由》《和子由詩》等等。

蘇軾和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那首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與蘇轍有關。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蘇轍送他的家眷過來,兩兄弟見了面,未作淚眼婆娑的小兒女之態,而是同遊黃州城外的赤壁磯。

兄長在側,蘇轍忍不住詩興大發,寫了首七律《赤壁懷古》,蘇軾則寫下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以此相和。也為後世的語文考試增加了數道考題。

前面提過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寫盡了人世的悲歡離合,蘇軾在小序裡寫了創作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七年未見蘇轍,他極為想念。

蘇軾曾數次請求朝廷將他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可惜未能如願。

1101年七月,蘇軾在常州逝世,臨終前以不見蘇轍為憾。蘇轍得知,痛徹心扉,於悲痛中作《追和軾歸去來詞》,並寫了近7千個字的《東坡先生墓誌銘》,包含深情地描述了蘇軾的種種美德。

蘇軾和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蘇轍這一生,似乎都在追隨著蘇軾的腳步。文風上向蘇軾學習,政治上,也和蘇軾有相同的主張。

有蘇軾這樣的兄長,是蘇轍的幸運。而有蘇轍這樣的兄弟,更是蘇軾的幸運。期望他們真的可以來生再次成為兄弟,安穩到老。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參考資料:《宋史》《蘇潁濱年表》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