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由 History心發現 發表于 娛樂2022-05-13
簡介從吳王壽夢開始,吳國不斷吸收來自齊魯,楚國,晉國的人才和流亡貴族,並和蔡國,沈國,唐國等受楚國侵略的姬姓小國聯姻,吳人在文化上回歸中原,恢復周人認同

怎麼看待白狄

先秦時代的各國,大都自視為天下的中心,並以各自的世界觀去看待其他邦國。他們眼裡的世界觀和外國觀,可是各有特色,大有來頭的。

1。秦國:視中原為“蠻夏”的東夷後裔

秦國一直有著濃郁的蠻族色彩。有著西戎習俗的秦人其實是東夷族的後裔,殷商的重要盟友。

即使被周人封為保衛西陲的諸侯,秦人依舊有濃郁的東夷文化色彩。比如,周人的圖騰是虎,龍或者龜,但是秦人的圖騰主要是鳥。秦人祖先女修是吞食了燕子蛋才生下秦人始祖;而在同樣有東夷起源的殷人神話裡,有如出一轍的版本:商人女祖簡狄吞了燕子蛋,才生了殷人祖先契;少昊氏帶領群鳥在極東之地建國的傳說,也體現了東夷人對鳥的崇拜,對鳥的喜愛在秦國文物與文化中有跡可循。根據《墨子》的記載,秦穆公夢到的人頭鳥身的句芒之神,其實也是東夷族的神祇。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殷商青銅器鴞卣,古代版的憤怒小鳥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大堡子山秦墓出土的黃金鷙鳥飾物,有典型的西戎風格

從王族姓氏上看,春秋戰國時代,與秦國同姓的贏姓國家,比如趙,奄,郯,黃,江,葛,梁,榖等國,除趙國之外,基本上都分佈在河南山東淮北等地,這些小國大都是東夷後裔,從側面證明了秦人西遷前的發源地。其實就連秦人的贏姓正是通“燕”,體現了秦人的鳥圖騰傳統。

寫於戰國時代的《墨子-明鬼神》記載,秦穆公在太廟裡遇見過東方的天神——東夷的半人鳥神祗句芒,神明讚揚他有德性,並保證秦國會日益強大。可見到了戰國時代,秦人依舊有著崇拜鳥神的傳統。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著名的秦公鍾

但是在西周破敗之後,周朝腹地關中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於是周天子趁機許諾秦人,如果能奪取宗周故地,那就是你們的封地了。於是在與戎狄鏖戰的過程中,秦人本身沾染了大量戎狄習氣。比如秦穆公的謀士尤餘,就是晉人與西戎的混血後裔。當秦國東出函谷關受到晉國阻撓之後,在西戎謀士尤餘的建議下,秦人進行了戎狄化自我改革。於是誕生於齊魯文化圈的《公羊傳》和《穀梁傳》將秦人蔑稱為“夷秦”或者“翟秦”,中原諸侯因為秦人久在西陲,於是輕蔑地將秦人的特殊文化視為落後,並拒絕讓秦人參與會盟。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獵鹿騎士骨雕:秦國大堡子山墓地斯基泰風格飾品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中亞的 斯基泰戰士

以下的甘肅馬家塬出土的戎王墓葬,是戰國晚期秦國的戎狄君公的高階墓葬。,證明了秦與戎的交織。

儘管如此,這並不妨礙秦人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秦人與中原諸侯一樣,視對方為蠻夷:出土於甘肅天水地區的秦公鍾,秦公簋上,秦人稱自己的國土為“夏”,而中原諸侯卻被秦人視為“蠻夏”,自己受命於天,君臨各國。

到了戰國時代,雲夢睡虎地竹簡裡的秦國法律條文顯示:秦人自稱秦國為夏,臣屬於秦國的少數民族想逃離叫做“去夏”,但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即使外邦男子與秦女結合生下的後代,也被稱為“夏子”,可見秦人對於夏的身份的執著。

秦人之所以自稱為夏,是因為秦人佔有宗周的故地,所以在地緣上以周的繼承者自居;而且在攻取關中故地的過程中,秦部族吸收了很多善於農耕,而且文化比較發達的周遺民。秦國深受其影響,他們把周朝的文獻《史籀篇》作為文字教材和書法樣本,所以秦文字又繼承了周人的遺風。《石鼓文》中的一些字,與西周時代青銅器上的金文銘文寫法如出一轍。

所以東夷和周人的古老文字與神話傳說,有助於秦人理解東土的情況;自我戎狄化的改革,養成了秦人機動靈活,不講信義,利益至上,不易受傳統束縛的族群性格,這一次戎狄化改革其實是在為更激進,更反傳統的商鞅變法鋪路,都為後來秦人的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更加綜合的文化和地緣優勢,讓秦人視中原為蠻夏,自己才是正統之夏

2。宋國:自稱商人的小商朝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宋人對商湯的輝煌念念不忘

宋國位於中原腹地,是周人為管理殷商遺民建立的國家。為了採用懷柔政策,周人讓宋微子當宋國國君,而且給了宋君以公爵的爵位。但是很顯然這無法真正平衡殷商遺民的心裡。作為中原腹地的小小商朝,他們一直希望恢復祖先霸業。宋人樂大心在諸侯大會上,公然宣稱自己是“周之客。可見他們並不認同周的分封體系與文化。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宋襄公高舉著仁義大旗,想復興殷商

宋襄公表面上有讓出國君之位的美德,曾經還幫助齊國平定內亂,而且在泓水之戰中尊奉周禮,不襲擊正在過河的敵人,想以公爵的高階爵位和武德服眾。但是根據他自己的表述,他其實向復興商朝,當時其他諸侯對於宋國的本質看得很清楚。

甲骨文中,商人對自己的稱呼是"大邑商",其他的方國和部族被稱為"方"。宋國人繼承了這一思路。在宋國宮廷裡,宮廷音樂《商頌》用長篇大論歌頌商湯王統一天下,討伐荊楚的功績;公子子魚曾經勸告宋襄公,上天不會讓同一民族崛起兩次,商人很難再次興起了,可見宋人在國內依舊自稱商人,排斥周人強加於自己的身份。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宋公錯金戈

基於這樣的身份認同,宋國的稱霸策略是自視為天下中心:降伏比自己弱的小國,挑戰齊,楚兩大國,但堅決不朝拜天下共主周天子,很能說名他們的心態。不僅如此,宋襄公違背主流周文化,按照東夷的習俗抓住鄫國國君,用他祭祀睢水河神,想以人祭恢復古代的殷商-東夷聯盟。這一暴行無疑造成了中原諸侯的反感和警惕。這種思路與齊桓公和晉文公的線路完全不同。

因為堅信自己才是正統,堅持自己是天命所歸,所以宋人在各種戰鬥中不論敵我強弱對比,都堅持硬扛,所以經常敗於對手的突襲和計謀;在襄公圖霸失敗之後,他們一直追隨中原強國,十分頑強地抵抗楚國北進。但是以小搏大的稱霸思路和復興商朝的思想,最終讓他們四面樹敵,以致亡國。

3。吳國:流落南土的王室後裔

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在吳王壽夢之前,吳國已經有了十九代首領,祖先是姬昌的叔叔。

在從商末周初到周康王時代,吳人分為兩支,一支是晉南的虞國,後來被晉國吞併;另一支被王室分封到南方,於西周初期先來到了寧鎮地區,採取了主動蠻夷化政策,斷髮紋身,組建了一個名叫勾吳的小國。雖然大家中原諸侯都知道吳國有王室血統,還是天子最早冊封的一批諸侯,但是吳國長期被視為蠻夷。在公元前583年,吳人北上進軍,征伐魯國南部的郯國。魯國嚇得連連驚呼:中國軍威不振,所以蠻夷才會如此猖狂。說明當時的中原國家,是以看待蠻夷的方式看待吳人;吳王闔閭討伐楚國時,楚臣申包胥前往秦國求救:吳國如同兇猛的野豬,狡詐的長蛇,如果秦國不救楚,吳國就會進一步北上騷擾了。可見在已經被中原視為南蠻的楚國眼裡,剛崛起的吳國是更兇狠的蠻族。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吳王闔閭,霸業的奠定者

但是吳人沒有忘記自身的周王室血統。從吳王壽夢開始,吳國不斷吸收來自齊魯,楚國,晉國的人才和流亡貴族,並和蔡國,沈國,唐國等受楚國侵略的姬姓小國聯姻,吳人在文化上回歸中原,恢復周人認同。隨著周人認同的逐漸復甦,身在南方但渴望稱霸的吳人,很重視宣傳自己的王室身份。《左傳》記載:在公元前506年的對楚遠征中,吳的兩個盟友唐國和蔡國都是姬姓國;在得知姬姓的隨國收容了流亡楚王后,吳王闔閭想活捉楚王,派人到隨國喊話:”楚國兼併了漢水流域的姬姓諸侯,你們也是王室後裔,為什麼要包庇楚王?“春秋竹簡《吳命》記載,楚國在外交場合,蔑稱吳人是周王室在南方的”棄子“,引來了吳人的強烈憤慨;《國語》裡,周天子尊吳王夫差為伯父,晉侯為叔父,吳王和其他姬姓國以兄弟相稱。

吳人恢復周文化認同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季札出遊“。吳王室公子季札對周朝詩歌的深入瞭解和精彩點評,贏得了晉國,齊國,路過貴族的陣陣喝彩;他對各地民風民俗的到位分析,也體現了吳人對於中原的嚮往和野心。正因為如此,吳王夫差的外交策略被霸主思維束縛,念念不忘地傾盡國力,北伐齊國和晉國,還在黃池與晉國爭奪霸主寶座,但卻掏空了國力。這種霸主思維也讓夫差滿足於擊敗世仇越國,而不將這個心腹之患徹底滅亡,這最終為自己的失敗埋下伏筆。

4。楚國:黃帝后裔的再華夏化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楚居,戰國時代楚國貴族書寫的史書

根據先秦楚人的簡牘文書《楚居》,《新蔡葛陵楚簡》記載,楚人祖先是黃帝之孫顓頊,初始居住地在河南地區。楚名稱的由來與神話有關:楚人的女性祖先妣湛生產時難產而死,於是巫師從腋下取嬰,用荊(楚)縫合遺體。

為了紀念自己的女性祖先,楚人就以植物為自稱,而且在外邦人面前也大方地自稱荊或楚。

這一淵源和後來楚國的地理位置,導致了楚人自身的矛盾定位:楚國經常根據自己的利益訴求,調整稱號和爵位,但卻始終擺脫不了中原文化的引力場。

從春秋到戰國,楚國走過了一條漫長的融入諸夏之路。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春秋楚國疆域圖

雖然巫風濃郁,但是中原文化曾兩次傳入楚地:周公在代年幼的周成王攝政時,曾因為畏懼讒言而南奔楚國,躲避風頭。周公因為這個意外,給楚人帶去了一些周朝王室的文化傳統;東周時內鬥失利的王子朝帶著一群學者,官吏和世襲貴族南奔楚國,再一次給南土帶去了中原的文化傳統。所以楚國上層其實比較瞭解中原的文化。楚國的很多制度變革和外交策略,都是以中原為中心制定的。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楚國疆域擴大圖

比如楚國國君曾多次更換爵位。在周初大封建之中,楚君熊繹只得到了子爵;後來楚人逐步兼併了江漢平原的很多小部族,得到了各部臣民的擁護。熊繹的第四代後人熊渠懷著渴望融入中原而不得的糾結心理,公開與周王室叫板:”我們楚國屬於蠻夷,拒絕使用中原的貴族稱號!“作為最高領袖的他自稱為”敖“,這是楚民族的軍事首領稱號;他還封三個兒子為地方的諸侯王。這一系列動作不僅效仿周天子進行分封,其深層次含義是:楚國君主的爵位”敖“比中原的王爵更加高階,楚君可以凌駕於列國之上,周天子相當於我兒子。但是過了不久,暴烈的周厲王上臺,對北方的戎狄和東南的夷族採取強硬政策,淮水和東夷地區被滅國的部族有26個,荊楚地區的噩國就被周天子舉國滅絕。迫於周人的軍事壓力,楚君被迫去掉了王號。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楚莊王

到了東周初年,楚君熊通打到了漢水以東的隨國,強迫姬姓隨國給周天子上書:楚國的實力和子爵爵位不相稱,楚國希望能干預中原事務,平定諸候,尊奉王室。周人察覺到了楚國崛起,準備北進的野心之後予以拒絕。熊通聽說周天子拒絕之後勃然大怒,於是自稱武王。中原諸侯是在君主過世後才上諡號,但熊通明知故犯,故意違反了這一點;而且,最初兩代楚王的諡號分別是武王和文王——這正是西周的奠基人和開國之君的諡號,楚國與周朝分庭抗禮,但又以周文化為樣本的矛盾心理可見一斑。楚國在早期採用了類似於分封制的方式安置王族子弟。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精美的楚式漆器髹飾

到了楚成王時代,楚人還效仿周天子,在長江與漢水流域組建了自己的小聯盟,聯盟裡有姬姓蔡國,姜姓申國這樣的中原後裔,還有百濮,越人,東夷的小國。楚國經常組織各族聯軍,與中原的霸主齊國,晉國爭奪盟友小國,組建起楚國中心的秩序;在擊敗了宋襄公的小霸之後,楚成王審時度勢,認為晉國實力正在崛起,但是楚國的權貴莫敖家族勢力過強,於是收斂了北上的鋒芒,還在城濮之戰中,用晉國主力軍隊去消耗莫敖家族的實力。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晉楚城濮之戰

歷經了多次嘗試之後,到了成王孫子楚莊王的時代, 楚國再一次北進中原,並被認可為霸主。

這一次熊侶學習齊桓公和晉文公的稱霸策略,先擊敗王畿附近的陸渾戎,又打著拜見天子的旗號,去王畿附近閱兵示威。楚莊王熟知上古典故:夏商周三代易代時,勝利者會將象徵正統的九鼎運回國都,於是莊王熊侶故意問周臣王孫滿,九鼎有多重,表達自己的野心。楚國為了征服頑強對抗自己的宋國,故意派出使者不向宋國借道就過宋地,以此來羞辱宋國的主權,讓宋國殺死使者,進而北上。可見楚國人其實很瞭解中原的外交禮法。

之所以是楚莊王,而不是其他楚君能收服中原諸侯,位列春秋五霸,除了個人的勵精圖治之外,是因為”霸主“是周文化體系的評價。霸主的頭銜是”伯“,在伯仲叔季中排名第一:意思是維持周家天下秩序的大哥,而不是隨意欺負兄弟之國的暴君。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曾侯乙編鐘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數量最多、儲存最好的一套編鐘。

楚莊王不僅有擊敗戎狄的戰功,而且在擊敗陳國,鄭國,宋國之後沒有將這些中等諸侯直接吞併,而是清晰地意識到過度擴張會與齊,秦,晉直接接壤,戰爭只會更加頻繁,在擴張中做大的貴族封君會成為王室權力的威脅;在國際輿論上,對那些實力不濟但是文化發達的中原諸侯恩威並施,有利於改善楚國的蠻族形象,讓他們對楚國感恩戴德。因此精明的楚莊王最終獲得了中原認可,成為了霸主。這些恩威並施的措施改善了國際形象,還贏得了孔老二的讚美。戰國中後期”楚才晉用“現象的出現,其實正是楚國貴族學習禮樂,被中原接納的證據。最後到了戰國時代,屈原的《離騷》一開篇就自豪地宣佈:我的祖先是黃帝的後裔——-高陽的顓頊,說明楚人已經自視為華夏的子孫了。《楚辭》裡大量引用夏商周三代的歷史,也體現了楚人的華夏認同。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莊子有濃厚的楚文化淵源

對比春秋與戰國的楚人形象,不難發現:在春秋時代,中原諸侯們驚呼”南蠻楚國與北狄諸部交替侵略,中國諸侯的領土被壓成了即將崩潰的線條形“,南楚和北狄被一併視作外患;而到了戰國時代,北方出現了新的外族,時人眼裡的格局是:中國有七個穿衣冠,行禮儀的諸侯國,其中三個與匈奴接壤。到了這一步,楚國終於完成了華夏化歷程。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不論是否有屈原這個人,《楚辭》依舊能真實地反映楚國貴族的心態

5。中山國:自視中國的白狄後裔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中山青銅器銘文與儒家經典對比

身份認同很重要:先秦諸侯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其他諸侯國的?

中山國特別的山字形青銅器

在戰國群雄中,中山國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中山國名就來自於古老的山神崇拜。中山國的國君是姬姓,而且根據《國語》,《世本》的記載,西周初年就有晉國宗室,唐叔的後裔進入戎狄。歷史上晉文公的母親狐姬,就是沒入戎狄的姬姓貴族女子。

雖然有高貴的出身,但是到了戰國初年,這些人已經被整體戎狄化。在禮崩樂壞的時代,中山國國君自稱公爵本無意外,但是以下克上建立的魏國,卻強詞奪理:戎狄君主只能當子爵,中山君主敢於自封公侯,大逆不道,於是出兵猛攻中山國。在亡國之後,中山國勵精圖治,趁著魏國與齊國,趙國的矛盾復國。

復國之後,中山一邊建造長城自保,在戰場上多次擊敗燕趙,一邊開始在文化上自我改造:他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血緣概念,而是文化與道德概念。只要君臣有道,推行文教就是中國;哪怕血緣上是華夏族,但是臣子作亂犯上,以下克上就不是中國。基於這套論調,中山王族作為已經沒落的周室後裔,選擇了主張進行文教,開化蠻夷的儒學作為對內對外的治國理念,對內聘請儒家文士,前來治國理政,教化百姓。對外積極參與魏國發起的五國相王,努力做到與中原諸國平起平坐,一同進退,努力隱藏自己的蠻夷出身;《中山策》記載,中山國君聽說趙國喜好兵器與勇武之士,但卻重視德性,對此表示並不認可;後來中山國追隨齊國進攻燕國的篡位君主子之,於是出兵討伐燕國,還引用儒家經典《尚書》和《詩經》,振振有詞地斥責燕國君臣無道,臣子竊奪王位,中山國討伐燕國是維護秩序,克定禍亂。完全實踐了儒家”君君臣臣“的政治理念。

儘管如此,經過伐燕戰爭,中山國的相邦司馬賙受到周天子的賞賜,中山國受到諸侯國的肯定,進一步密切了和各諸侯國的聯絡。但是中山王把”國無事不用力“、”有難不披甲“的文士抬到了重要的位置,造成中山國軍事力量下降,農夫怠惰,戰士懈怠,國家崇尚虛名而不務實。為了融入華夏世界,中山國失去了自我,而且在失去自我之後,本質上還是沒有得到認可,最後被實行戎狄化軍事改革的趙國打得大敗,以至於滅亡。

以上就是先秦時代各個諸侯對於自己身份的定位和看法。我會接著寫更多關於先秦歷史的文章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