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從《紅樓夢》裡烏進孝交租,看貴族賈府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年貨

由 少讀紅樓 發表于 娛樂2022-03-22
簡介三、鹿尾鰉魚風味別烏莊頭將鹿肉列於清單之首,有這麼兩個原因:首先,“鹿”諧音“祿”,年根底下,向賈府敬獻租子,先要討個好口彩

繳租的讀音是什麼

從《紅樓夢》裡烏進孝交租,看貴族賈府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年貨

“(冬時)關東來物,佳味甚多,如野鴨、鱘鰉魚、風乾鹿、野雞、風羊、哈拉、慶豬、風乾兔、哈實蟇,遇善庖手,調其五味,洵可口也。”

這是清人汪啟淑在《水曹清暇錄》中的一段話。熟讀紅樓的人,是不是有似曾相識之感呢?沒錯,這段話裡許多的風物,與賈府裡年根兒下收到的那份來自烏莊頭的交租單上的是“同款”。就是這份清單,曾令幼時的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念念不忘又疑問重重:

那些物產是如此的豐饒,又是如此的神秘,它們是從哪裡運來的呢?烏進孝又是何許人也?那清單上光大鹿就有三十隻,獐子、狍子各五十隻;熊掌、鹿筋、鹿舌、蟶乾、海參、大對蝦、幹蝦無疑是山珍海味;榛松桃杏瓤是乾果與堅果,連上等炭火的名字都那麼好聽:銀霜炭;只不知,暹豬、龍豬、湯豬、湯羊都是些個什麼?御田胭脂米、碧糯、粉秔又是什麼神仙穀物?

這些極大豐富的物產也罷了,那烏莊頭“孝敬哥兒姐兒的玩意兒”更讓當年的我豔羨不已:活白兔、黑兔還好,見過;那活錦雞,西洋鴨可就稀罕了,不知道有多好看呢,再加上有兩隻活鹿,真真讓人心嚮往之……

時至今日,多讀了二十幾年的書,竟也漸漸將當年的困惑解開不少,再讀至此處,不禁莞爾。今天就將我的小見解一一寫出來,供諸君一笑。

從《紅樓夢》裡烏進孝交租,看貴族賈府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年貨

一、“關東貨始到京城”

烏進孝的這份清單,所記之物與汪啟淑的如出一轍,這並非巧合或牽涉“抄襲”,而是真實歷史的反映:這些物品都來自關東,在當時統稱為“關東物”。清人入關之後,將許多東北的物產、習俗帶入北京,使得北京與東北的貿易進一步發展,輸入關內的物品大大增多,人稱“關東貨”。不信,您可以去北京打聽打聽,直到現在北京人仍保留著“關東糖”(麥芽糖)、“關東煙”(菸葉子)的叫法。

關東貨於冬季大量進關,天寒地凍之時,路面變硬,恰恰便於大車運輸。所謂大車,指的是騾子拉的敞車,像烏莊頭這樣運輸大量物品的,往往要用四五套大車。

有學者考察過清代“盛京”即瀋陽至京城的運輸線,據說其長大約是一千五百里。若是順利,二十來天便可抵達;若是像烏莊頭所說的,趕上“雪大”,“一暖一化”,那就難行了,所以他說路上走了“一個月零兩天”,這是十分真實的歷史情景的再現,並不是作者隨意編造的一個日子。

從《紅樓夢》裡烏進孝交租,看貴族賈府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年貨

二、烏盡孝是“派充莊頭”

烏進孝是個莊頭。所謂莊頭實際上就是二地主。莊頭分為兩類,即派充莊頭和投充莊頭,二者區分甚為嚴格。派充莊頭是由內務府派充、承領、撥出歸入王公戶下的莊頭,隸屬民籍,並非家奴。而投充莊頭的身份是旗奴,終身不可開戶脫籍,子孫不可應試出仕的。烏進孝應該是派充莊頭。我的依據是,他給賈珍的紅稟帖上稱“門下”,而非“奴才” 。

莊頭的職務一般是世襲的,賈珍見了烏進孝,也曾說過“你兒子也大了,該叫他走走也罷了”這樣的話,莊頭世襲的習俗與規矩可見一斑。

不光烏進孝,書中尤二姐指腹為親的物件張華,其祖父便是皇糧莊頭。原本至張華之父時,“仍充此役”,若不是張華家遭了官司,使家中敗落,那麼張華也應當會是子承父業,成為一名皇糧莊頭的。

烏進孝為人乖覺,言語奉承,租單最後還不忘討好賈府的少爺、小姐。賈珍卻稱他為“老砍頭的”,話裡話外帶出對他的不滿與無奈,預計能收到的五千兩銀子也只得了一半,並不全然相信他口中的那些“天災”所致的歉收。

至於烏進孝之言是否全部屬實,此係疑案,文本里並不分明。只是烏進孝已是個老人,卻還要親自押車一個多月趕來與賈珍“打擂臺”,焉知不是怕兒子應付不了賈珍的質疑發難呢?

莊頭的身份本就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要忍受賈珍等人欺壓剝削;另一方面,他又欺壓並剝削著一眾普通農民,這樣的身份決定了他若有欺上瞞下的行為,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且看“烏進孝”這名字,再聯想到曹公一向於人物姓名上的慧黠,怕是也是曹公的不寫之寫。

從《紅樓夢》裡烏進孝交租,看貴族賈府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年貨

三、鹿尾鰉魚風味別

烏莊頭將鹿肉列於清單之首,有這麼兩個原因:首先,“鹿”諧音“祿”,年根底下,向賈府敬獻租子,先要討個好口彩。這倒不是烏莊頭的獨創,《林則徐日記》中就曾記載,道光皇帝曾兩次於臘月二十七日賞賜他“福”字、“壽”字和鹿肉之禮,取的便是“福祿壽”俱全之意。以“鹿”諧“祿”,連皇帝都要講究的口彩,烏莊頭自然是要留意的。

《林則徐日記》中所載之事,是真實的歷史反映,清代對於三品以上的官員每到臘月都要賞賜鹿肉。這也是賈府租子清單上鹿肉居首的另一個原因了:清代京城有講究吃鹿肉的風俗習慣。

當然,烏莊頭進獻的“大鹿三十隻”,無疑是射殺的冷凍的鹿肉了,這與史湘雲和寶玉“算計”的那塊“新鮮鹿肉”還是有區別的。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那篇錦繡文字,使我們見識了湘雲的“是真名士自風流”,也驚訝地發現大觀園裡的少男少女們與我們今人一樣喜好“燒烤”,只不過他們的食材鹿肉比我們更高階。

清代東北盛產麋鹿,清初的幾代皇帝又極重視狩獵,因此鹿肉在當時並非特別稀罕的東西,尤其是在賈府這樣的豪門之家。但是這“新鮮鹿肉”則不同了,配上鐵爐、鐵叉、鐵絲蒙,自烤自吃,真是勝過一切吃法。記得《舊京秋詞》中有一首寫烤羊肉的詩,其中一句“爆涮何如自烤高”,不就是寶湘二人商量的“又吃又玩”的精髓嗎?

除了寶玉、湘雲兩個,探春、鳳姐、平兒都是燒烤愛好者,黛玉、寶釵也是司空見慣的。只有一個寶琴,在這一場盛宴中躊躇起來,說道“怪髒的”。按說寶琴見多識廣,是紅樓女兒中到的行過萬里路的有閱歷的女孩子,為何在吃鹿肉上反扭捏起來了呢?我的理解是,寶琴畢竟是從南方來的,而吃鹿肉的習俗源於東北,又被帶到北京。寶琴年紀小,因此沒見過“烤鹿肉”也不稀奇了。

從《紅樓夢》裡烏進孝交租,看貴族賈府那些令人饞涎欲滴的年貨

“山珍先兔鹿,海物首鱘鰉。” 鱘鰉魚多產自東北,如黑龍江、混同江。鱘鰉魚因其珍貴難得,是當年風行京城的佳餚,尤其是以頭骨為貴,如今是早已消失,不可復見的了。

看過的《紅樓夢》不同版本,對於鱘鰉魚的數量竟有“二個”與“二百個”之差。如果不瞭解鱘鰉魚,很容易傾向於“二百個”,因為這樣一份熱鬧的清單,動輒都是成千上百的數量,單單這個鱘鰉魚只有兩條,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可是事實上,鱘鰉魚在這裡還真不可能是“二百條”,而是兩條。參照《清稗類鈔》中記載的,“吉林歲貢”的鱘鰉魚也不過三尾,因為這種魚極大,一條可長達數丈,重三四百斤,兩三條就不少了。《北遊錄》記載過四五丈長的鱘鰉魚吞食一男子的奇聞,可見鱘鰉魚之長、之大了。

至於暹豬就是暹羅種豬,據說是過去最好的豬,吃米長大的。龍豬呢,是一種瘦肉多肥肉少的豬。湯豬、湯羊都是沒有褪毛去皮的,可以熬成濃湯,想來那滿滿的膠原蛋白也讓人心醉吧。

再有,清單上提到的那些穀物,原來御田胭脂米是一種煮熟後色紅如胭脂,有香氣,味腴粒長的優質稻米,七十五回賈母所食“紅稻米粥”大概就是這個米做成的粥。糯米有血糯、碧糯、白糯,碧糯也就是綠色的糯米了。粉粳,大概是呈粉紅色的粳米。

《紅樓夢》裡的一張烏莊頭的賬單,穿插在小說之中,既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又承載著一部風俗與物產史,真真令人慾罷不能。

作者:杜若,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