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一起來看看羅漢像以外的宋代寺廟塑像吧!

由 歷史迪迦 發表于 娛樂2021-05-31
簡介只是殿內現存十二圓覺塑像,雖仍保持有宋代規範,但經過明、清兩代重修,已經失去原有質樸厚重的精神面貌,如以與晉城青蓮寺塑像相對比,其時代風格是很容易看出的

宋代為什麼有泥塑像

在全國範圍內雖仍儲存有一定的數量,但也同樣多是經過元、明、清各代重修現就所知者加以論述:

中國古代寺廟,以新中國建國前地處偏僻的山西省境內儲存較多。根據50年代中期山西省文物普查,僅晉東南太行山區就有宋、金時代的寺廟建築物近三十處。如長治長子、高平、晉城等地,都有很多宋建佛寺,其中以晉城青蓮寺和長子法興寺較為著名。晉城青蓮寺,分上寺和下寺。下寺歷史較早,亦稱古青蓮寺。但現能見到的兩寺最早的佛殿,都是建於北宋時代,經過明、清兩代重修者。下寺規模不大,現僅存有前後兩殿,後殿為正殿,內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侍童共七尊像,前殿中央佛壇和左右壁壇共十一尊像。從造型風格上看來,多數仍保留有唐,宋時代的樣式、風格。如正殿文殊普賢二菩薩,其坐式與教煌唐塑中多見的半趺半倚是一致的。

一起來看看羅漢像以外的宋代寺廟塑像吧!

二菩薩所乘獅、象,不是置之座下,而是僅於須彌座的束腰間露出獅和象的頭部以作為象徵性表現,這種形式,也曾見於陝北米代石窟雕像中。再從神態風度來觀察,都保留有宋代的樣式。特別是前殿塑出的男女供養人,其簡潔質樸和富有真實感的造型,很容易令人聯想起麥積山第123窟北朝塑的男女兩個供養人。雖是時代不同,風格相異,但所運用的概括而純樸的表現手法卻是有些相近的。再從那個供養女所顯示出的簡練流動的衣裙線紋來看,它和麥積山165窟的宋塑侍女像也是相一致的。

一起來看看羅漢像以外的宋代寺廟塑像吧!

青蓮寺上寺規模較大,寺內正殿和東西配殿共有塑像約四十餘尊。上述十六羅漢塑像即在東配殿內。正殿塑像為一佛四脅侍的五尊像。其中文殊普賢也和下寺同樣,作半趺半倚狀,坐於須彌座上,所乘獅象僅有頭部塑在須費座中間,可以說已成為宋代的特徵。正殿重建於北宋寶元二年(1089)。塑像可能儲存原來的造型。在東配殿內,除塑有十六羅漢以外,還有塑在佛壇中央作為主像的觀音像,花冠高髻,垂髮披於兩肩,胸飾瓔珞,長裙束帶,作一翹於座上,一腿下垂的踞坐式,這種坐式,也是陝北石宋代菩薩雕像中最多見的形式。又西配殿中所塑地藏薩,也是陝北北宋窟中多見的題材。

一起來看看羅漢像以外的宋代寺廟塑像吧!

長子法興寺,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的慈林山南。據寺內現存宋元豐四年(1081)《法興寺新修佛殿記》碑文記載,佛寺創建於北魏,唐代重修,北宋天聖中又重建殿。只是殿內現存十二圓覺塑像,雖仍保持有宋代規範,但經過明、清兩代重修,已經失去原有質樸厚重的精神面貌,如以與晉城青蓮寺塑像相對比,其時代風格是很容易看出的。1958年11期《文物參考資料》6頁曾刊有塑像的部分圖片,從中更可以看出明、清製作流於格式化的呆板而缺乏生氣的做作手法,是非常明顯的。

一起來看看羅漢像以外的宋代寺廟塑像吧!

如上所述,在全國範圍內,宋代寺廟泥塑像,經過元、明、清近六七百年的漫長時代,能儲存原有面目已屬罕見,各地所存羅漢像和其他塑像莫不如此。就所知者如太原天龍山聖壽寺遺址露天棄置的護法天王殘軀,看來是自從塑造以後,未曾受到後人的裝修。此像表現手法誇張,充分顯示雕塑者為突出主題,特別施以肌肉強化,作出耀武揚威的嚇人形象,雖然頭已殘缺,但仍可以看出整體精神,甚至可以想象出面部的表情。就殘像簡練的造型手法看屬宋代原作。

一起來看看羅漢像以外的宋代寺廟塑像吧!

山西之外,河北省儲存的古寺廟造像亦多,尤以正定縣隆興寺較有代表性。寺原建於隋代,北宋初年重建,寺內大悲閣中銅鑄四十二臂觀音立像,根據文獻,是造於北宋開寶四年(971)。像高達24米(一說高22米),為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像。正因為形體大,在比例上難免有不夠準確之弊。而同一寺中的摩尼殿,是一座平面呈十字形(即在方形殿四面各有抱廈凸出)形成為重簷九脊頂的特殊建築物。在結構形制上,為古代殿宇建築中所少見。殿內佛壇所塑五尊像中的一佛二弟子三尊像是北宋原作,造型莊重,為現存較好的宋塑之一。向後屏背後的壁面上,懸塑(亦稱壁塑或影塑)有云海須彌山觀音像(亦稱水月觀音),據傳原是宋代雕塑中的出色製作,惜觀音像已經近代改塑,原作已不可見。

一起來看看羅漢像以外的宋代寺廟塑像吧!

中國古代的壁塑藝術,從南北朝時代,就隨著壁畫的廣泛應用而發展起來。唐代楊惠之,特別是北宋山水畫家郭熙,結合壁畫形式,對壁塑藝術更有進一步的發揮。在宋人鄧椿所著《畫繼》中說到壁塑時,曾謂“楊惠之塑為天下第一,中原多有其塑山水壁。郭熙見之,又出新意,令圬者不用泥刀,只以手搶泥於壁,或凹或凸,俱所不問,幹則以墨隨其形跡暈成峰巒林壑,加以樓閣人物之屬,宛然天成,謂之影塑”。可惜的是今天隆興寺摩尼殿郭熙式的山水壁,經近代改塑後已僅能見其大致規模了。

一起來看看羅漢像以外的宋代寺廟塑像吧!

隆興寺摩尼殿現存壁塑,系就五間大殿的神龕後壁塑出襯景山水雲樹,規模宏大,構造壯偉。其中原塑的觀世音,作半倚坐式,姿態自然,所有頭光以及寶冠的圖案意匠,也與坐像的優美姿勢相適稱。這種富有藝術性的表現手法,可以看出是從盛唐時代的菩薩像,主要是敦煌和天龍山造像中同類型的菩薩像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繼承並發展下來的。

文章由百家號作者原創撰寫,未經允許,切勿轉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