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古代如何處罰隨地吐痰?明朝有一辦法極有效,沒人敢吐

由 梧桐樹下戲鳳凰 發表于 娛樂2021-07-20
簡介(清朝天壇祭天儀式,現代再現)當然,隨地吐痰不只不衛生,不文明,在古代更是不禮貌,如果在皇帝面前亂吐,則是“大不敬”,搞不好把命吐掉

如果別人在你面前吐痰怎麼辦

“隨地吐痰”是不道德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現在,國際上有一種不太好的眼光,老認為中國(大陸)人不講衛生,愛隨地吐痰、大小便什麼的。很顯然,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但是一種偏見,因為隨地吐痰、大小便並不是大陸人才會幹的,其他國家也有這種現象。

古代如何處罰隨地吐痰?明朝有一辦法極有效,沒人敢吐

其實,從我在史料中的發現來看,中國人是很講衛生的,不隨地吐痰同樣是古人所擔提倡和積極執行的,早在先秦時就有禁止隨地吐痰的規則。

我曾就此專門撰寫了文章。

《禮記·內則》規定:“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噦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視,不敢唾洟。”這裡的“不敢唾洟”,就是不敢隨地吐痰的意思,“唾洟”,就痰液和鼻涕,隨地吐痰是不道德的。

古代如何處罰隨地吐痰?明朝有一辦法極有效,沒人敢吐

《禮記》要求不隨地吐痰,是按照倫理道德標準來要求的。在古代醫家那裡,則是另一番理解。

隋唐時醫藥學家孫思邈在《保生銘》中有一個觀點:“每去鼻中毛,常習不唾地”,意思要經常去除鼻毛,要養成不隨地吐痰液的習慣。

古代如何處罰隨地吐痰?明朝有一辦法極有效,沒人敢吐

雖然孫氏所謂“常習不唾地”,首先是出於養生和保健而需要提出來的,但在客觀上有益於環境衛生,減少了病菌的傳染。

如同廁所的出現可以證明古人反對隨地大小便一樣,痰盂的發明則是古人不隨地吐痰的重要物證。

痰盂,古人又稱“痰壺”,有瓷質、玉、金屬等各種質地,至晚在在漢代時已是家居必備之器,據《西京雜記》,當年廣川王劉去盜魏襄王墓時,便曾盜出一隻“玉唾壺”。到清代,痰壺還是皇家的標配之物。

古代如何處罰隨地吐痰?明朝有一辦法極有效,沒人敢吐

(古代手持式痰盂)

古人常用的痰壺,與今天常見的痰盂明顯不同,可以把玩,有條件的人家由下人捧著,隨時取用,並不放在地上(當然有放地上的)。

孔子的後代孔安國,便曾捧過痰盂,《漢官儀》即記載,漢武帝時,“孔安國為侍中, 以其儒者, 特聽掌御唾壺。”

讓孔安國捧痰盂,還是漢武帝高看他一眼,因為他是知識分子(儒者),一般人還沒有這機會。

古代如何處罰隨地吐痰?明朝有一辦法極有效,沒人敢吐

(孔安國畫像)

如果需要,古人外出或到一些重要場合,可以帶著痰壺,藏於長袖、身上。

對在重要場合隨地吐痰,古代有相應的管理手段。

如明朝專設“監督員”,一般由後勤兵衛、司禮監一類人出任“監督員”,沒人敢吐。據《大明會典》,監督員對“咳嗽吐唾者,即時糾舉”。明林堯俞《禮部志稿》也載:“百官自入午門內 不許吐唾,如朝參近侍御前,有病咳嗽者即許退班。”

古代如何處罰隨地吐痰?明朝有一辦法極有效,沒人敢吐

在古代,如特定場合隨地吐痰被發現,要倒大黴的,會被治罪。如皇帝在天壇祭天時,吐痰是大忌諱,要約束行為,“如有飲酒食葷,及隨侍入壇而唾地者皆罪之。”

看來,在這種場合隨地吐痰,比現代酒駕入罪還狠。

古代如何處罰隨地吐痰?明朝有一辦法極有效,沒人敢吐

(清朝天壇祭天儀式,現代再現)

當然,隨地吐痰不只不衛生,不文明,在古代更是不禮貌,如果在皇帝面前亂吐,則是“大不敬”,搞不好把命吐掉。

據《魏書·李慄傳》,北魏太祖拓跋珪時,左將軍李粟常在拓跋珪面前隨便吐痰,即所謂“咳唾任情”,結果被拓跋珪找理由誅殺了。

推薦文章

  • 死於尼泊爾空難的女副駕:丈夫墜機身亡她接力飛行夢,離當機長僅一步之遙

    死於尼泊爾空難的女副駕:丈夫墜機身亡她接力飛行夢,離當機長僅一步之遙據尼泊爾媒體報道,客機的副駕駛是名叫Anju的女飛行員,17年前她的飛行員丈夫死於空難後,她選擇成為一名飛行員,繼續丈夫的夢想,她此次飛行結束後即將成為一名機長,然而就在她作為副駕的最後一次飛行中,只差10秒就能著陸時,飛機卻意外墜毀,令人...

  • 新漢陽站最新進展來了

    對於網友的問題,武漢城投集團於10月17日回覆網友稱,今年8月19日,市規劃局、市城投公司在官網上公佈了漢陽站國際方案徵集中標機構...

  • 李健:讓消費者看到不一樣的聯想|我和熊貓消費節

    李健:讓消費者看到不一樣的聯想|我和熊貓消費節對參加此次消費節的目的,李健表示,過去大家到店買聯想的產品,第一印象就是想到買電腦,而現在的聯想,實際上涵蓋了更多的品類,囊括聯想自有品牌產品、聯想賦能品牌產品和聯想智選產品,覆蓋智慧家居、智慧穿戴、智慧出行、全場景娛樂等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