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讓我牽掛,也給我不一樣的溫暖和寄託

由 中國青年作家報 發表于 娛樂2023-01-25
簡介父母在貴州老家的小縣城裡做小生意,弟弟在深圳求學,而我從揚州大學畢業後,又來到張謇的故鄉海門,在一個國有農場從事農業工作

一個金一個青一個同是什麼字

圖片

圖片

圖片

作者:袁

微信編輯:張曉盈

圖片

圖片

妻子臨上學之前,總算吃上了一頓地道的家鄉風味——乾白菜燉排骨。在一碟糊辣椒蘸水的加持下,彼刻的她彷彿產生了一種要麼確確實實身處老家,要麼正在夢中酣睡的錯覺。直到微信群裡,傳來母親詢問有沒有收到快遞的語音,才將她從離家1600多公里的現實中拉了回來。

正當我拿起筷子,準備品嚐自己的手藝時,她突然伸出筷子擋開,說要先拍張照片發到群裡展示成果。不一會兒,母親發來一條語音,說菜看起來倒是不錯,不知道味道如何。我放下筷子,精選了一個“美味”的表情包回覆她。隨後,弟弟也從離家1100多公里外的深圳,發來一張“點贊”的圖片。微信群裡的互動多了起來,沒過多久,母親又發來一個影片,父親正在涼拌米皮。在紅油與黃瓜絲的配合下,米香透過電磁波向我們發出共進晚餐的邀請。這時,妻子發了一個“流口水”的微信表情,而父親也少有地參與群聊,回覆了一個哈哈大笑……

在外求學的7年間,群聊已經成為我們一家人線上相聚的一種方式。父母在貴州老家的小縣城裡做小生意,弟弟在深圳求學,而我從揚州大學畢業後,又來到張謇的故鄉海門,在一個國有農場從事農業工作。妻子剛研二,也在揚州求學。三五年內,我們一家人分散幾地的局面依然很難改變。有時候我會在電話裡感嘆,什麼時候才能一家人整整齊齊地聚在一起,永遠也不分開。沒想到,卻被父親說沒出息:“老輩們常說,戀家的鳥兒飛不高,也飛不遠。你年紀輕輕的,就該多出去闖蕩闖蕩,中國這麼大,哪裡不是家?我跟你媽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已經在外多年了……”

父親的話,讓我心生羞愧,臉也漸漸地發紅、發燙。他說的都是事實,我不只一次聽爺爺講起父親16歲就出遠門打工的故事。但我的想法也沒有錯啊,自打我和弟弟被他們從老家接到身邊上學,就開始了長達10年的“漂泊”生活。

初到廣東,飲食和語言的天差地別,讓我和弟弟覺得是一種煎熬。那時候,我們是彼此唯一的玩伴。幸運的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格外關照與關注。在她的愛護、鼓勵和幫助下,我和弟弟才漸漸融入班集體,也慢慢學會了用粵語去交流。當然,成績也比在老家的時候好了很多,父母彷彿從我們獲得的一張張獎狀上看到了他們不畏艱辛、流血流汗掙錢的意義。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年,父母因為工作環境和待遇問題,離開原來的工廠,在朋友的介紹下前往河南鄭州的杜甫故里鞏義市,下煤窯。

其實,對父母來說,他們是重回故地。早在18歲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在那個煤礦幹過一段時間。後來結了婚,母親覺得太危險,才不讓他繼續留在那裡。從廣州站到鄭州站,人流匯聚成洪水,迅速吞沒了我們昔日的一切美好、溫馨的記憶。一張張疲憊、驚慌、空洞或悵然若失的面孔,讓我對家產生了無限的渴望。當然,我所說的家,是一個固定的、永不搬遷的地方。

我和弟弟作為插班生,被分在兩個不同的班級。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語言,不同順序的教材知識結構,我們都明白一切又要重新開始了。事實證明,我和弟弟早已經具備了快速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一個學期下來,我們差不多已經可以用河南話跟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一直到初中二年級,時間都是靜謐流淌著的河水,沒有波瀾,只有安寧。但事實上,一場無聲的告別,正在秘密的籌劃中,並且不可避免地向我們走來——父母決定讓我們再次轉學,回老家念初三,然後考當地高中。辦理手續的那天,我和班主任還有幾個好夥伴相擁而泣,他們都理解這種無奈的分別,但卻講不出再見。就這樣,用豫劇和燴麵構成的“記憶之家”也遷出了那片金土地。

後來我跟弟弟如願考上省內最好的幾所高中之一,離家400多公里的住校時光,讓我們提前體驗了大學生活。家的味道,就是一週一次的電話粥,以及銀行卡里的餘額提醒。高考過後,弟弟去了深圳南方科技大學,而我來了江蘇揚州大學。

如今,我已經畢業並在一個國有農場打工兩個月了。宿舍裡安放下一些必要的傢俱後,空間所剩無幾。公司領導多次讓我更換大一點的宿舍,都被我婉言拒絕了。空間太大,就很容易放大孤獨感,念家的情緒也就有了藏身之地。這些日子裡,我每天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在廚房裡用油鹽醬醋復刻家的味道,並重新構建一個家的概念。

時間越往後,我越理解父親對我的“批評”,也更加明白了家的含義。蘇東坡說:“此心安處是吾鄉。”細細一想,無論是童年還是少年時光,我們的境遇莫不是這樣。雖然都身處異地,背井離鄉,但父母在的地方,就有用愛和責任搭起的一座庇護所。或許是一間瓦房,或許是一間職工宿舍,但不妨礙內心升騰起一份幸福和滿足感。

在通訊極度便捷且多元化的今天,真可謂應了王勃那句“天涯若比鄰”。在以“自己人”三個字命名的家庭微信群裡,我們構建起一個可移動、視覺化的家。大事小事、生活點滴都可以隨時隨地分享。父親的話,同時也讓我深入思考家在新媒體時代所呈現出來的新書寫方式。在愛與被愛、關心與被關心、理解與被理解的隱性情感互動中,每個人都是構成“家”的筆畫,相互間不同的距離,不一樣的生活軌跡,不一樣的習慣,讓這個字看起來更豐滿,更具有時代氣息與精神指向性。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潘美辰歌中所唱的家,我已經擁有了,它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讓我牽掛,也給我不一樣的溫暖和寄託。

原文標題《家,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刊載於2022年10月19日中國青年報08版

|

稽核:楊月

|

複核:周偉

圖片

圖片

圖片

點選圖片訂閱特種紙製的中國青年作家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