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洛陽宜陽:鵪鶉養殖 撐起群眾致富新希望

由 河南商報洛陽 發表于 娛樂2022-12-05
簡介據悉,該專案建設有全自動、綠色的密閉設施,其中包含養殖大棚8座、出糞彩鋼棚1座、儲蛋棚1座、發電機棚1座、6層層疊式鵪鶉籠及養殖棚溫環控等智慧化配套設施,年產鵪鶉蛋約600萬公斤

養殖鵪鶉國家補助嗎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付首鵬 通訊員 王若宇

7月27日,走進洛陽市宜陽縣鹽鎮鄉大寨村的智慧鵪鶉養殖車間,只見機器有序運作,卻鮮少看到工人。

原來,該養殖場智慧化程度不斷提升,使偌大的廠區日常管理僅僅需要不到10人,控溼、控溫、上料、投水、收蛋、除糞等環節全部由電腦控制。

該養殖場負責人焦進軍介紹,全自動養殖不僅節約人工成本,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量。

據悉,該專案建設有全自動、綠色的密閉設施,其中包含養殖大棚8座、出糞彩鋼棚1座、儲蛋棚1座、發電機棚1座、6層層疊式鵪鶉籠及養殖棚溫環控等智慧化配套設施,年產鵪鶉蛋約600萬公斤。

“鵪鶉渾身都是寶:蛋、肉的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羽毛能做工藝品,就連鵪鶉糞都有人要。小鵪鶉,大效益!”一說起自己養的鵪鶉,焦進軍就樂得合不攏嘴。該專案全部建成後,年產值將達3600萬元,旺季可提供300多個工作崗位。小鵪鶉為群眾撐起了致富新希望。

不單單是鹽鎮鄉大寨村,在宜陽,許多返鄉創業的鄉賢也瞄準了鵪鶉養殖。柳泉鎮十字路村、汪營村,白楊鎮西馬村……多個村莊的鵪鶉養殖業蒸蒸日上。各鄉鎮因地制宜,透過集體聯建養殖小區和加工廠房的方式,吸引鄉賢返鄉創業,形成了鵪鶉養殖加工產業鏈。部分村莊透過科研院校技術支援、企業精深加工、電商平臺拓寬銷路等方式,走出了一條“基地+高校+企業+電商”的“四方聯動”產業發展新路子,為群眾增收、壯大集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