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由 家櫪 發表于 娛樂2021-06-10
簡介圖5:北宋汝窯杯式爐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汝州青瓷中的“汝窯”,看看大峪東溝窯與“汝窯”在造型上的相互影響,我們另有一篇《汝州青釉探索》,我們講了大峪東溝窯與“汝窯”釉質上的近似之處,甚至可以說有一部分幾乎無法區分(如果在市場上,甚至在我們認為是

驚釉影響瓷器價值嗎

家櫪(藝術家 考古研究者 )

——-原創作品

青門引 詠汝州青釉高足杯

細雨連山瀝。催動麥浪微襲。

風輕月夜聞溪潺,

舉杯暢飲,對影醉無寂。

龍泉耀器均輝熠。大峪誰人覓。

汝州北宋青釉,凜然玉潤冰清碧。

“杏子黃,麥上場(cháng),栽秧割麥兩頭忙”。夏收、夏種、夏管,正所謂“三夏”大忙時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日子,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唐太宗有詩曰:“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芒種又作“忙種”,諺語說,小滿趕天,芒種趕刻。芒種之忙,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種的最忙季節。芒種是農忙季節,更是二十四節氣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節氣,忙忙碌碌的就為等待芒種這個季節,芒種時節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有利於水稻等植物的生長。。

有諺語形象地刻畫了“雙搶”時節的情景:“早上一片黃,中午一片黑,晚上一片青。”早上,成熟的麥子還沒收割,一片金黃;中午搶收完畢,露出土地原本的黑色;晚上搶種結束,又呈現新苗的一片青色。

這個季節有芒夏季作物漸漸由綠轉黃,進入成熟期,水稻也在忙著插秧,麥浪漸黃,又插上了一片片綠油油秧苗,細雨、微風在這金黃青綠間,田間人們在忙碌著,月夜山中溪水潺潺,文人墨客們坐在山間聽著小溪的歌聲,把酒舉杯,詩詞歌賦,高談闊論,品評那南方的越窯、龍泉窯,北方的耀州窯青瓷,又有誰關注過這凸起於北宋河南地區的汝州青釉?

號稱有“北方青瓷之都”的汝州青瓷,造型、釉質、釉色絕不亞於北方的耀州窯,也不會輸給南方的龍泉窯,它是受到了越窯青瓷(密色瓷)的啟發、影響而趨起的一個沒有太多人關注的重要青瓷系,既是鈞窯的發祥地,又是汝窯發展的基石,大家都知道“汝窯”的珍貴,又有誰知道“汝窯”是從汝州青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呢?

在當時,汝州青瓷的翹楚一個是大峪東溝窯,一個是魯山段店窯,大峪東溝窯青瓷與“汝窯”極為接近,開片紋、支釘支燒、胎釉等,有些甚至比汝窯更精巧、瓷化程度更高,如果不是出土於大峪東溝窯的話,估計那一定會被認為是“汝窯”,這一點在下一篇《汝州青釉探索》裡會有描述。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圖1:汝州青釉高足杯

這裡我們著重來探討一下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這件北宋汝州青釉高足杯是一件極具開創性的造型,這種造型估計是受到河北晚唐定窯高足杯造型的影響,而為之一變,開創了元明以後高足杯的先河。

據目前查閱的資料顯示,還沒有早於這種大峪東溝窯青釉高足杯造型的先例,因此它具有開創性,且具有對後世起到了榜樣和承前啟後的作用。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圖2:汝州青釉高足杯內裡

這件汝州青釉高足杯造型完美、精巧,釉質肥厚、滋潤,釉色東青色,施釉均勻、細膩,杯內釉面乾淨平整,有幾道驚釉開片,說明大峪東溝窯製作瓷器的胎釉燒結溫度較高,且胎骨與釉的膨脹係數大體一致,大峪東溝窯的產品磁化程度高,完全可以稱得上“瓷器”。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圖3:汝州青釉高足杯區域性

我們如果仔細觀察高足杯外釉面,就會發現區域性開有不規則的稀疏開片紋,這說明厚實的胎骨與這純淨的釉膨脹係數大體一致,沒有產生太多的開片,透過釉薄處的口沿,可以清楚地看到胎骨的淺灰色,並含有少量的細小雜質,俗稱“銅骨”,釉色如冰似玉,清淡典雅怡人。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圖4:北宋汝州青瓷與宣德官窯對比

這種造型的高足杯我們常見的是明代早期的作品,景德鎮御窯場遺址出土的永宣官窯器中有一些是可以復原的高足杯,這些官窯器的高足杯不管是青花、釉裡紅還是釉上礬紅,都明顯是受到宋代汝州青釉高足杯的影響,因為這種高足杯在元代的樞府釉也有,造型基本上延續北宋晚期大峪東溝窯的形制。

當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早於大峪東溝窯的這種高足杯造型,換句話說,這就是一件形成非常標準的經典形制,為元以後高足杯的傳統經典造型,從這一點上看,這件汝州青釉高足杯的意義極為重要。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圖5:北宋汝窯杯式爐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汝州青瓷中的“汝窯”,看看大峪東溝窯與“汝窯”在造型上的相互影響,我們另有一篇《汝州青釉探索》,我們講了大峪東溝窯與“汝窯”釉質上的近似之處,甚至可以說有一部分幾乎無法區分(如果在市場上,甚至在我們認為是汝窯的器物中),這裡我們僅探討一下大峪東溝窯在造型上與“汝窯”的某種近似,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這件北宋“汝窯”清宮舊藏(啊呼齋藏宋瓷),並刻有乾隆御題詩的杯式爐及底座(器物底、座均有御題詩),‘詠官窯爐’(乾隆皇帝當此爐為官窯)詩曰:“百圾紋冰裂,五釘鐵色相。海桑經以久,薜暴亦其常。已是星辰宋,那尋越器唐。墨林齋裡物,曾炷六時香。”,這種造型的爐在宋代繪畫上也可以找到它們的影子。再看看它的造型與大峪東溝窯青釉高足杯是不是也很像?也就是說可以透過這件杯式爐看到大峪東溝窯高足杯的影子。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圖6:晚唐、五代定窯刻花杯與北宋汝窯杯對比

我們不妨再尋覓的廣一點,看看緊鄰河南的河北窯口,晚唐、五代定窯刻卷草紋酒杯與北宋汝窯杯在造型上有什麼關連?很顯然,這種高足杯很可能是晚唐、五代定窯仿金銀器造型時出現的,晚唐定窯受到金銀器影響的造型非常多,壺、瓶、尊、爐、碗、盤等等,由於河北、河南距離不太遠,很容易就被近鄰大峪東溝窯窯工們吸收並改進,便成就了元、明以後高足杯的典範。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圖7:晚唐、五代定窯杯式爐與汝窯杯對比

杯式爐是一種在晚唐比較流行的爐式,多數是金屬製品,參見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唐代銀質杯式爐等,這些都說明這種式樣的爐在晚唐比較流行,但是瓷製品確實出現的沒有那麼早,瓷製品估計要稍微遲一點,估計到十世紀前後才出現,這件晚唐、五代定窯白釉刻蕉葉紋杯式爐就是一個在北方比較早的瓷製品,上面那件汝窯青釉杯式爐也算是一例,但是當時的造型估計與小酒杯造型較為相似,我們對比一下這兩件汝窯小酒杯是不是與這件晚唐、五代定窯杯式爐很接近,這種型別的杯式爐在南方青瓷上也可以找到出土例項。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圖8:大英博物館藏明代鈞窯高足杯

我們查到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一件元、明鈞釉高足杯的造型也源於這件北宋汝州青釉高足杯,從造型上看元、明的就沒有北宋造型的那麼“

”(除景德鎮御窯廠官窯器物),這種巧是很難用言語來表達的,需要自己“領悟”,比如整體上感覺有些頭重腳輕,釉質上也不能與北宋鈞窯、汝州青釉等相提並論,沒有那種溫潤似玉的質感,感覺有點“澀”,釉色也與北宋的鈞窯感覺不同。這種釉的高足杯在浙江金華窯也有出現過,釉質、釉色有些類似鈞窯。

汝州青釉的造型對汝窯的影響

圖9:北宋汝州青釉斂口盞

看看北宋的釉,不管是鈞釉還是青釉,或是汝釉都有一種質感,就是有一種玉質感,有厚度、有滋潤度、也有光澤,它的光澤是發自內在的,而不是源於表面刺眼的強反光,從內而外發出的滋潤感,既不耀眼,而又滋潤光滑,這就是北宋的釉質。

北宋汝州青釉滋潤光滑的程度不僅可與南宋龍泉窯精品的粉青、梅子青媲美,絕不輸給龍泉窯,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北宋朝廷選擇了在汝州造青瓷,它不僅距離汴京較近,更重要的是當地有非常高超的制瓷技術和自然資源,當時也選定幾處(包括南方的處州、河北、陝西等多處)訂做“貢瓷”,但經過篩選還是“

汝州青瓷為魁

”!

這一點不得不讓人清楚地看到,當時的汝州被稱為“

北方青瓷之都

”可不是徒有虛名,只是大家還沒有把目光注意到汝州青瓷上,由於“汝窯”御用器名氣大,鈞窯的五彩斑斕奪去了眾人的眼球,而素雅清秀的汝州青釉卻少有人去關注,尤其大峪東溝窯那精巧的造型,秀美的釉色,冰裂般的開片,它介於汝窯與張公巷窯之間的那神秘般的身影,卻沒有得到人們的關注,曾經被定為“東溝汝窯”的汝州大峪東溝窯青釉就這樣默默地幾乎被人們遺忘了。

每週二 每週五原創作品/網路作品轉載分享,敬請期待~

往期作品檢視:

家櫪的頭條

傳播正能量是一種智慧#不斷更新現有知識,讓愛好者瞭解不同視角的最新觀點。 朋友如果你喜歡,最好的點贊就是轉發到朋友圈讓大家分享,歡迎打賞鼓勵,評論交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