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工藝美術品市井化之路

由 錫匠隅 發表于 藝術2022-06-27
簡介錫畫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工藝美術品通常兼具藝術觀賞性和生活實用性,這使得工藝美術品雖然與繪畫藝術同屬造型藝術,但又往往充斥著很濃厚的市井生活氣息,打破著藝術專業的藩籬,讓抽象精深的藝術理論走出象牙塔,以面向大眾生活的方式,與民俗結緣,與日常家用

小楷名家是誰

工藝美術品市井化之路

許多時候專業即藩籬

市井——聽起來是蠻有文學意味和生活氣息的詞。有“街市、市場”以及“粗俗鄙陋”之意。指產生於街區小巷、帶有商業傾向、通俗淺近、充滿變幻而雜亂無章的一種市民文化,反映著市民真實的日常生活和心態,表現出淺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樂;再回過頭,看看近十多年、二十多年間工藝美術品行業最紅火的每個階段,錫工藝品的消費更多的是在充斥著功利性,虛幻性的官場贈禮,商務活動等等場合。

工藝美術品市井化之路

壬寅初夏於芸館沽酒閒畫

工藝美術是造型藝術,是製造出來的藝術。幾經發展,其以手工藝技巧製成,或機器加工,批次生產,是實用並有欣賞價值的工藝品。其特質是實用品藝術化,或藝術品實用化。

當工藝美術品極端地商品化,甚至依附於公費消費,淪為一般性商務禮品,靠集團化消費才得以生存時,其藝術性和實用性雙雙得以屑弱,貼上了“功利性”的標籤。又有業內人推崇工藝美術品要走“純藝術”之路,在弱化工藝美術品的實用功能,強調其觀賞性,藝術性的同時,對工藝美術而言又造成一種實質性的倒退,原因有二:一是工藝美術品終究要面對的多是民眾日常物質消費而不單純是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滿足,工藝美術品受市場,以及普遍工藝美術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藝術修養等因素影響,這種“完全的生活藝術”退化到“半純藝術”,即沒有相對純藝術的專業性,也失去了工藝美術品在市井生活中的親和力;二是工藝美術品目前要進入純藝術品收藏市場的交易平臺,與目前純藝術收藏品相比較,整個行業企業目前尚無從設計,生產,到營銷等等方面的整合實力,短期內把錫工藝品做到純藝術品的市場發展空間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工藝美術品市井化之路

錫畫中的民俗文化元素

工藝美術品通常兼具藝術觀賞性和生活實用性,這使得工藝美術品雖然與繪畫藝術同屬造型藝術,但又往往充斥著很濃厚的市井生活氣息,打破著藝術專業的藩籬,讓抽象精深的藝術理論走出象牙塔,以面向大眾生活的方式,與民俗結緣,與日常家用品,公眾藝術產生關聯,在純藝術領域之外“流亡”和“居無定所”,不附著在任何具體學科上,卻又與任意一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與任意一個行業領域邊界模糊,相互滲透的可能性極大,這賦予了工藝美術,工藝文化深入到民眾日常消費,市井生活每一個角落的更多可能性。

工藝美術品市井化之路

錫藝在居家場館的裝飾

作為工藝美術企業和從業者,其社會勞動的主旨是從創造藝術品的專業角度,著力於工藝美術品的藝術質量提升,有意識地將藝術的專業理性和審美觀點引入市井生活,發掘,提煉市井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並以藝術的形式再現市井生活中的美。讓民眾去關注和審視那些他們曾經遺忘和忽視的生活之美,工藝之美,傳統文化之美。所以,工藝美術應該更多關注的是與民眾可以溝通的文化共識,生活習俗,以及一些能引起共嗚的東西,而不僅僅以單純的純藝術的專業視角出發。所以工藝美術從業者,亟待把“藝術市井化,市井生活藝術化”。

當我們企業習慣於根據某類產品在一段時期內的銷售貢獻率,客戶購買的波動頻次形成產品開發的依據和泛概念化的市場區分和產品定位,就已步入被動式的以變應變,短期迎合市場的逐利經營,並不利於一個行業企業產品文化積澱——於企業內部,不停地開發新品,營銷宣傳的陣戰都未打響,下一輪新品又迅速埋藏自家的產品,經年累月之後,企業自身都不清楚自家有哪些只銷售過一次的產品,偶有客戶需要,開始翻箱倒櫃抑或重新設計製作,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以外部而言,於客戶而言,工藝美術行業企業產品更迭過快,營銷推廣不到位,就意味著一定範圍內的客戶不知道你有什麼產品,就好比鄰居之間缺乏溝通嘮嗑,相互不瞭解有無一樣。以市場為導向,卻又因長久地對市場缺乏專業,系統性研究,對市場的瞭解不充分,造成市場容量的誤判。當所有的問題集中體客戶反饋產品設計跟不上,包裝跟不上,產品滯銷,導致企業庫存壓力大的時候。壓縮開支,節約成本,減少庫存,打價格戰又成了不得不用的法子,陷入惡性迴圈,節流了,卻開不了源,扼住了自身發展——許多錫工藝同行普遍面臨這樣的問題。

工藝美術品市井化之路

80年代較為受市場青睞的鏡框錫畫

自2013年始,限制公費消費等政府政策出臺以來,歷經近九年時間,錫工藝美術品新的消費趨勢轉變和形成,錫工藝美術品行業企業經歷著“走向市井民間”變革。抑或說是在政策引領下步入一輪“走向市井,迴歸生活”的變革之路。錫工藝美術品的消費零散化,市井化,個性化消費趨勢是種必然。

然而,值得重申一點,作者所倡導的錫工藝美術品“市井化”之路,旨在提倡同行企業,從業者摒棄對工藝美術品市場消費需求回到集團化,批次化的幻想,並順應當下資訊時代的網路營銷,直播平臺等等另一種“走街串巷”的新趨勢,與分散各行各業的消費需求者建立溝通。當新的溝通形式建立了,與之配置的還有產品定位,技術裝置,經營模式,創意理念的自我更新等等。

工藝美術品市井化之路

二十多年前的錘紋錫器

以上所述,個人並不是在主張一個企業要注重產品更迭的快慢,更不是主張側重於哪方面的工作,它們同樣重要。技術應該是錫工藝行業企業和從業者生存的根本,當技術層面不存在壁壘時,應該是同行之間比拼創意的階段,比拼市場反應速度,精準程度。考驗的是行業企業整合運用內外資源的能力,當這些都不存在大的問題,錫工藝同行企業和從業者終將回歸到技術這條起跑線上。至於泛層面的文化概念,設計理念方面的宣傳,宣傳的標新立異者,就好比新手看高手學招式,連宣傳版面都存在依樣搬用,打得好不好,準不準,打的快與慢,量體裁衣才是關鍵。

“藝術市井化,市井民俗藝術化”才是錫工藝美術同行企業共同的,眾多生存發展土壤中相對較大的一片,至於自身處在這片土壤的什麼位置,適合種什麼?有什麼種子值得播,能種什麼,真的還得各自權衡。

工藝美術品市井化之路

飲馬錫山日暮

原創文字,2013年初稿

2018年12月發於都市泊客公眾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