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代表為民辦實事⑤︱趙金秋:“社會挑夫”進“站”挑擔

由 紅網 發表于 藝術2022-06-25
簡介趙金秋認為,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實踐站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代表唱獨角戲肯定不行,還需帶動群眾一起參與,搞大合唱

蒼翠表示色彩嗎

編者按:

作為人民群眾的代言人,黨委政府和百姓之間的架橋人,人大代表如何“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紅網時刻新聞推出《代表為民辦實事》專題報道,講述湖南五級人大代表為民辦實事的先進事蹟。

紅網時刻記者 吳公然 通訊員 王湘庭 常德報道

實在人,進實踐站,為民辦實事。

這“三實”是近段時間以來,常德市人大代表、湘北水泥公司董事長趙金秋的履職寫照。

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趙金秋,平頭、國字臉、濃眉大眼,常穿一件白村衫,聲音洪亮,精氣神十足,給人的感覺很靠譜、很實在,

實在人,自然辦實事。

自從當上常德市人大代表以後,趙金秋一直致力於做一名“社會挑夫”——一頭挑著黨委的殷殷重託,一頭挑著人民的幸福生活。

常德市鼎城區人大代表實踐站成立後,這名“社會挑夫”毫不猶豫進“站”挑擔。

代表為民辦實事⑤︱趙金秋:“社會挑夫”進“站”挑擔

趙金秋(右二)與村民座談。

進“實踐站”為民辦實事

人大代表實踐站以“人大代表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以村(社)屋場為依託,設定人大代表工作室等硬體設施,每個實踐站至少選配5名具有產業、專業、技術、資金等特長優勢的人大代表入駐。

趙金秋是首批入駐代表之一。在實踐站,他的目標就是為民辦實事。

如何在實踐站為民辦好實事,趙金秋有自己的“三件法寶”,即學習、調研加思考,特別是在調研走訪上,他特別專注用心,捨得花時間,喜歡打破砂鍋訪到底。他經常說:“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發言權,只有掌握了最真實的情況,才能發出好聲音。”

進“站”後,趙金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收叢集眾意見建議,匯聚民智,擼起袖子加油幹。

在草坪鎮楓林口村和鼎城區蔡家崗鎮延壽庵社群,趙金秋經過走訪瞭解到,村裡有很多斷頭路,一些路還沒有硬化,村民每次經過裸露路面時,免不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對改善村裡道路交通的願望非常強烈。

老百姓有哪裡不滿意,哪裡便是人大代表出力的地方。

於是,趙金秋和其他駐站代表共同努力,籌資籌勞,接通斷頭路,修好連路橋。不但硬化了路面,有些路還升級為瀝青路,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趙金秋說:“建在群眾家門口的實踐站,讓人大代表履職有了更精準發力的平臺,方便我們走到群眾中間,為大家辦實事。”

代表為民辦實事⑤︱趙金秋:“社會挑夫”進“站”挑擔

趙金秋(右一)下鄉調研,與群眾交流。

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

在實踐站,趙金秋既做給群眾看,更帶著群眾幹,讓老百姓打心裡覺得,自己選的代表,沒有看錯人。

趙金秋認為,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實踐站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代表唱獨角戲肯定不行,還需帶動群眾一起參與,搞大合唱。

如何讓習慣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的村民,產生集體榮譽感,把村裡的事也當成是自己的事來幹?趙金秋自己帶頭,建橋修路,整治人居環境。

村民們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一個外村人出錢出力來幫助村裡發展,自己為何還要做一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旁觀者?

於是,村民們有錢出錢,沒錢出力,一些老鄉賢甚至把自己的退休工資都拿出來支援鄉村振興事業。

怎樣把籌集來的錢用在刀刃上,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趙金秋表示,鄉村振興不能搞大拆大建,必須以尊重群眾意願、方便群眾生產生活、保持鄉村功能和特色為原則,每一個思路、每一步規劃、每一項建設都要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對接群眾需求,因村施策、量力而行地開發建設。

為此,趙金秋下足笨功夫,進行多方面的調研,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開展工作。讓群眾看到奔頭,嚐到甜頭,參與鄉村振興自然有了勁頭。

記者在楓林口村看到,僅僅在村民房屋牆壁上稍加繪畫點綴,便換來了色彩斑斕的高顏值村容村貌。為了維護村裡的乾淨整潔,一些村民自發在屋場、村道等公共場所除雜草,打掃衛生。

代表為民辦實事⑤︱趙金秋:“社會挑夫”進“站”挑擔

趙金秋(右一)走訪群眾。

就著青山做文章促推“山鄉鉅變”

村民的難點痛點,便是人大代表履職的著力點。

鼎城區蔡家崗鎮延壽庵社群擁有耕地面積3299畝、林地面積3900畝。如何把當地資源稟賦轉化為發展優勢,不讓村民守著金山過窮日子?趙金秋調研時對著蒼翠青山陷入深思。

思路決定出路,腦子決定步子。

“因地制宜,就著青山做文章,讓滿目蔥翠的青山,成為老百姓的‘金山銀山’。”這便是趙金秋為當地帶來的“興村計”。

在趙金秋等人大代表的幫助下,延壽庵社群積極打造高標準油茶種植示範基地,實施油茶疏密新造林1300多畝。

延壽庵社群負責人介紹,在人大代表幫助下,目前油茶基地已與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建立產學研合作實驗示範基地,助力產業發展。

修路修橋、整治人居環境、發展產業……從環境髒亂差到宜居宜業,從道路坑窪不平到平坦大道,從此路不通到暢通無阻,從產業不興到發展紅火……不到一年時間,趙金秋駐“站”的楓林口村和延壽庵社群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其中,既有看得見的人居環境改善等變化,還有看不見的村民精神面貌變化。從以前“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到如今“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為村裡建設出錢出力,村民在代表的帶領下積極投身鄉村振興。

“在實踐站為人民群眾代言、辦實事、謀福祉,雖然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我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和充實。”趙金秋說。

相關報道:

代表為民辦實事①丨李三軍:把實事辦進百姓心坎裡

代表為民辦實事②丨何偉雄:將“窮親戚”扶上馬再送一程

代表為民辦實事③丨謝運良:做好事,讓我很有幸福感!

代表為民辦實事④丨陳石紅:把困難村變為網紅打卡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