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專注技藝半個世紀他用手中雕刀,讓石頭講述溫州《十二月令》故事

由 溫州古道 發表于 藝術2022-05-23
簡介”正如童謠《十二月令》所唱,陳順德在鹿城九山的基礎上又選取江心嶼、三牌坊、譙樓作為題材,以‘十二月令’的形式創作十二個石雕作品

陳順德石雕哪裡買

專注技藝半個世紀他用手中雕刀,讓石頭講述溫州《十二月令》故事

初次拜訪中國石雕藝術大師陳順德,小小的工作室內擺放著一石、一桌、一椅、一把錘、一套鏨,陳順德身著樸素的工作服,在飛揚的粉塵間,全神貫注於雕刻打磨面前的寶利石,若不是門鈴響起,竟不覺有客拜訪。

從第一塊石片被敲擊開始,石頭便成為工匠手中演奏的交響樂。以石為基,一刀一筆,一刻一雕,錘起鏨落,千年的時光便在方寸頑石之中綻開。

01

擇一事終一生 痴迷石雕半世紀

陳順德如今已經72歲,與石雕結緣逾五十多年。從小,他便對手工藝充滿了興趣,放學後書包一扔,便跑到家裡的閣樓上,用刨、鋸、鑿、銼等工具給蟋蟀、螃蟹搭小窩。七、八歲的時候,他買來白楞紙糊在用洋油燈烘彎的篾上,做成風車,在家門口叫賣,1分錢1只,頗受鄰里歡迎。十六歲那年,陳順德經姐姐的引薦,買齊了行拜師禮的四樣束脩,拜雕廠裡的石雕老藝人趙典卿為師,叩開了石雕行業的大門。

“馴化”一顆頑石,打坯是關鍵。“打坯是石雕最難的環節之一,下手要求穩、準、狠,時而大刀闊斧,時而惜石如金,沒有動過幾百塊石頭,坯是根本打不起來的。”陳順德說。而與生俱來的天賦與超於常人的勤學苦練,讓陳順德很早就練就了過硬的基本功。1992年,陳順德的《桃花源記》參加“中國首屆對臺名人名作展”,臺灣的一名收藏家依循石雕的落款尋到溫州,找到他本人,卻懷疑是否找錯了人,因為“這麼純熟的傳統老技法不可能出自一個四十多歲的藝人之手”。

專注技藝半個世紀他用手中雕刀,讓石頭講述溫州《十二月令》故事

藝術的創作來源於對生活的熱愛。陳順德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生機勃勃》,便來源於偶然間的一次生活觀察。當時陳順德去溫州牛山釣魚,路過一家孵雞廠,看到破殼而出的小雞,一下便萌生了創作靈感。與其他藝術不同,石雕的創作過程講求一個“思在筆下,意在刀先”,想要創作一個石雕作品,選石是關鍵的第一步。“每一塊石頭都有其獨特的形狀、色彩以及內部色澤,各自的神韻靈氣也截然不同。從事石雕,既要求石雕藝人具備立體構圖的理性,又需要有極高的悟性與靈性,雕刻出來的作品才能形意兼得。”陳順德說。

而從事石雕多年的陳順德早已練成一雙“火眼金睛”——僅憑石頭的外形,他便可以判斷其內部的色澤與變化。經過大量篩選與反覆挑選,陳順德最後選定一塊黃白相間的巴林石,白色部分雕蛋殼,帶有紋理的黃色部分則雕成小雞,原石色彩分配恰到好處。在陳順德的手中,剛剛破殼的小雞憨態可掬、天真可愛,被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一位領導帶到臺灣參加首屆臺灣民間藝術特展。作品一經展出就獲得很高的評價,引來當地媒體紛紛報道,還被臺灣收藏家高價收藏。陳順德從此名聲大噪。

專注技藝半個世紀他用手中雕刀,讓石頭講述溫州《十二月令》故事

時至今日,石雕對陳順德而言已是生活中一個的習慣,“對於石雕的感情越來越深,沒事就想坐下來雕一雕,一天不雕手就癢,好像‘上癮’了一樣。”他笑言。

02

傾注心血打造《十二月令》

溫州石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早在晉朝,王羲之任溫州太守時曾使用永嘉華嚴石雕硯。唐朝時期,就有手工藝人運用石雕技藝鏤刻印章、朝珠、如意、香爐、器皿和房屋建築飾品等。石雕既是藝術品,亦是承載歷史的容器。

自小在鹿城長大的陳順德,對溫州的傳統民俗耳濡目染,一直想創作出一副與家鄉民俗有關的作品,展現白鹿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利只是一時的,一名真正的工匠永遠是靠作品說話的。鹿城的華蓋、海壇、郭公、松臺、積穀、黃土、巽吉、仁王、靈官九座山又稱為‘九山’,我就想能不能雕出一系列作品,能夠反映鹿城的山水、歷史、人文之美。”陳順德說。

“正月燈,二月鷂,三月麥稈作吹簫。四月四,做做戲……”正如童謠《十二月令》所唱,陳順德在鹿城九山的基礎上又選取江心嶼、三牌坊、譙樓作為題材,以‘十二月令’的形式創作十二個石雕作品。“為了創作這一系列作品,我去到每一座山,走遍每一個場景。我還拜訪了住在周邊的老人家,聽他們講每座山的故事,汲取創作的靈感,才有把握下刀。”陳順德告訴記者。

專注技藝半個世紀他用手中雕刀,讓石頭講述溫州《十二月令》故事

“小時候我住在信河街,那裡有兩座戲臺,每天都會唱戲,還互相鬥戲,看誰臺下的觀眾多。那時候戲臺下總是人山人海,非常熱鬧。”陳順德說。南戲是溫州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地方戲,偶然的一次南戲博物館之行,勾起了陳順德遙遠而美好的童年回憶,也給予了他創作的靈感。他將溫州南戲與海壇山融合,雕刻出作品《四月四 做做戲》。

為了表現早年觀戲的熱鬧場面,陳順德還特意前往最為淳樸的鄉間戲臺,以王十朋的《荊釵記》為原型,從臺上戲曲演員的一顰一簇,到臺下觀眾的一舉一動,從戲臺上的翹角飛簷,再到四周的枝葉扶疏,他用相機捕捉每一個細節,並在石雕作品中細緻展現。“溫州石雕從不拘泥於一種技法,講究多種雕刻技藝交替運用、交錯共生、交相輝映,注重表達石雕的內在精神和作品意境。《四月四 做做戲》這部作品便匯聚了浮雕、圓雕、薄雕、線雕、鏤空雕等雕法。”陳順德表示。

專注技藝半個世紀他用手中雕刀,讓石頭講述溫州《十二月令》故事

“《溫州童謠·十二月令》系列作品預計今年下半年就能完成,到時會在展覽上展出,讓大家感受鹿城的歷史文化之美,也算了卻我的一個心願。”陳順德告訴記者,“窮其一生,我都在追求雕刻出更加優秀的作品。而現在,我更想為家鄉留下一些作品,以石雕的形式,重現溫州歷史文化,讓更多的人瞭解乃至熟知。”

03

盼非遺文化代代相承

清末民初,在原打鑼橋(廣場路)一帶,開設有20餘家石雕店和10多間“門對店”,人稱此地為“雕滑石街”。溫州石雕最興盛的時期為上世紀80年代,從業人員多達千餘人,石雕作為商品走出浙江,遠銷海內外,成為溫州市外銷的主要產品之一。

隨著時代的更迭,不少非遺手工藝品的市場需求走上下坡路,發展態勢也日漸式微。而在陳順德眼中,石雕依舊是當今手工藝品市場的寵兒。“石雕工藝品在現代裝修裝飾乃至贈禮中有非常多的運用。比如我的作品《生機勃勃》,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曾經直接向我預定10000份,其背後的市場潛力可見一斑,石雕想要實現商業化並不困難,缺的是能夠將它轉化為商業價值的人才。”陳順德告訴記者。

2008年北京奧運會,石雕工藝品也大放異彩。那時候陳順德潛心創作的祥龍石雕成功中標,成為北京奧運會紀念金幣包裝的一部分,並將作為特許商品在全國統一發行。“我將首批2008座祥龍石雕運到北京,北京奧組委的工作人員看到後讚不絕口,立即下單第二批祥龍石雕,也是2008座。當時心裡又高興又不安,因為祥龍石雕創作的時間、人手都很緊張,好在最後還是按時交貨了。”陳順德笑言。

專注技藝半個世紀他用手中雕刀,讓石頭講述溫州《十二月令》故事

儘管市場潛力巨大,陳順德還是對溫州石雕的傳承充滿了擔憂。“一門技藝想要傳承,最重要的還是培養人才,特別是願意鑽研技藝、技藝高超的人才。只有讓這個行業有了‘帶頭羊’,行業才能持續蓬勃發展下去。”陳順德告訴記者。然而溫州石雕入門難度非常高,需要學徒沉心靜氣,不受外界誘惑潛心學習數年才能有所小成。“往往打坯就要練個好幾年,培養人才的時間成本很大。”陳順德告訴記者。

除時間成本外,經濟成本同樣高昂。據陳順德介紹,培養學徒不僅要免費為學徒提供價格較高的原石練手,還要發放每月七八千元的薪資,而這些成本均由他一人承擔。幾十年來,陳順德共帶出十餘名徒弟,然而其中不少人出師後選擇改投他行,唯有寥寥幾人依然堅守在石雕行業。

專注技藝半個世紀他用手中雕刀,讓石頭講述溫州《十二月令》故事

而近年來,非遺發展勢頭越來越勁,各項扶持政策也讓陳順德鬆了一口氣。目前,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每年都可領取固定補助,最高可達2萬元。除固定補助外,還有其他形式多樣的政策扶持,為非遺傳承點亮一路長燈。例如鹿城不定期舉辦文化集市活動,積極邀請非遺傳承人攜作品參加,並予以交通、勞務補貼;針對瀕危非遺專案,鹿城區啟動非遺“帶薪學徒”,給予非遺傳承人及學徒每年共計8000元的補助等。

“以前就是全靠自己的信念咬牙支撐。現在隨著社會對非遺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政府都對非遺行業發展很支援,這讓不少非遺傳承人都看到了希望,對我們來說也是莫大的鼓舞,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發現非遺的魅力,讓這麼優秀的非遺文化代代相承下去。”陳順德說。

記者丨黃亦慧

編輯丨劉琨

責編丨雲鷹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