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40年,群眾文化生活愈加蓬勃發展

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藝術2022-05-23
簡介”區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坦言,現在觀眾和演員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這裡邊既有群眾本身文化意識的覺醒,也有多年送戲下鄉的薰陶,更有農村文化禮堂建成後的直接推動

吳寶炎專場多少錢

2018-12-17 12:4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馮楠

總投入300萬元、佔地近10畝的豐惠鎮西湖村健身廣場目前正在抓緊建設中,可望於2019年元旦投入使用。據瞭解,健身廣場作為體育公共服務設施,將主要用於村民休閒健身,從而與已有的文化禮堂,仿古門樓、戲臺和文化長廊形成動靜結合的呼應之勢。“農村照樣也有豐富的夜生活。”據村黨總支書記周煥梁介紹,到時男女老少,健身的、跳舞的、打籃球的、吹拉彈唱的,都有了合適的去處。

西湖村只是我區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一個集中縮影。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百姓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長。政府不斷加大投入,為市民提供文化活動場所,群眾也自發組織,充分利用屬於自己的文化陣地,或在文化禮堂暢快地跳舞放歌,或與家人看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或在農家書屋靜靜翻閱書刊。文化潤無聲,繁榮群眾文化,亦是不斷滿足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從三塊門板四隻稻桶到現代化體育館

“背靠大舜江,書場人氣旺。有說又有唱,我講大舜王。”這是我區著名蓮花落表演藝術家吳寶炎在朋友圈寫的一首打油詩。詩中提到的書場即為開張於今年4月的娥江書場,它依江傍水,設計頗有古韻,對吳寶炎來說,這便是唱蓮花落說大書的絕好地方。據瞭解,書場開放以來,市民不用掏一分錢,就能享受到“週週有演出,月月有名家”的高規格待遇。不止如此, 圍棋與越劇大師工作室、上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城市e遊書吧和娥江影視廳等6處文化場館齊聚“一江兩岸”,為市民提供了聽書看戲、觀影閱讀的多元文化享受。

這讓吳寶炎不免產生撫今追昔之感。記者瞭解到,吳寶炎正兒八經的上臺演出,始於1978年的春節。當時,改革開放還未開始,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再次被重申,這讓吳寶炎決定冒險一博——唱戲賺錢去。單槍匹馬,豐惠雙溪是他的第一個登臺之地。三塊門板四隻稻桶,則是他登上的第一個公開舞臺,沒有擴音器,全靠一把嗓子,條件非常簡陋。但讓他倍感提氣的是,從正月初一到初八,場場爆滿。“望下去,就看得見人的頭看不見人的腳。”吳寶炎感嘆,不是當時自己唱得有多好,而是大家的文化生活太匱乏了,以致他在豐惠連唱了一個月後才脫身離開。後來,隨著聲名遠播,吳寶炎還錄製了蓮花落專輯,並開始走向規模更大的劇場演出。

“天冷天熱有空調,舞臺也是現成的。“吳衛忠是吳寶炎的兒子,在改革開放初期,就跟著父親走村入堡唱蓮花落,在他看來,最難熬的就是冬天,露天搭臺,四面透風,自己唱著冷,觀眾底下看著就更冷。而隨著農村文化禮堂的推動興建,這一情況也隨之發生了明顯改觀。不受陰晴雨雪困擾的文化禮堂也正日益成為人們心中理想的精神文化家園。據瞭解,自2013年以來,我區每年都投入財政資金2000多萬元,透過改建、擴建、新建,截至目前,全區已高標準建成農村文化禮堂151家,開展各類文化活動1。6萬餘場次。

40年,群眾文化生活愈加蓬勃發展

2017全區農村文化禮堂優秀文藝作品展演昨晚在華通體育館舉行

“我們村的節目在華通體育館亮相後,表演隊成員在村裡直接享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希望參演的村民也越來越多。”豐惠鎮西湖村黨總支書記周煥梁說,在村民眼裡,體育館是打比賽,明星開演唱會的地方,場面大燈光好音響好舞臺美,能在這裡演出、觀看,更受肯定也更有意義。

從單一的戲曲演出到更多元的原創綜藝節目

40年,群眾文化生活愈加蓬勃發展

開辦於1981年的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娥江之春“,一年一屆,到今年已進入第37個年頭。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為主題,區文化館於今年5月以一臺融合了9只原創節目,越劇小戲《除夕夜》、小品《回鄉偶書》、合唱《再唱外婆橋》、舞蹈《紅船》《繡》、歌伴舞《開創新紀元》等多種文藝形式的晚會表演度過了它37歲的生日。

據瞭解,“娥江之春“最初是以音樂會的形式出現。在當時人們剛從“八隻樣板戲”的氛圍中走出來的情況下,能欣賞到“娥江之春”的音樂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在很多人眼裡,它就是上虞人的“春晚”。現為區實驗小學教師的童建強也曾有一段上臺表演的經歷。當年他還是縣化肥廠的工人,憑藉一曲悠揚的小提琴獨奏《牡丹之歌》,即贏得滿堂喝彩。

“時代在發展,老百姓的需求也在變得越來越多元,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吳衛忠發現,光靠一個人、一把胡琴、一塊敲板,已很難滿足觀眾對文化藝術欣賞的需求。戲曲藝術表演如何走進百姓心裡?他意識到,文藝演出除了相對單一的戲曲,應有歌舞、小品、相聲等各種文藝表現形式滲透到百姓舞臺。為此,吳衛忠於2004年創辦了上虞一笑文化藝術團,申領了上虞第一張文化獨資企業的營業執照。14年來,藝術團從最初的6人發展到現在的36人,從原來的以曲藝為主拓展到可獨立承辦一場文藝演出。

“文藝演出,如果沒有創作能力,淘汰是遲早的事。同樣以唱蓮花落知名的楊國華在藝術團成立後,更加強了團隊的原創能力。楊國華說,文藝表演要接地氣,要貼民心,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一定要採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2013年,楊國華帶著紹興蓮花落《老闆密室》參加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經過層層篩選,作品最終奪得中國藝術節的最高獎——“群星獎”,這是我區有史以來在文藝表演領域所獲得的最高榮譽。據瞭解,目前藝術團每年均保持著6到7只原創節目的創編排頻率。

從單向“輸血“到雙向互動“造血”

“臺下是觀眾,上臺一開口,一抬腿,就是現成的演員。”區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坦言,現在觀眾和演員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這裡邊既有群眾本身文化意識的覺醒,也有多年送戲下鄉的薰陶,更有農村文化禮堂建成後的直接推動。

一直以來, “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送書下鄉”是區文化新局的規定動作。但因為動用的多是部門有限的資源,僧多粥少,不夠分,怎麼辦?從2012年開始,局裡多了一項名為“陽光文化”行動的新動作,其中最大的一個特點是,直通村莊,裡邊唱主角的都是清一色的民營劇團。為保證民營劇團的演出質量,“陽光文化”實施辦法就明確了對劇團節目的審定以及對劇團等級的評定細則。節目越好,劇團等級越高,演出的機會就越多。定哪個劇團,上那個節目,由老百姓“點單”說了算。如此一來,倒逼著劇團提高節目質量。據瞭解,目前“陽光文化”專場演出一年有200餘場送往鄉間村莊,並全部由政府買單。

不過,一年有365年,要讓文化禮堂真正用起來,活起來,光靠外來“輸血”遠遠不夠,那就試著自己出節目,搞活動。2013年,百官街道路東村建成文化禮堂,當年村裡就舉辦了首屆文化藝術節,3天的演出讓村民過足了戲癮,村民自編自演的節目更是深受大家的喜愛。也由此,路東村先後組建起健身舞隊、銅管樂隊、民間吹打樂隊、腰鼓隊4支,參與人數達300餘人。東關街道擔山村連續舉辦多年的村落文化節則更徹底,表演者都土生土長,有普通村民,有務工返鄉人員,有大學生,他們一上妝、一換衣,個個扮相好看、精神抖擻,從優美的民族舞、紹興獨有的蓮花落到激情四射的熱舞、特色的女子排舞……表演起來更是有模有樣。

豐富而健康的活動,賦予了文化禮堂強有力的生命力。每家禮堂按照“三天一個小型活動,每週一次規模活動,一月一項大型活動”要求,每年年底前開展活動專案規劃。同時,積極發揮基層文化隊伍和文藝愛好者的作用,引導群眾自發參與到文化禮堂活動中來,組織舉辦各種文化走親、村晚、民間才藝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正日益形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