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城市健身場所環境美的生活審美模式與審美層次,你是如何理解的

由 慵懶的小野貓 發表于 藝術2022-05-14
簡介“宜健”重在強調生態,突出城市健身場所的生態環境是否宜於城市居民從事健身活動,主要就健身的可能性和自然場所環境而言

什麼叫美的層次

審美模式已經成為環境美學研究的焦點之一,在研究環境感知與景觀評估中具有重要意義。關於環境審美模式以加拿大學者艾倫·卡爾松為主要代表,提出了物件模式、自然環境模式、景觀模式、參與模式、喚醒模式、神秘模式等,但這些模式仍以自然美學的思維來看待環境美,仍將環境作為審美物件。而環境美區別於自然美、藝術美,其最大的特徵是它不屬於精神上自由創造的“純粹美”,而是建立在與現實有利害關係的依存美。我國學者陳望衡,結合海德格爾存在主義理論深入闡釋了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認為環境是我們的家園,既是人類的“生命之本”,又是人類的“居住之所”。環境的本質是居民的家園,環境美學的主題是“生活”。基於此,他提出環境審美的特殊模式是生活模式,“生活決定審美”是它的突出特點,並強調生活是以“居”為基礎,分為“宜居”“安居”“利居”“和居”和“樂居”等審美層次。

城市健身場所環境美的生活審美模式與審美層次,你是如何理解的

城市建設的根本目在於使城市居民“詩意地棲居”,而影響居民詩意棲居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城市健身場所的主題是城市居民的“健身生活”,滿足城市居民的健身需要始終是城市健身場所建設規劃的主題和審美模式。在這樣一個特殊生活審美模式下,城市健身場所也呈現出同樣的審美層次,具體可分為“宜健”“安健”“利健”“和健”和“樂健”。

“宜健”重在強調生態,突出城市健身場所的生態環境是否宜於城市居民從事健身活動,主要就健身的可能性和自然場所環境而言。城市健身圈的建設正是“宜健”的體現,是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為城市居民搭建一個能夠健身、宜於健身的自然場所,從而實現全民健身的最終目的。

“安健”重在強調安全,突出城市健身場所環境對城市居民的生命肯定與保護,這是對健身場所建設的關鍵性、基礎性要求。任何健身場所,大至體育館、健身公園,小至健身房、路邊健身器械,無論設計多麼精美,只要存在可能,導致健身者傷亡等安全隱患,那所有的美頓時將化為醜。

城市健身場所環境美的生活審美模式與審美層次,你是如何理解的

“利健”重在強調事業的發展,突出健身產業化發展的整體思維。一是強調居民健身的便利性,“15分鐘”城市健身圈的規劃建設正是“利健”的體現。城市居民以居住地為出發點,以步行15分鐘距離為半徑,就能找到從事健身活動的場所。二是強調透過健身場所的建設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創業和發展的便利,站在社會發展和體育產業經濟的角度,透過健身圈、健身場所的建設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就業和創業平臺,如民營投資建設的跆拳道館、瑜伽館、太極館等,以及大型體育活動中心及其配套產業的投資建設。

“和健”重在強調“和”的關係生態,突出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城市公共空間會影響城市居民的和諧度和城市的民主度。城市健身場所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鍛煉同時具有促進人際和諧的功效。在健身場所建設與規劃上,首先應強調與自然的和諧,在不破壞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的基礎上,體現其與自然的和諧。其次,應突出健身場所的人際交往功能,為城市居民搭建一個透過健身交往的互動平臺。

城市健身場所環境美的生活審美模式與審美層次,你是如何理解的

“樂健”重在強調精神生態,突出城市健身場所給參與者“具身”的情感體驗,是城市居民對城市健身場所的最高認同。但不是強調將健身場所建設為娛樂場所,也不僅僅指能給健身參與者帶來的快樂體驗,而是透過提升環境的審美品位和文化品位,打造一個人人樂於融入的城市健身場所,所以“幸福感”“歸屬感”“家園感”是場所重要的情感體驗。因此,健身場所的設計和規劃應注重自然環境的優美、人文底蘊的深厚、品牌特色的突出等方面,才能營造出健身場所的“樂健”環境之美。

“宜健”“安健”“利健”更強調“人”的主體性,強調人與環境之間的生態關係,更多的將健身場所環境資源化、工具化和功能化;“和健”和“樂健”更強調人與環境的共融性,強調人與健身環境之間的生態與生命的互動、轉化。“和健”體現了人與健身場所的互動性,並轉化為和諧關係。“樂健”則是人與健身環境融合之美的最高體現。環境將給人提供一個可健可遊的家園,還原人生而自由的生命狀態,從而使人走向生態環境審美的至高境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