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中國轉基因大米“出國記”首次在境外獲得食用許可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藝術2022-04-11
簡介歷時5年的附加題1月11日,轉基因水稻研發團隊帶頭人張啟發教授收到FDA食品安全中心食品新增劑安全辦公室主管的通知郵件

現在的大米是轉基因嗎

中國轉基因大米“出國記”首次在境外獲得食用許可

這一次,曾經飽受爭議的中國轉基因水稻帶來了好訊息。

1月2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網站公佈該局關於華中農業大學(以下簡稱“華農”)提交的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安全性和營養評價報告諮詢的卷宗及相關信函,稱已完成對“華恢1號”安全性評價的諮詢。

簡單來說,“華恢1號”大米及其米制品今後可以出口美國,端上美國人的餐桌。

這是中國轉基因糧食作物第一次接受外國的安全評估,也是第一次在境外獲得食用許可。

早在20年前,“華恢1號”作為中國第一代轉基因抗蟲水稻就已培育成功。2009年,它獲得農業部頒發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不過,由於我國尚未批准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化種植,因此,即使其在美國獲食用許可,中國也暫時無米可售。但不可否認,中國轉基因作物離產業化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慶祝?不存在的。”面對紛至沓來的祝賀,華農教授、“華恢1號”研發團隊成員林擁軍說,除了開心,他更多的是感慨。

歷時5年的附加題

1月11日,轉基因水稻研發團隊帶頭人張啟發教授收到FDA食品安全中心食品新增劑安全辦公室主管的通知郵件。一開始,團隊所有成員都不可置信。

“郵件裡既沒有Congratulations(恭喜),也沒有Approve(批准)的字眼,只是用了Complete(完成)的說法,語氣非常平淡。我們無法判斷背後的態度。”副教授陳浩全程參與了本次申請工作。

到底過沒過?大家先去FDA網站上對比其他透過諮詢的公開檔案,結論是:一樣。華農文法學院教授劉旭霞研究歐美、日本等國轉基因法律法規十多年,她看完郵件,說“沒問題了”。

一道歷時5年的證明題,終於有了答案。而這本是科研任務之外的附加題。

2009年11月,農業部科教司為“華恢1號”頒發安全證書時,建議團隊也去歐美申請安全證書,一來再次把關安全性,二來規避出口可能出現的貿易摩擦,為今後的產業化打下基礎。“美國是轉基因技術強國,並且整個流程不用交錢。我們商量後,覺得做一做也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抗蟲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專案負責人林擁軍說。

美國轉基因產品入市主要受美國FDA、美國環保署(EPA)以及美國農業部三個部門監管,其中FDA負責上市前的自願諮詢程式。“美國並不特殊對待轉基因,只要是農作物,不管是否轉基因,都可以適用原來的法律。這就是‘實質等同’原則。”劉旭霞解釋。

但中國的轉基因“走出去”,沒有先例可循。最初大家心裡沒底:在中國尚未批准產業化的情況下,讓美國允許流通轉基因大米,可能嗎?團隊開始了曲折又漫長的摸索。

EPA這一關走得很順暢,因為“華恢1號”中所含有的Bt蛋白基因是非常成熟的抗蟲基因,早在2007年就被EPA認定為“殘留限量豁免”,即不設最大殘留量,免於登記。

而FDA的諮詢程式則複雜得多。從2013年遞交申請開始,中美雙方進行了4次影片會議,出席者不僅有FDA的技術官員和華農的科研人員,還有農業部曾委託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人。每次會議持續兩三個小時,由中方回答問題:最早的材料是如何種植的?統計分析如何取樣?……

提交給農業部的安全性申報書將近400頁,陳浩必須將全部內容整理成英文綜述。和前期發表的關於“華恢1號”的論文相比,提交給FDA的資料有的地方做了更新,FDA一旦對比出來,即使是很細微的差別都要求解釋;有的試驗只給出平均數的結果,FDA要求檢視原始資料。為此,他一個個去找當年實施者,不斷提交補充材料,反覆修訂報告。

“只要有一處無法說服FDA,諮詢程式就會中斷。”回顧5年申請之路,陳浩總結為“艱辛”二字,“他們不允許有絲毫差錯,每一個字、每一張圖都會看。每開完一次會,會消化三五個月,再確定下一次會議時間。”最終,FDA認為“資料充足,講解清晰”。

中國轉基因大米“出國記”首次在境外獲得食用許可

申請成功的訊息一出,同行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不少農業科技公司邀請陳浩去傳授經驗,有的已跟進申請。

國際上對轉基因安全的評價模式主要有兩種:美國模式只對產品評估;歐盟模式對轉基因技術的過程評估。而中國將兩者結合,是全球最嚴格的轉基因安全評估體系。“獲得FDA的認可,不僅有力證明了‘華恢1號’的安全性,也說明我國的轉基因食品安全評價體系是完備的。”林擁軍說。

捱罵的日子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曾表態: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不過,總有人犯嘀咕:即使美國允許上市,也不能代表安全吧?

“什麼是安全?”林擁軍反問。“安全是相對概念,絕對安全是不存在的。只有基於這個共識的討論才有意義。世界上有8%的人對花生過敏,但人們還是大量食用,也有極少數人對大米本身過敏。和原來的品種‘明恢63’相比,‘華恢1號’就多了個Bt蛋白,而Bt蛋白已經做了很多試驗,證明對人體無害。”

積極研究、審慎應用、嚴格管理,推進轉基因研究與發展,這是我國對轉基因技術的態度。

對比中美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把關,“其實我們做的專案更多,比如三代繁殖試驗,1999年就做了。這是其他任何國家都不需要的。”林擁軍說,“華恢1號”花了11年才獲得農業部的安全證書。

2009年“華恢1號”獲得安全證書後,輿論喧囂。2010年,張啟發到中國農業大學演講,甚至遭到反對者扔杯子。2013年,華農舉辦“全國首屆黃金大米品嚐會”,“挺轉”與“反轉”之爭白熱化。

在轉基因水稻研究領域,張啟發團隊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但那幾年收穫掌聲寥寥。科研成果一度被擱置,流言鋪天蓋地,張啟發幾乎每天都收到幾百封電子郵件,充斥著質疑和謾罵。“很多話題都是人為炒作。後來我們遮蔽了,覺得浪費時間。”陳浩說。

有人給林擁軍發過某位名人赴美國調查轉基因的片子,讓他“耐心看完”。“主要的立論點都站不住腳。除草劑是造成美國腫瘤發生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他耐著性子看完了,“很無語”。

“片子裡說美國人不吃轉基因,可能嗎?美國是世界上種植轉基因作物最多,也是吃轉基因食物最多的國家。他們的轉基因食品很多都是不標識的。如果要標為非轉基因,就要做一系列檢測,價格得翻好幾倍。”類似的話,林擁軍澄清過無數遍。

更多傳言超出了科學本身。有人說他們推行轉基因是受利益驅使。“我們能有什麼利益呢?研究成果屬於學校,不是私人的。張老師和我當時想發個宣告:如果能夠上市,將不要一分錢,無償提供這項技術。後來覺得沒有意義,因為我們根本沒想過這些。我一直說,搞農業是非常辛苦的,研發週期長,更多是公益性質。賺老百姓的錢,於心不忍。”林擁軍嘆了口氣。

“最極端的是說我們賣國,背後有外國利益集團。賣國的話,我們還會讓美國人吃轉基因大米嗎?這一次美國人可以吃了,但是我們沒有東西給他們吃。”林擁軍攤手,“至少現在,陰謀論的謠言可以不攻自破了。”

1973年,轉基因技術最早出現於美國。中國的轉基因植物研究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初。1995年,中國農科院開始Bt抗蟲轉基因水稻的研發工作。1999年,國家轉基因植物研究與產業化專項啟動。

2016年,全球百餘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聯名簽署公開信,呼籲尊重有關轉基因安全性方面的科學結論。我國農業部也表示:自1996年轉基因批准商業化種植以來發展迅猛,全球轉基因的種植面積約300億畝,種植的國家有28個,另外還有37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使用轉基因產品,沒有發現一例被證實的安全性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歐盟委員會等眾多國際權威機構對轉基因安全性進行了長期跟蹤、評估、監測,結果表明,經過安全評價獲得政府批准的轉基因產品與非轉基因產品是一樣安全的。

“迄今為止,沒有發現科學界公認的、可以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的證據。”林擁軍再次強調,“這是定論。”

“農民”的超級夢想

20年前,第一批“華恢1號”從試驗田收穫。那年正值螟蟲大爆發。

“因為全程沒打農藥,非轉基因那片被吃得精光,雪白一片,‘華恢1號’一點事都沒有。我們沒想到效果這麼好,迫不及待想嚐嚐,當時就做了一大鍋。老品種口感不好,但大家吃得很香。”林擁軍揮舞雙手憶當年。

實踐證明,“華恢1號”的抗蟲效果穩定在80%以上,一個生長週期的打藥次數可從6次下降到1次。林擁軍算過一筆賬,假如全國50%的水稻換成轉基因品種,每年可以減少20萬噸農藥使用量,有利於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造福農民,是團隊的初心。隨著男性勞動力進城務工,農村目前的人口狀況以老人、婦女以及孩子為主,而種地需要大量體力投入,抗蟲水稻能減輕農民負擔。“我也是農民,只不過是有知識的農民。”林擁軍長期在一線種植,對農村狀況非常瞭解。

2009年到2010年,劉旭霞曾在湖北農村做過農民種植轉基因水稻的意願調查。統計結果顯示,9成以上農戶願意種植具有抗蟲、抗病、高產任一特性的轉基因水稻。“他們以為我是來賣種子的,都問我:有種子賣嗎?”

張啟發曾在2005年提出“綠色超級稻”的理念。按照他的描繪,水稻種下去,幾乎不用管,農民就能收成,且產量不低。“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優質高產”——為了16個字的目標,團隊一直在努力。目前,抗蟲、抗除草劑水稻已在申請安全證書。他們還開發了含有β-胡蘿蔔素的“黃金大米”、含有葉黃素和花青素的“黑金大米”。

然而,由於同樣運用了轉基因技術,黃金大米、黑金大米也無法在國內商業化種植。

至今,我國還沒有轉基因糧食作物被批准商業化種植。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目前國內明確的發展線路圖是“非食用→間接食用→食用”。也就是說,首先發展非食用的經濟作物,其次是飼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最後才是食用作物。

對於轉基因產業化的未來,林擁軍充滿希望,“這一點,我們從來沒有灰心過。根深蒂固的觀念改變需要過程,但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是必然趨勢”。“華恢1號”作為基因供體已培育出100多個優良組合,覆蓋全國五大稻區,隨時可以產業化,“一旦放開,就能夠迅速佔領市場”。

劉旭霞認為,任何技術都需要在市場中競爭和檢驗,最終選擇權應當交給消費者。“是騾子是馬,拿出來遛遛才知道。”

“腦中有科學”

除了專業書籍,林擁軍的書架上還放著一本《方舟子自選集》。“我喜歡他的風格。”林擁軍十分欣賞這位打假名人,“對於不對的事情,他敢於說出來。”

林擁軍原本只是埋頭於實驗室的科學家,近年在輿論裹挾之下被推至話筒前。2013年,他被推選為華農的年度人物之一,頒獎詞是:實驗室裡潛心屏氣,輿論場上揮灑自如,把科研和科普擔於一身。

2017年,他面向高校開了20多場講座,還特意去了3所師範學院,“先科普生物老師,再讓他們去傳播給更多人”。他囑咐未來的老師們,要“心中有道義,腦中有科學”。

實驗室的所有老師和學生都參與其中。大家利用週末跑街道,去超市門口搭展臺、拉橫幅、發手冊。從2010年起,華農每年為武漢市中小學生開設免費的科普夏令營,讓教授擔任班主任,讓院士擔任顧問。副教授周菲負責統籌工作,她笑著說,自己曾被稱為“騙子”,但她發覺,只要誠懇耐心溝通,大部分人都能理解並願意接受。“你不能迴避,必須正面迴應。”

“目前轉基因推廣的障礙還在於廣大公眾對轉基因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以及轉基因的食品安全、環境安全不夠了解。”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禎對記者說。

這兩年,師生們感覺到網上關於轉基因的討論日益理智,公眾科學素養正在提高。

“過去發帖子,下面全是罵的。現在評論比較中性,不再是一味的人身攻擊。”林擁軍說。陳浩去年擔任學校自主招生考試的考官,驚訝發現,“我問了幾名高中生關於轉基因的問題,他們都說得頭頭是道”。

科普的目的,更重要是傳播不盲從的科學精神。

“‘轉基因’這個詞把大家嚇住了,其實這是非常普遍的生物學現象。全球的科學家們每天在實驗室裡做轉基因的操作超過數千次,轉基因的種類遠遠超過農作物,還包括動物、微生物等。”中國科學院生物工程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姜韜告訴記者,業內得知FDA完成對“華恢1號”安全性評價的諮詢後很振奮,認為這具有里程碑意義。

2017年,一家美國公司宣佈其培育的轉基因三文魚上市銷售,這是第一種獲准上人類餐桌的轉基因動物產品。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就此表態:我國還需加強普及有關轉基因食品的科學知識,推動中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轉基因鯉魚儘快“遊”向餐桌。

朱作言有一句話廣為流傳——不管“反轉”的態度怎麼樣,過20年後,回過頭來看,這是一場笑話。

經常有人問林擁軍,美國人從1996年開始吃轉基因食品,22年來沒發現問題,但50年會怎樣?100年會怎樣?“在已知的科學水平來看,轉基因是安全的。但科學是發展的,未來如何,沒人知道。如果因此阻撓其發展,是不合理的。”林擁軍今年55歲,身體狀況良好,從1999年起吃轉基因大米,至今快20年了。

面對食品安全的拷問,時間本身恐怕不能解決問題。在傳言與真相之間,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段漫長的論證過程,更需要科學和理性。

“一切以科學為標準,用資料說話。”這是陳浩參與FDA安全性諮詢後最大的感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