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藝術評論|花鳥畫名家戴世隆作品賞析

由 創意匯文化傳播 發表于 藝術2021-12-27
簡介對溥佐先生的藝術有深刻體會和理解,認為溥先生的繪畫藝術,筆簡而意足,墨少而神完,簡約中富有神韻,特別是工筆花鳥畫,用兼工帶寫的手法,以徐、疾、起、伏、正、側、反、轉的筆墨線條,冷暖對比的色彩,形成一種蒼勁俏麗而又工妍典雅的風格,寓含著一種清

戴世隆的畫多少錢

藝術評論|花鳥畫名家戴世隆作品賞析

中國繪畫在幾千年的發展程序中,畫家們緊扣時代脈搏,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氣魄,不斷吸收外來藝術精華,推動著繪畫藝術的發展和變革。從魏晉時期繪畫開始吸收印度藝術,到唐宋時期已經融合成為一種不同於秦漢精神的繪畫樣式。晚明以來,西方傳教士帶來的西洋藝術在宮廷流行,這種融合西方寫實畫法的繪畫,特別適合表現重大歷史事件,政治慶典,王公貴族肖像以及生活娛樂等方方面面。康、雍、乾時期,皇帝們非常喜歡這種融合西洋畫法的風格,帶動了皇室貴胄們對這種風格繪畫的追捧,擅長書畫者甚多,便產生了一代又一代皇子皇孫畫家。天津美術學院資深教授溥佐先生,自幼隨父兄學畫,其優越的皇族身份,使其能夠臨摹、欣賞皇室內府收藏的歷代名家作品,擴充套件了藝術視野。溥先生擅長畫馬,其作品遠溯李公麟、趙孟頫的優秀傳統,又取西洋畫家郎世寧的透視畫法,在寫生基礎上逐漸形成“線條穩健,毛膚潤澤,風骨清逸,生動渾成” 的藝術風格,其山水畫則“結景幽深,氣韻靈動,清和淡泊,稚逸悠然”,而花鳥畫更是“鉤皴點染,栩栩如生”,被譽為“愛新覺羅家族中之藝術全才”。溥佐先生辛勤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這些後學才俊們大都能夠在繼承溥先生藝術的基礎上,融合個人的愛好與特長,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戴世隆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藝術評論|花鳥畫名家戴世隆作品賞析

戴世隆,天津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國畫教研室主任。1974年考入天津美術學院學習中國畫。1977年畢業留校任教於中國畫教研室,從此“正式入室溥先生的‘凝碧堂’,執弟子禮,”“跟隨溥老師研習工筆花鳥畫專業,並協助他完成教學計劃及各項任務,”(戴世隆《懷念恩師》)在藝術上可謂得其親傳。對溥佐先生的藝術有深刻體會和理解,認為溥先生的繪畫藝術,筆簡而意足,墨少而神完,簡約中富有神韻,特別是工筆花鳥畫,用兼工帶寫的手法,以徐、疾、起、伏、正、側、反、轉的筆墨線條,冷暖對比的色彩,形成一種蒼勁俏麗而又工妍典雅的風格,寓含著一種清正淡雅之氣,與市井豔媚惡俗之氣格格不入。溥佐先生的藝術精神深深影響著戴世龍藝術價值取向。溥先生的精神成為他藝術追求的目標,如何在藝術實踐中找到自己的座標,成為困擾他進步的攔路虎。1987年毅然東渡日本,開始了近二十年的遊學生涯,海外的磨鍊使他對人生、藝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東瀛藝術也開闊了他的視野,在融合東瀛藝術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就繪畫作品而言,他顯然喜歡造型簡練生動,色彩典雅明快的風格,這從他《雙鶴圖》、《清韻》、《歲寒三友》、《鶴壽三聯》、《鶴壽不知其紀》等作品表現明顯,畫面或借地為雪,或空出純白的背景,無論是仙鶴、雄鷹、鳳凰等白色的羽毛,與純白的背景既統一又有對比,給人一種冰清玉潔之感,明顯感受到日本繪畫的影響。他喜歡畫冰雪、秋天等自然景象,但又不被客觀自然所限制,表現一種冰清淡逸之氣,逐漸形成了清冷婉麗、精美清秀的格調。

藝術評論|花鳥畫名家戴世隆作品賞析

世隆先生擅長花鳥畫,尤其喜愛畫馬,代表性的作品《神駿圖》、《驊騮圖》等,以遒勁流暢的線條,描繪馬不同部位的特點、質感,如馬背之遒健,馬腹之柔順,馬腿之健碩,馬鬃之飄逸,都能以流暢準確的線條進行生動地表達,這種風格明顯有溥佐先生的影響。但戴先生更強調馬的結構與動態,表現駿馬的風神和天骨,給人一種神情靈動欲欲奔騰之感。已經逐漸脫開溥先生的樣式,形成自己的風格。在《驊騮圖》中題詩曰:“房宿何年寓世間,四蹄踣鐡度天山,沙場酣戰跨神駿,奏凱歸來十二閒”,此時的駿馬不是文人孤芳自賞的投射,而是準備奔赴沙場,為國建功立業的神駿。他大膽省略掉文人般的山石樹木背景,將駿馬置於一個無盡的空間之中,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也是他為國效力心志的表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馬不僅僅是一種動物,而是人類具有神性的夥伴。從周穆王巡遊天下用八駿;秦始皇滅六國用七駿;漢武帝“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用的是十驥;唐太宗李世民征戰南北有昭陵六駿……直到近現代的徐悲鴻的奔馬,馬簡直成為中國文化精神的象徵,也是文人畫家精神寄託。白居易的“驊騮失其主,羸餓無人牧。”而杜甫《病馬》詩中的“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申涵光說:“杜公每遇廢棄之物,便說得性情相關,如《病馬》、《除架》是也。”其實在中國文人知識分子中不但是“說得性情相關”,分明是借馬自喻,以馬來寓意自己的心志。另外,他在《鶴鳴九皋》一圖中,兩隻仙鶴在雪地仰天和鳴,《詩經·小雅》裡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之句,是比喻君王求賢的詩。也許在他的潛意識中,是期盼祖國強盛,期盼知音到來之意,也從另一個側面佐證的他愛國的心志。

藝術評論|花鳥畫名家戴世隆作品賞析

戴先生尤喜畫鷹,像《遠瞻山河壯》《神鷹圖》《松鷹圖》《蒼鷹紅葉圖》以及《棲身思狡兔》等作品,皆畫一隻鷹立於岩石或松或枯木之上,鷹以工筆勾勒渲染,以絲毛筆法畫出蒼鷹的翎毛,細細品之,感覺鷹的羽毛像在微微地顫動,似有轉瞬即飛之勢。岩石或松木則以潑辣的筆墨寫出,襯托出鷹的勁利與矯健。在《神鷹圖》中,作者題一首杜甫的《畫鷹》詩: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藝術評論|花鳥畫名家戴世隆作品賞析

在傳統文化中,鷹,能直衝九霄,搏擊風雨,常被作為努力拼搏的象徵。晉孫楚《鷹賦》“睹青松以靜處,體勁悍之自然。振肅肅之輕羽,截鶴雁於河渚”。傅玄《鷹賦》“天姿邈世,逸氣橫生”,李白《壁畫蒼鷹贊》“凝金天之殺氣,凜粉壁之雄姿”等,皆把鷹作為強力形象來摹寫。杜甫也承前人餘緒,貌似為他人之鷹畫作詩,然實為自況,隱喻他激昂的政治理想和外射的價值觀念,把一種想改變現下生存狀態、實現人生抱負、兼濟天下的政治理想寄寓在對蒼鷹形象的刻畫之中,著力塑造其矯健英姿,縱橫豪氣。世隆在畫中,畫一展翅欲飛的白色雄鷹立於樹上,火紅的霜葉烘托出枝幹愈發蒼勁有力;而在《棲身思狡兔》一畫中,松樹上之蒼鷹,俯身正凝視樹下的草叢。狡兔縱有三窟,也難逃雄鷹的眼睛,看那振翅欲飛的身姿,彷彿已發現了獵物,靜中寓含者更大的動。而在《縱目思凌霄》和《雙棲》中,兩隻鷹棲身在樹上,它們既有一飛沖天的凌雲之志,也有雙雙棲身互相幫助恩愛有加的感情,潤澤的樹幹,暖色的葉子,是它們幸福的棲身之所,冷色的鷹與暖色的樹葉,筆墨酣暢的樹幹與遒勁有力的雄鷹產生一種對比,這剛中帶柔的表現手法,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藝術評論|花鳥畫名家戴世隆作品賞析

石濤提出“筆墨當隨時代”命題,已經直指藝術的核心。筆墨雖是個人藝術語言,但人們能從這種個性化的風格中感受到一個時代的特徵。也就是說,一位藝術家在作品中,雖然是表達個人對人生的思考,但這種思考能夠穿越時間和地域,引起人們的廣泛思考和共鳴。我們這個時代既不是積貧積弱的晚清,也不是戰亂頻仍的民國,是逐漸走向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這個時代不需要孤芳自賞、無病呻吟的藝術,而是需要一馬當先的實幹精神和氣衝九霄的創新精神,戴世龍先生的駿馬和雄鷹就是這種精神的傑出代表,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事實,期待著他不斷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滿足人民的精神需要。

藝術評論|花鳥畫名家戴世隆作品賞析

李振個人簡歷

藝術評論|花鳥畫名家戴世隆作品賞析

李振,美術學博士,副教授。研究中國美術史論,在博士論文基礎上出版專著《晚明美術思潮》,2016年完成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報告《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並出版《晚明藝術品市場研究》專著。主編《中國工藝美術史》和《美術鑑賞》教材兩部。天津“十二五”重點專案《天津社科志》編委,編寫美學部分。研究重點方向還包括天津近現代美術教育,主編完成《蕭朗談藝錄》一書。另外,發表論文20多篇。

文字 | 李振獨創

圖片 |源自網路

文字版權歸李振所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