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古畫鑑賞:《郎世寧八駿圖》賞析

由 清韻逸品 發表于 藝術2021-12-26
簡介由於郎世寧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宮廷畫家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他先後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

朗世寧的什麼圖

古畫鑑賞:《郎世寧八駿圖》賞析

《八駿圖》 郎世寧 中國古畫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圖軸 絹本 縱向《郎世寧八駿圖》

郎世寧八駿圖

賞析

本幅雖然是採用中國傳統的顏料來作畫,但在馬匹、人物和柳樹的表現上,卻融入了西畫著重光影的手法,顯得立體感十足。右下角的簽名,用極工整的仿宋體書寫,據此推測,此畫應是郎世寧來華初期,亦即雍正年間(1723-1735)的作品。

他的作品與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結合西洋畫,色彩明暗聚焦透視的繪畫手法。八駿圖,是在一棵壯實粗大的柳樹下,在境界秀麗視野開闊的環境中,畫著色彩不同的八匹駿馬,神態各異造型逼真色彩外貌十分準確生動無不栩栩如生。

【名稱】清郎世寧八駿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圖軸,絹本,縱:139。3公分,橫:80。2公分

郎世寧(1688—1766),是義大利人,生於米蘭,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國,隨即入宮,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由於郎世寧帶來了西洋繪畫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宮廷畫家展示了歐洲明暗畫法的魅力,他先後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乾隆二十二年(1757),郎世寧正值七十大壽,為此,皇帝還特地為他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生日當天上午,郎世寧赴圓明園晉謁乾隆皇帝,除了貴重物品賞賜外,得皇帝親筆題寫的頌辭,在從圓明園返回城裡的路上,郎世寧更是榮耀萬分,坐在華麗裝飾的轎內,由24人的樂隊作前導,後面有不少滿漢官員騎馬相隨,所有在京師的傳教士也都聚集在宣武門的天主教南堂,為郎世寧祝賀。由此可以看出郎世寧甚得皇帝恩寵,殊榮有加,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其次,郎世寧的藝術成就很高。他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在繪畫創作中,他重視明暗、透視,用中國畫工具,按西洋畫方法做畫,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同時具有前代所有宮廷繪畫中所沒有的獨特風格。故他的中西合壁畫風深受皇帝器重。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圖》、《嵩獻英芝圖》、《百駿圖》、《弘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戰圖》等。由於郎世寧繪畫成就很高,從其學畫的甚多,有孫威風、永泰、張為邦、丁觀鵬等,這些畫家連同他們的老師郎世寧,在宮中形成了一種既不同於以往的宮廷畫,又不同於同時代的文人繪畫及民間繪畫的新穎、別緻的流派、並使之成為雍正、乾隆時宮廷繪畫的主要風格。同時確立了郎世寧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再次,郎世寧的作品大都被宮廷收藏,民間罕見。郎世寧到京城就入宮成為一名專職的畫家。由於郎世寧作品採用明暗畫法和寫實風格,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欣賞,故郎世寧創作的作品幾乎都留在宮內,民間幾乎很難見到,因而郎世寧的作品彌足珍貴。

乾隆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的由來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是乾隆皇帝常用,也是他十分喜愛的印璽之一。它經常被鈐蓋在宮廷收藏的書畫作品上。

印文中的“五福”出自《尚書·周書·洪範》。查《書經集傳》卷四《周書·洪範》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書經集傳》,是蔡沈積十年之功而成的銘心之作。蔡沈為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弟子,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尊師命集傳《書經》,“參考眾說,融會貫通”,對《書經》內容的闡發極為精當。蔡沈在“五福”下注稱:“人有壽而後能享諸福,故壽先之。富者,有廩祿也。康寧者,無患難也。攸好德者,樂其道也。考終命者,順受其正也。以福之急緩為先後。”早在康熙年間,康熙帝就曾題“五福堂”賜給雍正,後來又摹勒懸之雍和宮、圓明園。

五代:指本人、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乾隆四十九年(1784),適值乾隆帝74歲時得玄孫,五代同堂。但當時他並沒有題堂,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77歲的時候,才撰《避暑山莊五福五代堂記》:“古稀有七,曾元(因避康熙帝玄燁之諱,改‘玄’為‘元’字)繞膝,適宜題堂,以享其事。”(《御製文三集》卷七)並首先在北京紫禁城景福宮增書“五福五代堂之額,以誌慶”,反映了乾隆帝得玄孫之後的喜悅心情。而後,又在避暑山莊題“五福五代堂”匾額,懸于山莊東宮卷阿勝境殿,同時刻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並制《五福五代堂記》存放於此。卷阿勝境面擴五間,乾隆二十年(1755),東西山牆曾裝裱著由來華傳教士而供奉清廷的畫家郎世寧、王誠致、艾啟蒙三人所繪的《馬術圖》、《萬樹園賜宴圖》,記錄了乾隆十九年(1754)兩次接見準噶爾部官員的重大政治活動。乾隆帝常在此同皇太后用膳,賜宴少數民族首領,和王公貴族進茶點。

“古稀天子”中之“古稀”,語出唐代詩人杜甫詩《曲江二首》。唐至德二載(757)長安城淪陷於安史叛軍,杜甫從長安逃出後至鳳翔投奔肅宗。同年五月十六日,肅宗下詔,授杜甫左拾遺官職。時隔不久,肅宗便在宦官李輔國和皇后張良娣的挑唆下排擠玄宗舊臣,杜甫亦在其內,心情頗抑鬱。乾元元年(758),他寫下組詩《曲江二首》,抒發胸中的牢騷苦悶。“其二”為:“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據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編《杜甫年譜》(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杜甫時年47歲。他寫這句詩的意思是感慨人生短暫,沒有多少人能活到70歲。後人以“古稀之年”代指人活到70歲。

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值乾隆帝70歲整壽,工部尚書彭元瑞作了一篇《古稀天子頌》,引用杜甫詩“人生七十古來稀”一句予以讚頌。乾隆帝認為這句話“用意新而遣詞雅”,一語雙關,既說明了乾隆帝已是70高齡的老人,也讚頌了他是古來稀有的天子,十分讚賞,即命人刻成印章。在他這一年所作的《古稀說》及其註文中,歷數了夏、商、週三代以下超過70歲的皇帝:漢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這些帝王裡最有作為的要算元世祖了,但“計其世次訖順帝不過四傳”,也沒有像乾隆皇帝那樣五世同堂的盛況。

太上皇帝之寶

這方“太上皇帝之寶”制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當年九月三日,乾隆帝頒佈了在三十八年(1773年)所寫的建儲密詔(密建皇儲),立皇十五子顒琰為皇太子,次年新正舉行了禪位大典。乾隆帝歸政後,仍住在養心殿訓政,嘉慶皇帝則只能住皇子所居的毓慶宮。嗣皇帝年號嘉慶,只對外使用,宮中繼續用乾隆年號,批閱奏摺、任免官員等重要政務權力仍掌握於乾隆帝手中。

這方“太上皇帝之寶”是清宮帝后寶璽中最大的一方,體現了太上皇權力的至高無上。此寶製成後曾陳設於太上皇宮殿中的皇極殿御案上。此外另有“太上皇帝之寶”數方,皆作漢文篆書,用於書畫鑑賞活動。

在我國美術史上,郎世寧絕對是人們不會忽視的畫家,他以畫馬而聞名於世,傳世的《

郎世寧八駿圖

》更是其中的精品。就畫馬的功力而言,郎世寧絕對是後來者徐悲鴻的前輩,雖然後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西洋畫技法與國畫技法融合在一體,開創新的畫風,但作為其早期作品,《

郎世寧八駿圖

》依然具有極高的藝術鑑賞價值。

與徐悲鴻贈送陳納德將軍的傳世名作《八駿圖》相比,《

郎世寧八駿圖

》並不是指周王座下的神駒八駿,而是當時少數民族進貢的馬匹,就繪畫場景而言,這幅八駿圖創作背景應該是在京城的皇家馬廄中。郎世寧的畫作一向講究寫實,突出立體感,講究西方畫法的明暗光影手法,雖然採用的中國傳統的顏料、絹布來進行創作,但畫作中牧馬人以及駿馬的創作手法依舊是採用西方繪畫技法。

這幅《

郎世寧八駿圖

》並沒有描述駿馬奔騰的景象,而是八匹駿馬在柳樹下休息的場景,郎世寧使用西洋畫明暗聚焦以及透視的畫法,將馬匹的神態描述的栩栩如生,在外型上郎世寧也沒有使用中國傳統的油墨堆疊的曲線畫法,而是使用西方寫實的畫法,側重於表現駿馬的毛髮骨肉,立體感十分強烈。

郎世寧八駿圖

》的繪畫細緻入微,在牧馬人、駿馬和柳樹等相關事物的處理上,他更加強調畫作的空間感,最終使得這幅傳世之作帶有非常鮮明的西洋基調。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