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關於催眠 你想了解的問題都在這裡~

由 哆啦A夢口袋 發表于 藝術2021-10-10
簡介催眠是真的嗎

手臂漂浮什麼原理

艾催眠學堂之艾瑞克森催眠故事集系列已出到40期了。期間感受到小夥伴們對於催眠的熱愛與熱情。同時也有好多關於催眠的疑問,經歸納後,整理出以下一些常見問題。與大家共同探討與學習。

(所有問答版權皆歸艾催眠學堂所有,如有抄襲,必究!!!)

問題回答:劉蓓蓉、金焰、楊麗萍

文案修改:瓦瓦、兔大王、琪琪格、小文

文案編輯:Eyvonne

什麼是催眠?

關於催眠的定義,業界有很多的說法。但是迄今為止人們進行了包括神經造影在內的不少實驗,卻始終無法催眠與某種改變的意識狀態之間劃上等號。

我們可以假想:當某人報告自己進入了催眠狀態時,心理學家可以對其進行神經造影,瞭解在這種狀態下神經活動有什麼改變,但心理學家做不到反向驗證,即只要發生了這種神經活動的改變,就可以預測當事人進入了催眠狀態。

或者只要不發生這種神經活動的改變,就可以預測當事人不會進入了催眠狀態。

因為報告自己是否進入催眠狀態本身是一種基於情境和人際關係的主觀體驗和信念。

催眠首先是一種人際關係的互動。這裡面有兩層含義:

第一,催眠是一種人際互動。因此,催眠就與自我催眠、冥想、正念、放鬆、想象訓練等單獨一人就可以進行的類催眠現象區別了開來。

第二,取決於人際關係的意思是,無論是催眠還是非催眠,一個人能否對另外一個人施加影響,能施加多大的影響等等,歸根結底,取決於這兩個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當下的,或者一直以來的)。

其次,催眠是一種內部定向的聚焦狀態。這裡也有兩層含義:

第一,所謂的內部定向,意味著並非通常情況下的外部定向。外部定向是指:人們通常情況下的狀態,即人們將感知覺察到的資訊與觀察到的外部現實進行校準,從而識別出錯誤資訊。相反,處在催眠狀態下的人對於外部現實基本不關注或者減少關注,而會將注意力聚焦在內部現實或者特定刺激上,例如催眠師的話語。

第二,聚焦意味著,在催眠狀態下的人會聚精會神地投入和聚焦到其由催眠所引發的內部現實中。因此,人們常說催眠這個詞的中文翻譯,以及英文原意都很容易引起誤解。催眠並不是像字面上的那樣:幫助人們進入某種睡眠狀態,相反,催眠是將人“喚醒”,並進入一種積極、活躍的內部定向的聚焦狀態之中。

在生活中有許多符合這個定義的類催眠現象,例如當人們在專心致志地看書,聽講座,看電視,看電影時,或者在無聊之際發呆放空並浮想聯翩、愣神兒、做白日夢時,他們都會沉浸其中,忘了周圍的環境,忽略了身體的感覺,僵直在某種姿勢上,甚至聽不到別人在和他們說話。

反之,我們生活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現象,比如我們專注於當下某一個動作,比如彈琴、舞蹈、投籃,或者是匠人專注於某一個手工製作,而忘記周圍發生的一切,部分或全部的丟失了對時間空間和身體的感知。

這類現象我們也可以稱作為類催眠現象。催眠需要專注,而專注不完全能夠達成催眠。

催眠是真的嗎?

問題有四個含義。

第一,實施催眠的人是否相信催眠;

第二,被催眠的物件是否相信催眠;

第三,某個催眠的觀察者是否相信催眠;

第四,大眾是否相信催眠。

對於第一個問題,回答是“當然”。

實施催眠的人對於被催眠物件施加了影響,並看到了催眠物件的反應,而他自然而然地將整個場景定義為催眠。

人們之所以懷疑催眠的真實性,是因為“假裝”催眠響應很容易,這種觀點也是正確的。

然而,從實施催眠的人的角度來看,會有多種方式來辨別出當前的催眠體驗是假裝還是真實的,例如催眠現象涉及眼皮的不隨意抖動,這不是能夠輕易偽裝的,因為無法監控自己的偽裝,也很難長時間惟妙惟肖地偽裝。

對於第二個問題,回答是“因人而異”。

通常情況下,當實施催眠的人將整個場景定義為催眠,而被催眠的物件明確感覺到(主觀)自己在催眠中,發生了與日常生活所不同的狀態改變時,被催眠的物件通常就會確認自己處在催眠中。

例如在催眠狀態中發生的解離式的手臂懸浮,被催眠物件會認為這與自己在平時的狀態不一樣。

其實,平時有大量類似的解離現象。例如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某個地方;或者滿腹心事到了家,不記得自己是怎麼騎車回家的。

或者在專心致志地與人聊天的時候,不自覺地喝過水,而完全不記得或者沒有注意到這個舉動;以及與人談話中,講到激動的時候,不自覺的手舞足蹈,當事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些現象不尋常。

因此,催眠是否真實發生,或者發生的現象是否是催眠,是當事人的一種主觀認定和信念。

同理可證,當被催眠的物件強烈地不相信自己曾經進入催眠時,你也的確很難說服他這件事情。

這就像你不能說服一個人接受完全的決定論一樣。

因為你的說服總要體現和落實為某項新的預測或闡釋,這就成了靶子,而他隨時可以對這個新的預測或闡釋進行逆反或者反對。

對於第三個問題,回答是“不一定”。

對於第三方觀察者而言,催眠師的催眠暗示能夠改變被催眠物件的感覺和知覺。

例如,當事人會報告產生了栩栩如生的幻覺或明顯扭曲或者有刪減的現實感知。

某些研究透過測量大腦活動發現,催眠和催眠暗示改變了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

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表明,催眠是治療疼痛的有效方法。

然而,第三方觀察者不一定會將這種外在的表現或者現象定義為催眠。

例如,許多人對於在催眠中催眠師對於被催眠物件所施加的影響定義為:基於人際關係的一種來自催眠師的有意無意的操縱,以及來自被催眠物件有意無意的服從,配合和迎合(揣摩深意)。

要如何證明,催眠和上述的解釋是不一樣的事情呢,基本上,這個,很難。

對於第四個問題,回答是“沒有辦法回答。

因為有人會相信,有人會不相信”。

每個人都可以被催眠嗎?

是的。

首先,催眠中的常見催眠現象,例如注意力的聚焦,解離現象,栩栩如生或者恍惚的體驗,以及對於催眠師不斷增強的內隱反應性等,都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

其次,人對於另外一個人能夠施加某種程度的影響,這在生活中的例子也俯拾皆是。

因此,每個人當然都可以被催眠,每個人也一直在某種程度上被催眠過,只不過沒有一個正式的催眠儀式或者過程罷了。

當然,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或者更擅長產生某種或者某幾種催眠現象。與此同時,有些人也比其他人要更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當然,視他們之間的人際關係而定)。

因此,總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催眠,被影響,以及產生某些他自己定義為催眠的現象。

於是,人們發明了催眠敏感性量表來測試催眠敏感性。研究人員傾向於將測試結果分為“高”、“中”、“低”。

大約80%的人是“中等”水平,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體驗到許多催眠暗示的效果,且很有可能從催眠臨床應用中受益。

大約10%的人被認為是“高”水平,這意味著他們很容易在催眠狀態下體驗到感覺和知覺的巨大變化。

另有10%的人被歸類為“低”水平,這意味著他們對催眠並沒有強烈的響應(儘管有些旨在增加催眠敏感性的培訓專案)。

當然,這些量表也是僅供參考的。就像有些人對於安慰劑特別敏感,理論上只要能識別出這些人群,並將其排除在雙盲實驗之外,對於醫藥的發展將有很大的助益。

遺憾的是,這樣的測試目前尚難以實現。此外,一些臨床醫生,尤其是米爾頓 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認為每個人都可以被催眠,併產生改變,前提是催眠師必須根據個體度身定製催眠的形式甚至內容。

催眠易感性可以增強嗎?

任何的行為如果長期訓練都會固化,成為潛意識或者習慣的一部分,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熟能生巧。

催眠也一樣。此外,催眠中的條件反射現象也非常常見。

經過多次催眠後,當事人坐特定的座椅,或者聽到特定的話語或者數數,甚至看到某個眼神就能很快進入催眠。

至於在催眠中當事人對於暗示的反應,已有一些旨在提高個體對於暗示響應度的訓練計劃。

當然,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透過這種方法產生的提高,只是參與者受到鼓勵後的結果,他們所體驗的並不是真正自發的(Weitzenhoffer將這個標準設定為對暗示的“真正”響應)。

然而另一些人反駁說,“經訓練後的高暗示性”參與者的主觀響應與“自然的高暗示性”參與者(未經訓練)的主觀響應,二者之間並無區別。

也發現一些藥物在增加受暗示性方面有效。

催眠危險嗎?

催眠本身是人際互動的某種方式。

人際互動通常情況下並不是一個危險的過程。

但人們總是擔心,催眠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負面結果。

這個擔心的負面結果可以從生理和心理的兩方面進行討論。

從生理的方面來看,已證明催眠的相關生理風險(偶爾輕微的頭疼)與參加某個大學講座後引發的頭疼差別不大(Lynn, 2000)。

下面從三個層面分別進行討論:

第一層,催眠引發的風險可能源於催眠師的錯誤信念。

舉例而言,一個人得了癌症,經過數次催眠之後,癌症不治而愈。

催眠師會宣傳是催眠治好了癌症嗎?恐怕不會。

因為這是典型的後此謬誤或者聚焦謬誤。

後此謬誤是指,一件事發生在另外一件事之前,就武斷地認為之前發生的事情導致了之後發生的事情。

癌症涉及到很多的基因突變,這些都有著生理的證據。

但是,催眠如何影響當事人的生理並沒有充分的證據。

因此,催眠師知道虛假宣傳會存在倫理風險。

聚焦謬誤是指,人們傾向於把容易想到的因素的權重過於放大。

在生活中,人們把這種聚焦謬誤的特定表現稱為錘子精神,即當你有且只有一把錘子的時候,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成了釘子。

對此,有兩句話說得非常中肯:

第一句是:當你想到某個因素的時候,它已經沒有你想象得那麼重要了。

第二句是:如果某件事情牽涉到你的利益,那麼你是不可能把它徹底搞清楚的。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對於好事,催眠師無需過於邀功,對於壞事,催眠師也不必過於攬責。

第二層,催眠引發的風險可能源於被催眠者對催眠的誤解。

如果被催眠者有強烈的信念認為催眠能夠操縱人的行為(違背其主觀意志),而且有強烈的動機把人生的各種不良後果歸因於催眠師的錯誤時,就會產生一種回溯性的建構,把催眠中發生的一切都建構為風險的來源。

第三層,太複雜,暫不討論。

更詳細的資料,可閱讀 Campbell Perry在網站(The False Memory Syndrome)上的討論。

催眠能讓我做我不願意做的事情嗎?

答案是“不能?能”。

不能:在催眠狀態下,你仍能控制和判斷是否要響應催眠師的暗示,當你允許自己響應暗示時,你可能會感覺行動是自己發生的。

因此,在催眠狀態下,原則上講,你不會做出任何你在催眠的當下不想做的事。

關鍵是,當你在說我不願意做的時候,你在說哪一個我。

假如你想透過催眠進行減肥,而催眠的過程設法讓你看到食物失去了原先的食慾,不再狼吞虎嚥,津津有味。

而原先你是一個特別享受這種吃法的人,那麼催眠是否違背了愛吃的你的意願,而僅僅滿足了想要減肥的你的意願。

而且這裡還不能排除,當初想要減肥的你將來會後悔沒有及時行樂,或者這種對食物的厭惡是否會逐漸演變成神經性厭食症的不良後果等各種可能性。

能:Orne & Evans進行了一項研究,以確定他們是否能讓被催眠的受試做出反社會的行為,比如向研究助理潑酸(為了安全起見,瓶子裡面並不含酸性物質,但實驗中的受試並不清楚這一點)。

6名高催眠易感性受試,有5名扔出了手中的瓶子,;6名低催眠易感性受試全都扔出了手中的瓶子。

這個實驗表明,不是催眠讓人做出反社會行為,而是與該實驗所處的情境(更多關於權威的實驗可以閱讀斯坦利 米爾格拉姆的著名實驗)有關。

這個實驗的邏輯是,當沒有催眠或沒進入催眠時人都做出了反社會行為,就不能認為單是催眠誘發了反社會行為。

然而,反過來看這樣的實驗的確引起了反社會行為,不管是透過催眠還是非催眠。

這說明人際影響的確能夠操縱一個人的行為。

既然催眠是人際影響的一種,催眠當然也能操縱人的行為。

是睡眠嗎?

答案是否定的。

儘管“催眠”一詞來自於希臘“睡眠之神”(Hypnos),但多項研究已表明催眠與睡眠不同。

對大腦活動的研究結果表明,一些在睡眠時呈現的大腦活動模式並未出現在催眠中下。

對觀察者來說,催眠可能看起來像睡眠,因為放鬆經常是催眠程式的一部分。

不過被催眠的人實際上處於一種更類似清醒的狀態中(可以引導騎動感單車運動的人進入催眠,這被稱為“主動警覺催眠”)。

更何況,在睡眠狀態中的你肯定聽不到催眠師說活,並對此有所反應,那麼就失去了催眠的機會。

因此,在很睏倦的情況下其實不適合做催眠。

催眠是什麼感覺?

紙上學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催眠體驗如果用語言描述,常常會造成經驗的窄化和聽者的誤讀,即語言會設定特定的框架和聚焦點,從而讓沒有被描述的體驗落於無形,而讀者對於文字的理解和聯想有著自己的獨有框架,又有可能由此產生理解偏差。

對於催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許多催眠師(研究人員或臨床醫生)常使用放鬆程式,所以人們通常將催眠與放鬆的感覺聯絡起來。

對於放鬆程式,不同的人有多樣的身體反應,有些人感覺自己身體很重,有些人感覺自己身體很輕,幾乎像漂浮著一樣,心理上也有各種各樣的反應。

人們通常報告說感覺到自己非常專注或投入,且毫不費力。

由於催眠暗示中通常包含想象,人們就會有非常生動的想象體驗,許多人報告感覺“好像自己就在那裡”。

Erika Fromm根據廣泛的研究結果寫了一本關於自我催眠的書,書中包含很多參與者的有趣描述。

我會不會無法從催眠中醒來?

沒有證據表明人會陷在催眠中無法醒來,或者會一直處在催眠的狀態裡。

人畢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畢竟也要投入生活。

有時人會從催眠轉入睡眠,你睡著了,之後像平時一樣從睡眠中醒來!Orne & Evans進行了一項著名研究,在該研究中,參與者被催眠後,實驗者以必須處理某個問題為由離開了房間,然後躲在某處觀察參與者(在參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看看會發生什麼。

結果參與者自發醒來,高催眠易感性受試醒來所需的時間稍長一些。

催眠能治療哪些症狀?

催眠自身並不是獨立的治療方法,獲取(醫師、心理學、牙科、護士等)資格的人可以使用催眠來治療:緩解疼痛、應對焦慮狀況(恐懼、恐慌、創傷後應激障礙)、應對抑鬱、減輕腸易激綜合症等等。

催眠比較適合治療人類由於自動化的內隱心理過程,所產生的心理問題,例如情緒問題。

而催眠的過程意在鬆動或者擱置人類舊有的意識參考框架,並且進一步引發對於這種心理問題同樣自動化的內隱處理和加工。

因此,艾瑞克森常常會建構對催眠過程的遺忘。

若我希望催眠成為治療的一部分,應該找誰?

不同國家對催眠和心理治療有不同的規範,在許多國家,稱自己為“催眠治療師”並不需要專門的訓練。

國際催眠學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nosis)認為,使用催眠技術的治療師應該首先必須取得某個專業領域(如醫學、牙科、心理學或心理治療)資格。

引用Martin Orne的話:如果一個人沒有專業治療資格,那麼他也沒有資格使用催眠治療。

首先,你要看看牆上掛的資格證書(內科醫生、牙醫、臨床心理學家),然後你再去檢視他/她所參與的催眠培訓證書。

NLP和催眠一樣嗎?

區分於人工智慧領域的自然語言處理(NLP,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神經語言程式學(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是一套旨在促進個體發展的技術。

NLP的創始人借鑑了一些成功的催眠治療師,特別是米爾頓 艾瑞克森的一些做法。

然而,神經語言程式學在科學上還未得到證實,也不是主流心理學的一部分。

在Skepdic字典裡有關於NLP的詳細說明,更多關於對NLP的質疑可以查閱維基百科和Michael Heap的網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