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一個未曾見過的世界:你知道嗎?兵馬俑其實是彩色的!

由 上游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1-07-01
簡介據介紹,近年來,文物保護工作者成功地找到了運用聚乙二醇與聚氨酯乳液聯合處理和單體滲透——電子束輻射聚合這兩套保護方法對秦俑彩繪進行了加固,成功有效地保護了隨後出土的珍貴彩繪陶俑,不但使以後出土的兵馬俑保留色彩成為現實,也為中國眾多陶質漆底彩

秦代兵馬俑是什麼藝術形式

秦代兵馬俑——由真人大小的彩色陶俑組成的泱泱大軍,埋入地下守衛帝王陵墓。如今,考古學家和藝術工匠們利用最新工具與技術,正逐步重現古代奇景。

43年前,中國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鏟子、刷子和棉籤開啟已塵封兩千多年的黃土,一個震驚世界的神秘地下軍陣在陝西臨潼重現世界。

早期發掘過程中,考古學家們往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陶俑的色彩在西安乾燥的空氣中逐漸消退。一項研究表明,顏料之下的漆層暴露在空氣中僅15秒就會捲曲,4分鐘內便會剝落——煮熟一個雞蛋的時間裡,承載著悠悠歷史的生動色塊便喪失殆盡。

一個未曾見過的世界:你知道嗎?兵馬俑其實是彩色的!

武士俑的褪色手臂。(國家地理中文網/圖)

“驚歎之餘,你甚至連拍照的時間都沒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文物保護部主任夏寅說。站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廳一隅,夏寅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多數世人未曾見過、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的多彩世界,一箇中國考古工作者努力數十年還原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的“中國色彩”的故事。

一個未曾見過的世界:你知道嗎?兵馬俑其實是彩色的!

工作人員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實驗室內對修復完畢的跪射俑進行測量。(新華網/圖)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 它們原本有十幾種顏色

1974年3月29日,臨潼縣西楊村,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一些陶俑碎片。當年7月15日,陝西省組織考古隊進駐西楊村,隨後兵馬俑被發現。當年的領隊袁仲一今年已經85歲高齡、被稱為“兵馬俑之父”。

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了世界:這個來自秦朝的泱泱軍團“勢若彍弩,節如發機”,似乎只待一聲令下,就將“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豁”,洶湧澎湃,觸之者摧。

深埋地下兩千多年,突然重現世界,兵馬俑那些令人窒息的“穿越”畫面,那些承載了豐富歷史的色彩以及它們的曇花一現,給參與發掘的考古工作者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記憶。

“每個兵馬俑其實都有顏色。經過兩千多年的深埋,那些儲存下來的顏料出土後15秒就開始變化,4分鐘內就完全脫水、起翹、剝落,有的就遺留在泥層上。”夏寅說。

1987年,秦始皇帝陵和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88年,兵馬俑第一次大規模發掘的學術報告——《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出版,其中多處提到了兵馬俑為彩繪這一事實。

歷經數十年的發掘、觀察、研究和分析,袁仲一對已經出土的2000多件兵馬俑瞭如指掌。“每個俑,我都看過,做過發掘記錄。高矮胖瘦、穿什麼衣服、出土時的顏色、梳什麼髮式、穿什麼鞋子,我都熟悉。”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人們會看到它們原本形象多彩絢麗:硃紅、棗紅、紫紅、粉紅、深綠、粉綠、粉紫、粉藍、中黃、桔黃、黑、白、赭,有十幾種顏色。

一個未曾見過的世界:你知道嗎?兵馬俑其實是彩色的!

這是保護修復後的彩繪跪射俑,2014年9月18日攝。(新華網/圖)

“陶俑和陶馬埋在地下兩千多年,經過火燒水淹,其彩繪塗層會老化、剝落。秦人在給兵馬俑上色前,先刷了一層生漆,起到黏合和突出顏色的作用,在發掘時生漆由於失水會捲曲剝落,因此要異常小心,須用竹籤、手術刀、鑷子、棉球等細小工具進行。這是一項極其精細的科學工作,容不得絲毫馬虎。”袁仲一說。

與兵馬俑的初見,讓當時42歲的袁仲一驚歎。他後來在《長相思》一文中寫道:“一把鏟,一條繩,探幽尋秘驪山陵,朝朝暮暮情。腰如弓,鏟聲聲,奇珍異寶一宗宗。誰知精血凝?石灘楊,荒漠漠,秦皇御軍八千多,寰宇俱驚愕。人似潮,車如梭,五湖四海秦俑熱。夜長人在何?”

時光飛逝。袁仲一早已退休,仍不時受邀回到他曾俯首半生的兵馬俑軍陣,和年輕一代考古人一起剝落塵土,期望讓歷史的色彩更清晰地展現在世人眼前。

環境變化、微生物、可溶鹽:兵馬俑褪色的三大“敵人”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4260平方米的一號坑如今佇立著1000多件兵馬俑,軍陣整體向東,呈現出厚重的灰黑色。這符合很多人對秦朝歷史的認知,也是很多人透過照片看到的兵馬俑色彩。

對中國考古工作者來說,兵馬俑的發掘和保護成為千古難題。其中,顏色脫落和土遺址的損毀問題最難攻克。

環境變化是導致兵馬俑迅速褪色的主要原因,而隨後的保護還面臨微生物和可溶鹽帶來的破壞。在電子顯微鏡下,一簇簇白色的“花朵”在文物表面綻放。這是廣泛存在於空氣、土壤中的黴菌孢子,當溫度溼度等達到生長條件後,就會飛速生長。有些黴菌的生長會分泌色素和產生酸鹼等有害物質,沉積在文物表面上,影響文物的外觀並造成損害。

同時,陶質彩繪文物表面會凝結一層白霜般的可溶鹽,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溫度溼度稍有變化,可溶鹽就會反覆結晶和溶解,導致文物胎體和彩繪空隙變大、強度降低。哪怕是輕輕地觸碰,也會讓文物表面如同酥脆餅乾一般剝落。

“環境變化、微生物、可溶鹽,是使兵馬俑褪色的三大‘敵人’。”夏寅說,“地底下的溼度和溫度不同,文物的顏色如同有了保護體,被挖掘出來之後表面很快失水,漆面迅速捲曲剝落,令人惋惜。在發現兵馬俑之初,當時的科學技術還沒有能力保護兵馬俑絢麗的色彩。”

一個未曾見過的世界:你知道嗎?兵馬俑其實是彩色的!

工作人員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實驗室內對俑頭進行清理,2012年6月9日攝。(新華網/圖)

還原神秘的中國色彩

為了彌補兵馬俑迅速褪色這個遺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外科學家開展了長達多年的研究與合作,並有了令人意外的發現。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弗利爾研究所的伊麗莎白·菲茲胡等人第一次從漢代陶器、青銅器彩繪及顏料中分析出藍色和紫色矽酸銅鋇,並命名為漢紫、漢藍,也稱“中國紫”“中國藍”。

經過多年艱苦攻關和科學研究,中國考古工作者也在上世紀90年代取得突破,首次在兵馬俑的彩繪中發現了人工合成的“中國藍”和“中國紫”,將中國人工合成顏料的歷史推前了許多年。

一個未曾見過的世界:你知道嗎?兵馬俑其實是彩色的!

這是保護修復後的綠臉俑,2014年9月22日攝。(新華網/圖)

一個未曾見過的世界:你知道嗎?兵馬俑其實是彩色的!

這是保護修復後的彩繪御手俑,2016年10月31日攝。(新華網/圖)

“矽酸銅鋇是‘中國藍’和‘中國紫’的典型‘中國特色’。”夏寅說,它們的特點是人工合成,將石青、石綠、重晶石、石英等物質混合,在一千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反應,生成新的物質矽酸銅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介紹,博物院和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上世紀90年代開始聯合攻關,保護秦俑表面的顏色,經過不懈努力,現已基本解決了這個難題。

據介紹,近年來,文物保護工作者成功地找到了運用聚乙二醇與聚氨酯乳液聯合處理和單體滲透——電子束輻射聚合這兩套保護方法對秦俑彩繪進行了加固,成功有效地保護了隨後出土的珍貴彩繪陶俑,不但使以後出土的兵馬俑保留色彩成為現實,也為中國眾多陶質漆底彩繪文物提供了全面的技術保護。

在最近幾年的發掘中,帶有油漆的兵馬俑甫一出土,就被噴上PEG防腐劑,並用塑膠膜包裹,以保持溼度。而色彩最為豐富的兵馬俑,則與周圍的土塊一起被移送至現場的實驗室,進行更為科學精細的處理。

為了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於兵馬俑保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如今已成立了掃描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顯微分析實驗室等5個專項實驗室,以及彩繪文物保護實驗室和綜合修復實驗室等,先後獲國家文物科技保護和技術創新一等獎,在修復技術、粘接材料等方面也獲得多項國家專利。

“新的色彩保護技術至少能將文物出土時的顏色儲存十年以上。”夏寅說。

秦人對色彩的使用,仍有謎團未解

隨著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留住兵馬俑令人驚歎的絢麗色彩已經實現。隨著研究深入,專家發現,秦人對色彩的使用頗有章法,但仍有謎團未解。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黑色作為最尊貴的顏色,“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然而,兵馬俑的服裝卻是多彩的。據統計,兵馬俑的服飾上有粉綠、硃紅、棗紅、粉紅、天藍、白色、赭石等十幾種顏色,尤以粉綠、硃紅、粉紫、天藍等四色數量最多。這一發現是否與“秦人尚黑”的記載相矛盾呢?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對顏色的崇尚都不太一樣。顏色的使用和民俗、文化有關。有種說法認為秦崇尚黑色,但從對兵馬俑發掘的情況來看,秦對顏色的崇尚實際上可能存在多樣性。”侯寧彬說,“將軍俑使用的顏色種類更多、更鮮豔,士兵俑使用的顏色少而且只區域性簡單描繪,顯示出秦代的等級觀念。”

“我們將兵馬俑分為四個等級,將軍俑目前只有9件,顏色使用很複雜,表現深刻細膩且有張力。中級軍吏俑、下級軍吏俑、士兵俑使用的顏色相對簡單,但是有動作的俑,像跪射俑的顏色也很生動,說明當時工匠對顏色的運用有規則標準、手法靈活。”侯寧彬說。

一尊色彩儲存較完整的跪射俑足以體現兵馬俑服飾的豔麗:身穿粉綠色長襖,外披赭色鎧甲,鎧甲上綴著硃紅色甲帶和白色甲丁,下身穿著天藍色褲子和粉紫色護腿。

袁仲一認為,古代服飾的顏色有時尚色和流行色兩種。時尚色即當時最為崇尚的顏色,帶有濃重的時代特徵和政治色彩,例如黑色就是秦王朝的時尚色。當時,帝王在祭祀或朝會中穿的禮服、重大活動中使用的旌旗、國家使節使用的信物等在國家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物件均為黑色。而流行色則指當時社會廣大民眾所穿衣服的顏色。

“因此,不能把秦王朝尚黑,理解為社會各階層的人一律都穿黑衣服。”袁仲一說,“透過秦俑明快鮮豔的顏色,我們可以觸控到秦人的情感與心靈是熱烈的、朝氣蓬勃的,而不是低沉的、悲哀的。”

透過化學分析工作,文物保護修復專家還發現,在秦兵馬俑身上珍貴的“中國紫”是一種在自然界沒有找到、需要人工合成的色彩。因為合成難度大,“中國紫”稀有且珍貴。

“兩千多年前,秦人就能夠透過礦物質人工合成顏料,非常了不起,足以說明秦代技術的發達。這類技術難度在秦俑的燒製上也有充分體現。”夏寅說,人類在進入工業社會以前,有三種非常重要的人工製造的藍紫色顏料,分別是“埃及藍”“中國紫”和“瑪雅藍”。

夏寅介紹說,“中國紫”的成分為矽酸銅鋇,不但需要人工合成,而且由於性質不穩定,在合成過程中對於材料配比和溫度掌控要求非常高。因此,古時只有高級別的人物才能使用這種顏料。

他曾對全國11個省區的超過千餘件彩繪文物樣品進行分析,發現“中國紫”的使用隨著秦人的發展足跡擴充套件,也隨著秦的滅亡而逐漸消失,只存在於西周到兩漢的1000多年裡。

對於它的消失,夏寅推測,這種顏料的製備技術可能只掌握在高階國家機關手中,隨著兩漢之後中國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分裂割據時期,這種先進的製備工藝失傳了。

“即便今天在現代實驗室裡製備這種色彩,也仍然難以把握。”夏寅說,“秦人如何掌握這種礦物質合成技術?又為什麼要調製出‘中國紫’這種自然界罕見的顏色?含義是什麼?這是未解之謎。因為中國史書沒有對這兩種色彩的記載。”

如今,遊客們已有幸欣賞到兵馬俑出土時的多彩模樣,如黑色的頭髮、紅色的髮帶、粉色的臉龐、黑色或者褐色的眼睛、紫色的衣服和藍色的袖邊……今年8月,藉助網際網路科技,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人們可以透過200億畫素的“超高畫質級別”照片,去觀察和分辨兵馬俑身上殘存的古老“中國色彩”。

“我們對整個秦始皇陵的發掘部分只佔總體的1%左右,可能僅瞭解冰山一角,很多東西都在地下。因為科技手段的侷限性,加上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我們寧願它暫時存在地下。”侯寧彬說,“等所有真相大白於天下,那個謎一樣的彩色世界全部呈現在世人面前,也許要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