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最美的年味在鄉下,來看看我們鄉下是怎麼過年的吧!

由 學進美食達人 發表于 藝術2021-06-29
簡介過年嘛,圖的只是喜慶和吉利,現在,時代不同了,村子裡已沒有人寫春聯,過年的時候,人們總會去趕年場,到集市上或者城裡買

蟲鳥怎麼讀

隨著生活的改善,儘管城鄉差別不大了,但我依然覺得最好的年味還是在鄉下農村,這裡的春節才有濃重的氛圍,才是傳統文化:

最美的年味在鄉下,來看看我們鄉下是怎麼過年的吧!

一、殺年豬

大寒小寒,殺豬過年。每當進入隆冬臘月,就到了農村宰殺年豬的最熱鬧時刻。“養雞為吃鹽,養豬為過年”,無論你家多窮,家家戶戶是必須要殺年豬的,如果哪家沒有過年豬,會被別人看不起。苗侗集中的山裡人家,有些家庭平時生活非常艱苦,總是省吃儉用,一般都捨不得殺豬。但是每每臨近年邊,都要殺一頭,無論幾十斤、幾百斤,從來不賣,備用招待客人。常常撒上一些鹽,用木桶熬泡幾天,然後掛在炕上,不再料理,任時間慢慢燻烤。濃濃的柴火煙,燻得漆黑或者金黃的,便成了臘肉,需要時砍一截來炒,什麼作料都不放,加點辣椒,味道卻美極了。

最美的年味在鄉下,來看看我們鄉下是怎麼過年的吧!

鄉下的老家,這個時候一定很熱鬧了。這家幾個人,那家幾個人,把豬從圈裡趕出來,或直接從圈裡拖出來,三下五除二就把豬捉上了板凳。殺豬的屠戶用一根繩子把豬的嘴巴捆住,以免豬叫得揪心,主人聽著難受。然後用一把明晃晃的刀,把豬的前腿一敲,刀子就進去了,再用力攪幾下,滿是鮮血的刀隨後抽了出來。女主人連忙用木盆接住噴出來的豬血,拿幾張紙錢沾點血,燒香燒紙,默默祭祀。犟的豬掙扎一陣子,溫順的豬一下子就一命嗚呼了。幾個幫忙捉豬的,異口同聲喊“1、2、3”,把豬扔下了凳子。有些性子烈的豬,要它的命不亞於一場戰爭。好像知道要殺它似的,有的遲遲不肯跑出圈來,只有跑進去使勁拉;有的出了豬圈,瞅個機會滿寨子亂跑,一夥人四處攔截;有的雖然放倒了,硬是堅持爬起來,各式各樣,怪嚇人,老人和小孩都躲得遠遠的。

打水修毛,開膛破肚,年年殺豬已經有了經驗,過把小時就完成了,大家接著又去下一家幫忙。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當劊子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敢當屠戶。一個寨子也就那麼兩三個人執刀,所以年邊他們都好忙、好累的。一個團寨的,基本都是親戚,屠戶們從來不收工錢,有時僅收一對“腰花”,或者乾脆就吃一頓“泡湯”。殺年豬的當天,主人宴請親朋好友,俗稱“吃泡湯”。桌上的菜全部與豬有關,豬血、豬肉、豬肝、豬肺一鍋燉,豬腸爆炒,豬蹄紅燒,豬膽泡酒,真的是“滿席全豬”!那時候,鄉下人餵豬,從來不喂飼料,豬肉都細嫩得很。加上家裡窮,連人吃飯都吃不飽,豬食也就只象徵性地放少許米,根本沒有營養,寡淡的。因此,鄉下人家的豬一般都養不大,百把來斤就成了盤中餐。現在養豬都靠“豬快長”了,一兩個月就長几百斤,肉質差遠了,很難再吃到以前的那些美味。

最美的年味在鄉下,來看看我們鄉下是怎麼過年的吧!

二、打餈粑

“臘二八,打餈粑”。離開家鄉有些年月了,每當臨近年邊,打餈粑的事情不時浮現在眼前,那些人和事總是那樣生動。近年來,親戚們過春節總不忘給我家帶來一些餈粑,每次吃到餈粑,就回想起農村臘月打餈粑的熱鬧場面和過年的氣氛。打餈粑需要幫手,一兩個人是完不成的。這一天,團寨裡的男女老少都十分高興,鄰里或三五戶,或七八戶相邀在一起打餈粑。頭天晚上就將糯米浸泡好,清早起來用甑子甑。大鍋大灶,灶下架柴火,灶上罩木甑,乾柴猛火,約莫兩根菸的功夫,甑子裡的糯米就蒸得熱氣騰騰,香飄滿屋。用筲箕把蒸熟的糯米飯舀出來,倒進木槽(或者石臼)裡。小孩們嘴饞,糯米一經端上來,就搶著去抓一把往嘴裡送,熱乎乎的,也顧不得燙。

打餈粑一般由兩個年輕體壯的男將完成,他們各持一把木槌,分別在木槽的兩端,你一錘我一錘,你上我下地扔開來。開始的時候,糯米飯還沒有爛,不需要多大的力氣,當熟米逐漸打軟錘爛,就需要耐力了。嗨——喲!嗨——-喲!如果旁邊的人看得起勁,打餈粑的人也尤其賣力,他們把木槌舉得老高老高,落下去梆梆作響。不一會,粒粒糯米飯就變成了黏糊糊的白色“膠體”,綿軟柔韌。“膠體”黏著木槌下端,難分難離,打粑粑的人就用一塊竹板沾點水分開,一起連著放上了餈粑板,一槽粑粑就完成了。兩個男將盡管身著單衣,也累得汗流浹背。

最美的年味在鄉下,來看看我們鄉下是怎麼過年的吧!

“捉”粑粑一般由女的操作。她們圍個圍裙,雙手戴上袖套,在手上抹些許菜油,把“膠體”揉成一個個小球體,冷卻片刻,然後用力按下去,逐個再按成圓餅形,餈粑就這樣成型了。手巧的人把餈粑“捉”得均勻、光滑、圓滿,煞是好看。小孩們把剛“捉”好的餈粑,塗上紅色、紫色或者藍色,有的還畫上一些花草蟲鳥,寫出一些“福”“壽”等吉利的字。為了保持好形狀,往往都會把“捉”好了的餈粑,用另外一塊餈粑板壓在上面,再在板子上面壓著岩石等重物。

鄉下的年,才像過年。親自體會打餈粑的辛苦和快樂,更是有滋有味。以前,在老家過年,父親上了年紀,我也總是親自上陣。過年時,既高興也擔心,高興的是勞動後看著成果,有一種成就感;擔心的是我一個書生,力氣有限,常常累得氣喘吁吁。別人看我身材並不單薄,還以為我力量足,打粑粑的時候特意加快節奏,打一槽下來,搞得我腰痠背疼,渾身無力。苦力勞動,是需要經常鍛鍊才吃得消的。如今,基本在城裡過年,吃著親戚拿來的餈粑,常常回憶過去,常常感慨時光。真難忘,那打餈粑的歲月。

最美的年味在鄉下,來看看我們鄉下是怎麼過年的吧!

三、寫春聯

在我們國家,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有貼春聯和畫報的習俗。以前,鄉村過年是不用買春聯的,大都買些紅紙來,請村裡有文化的人寫。鄉下人從來不求講究,不管上面寫著什麼,寫得怎樣,心裡都高興。過年嘛,圖的只是喜慶和吉利,現在,時代不同了,村子裡已沒有人寫春聯,過年的時候,人們總會去趕年場,到集市上或者城裡買。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看見許多單位掛起了大紅燈籠,小區的家家戶戶貼上了春聯,我不禁想起了鄉下那些或寬或窄,或高或低的門框上的春聯,想起了過年的喜悅氛圍。

過年的當天,清早就有人拿紅紙來了,請父親動筆。父親翻開老黃曆選好對聯,然後磨墨、裁紙、蘸墨、下筆,不管字寫得是不是漂亮,一氣呵成。旁邊看的人,嘖嘖稱讚,都說:“好!”也不知道他們是真看懂還是言不由衷,反正父親年紀是最大的,大家都十分尊重他。一家一家排隊等著寫,團寨每家的春聯基本上都是父親代勞。這樣,往往要忙整整一天,有些年甚至兩天,都是親戚,能不幫忙嗎?

最美的年味在鄉下,來看看我們鄉下是怎麼過年的吧!

後來,我們這一代長大了,都進入學堂讀過書,寫春聯的任務就是年輕人的事情了。然而,鋼筆字和毛筆字終究有很大的區別,能寫春聯的還是少之又少。當年讀書,我成績一直很好,是整個山村的驕傲,每當過年找我寫春聯的人家也擠滿了堂屋。這個時候才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儘管我的學習不錯,鋼筆字也過得去,可是毛筆字卻是短板,不敢恭維。然而盛情難卻,也只有麻著頭皮動筆。我是一個師範生,後來又當老師,如果推辭,怎麼也說不過去,按古時候的說法,是正兒八經的秀才呢!好在,我對對子還算在行,雖然字不怎樣,但是能夠想對聯,不是翻農家歷或找現存的對聯書照搬照抄,往往根據各家的實際,編寫幾幅春聯,把他們弄得喜滋滋的。

對自家的春聯,我總要潤色很久。那些年,父母都上了年紀,就我們三個人過春節,總感覺人少不熱鬧。那一年,我剛好參加工作,觸景生情,在大門上貼上了一幅自己想了很久的春聯。上聯是:兩把鋤頭開天地;下聯為:一支細筆寫春秋。父母辛勞一輩子,依然還在種田,為生計奔波,我在他們的省吃儉用下,才終於當上了一名人民教師,這不是最好的寫照嗎?過春節,來了不少親戚和朋友,大家看了對聯,稍有文化的多說這對聯起得好。

按照千百年來的慣例,神龕上的對聯長期是祖宗的“天地君親師位”,神龕下的永久是土地的“土能生萬物,地可發千祥”,大門上的基本上是“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南西北財”。這是一種習俗、一種傳統,更是一種對祖宗的尊敬、對神靈的禮拜、對生活的祈願。時至今日,不再寫春聯了,就算是買的春聯,也變成電腦製作得很精美、帶圖片的了。每每回鄉下去拜年,我總喜歡留意他們大門上的春聯,雖然很漂亮,字跡工整,文字對仗,可是總覺得缺少了一些什麼。也許上年紀的人,喜歡懷舊吧。

四、放鞭炮

放鞭炮、掛花燈、舞獅子、殺豬羊、打餈粑、寫春聯、貼畫報……千百年來,這一系列的喜慶元素始終未曾更變,缺一不可,它們共同完成了一種“中國式的表達”。沒有鞭炮,哪叫節日?鞭炮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抹不去的文化情結。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呢?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這個魔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大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爆竹聲聲除舊歲,煙花朵朵迎新春。去年,我已經到懷化一個新的崗位工作了。今天,在單位辦公室值班,窗外不時傳來鞭炮聲,大家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慶中,我也沉思在以前鄉下過年的往事裡。

最美的年味在鄉下,來看看我們鄉下是怎麼過年的吧!

近幾年,隨著環境的改變,我已經從一個鄉下人成為城裡人了。我家的除夕和初一,都是在我們那個縣城度過的。山城雖小,卻十分精緻,乾乾淨淨,漂漂亮亮,是省級文明縣城和衛生縣城。為了鞏固“創衛”成果,加強安全意識,縣裡出臺了縣城裡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檔案。每年春節期間的幾天晚上,公安、城管以及抽了機關單位的人巡邏執勤,哪家放炮就抓哪家,輕者教育,重者罰款。因此,由於不能放鞭炮,縣城的年,好像沒有過年的氛圍,許多人家趕往鄉下去。我們也一般初二、初三就往鄉下跑。尤其是女兒,迫不及待地想去湊那份燃放煙花爆竹的熱鬧,感受那種濃濃的年味。鄉下的年才像過年,盡情放炮才有年的味道。記得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過年放鞭炮。那時家裡窮,吃飯都經常“青黃不接”,放炮也只好將就了。過年時,只是緊巴巴地買半扎大炮,兩封小炮(基本上是買“百子”,一截一百個小炮)。

放炮也很有講究,大年三十12點剛過,各家各戶就爭先恐後放炮了,誰越早,預示運氣就越好,誰放得越多,象徵生活越幸福。大年初一一定要放12個大炮的,說是“月月紅”,如果12個都響了,那就意味著新的一年月月順利,如果第幾個不響,那個月就得小心了,我們沒錢的家庭,每年放得少,羨慕他們有錢人家炮聲不斷。於是哪裡有喜事,我們都去“搶”炮。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七月半、中秋節及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

那時候,常常盼望寨子裡有喜事,有喜事就會放炮,我們小孩子就跟前來慶賀的客人討炮。或者躲在堂屋裡,炮剛放完,趕忙跑出來在地上亂抓,看能不能碰運氣撿到一個沒有響的大炮,就算嗆得眼淚直流,也不在乎。有時,個別沒有響的炮,當撿到手上卻爆炸了,把手炸傷了也不吭聲。如果找到一個“漏網之魚”,高興得跑出老遠。一切都成為歷史,成為一段難忘的記憶了,回想起來,既開心又心酸。現在,鞭炮已經漸漸地被煙花代替,煙花響聲更大,飛出五顏六色的色彩,更是漂亮,孩子們大捆大捆地扛回家,誰還會記得我們那沒有炮放的歲月。社會在進步,生活在改變,感謝迎來了一個衣食無憂的年代!

五、看春晚

春節晚會是全國人民除夕之夜必不可少的一道最想吃的菜。從198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春晚開始,20多年來,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我們最為關注和高興的,大家總會早早吃罷年夜飯,靜靜等待8點鐘晚會的揭幕。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期盼,一種等待,一種習慣,一種無法抹去的過年情結。可是,近年來卻有一種年年春晚年年看、年年失望年年望的感覺。所以對今年的春晚,我也沒抱多大的希望,只有耐著性子打發年夜的漫漫時光!不料,剛一開場,盛大的場面,濃濃的春意,就緊緊吸引了我。整臺晚會慢慢看下來,總的印象不錯,尤其是姜昆的相聲《有點暈》、宋祖英和周杰倫的“英倫組合”、劉謙的“近景魔術”、趙本山帶病演出的小品、高難度的雜技以及頗具特色的軍旅節目等,帶來了意想

不到的開心、享受和震撼。更難忘的是地震板塊的感動、奧運板塊的激動和航天板塊的驕傲。當螢幕上播放汶川人民在震後的簡易房裡,在黨委、政府以及全國人民的幫助下,歡歡喜喜貼春聯、烤臘肉、吃年飯的時候,我的淚水忍不住想外流。看著這些素未相識的鄉親們,心裡有種酸酸的痛,同時也像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一樣。在大年的冬季裡,有那麼多人關心他們,牽掛他們,幫助他們,替他們高興,替他們欣慰,替他們感到幸福。此時此刻,突然意識到這或許就是“全國人民團結一致,親如一家”吧: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炎黃子孫同甘共苦。

最美的年味在鄉下,來看看我們鄉下是怎麼過年的吧!

曾經的家,窮得實在難以啟齒,除了兩、三個5瓦的燈泡需要用電外,家裡沒有一樣電器,連一臺黑白電視都買不起。直到參加了工作,1998年結婚的時候,我家才買了一臺18英寸的西湖牌彩電,有了第一件電器,在這之前,每年的除夕之夜,我都是擠在鄰居堂叔家,透過小小的黑白電視看春節晚會。兩家人圍在一起,烤著炭火,吃著糖果,品頭論足,與電視裡的那些歌星笑星同喜同樂,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倒也有無限的樂趣。就這樣,年復一年,年年歲歲,度過了許多個難忘的大年三十夜。

滄海桑田,歲月變遷。今天,我家早已在城市裡購買了新房子,更新了豪華彩電,購買了液晶電腦,添置了不少家用電器。那時,爸爸媽媽一年到頭只用10多度電,現在,一個月就將近需要200度電。真正天壤之別!看晚會也與以往不一樣了。一家人很少交流,各自靠在沙發上欣賞節目,儘管電視裡熱熱鬧鬧,家裡卻安安靜靜,少了當年的那種爭論,那份嬉戲,那個開心。今非昔比,苦日子已經遠去,但是反更留戀起當年“寄人籬下”一起看春晚的時光來。生活啊,無論富有或者貧窮,開心才是最好;過年嘛,不管豐盛或者單調,團聚才是最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