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由 大王愛影片立綺 發表于 藝術2023-01-17
簡介同治都沒有生孩子,那其他比他還年幼的近支載字輩皇親中哪裡生育有溥字輩的人,所以當時只有被過繼給道光長子奕緯實際上是乾隆第十一子永瑆曾孫載治之子溥侃和溥倫出生

去世同輩人怎麼穿

同治帝載淳是清朝定都北京之後第八位皇帝,他是咸豐帝唯一的兒子,咸豐去世時他年僅6歲,他也是6歲即位,在位13年,在19歲就英年早逝,他死後由於沒有子嗣,因此在母親慈禧太后等王公貴族的擁立下,由他的堂弟載湉繼位,是為光緒帝。

那麼同治沒有子嗣,他的母親慈禧為什麼沒想過從他的下一輩溥字輩中過繼一個孩子作為子嗣繼位呢?這樣同治也有後了,作為母親的慈禧難道不想兒子有後人嗎?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如果溥字輩的人繼位,慈禧的身份名位妨礙其獨攬大權

慈禧反對給同治過繼溥字輩的人做子嗣繼承皇位,其中很大因素就是如果溥字輩的人繼位慈禧的身份名位就大不相同了。

溥字輩的人如果繼位,那就應該尊同治的皇后孝哲毅皇后為皇太后,尊慈禧和慈安前任兩宮皇太后為太皇太后,那這樣一來就從皇太后變成了太皇太后,按照清朝垂簾聽政的規則也應該是由慈禧的兒媳孝哲毅皇后垂簾聽政,跟太皇太后慈禧就沒啥關係了。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最關鍵的就是慈禧與兒媳孝哲毅皇后不和,這位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出身名門,她的家族是正藍旗蒙古人出身,她的爺爺是大學士賽尚阿,他父親是清朝歷史上第一位蒙古狀元崇綺。

同治17歲大婚時,內務府共給他選了五位美女入宮,在皇后人選上慈禧和慈安分別相中了富察氏和阿魯特氏。

慈安喜歡阿魯特氏是因為阿魯特氏的外祖母是慈安的親姑姑,阿魯特氏也算是慈安的姑表外甥女,所以慈安支援阿魯特氏為皇后。

富察氏出身沙濟富察氏,家族從康熙時期就算是政治豪門,富察氏的先祖是康熙臨終的託孤大臣大學士馬齊,由於馬齊堅決執行康熙遺詔,擁立雍正繼位之後,家族更是世代與皇室聯姻,乾隆的原配富察皇后就是馬齊的親侄女,因此富察氏家族的政治屬性是慈禧所看重的,她希望富察氏成為皇后,家族勢力可以幫助同治鞏固權力。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慈禧和慈安兩宮皇太后的意見出現不統一,這樣的話最終決定權就來到了同治這裡,內務府將阿魯特氏和富察氏一同帶見同治讓他自己挑選,同治出於對母親慈禧的反抗再加之阿魯特氏年紀比富察氏較長,長相甜美更具女人味,最終同治選擇了阿魯特氏作為自己的皇后,也就是後來的孝哲毅皇后。

阿魯特氏出身名門,他的父親是狀元崇綺,當時都民間尤其是讀書士子中都非常推崇狀元郎的女兒當皇后,因此阿魯特氏成為皇后也成為當時民間的一段佳話。

不過即便同治大婚後,慈禧也非常不喜歡阿魯特氏,她更加偏愛富察氏。當時算上阿魯特氏同治的後宮共有五人,阿魯特氏為皇后,富察氏則直接被慈禧冊封為妃,但是其他三人就很悲催了,兩位被封為嬪,一位被封為貴人,地位都比較低,只有富察氏深得慈禧喜愛被封為妃。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珣嬪還是阿魯特氏的親姑姑,大學士賽尚阿的老來女,姑侄共侍一夫,但侄女卻是原配皇后,姑姑反而成了嬪,也是一大趣聞。

阿魯特氏出身名門,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但阿魯特氏家族門風非常剛烈,她的父親崇綺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先是護送慈禧和光緒西逃,當慈禧和光緒逃出去之後,崇綺在保定抵禦列強侵略者。

當初崇綺是堅定地主戰派,他反對清政府向洋人卑躬屈膝,因此他也是大力支援義和團扶清滅洋。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義和團被洋人剿殺,而眼看著清政府也開始屈從於列強的壓力之下,崇綺很明白自己日後也會受到清算。

在保定時崇綺聽聞在他保護慈禧和光緒出逃後,留在北京的妻子瓜爾佳氏和兒子葆初指揮全家人舉火自焚,寧死不受洋人之辱,全家人自焚的死訊讓崇綺五雷轟頂,崇綺也決定寧可自殺不可日後被清政府交到洋人手中受辱,於是崇綺在保定自縊身亡以身殉國。崇綺死後保定隨即陷落,被八國聯軍所佔領。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從崇綺身上就能看出其家族門風十分剛烈,因此阿魯特氏也不是低眉順目之輩,以她像其父的剛烈性格,她必然與婆婆慈禧很難相容,這也是慈禧不喜歡阿魯特氏的原因。

除了這個原因,再就是阿魯特氏母系家族也是讓慈禧所厭惡,阿魯特氏外祖母除了是慈安的親姑姑之外,她的外祖父還是鄭親王端華。

端華是咸豐臨終時留給同治的顧命八大臣之一,當初咸豐臨死時留給同治八位贊襄政務的顧命大臣,而這顧命八大臣拒絕同意慈安和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因此被慈禧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慈禧聯合慈安還有咸豐的六弟恭親王奕發動了辛酉政變,將顧命八大臣的政治勢力全部剪除,端華作為鄭親王政治影響力非常大,所以慈禧為了殺一儆百將端華賜死。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因此慈禧從內心中是十分厭惡與端華有關係的人,而阿魯特氏正是端華的親外孫女,這也是讓慈禧非常討厭她的地方。

而如果讓溥字輩的人繼位,那阿魯特氏就被尊為皇太后,屆時她就可以以皇太后的名義垂簾聽政,以阿魯特氏的剛烈,她又豈能讓婆婆慈禧獨攬大權,因此如果立了溥字輩的人,那就意味著慈禧要給自己培養出一個政治敵人,所以慈禧寧可讓親兒子同治絕嗣也不會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

後來也證明了慈禧擁立光緒繼位對阿魯特氏打擊多大,光緒繼位之後,由於光緒與同治是同輩人,阿魯特氏沒能成為皇太后,依舊被尊為嘉順皇后,這樣阿魯特氏的處境就非常尷尬,再加之喜愛自己的丈夫同治去世,沒有了丈夫的庇護,也註定了阿魯特氏日後要備受婆婆慈禧欺負了,因此剛烈的阿魯特氏在同治去世73天后就去世了。

所以如果溥字輩的人繼位會影響到慈禧的名分地位,也會嚴重影響到慈禧獨攬大權,這也是慈禧不讓溥字輩的人繼位的原因。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近支宗室溥字輩的人當時出生的比較少且都非常年幼

慈禧除了怕立溥字輩的人影響到自己的名分地位,還有就是站在為大清考慮的出發點就是當時近支宗室溥字輩的人比較少。

在清朝皇室分為近支宗親和遠支宗親也就是黃帶子和紅帶子,遠支宗親最遠的可以追溯到努爾哈赤那一輩,努爾哈赤的堂兄弟後裔也都姓愛新覺羅,但在管理宗室事務的宗人府中卻被列為紅帶子,平時賜系紅腰帶,也稱紅帶子覺羅,只有在宗人府中列為黃帶子的人,平日系明黃帶子才算是正宗的努爾哈赤嫡系後裔。

但是在黃帶子裡也分為遠近支,以現任皇帝為核心,上推三代即曾祖父為同一人,往下的分支宗室才算是皇帝近親,以同治來說,嘉慶這一支的後人對他來說才算是近支,而嘉慶之前也就是乾隆往上那些皇帝的後人都算是遠支了。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而嘉慶這一支的溥字輩後人當時出生的非常少,只有溥倫和溥侃兩個人,而溥倫和溥侃在同治去世時也不過一歲多點,非常年幼。

以距離嘉慶最近的也就是他老爹乾隆這一代人算,溥字輩年長的還確實不少,乾隆一支溥字輩最年長的是乾隆長子永璜這一支的後人溥慶,生於嘉慶八年(1803年),比後來的溥儀大了103歲。

以乾隆這一支來算溥字輩後人年長的確實有不少,但很可惜,這一支的溥字輩後人到同治這一輩已經算遠支了,所以如果找人繼承皇位也應該是先從近支宗親找起,先得由近及遠,不能由遠及近。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當時嘉慶這一支有惇親王綿愷一系、瑞親王綿忻一系、惠親王綿愉一系,道光這一支有長子被追諡隱郡王奕緯一系、恭親王奕一系、醇親王奕譞一系、鍾郡王奕詥一系、孚郡王奕譓一系。

這其中惇親王綿愷無子,是由道光第五子奕誴過繼襲爵,而瑞親王綿忻的兒子奕志也沒有後人,由奕誴之子載漪襲爵,因此惇親王和瑞親王都屬於道光的後人。這也是當時八系與同治血緣關係最近的近支宗親。

但是道光的長子奕緯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子女,都是過繼過去的子女,因此實際上來說繼承道光皇位的咸豐就算是他的長子了,而同治也是咸豐的長子,因此同治在近支宗親載字輩中算年紀比較大的了。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同治都沒有生孩子,那其他比他還年幼的近支載字輩皇親中哪裡生育有溥字輩的人,所以當時只有被過繼給道光長子奕緯實際上是乾隆第十一子永瑆曾孫載治之子溥侃和溥倫出生。

因此同治去世後,慈禧和慈安兩宮太后召集近支親王和軍機大臣以及宗人府等相關貴族開會商議立誰為帝,宗人府曾推舉在溥侃和溥倫當中選擇一人過繼給同治為子嗣,然後繼承皇位。

慈禧和慈安還沒有發話,這時候一向讓慈禧忌憚的道光第五子惇親王奕誴先說話了,奕誴認為溥侃和溥倫實際均系永瑆後人,並非正宗帝系後裔,而且年紀都不大,當時年級長一些的溥侃不到2歲,年紀小一些的溥倫僅一歲多點,所以如果咋他倆之中選一個人的話那血統既遠且還主少國疑。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這奕誴向來為人隨和平易近人,敢為老白新說話,他經常不穿王爺袍服,穿一身粗布麻衣拿一把蒲扇每日晚間在老北京胡同中隨便與人侃大山。而且他經常敢於揭短慈禧,話粗理不粗,弄得慈禧下不來臺。

同治還在世時,慈禧就曾經召集幾位親王商議想廢除阿魯特氏的皇后之位,奕誴聽後當時就直接回懟慈禧:“想要廢從大清門抬進來的女人,那也必須也要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女人才行。”

這話說的可謂非常刻薄,清朝的規矩是皇帝娶原配第一任皇后都是要從大清門八抬大轎名門正娶到皇宮中,也就是說清朝的原配皇后都是要過大清門這種儀式,而一般皇帝納妃則不需要走大清門,慈禧並非咸豐正宮皇后,她當初只是咸豐的懿貴妃而已,所以奕誴這話就是在揭慈禧的短,那意思就是嘲諷慈禧本身都只是咸豐的妃子,有什麼資格廢除人家明媒正娶的皇后。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所以奕誴經常沒事拿話懟慈禧一番,而且還說的非常有道理,這讓慈禧十分忌憚他。慈禧也沒想到在這種時刻,奕誴居然會站在自己角度反對宗人府提議給同治過繼溥字輩的人為子嗣。

於是慈禧接著奕誴的話,趕緊加了一句:“溥字輩無當立者。”

奕誴和慈禧這兩人的話基本就斷絕了溥字輩繼位的路,當然,當時也主要是把溥侃和溥倫繼位的可能性否了下去,也因此溥倫長大後十分憎恨慈禧當初不肯立自己繼承皇位,在後來慈禧去世後,溥倫投靠袁世凱,聯手袁世凱一起逼迫隆裕太后讓溥儀退位。

其實奕誴也並非在關鍵時刻支援了慈禧,他只是就事論事而已,確實是以當時的條件溥字輩不適合繼位。先不說主少國疑和血統問題,單就說溥侃和溥倫當時都非常小,以當時的醫療條件誰也不能保證他們倆能不夭折,萬一夭折了,又得重新選皇位繼承人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確實如此,溥侃在2歲時就夭折了,因此奕誴的顧慮也很對,他也是就事論事而已。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所以就客觀條件來說當時溥字輩的人非常少,而且還都很幼小,確實也很不適合立為皇帝,因此那就只能在同治同輩中人選了。

光緒的血緣關係讓他脫穎而出

既然只能從載字輩當中去選擇皇位繼承人,那可選性就比較多了,當時載字輩年長的就有不少,但慈禧當時卻對軍機處大臣們說了一句:“日後垂簾如何?”

軍機大臣們都紛紛反對慈禧繼續垂簾聽政,都建議選擇立載字輩中年長者為帝,由於恭親王奕入值軍機處,因此軍機大臣們都推舉奕的兒子載澄繼位。

載澄比同治小了2歲,當時已經接近成年,但是他品行不是很好,曾經因為帶同治微服出宮尋花問柳被削除了爵位,因此這就成了慈禧反駁的藉口。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慈禧反駁了載澄繼位之後,她就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醇親王奕譞的長子載湉,這就是因為奕譞的嫡妻葉赫那拉·婉貞正是慈禧的親妹妹,以血統關係而論,載湉即是慈禧的夫家侄子也是她自己的親外甥,即是同治的堂弟也是姨表兄弟,所以載湉與慈禧還有同治的血統關係非常親近。

再者就是載湉當時十分年幼,年僅5歲,這樣方便慈禧繼續把持朝政大權,於是慈禧直接親自指定了奕譞的長子載湉過繼給咸豐為子,並繼承哥哥同治的皇位。

雖然當時也有不少王公貴族反對慈禧指定載湉繼位,但是由於慈禧把另一位太后慈安也搞定了,因此兩宮太后都意見統一,那其他王公貴族即便想反對也無可奈何。

同治去世後慈禧為何不過繼溥字輩的人繼位,卻讓同輩的光緒繼位

所以最終在同治去世後,載湉出人意料的繼位成為了光緒皇帝。不過這次在外人看來極其幸運的成為皇帝,其實也是光緒一生悲劇命運的開始,光緒想維新圖強,想改變中國落後命運,但是他觸犯了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利益,因此他最終沒鬥過他的大姨慈禧,也導致了他最後以英年早逝悲慘收場。

寫在最後

因此說同治死後客觀因素造成溥字輩不適合過繼給其為子嗣繼承皇位,最終給了慈禧可乘之機,由她選擇了年幼的光緒繼位,她才能繼續把持朝政。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