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契丹民族的起源悠久,但發展歷程太艱辛!

由 憂樂有時乎 發表于 藝術2023-01-02
簡介當然,我們不能認為“契丹古八部”是“神人”“天女”的八個孩子發展而來,也不能將《遼史·營衛志》記載的“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當真,“契丹古八部”更有可能是在契丹民族起源地區生活的8個部落

契丹政權的建立者是誰

在我國燦爛悠久的歷史程序中,一共興起過大大小小83個王朝,各家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在歷史畫卷上留下各自興衰更迭、悲歡離合的傳奇。

有這麼一個王朝,雖然它存在的時間只有218年,但它的故事伴隨著

《天龍八部》

和“蕭大俠”喬峰走進了千家萬戶,它為我國多元文化的交融作出了積極貢獻,甚至在21世紀的今天,在一些西方國家的語言中仍將其名稱之為中國,它就是由契丹王朝。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契丹王朝崛起的歷史。

契丹民族的起源悠久,但發展歷程太艱辛!

契丹

,又稱

,“契丹”一詞原意為“鑌鐵”,象徵著契丹人民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公元907年,契丹族分支迭剌部的

耶律阿保機

統一契丹各部落後,於公元917年建立王朝,國號“契丹”。鼎盛時期,契丹的疆域十分廣闊,其領土範圍東至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至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地區,南至河北地區,號稱“幅員萬里”,與當時的中原北宋王朝形成南北對峙之勢。公元1125年,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俘虜,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將耶律延禧降為海濱王,契丹王朝至此滅亡。值得一提的是,自耶律阿保機建國後的200多年裡,曾多次改國號,比如938年改國號為“大遼”,983年又改國號為“大契丹”,1066年又改國號為“大遼”。

一、契丹民族的起源地

關於契丹族的起源,有一段浪漫的傳說,

《契丹國志》

中記載:

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至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屬漸盛,分為八部。

這就是關於契丹族起源的青牛白馬神話傳說,

《遼史·地理志》

中也有相似的記載。大意為:騎白馬順著浮土河向東走的神人,與坐牛車順著潢河走的天女,在木葉山這個地方彼此相遇相愛,結為夫妻後生下八個孩子。孩子們長大成家立業,各自後人逐漸興旺,就分家為八個部落(傳說對應“

契丹古八部

”)。

契丹民族的起源悠久,但發展歷程太艱辛!

《遼史·營衛志》

中由另一段記載:

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居松漠之間。今永州木葉山有契丹始祖廟,奇首可汗、可敦並八子像在焉。潢水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

從科學理性的角度出發,我們當然不能相信青牛白馬、神人天女的存在,但神話傳說大多是由真實事件透過浪漫手法演變而來,或許神人天女對應的是名叫“神人族”和“天女族”的兩個古老部落,而青牛白馬正好是這兩個部落的圖騰或者祭祀用品。這一浪漫神話傳說中提到的幾處地名值得關注,

“浮土河(土河)”“潢河(潢水)”“永州木葉山”

,這是

《遼史》

中關於契丹族起源地的直接記載,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浮土河與潢河交匯地帶的木葉山就是契丹族的起源地。

契丹民族的起源悠久,但發展歷程太艱辛!

據後代學者考證,“浮土河”是今天的

老哈河

,發源於今天河北省七老圖山脈的光頭山,向東北方向流入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潢河”是今天的

西拉沐倫河

,發源於今天大興安嶺地區。而老哈河與西拉沐倫河的交匯點就位於今天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蘇鎮,兩條河流匯合後形成了西遼河,西遼河是遼河的上游河流,也是遼河最大的支流。

由此,契丹族的發源地也就明朗了,也就是今天

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蘇鎮

的木葉山,這是目前認可較廣的觀點。

二、契丹人的前身

關於契丹人的祖先,有

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契丹人是匈奴的後裔,第二種觀點認為契丹人是鮮卑宇文部的後裔,第三種觀點認為契丹人是匈奴和鮮卑融合後形成的一個新民族。有後代學者考證,契丹族信仰中的兩大神山“木葉山”和“黑山”,都在鮮卑族祖地範圍內,所以認為第二種觀點更為合理,果真如此嗎?下面我們逐一分析。

首先,在我國曆史上,中原地區以外的北方和西北地區,自古以來就有遊牧民族存在,隨著地理分化與部落遷徙,這些遊牧民族分化為匈奴(胡)、東胡等民族。

契丹民族的起源悠久,但發展歷程太艱辛!

其次,我們都知道,漢朝時期我國北方地區最強大的遊牧民族就是匈奴。後來,匈奴在被東漢名將

耿夔

(kuí)擊破後,分為了

北匈奴

南匈奴

兩支,北匈奴西遷,南匈奴南下遷居中原,逐漸與漢人融合。而此時的東胡也演變成了

鮮卑、烏桓

等民族。一方面北匈奴西遷、南匈奴入漢之後,鮮卑人趁機佔據了一部分匈奴曾經的領土,而這裡其實還有10餘萬並未逃走匈奴人,這些匈奴人陸續併入了鮮卑,並他們從此自稱“鮮卑人”;另一方面,東漢末年,烏桓族被曹操滅亡,大部分烏桓人與漢人融合,少部分烏桓人也歸入了鮮卑族,如此以來,鮮卑族逐漸發展壯大。

魏晉時期

,鮮卑人不斷南下與中原王朝交往、征戰,並不斷漢化,同時先後建立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政權以及一些小國,而且鮮卑族的分支柔然族還曾建立了強大的柔然汗國。但隨著歷史發展,南下的鮮卑人建立的政權逐一滅亡,直到隋唐時期,鮮卑族徹底沒落。而此時,一群生活在鮮卑故地的遊牧民族逐漸興盛,它就是契丹族。

契丹民族的起源悠久,但發展歷程太艱辛!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契丹人在建立政權之前,曾經有一段時期生活在鮮卑族的祖地,也可以認為契丹人在歷史上有一段時期曾歸順於鮮卑族,但契丹人並不是在鮮卑族滅亡之後才出現的,關於契丹族的歷史記載,其實早在公元4世紀就有了,

《魏書·契丹傳》

就是最為直接的歷史記載。

根據歷史記載,我們不難理清

契丹民族發展歷程

:公元4世紀,北方眾多遊牧民族中有一個小部落,這就是最早的契丹人,也是後來契丹民族的雛形。此時的契丹人還過著畜牧和遊獵的生活,此時契丹人實力很弱,居無定所、隨牧草生長而遷徙,而且長期被草原上其他強大遊牧民族欺壓、控制,每年上繳貢獻,並聽候這些強大遊牧民族的調遣。從南北朝到隋朝,契丹人先後被鮮卑、突厥等民族控制,或作為這些民族的附庸,或直接歸入這些民族作為一個旁支,直到隋唐時期,突厥、鮮卑等民族先後沒落,契丹人終於等到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而後不斷壯大最終建立了契丹政權。

三、契丹崛起的歷程

北魏時期

,契丹內部已有8個部落,稱為“契丹古八部”。當然,我們不能認為“契丹古八部”是“神人”“天女”的八個孩子發展而來,也不能將《遼史·營衛志》記載的“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當真,“契丹古八部”更有可能是在契丹民族起源地區生活的8個部落。

在此後的一兩百年裡,契丹部落一直處在草原上其他強大民族的控制下尋求發展。公元553年,北齊皇帝率軍進攻契丹部落,史料記載此戰俘虜了10餘萬契丹人。此戰後,契丹部落實力大損,而後又受到突厥的攻擊,至此,契丹部落流離失散,“契丹古八部”不復存在。而

隋朝時期

,公元605年,契丹部落又遭到突厥的攻擊,再次被重創。

契丹民族的起源悠久,但發展歷程太艱辛!

直到

唐朝初年

,為了提升部落自衛能力,新的契丹八部重新整合,並推舉共同的部落聯盟,成為“夷離堇”,由此,契丹人形成了部落聯盟。

公元628年

,契丹部落聯盟中的大賀氏部落叛逃,率領部落投靠了唐朝,並向唐朝進貢,唐太宗李世民藉此設定松漠都督府,並封大賀氏部落首領為都督,同時賜李姓,而契丹部落聯盟的可汗由

大賀氏部落

的首領擔任。

公元696年

,大賀氏首領李盡忠起兵造反,後來被唐朝剿滅殺死。從

公元730年

開始,契丹部落聯盟的可汗不再由大賀氏部落的首領擔任,改為由

遙輦氏部落

首領擔任。

公元906年

迭剌部落

的耶律家族興起,而且從耶律阿保機開始,契丹部落聯盟的可汗都由耶律家族擔任。

契丹民族的起源悠久,但發展歷程太艱辛!

而耶律阿保機的人生理想就是像中原王朝一樣

建立世襲制的政權

。為了實現這一理想,唐末年間耶律阿保機先後統一了契丹各部落,同時這段時期中原地區戰亂不斷,北方的漢人為了躲避戰亂,很多人都遷移到了契丹部落的領域,耶律阿保機積極地接納這些逃難而來的漢人,並學習漢族先進的文化以及農耕、紡織、冶金等技術,使契丹人的生產技術有了本質飛躍,最終建立了契丹政權,開啟了契丹族兩百餘年的輝煌歷史。

契丹民族的起源悠久,但發展歷程太艱辛!

推薦文章